发信人: xuegao_xing(雪糕)
整理人: 1101234(2002-04-19 14:48:49), 站内信件
|
废弃的电脑的处理也令人十分头痛,前几期《电脑报》上也有介绍,在中国
的某些省市成为了处理点,专门处理进口的“洋垃圾”,十分令人触目惊心。
以下是转载的一篇报告:
电脑垃圾污染发展中国家环境
(加利福尼亚圣何塞美联电)最新公布的一项报告揭露,由发达国家卖给发展中国家的大批旧电脑,正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这份名为《开发危害:亚洲的高科技垃圾》的报告中,作者描述了“网络时代的一场恶梦”:在中国东南部的许多村庄,那些还贴着美国使用者姓名的旧电脑正在被拆卸,而废件就丢弃在河岸上和田野里。
报告的作者去年12月亲自探访了中国广东省连江河畔一个村庄的旧电脑废置场,眼见男男女女和孩童把电线从电脑中拉出来,在夜里偷偷烧掉,使空气中充满了难闻的致癌烟雾。
其他劳工则在毫无保障或只有微弱保护措施的环境中工作,赚取每天1.5美元(约2.7新元)的酬劳。他们焚烧塑胶和电路板,或者把硫酸倒在电子配件上,以便从中提取金银等贵重金属。
此外,许多人撬开印刷筒——其中的危害还无法确定——同时把含铅的电脑阴极射线管敲碎。
有关报告说,由于水源受到污染,人们只得用车子到大约30公里外的镇上去运来饮用水。当地河流的水样显示,水源受污染的程度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190倍。
报告的作者之一,西雅图巴塞尔行动网络的帕克特说:“我在第三世界国家看过很多肮脏的运作,然而看到人们如此处理这些电脑垃圾,不得不令我震惊。”他希望有关报告能够给美国的公司和法律制定者带来更大的压力,加速美国国内的废物再循环。
来自经济大国的有害垃圾,最后往往被丢弃在世界其他国家,这并不是什么秘密。1989年的《巴塞尔公约》就规定必须限制这种转运,但是美国没批准这项公约。
电脑垃圾尤其令人头痛。电脑业每年制造出大量更快速、更好和更便宜的设备,所以遭废弃的旧设备一年就有数百万台。有些制造商和零售商虽然提供了回收计划,不过消费者必须缴交30美元,而且必须自己装运旧电脑。
由于没有类似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所实行的那样的电子再循环回收系统,美国将近50至80%的电子垃圾,虽然以再循环的名义被回收,却通过难以追查的二手转售商和零件经纪运出国外。
除了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是电子垃圾的倾倒场所。由于这些国家劳动力非常便宜,即使只是在一颗螺丝钉中提取一丁点的银,在成本方面仍有赚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