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络文集>>个人文集>>ulrikeyan文集>>天主教相关文章>>一篇访谈,请求大家的关注(1)

主题:一篇访谈,请求大家的关注(1)
发信人: ulrikeyan(ulrikeyan)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0 23:37:12), 站内信件
呵呵,刚才在网上找到了一篇文章,是一名叫David W. Cloud的浸礼宗牧师写的。他是个很有勇气的人,在加德满都传教10年。这很不容易,因为尼泊尔为了维护印度教国教地位,一度宣布传福音为违法。Cloud牧师是一名基要主义者。他的那篇文章狠狠的批判了特蕾萨修女一番。名为批判修女,实际上矛头是指向天主教的,指向天主教自梵二会议后的进步和新教开明神学的。我想那篇文章会很对版上某些基督徒的胃口的。可惜呀,太长了,不能尽发。这次呢,我就先把一段访谈贴出来。访问员是浸理会信徒,受访者是仁爱修会的天主教修女。一方面,我希望借此让大家在批判之余,了解一下天主教梵二会议后的新思想,另一方面,也请大家来看看基要主义的观点。然后,希望大家来谈谈自己的看法。我倒真的很想知道,天主教是在倒退呢,还是在发展。不过,请大家谈想法的时候使用“基要主义基督徒”,以免把持开明思想的也包括进去。:)
哦,还有一事。雨虹姐就不必找“普世合一”运动的材料了。基要主义是视自己为正统的,他们拒绝这种对话与学习,“普世合一”早被他们打成异端了。

先看背景材料吧。(繁体为直接引用的部分)

以下所記的是摘录自与一位天主教修女安妮的录音访问,她是在尼泊尔的加德滿都,为德兰修女的仁爱传教修女会工作的。这访问是在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于柏瑟巴地(Pashupati)庙進行。安妮的責任是监察住在那里的穷困者和年老者的膳食和医疗照料,他们正在尼泊尔至圣的河,巴馬地(Bagmati)旁等待死亡。

他们的愿望就是能在这「圣」地离世。尤其是让他们在临死时双脚能浸于河水中;照印度教的教导,这能帮助他们得以脱离轮回之苦。

這些人所居住的地方是位于河的旁边,焚尸炉用的柴堆亦正于附近被燃烧。当那些尸体被这可怕的异教礼仪的「圣」火焚烧时,一般人都会嗅到那烧着人肉的难闻气味。离河不足二百尺的印度教庙的一个小房子里,我们进行了此次访问;这房子是被改为用作收留寡妇、穷人和老人的。

这巴馬地河是源自喜玛拉雅山经尼泊尔流进广大的印度平原的,在那里与印度教的「圣河中的圣河」──恒河会合。根据印度教的信仰,恒河是永远纯净和取之不竭的,并且每年都有三万五千个焚烧尸体留下来的骨灰被撒在恒河上,这都是因相信这河能洁净灵魂并使人能脱离死亡和再世的无尽轮回的缘故。

仁爱修女会工作的地方是被认为尼泊尔至神圣之处。这地方是一很大的庙宇,其中央有一个巨大的金牛犊。这牛是位于庙內並且是十分神圣的,以致非印度教徒是不准进入的。庙宇內布满令人厌恶得难以形容的诸西番(Shiva)偶像并其他的印度教诸神,而被仁愛修女会所顾的人正是在向這些神祷告。

呵呵,其实只从上面的一段描述就不难看出基要主义者的态度。他们光看到了印度教表面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偶像崇拜,而并不了解实质的一神立场。他们本身就如此的厌恶并唾弃他人的宗教与文化,所以他们也别想指望别人尊重他们。其实在印度,在尼泊尔这样的印度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基督徒是很没地位的。绝大部分基督徒来自低等种姓,他们因为是“不可接触的贱民”而被社会抛弃,基督教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许诺给他们工作和房屋,将他们收买了过来。所以,印度人瞧不起他们国家的大部分基督徒,认为他们不过是一群得着恩惠的奴才,有了更多的好处,他们还回去另投他方的。介于此,很多贱民宁可受到歧视,也不投到基督教麾下。而另一些,投过来,但仍奉行印度教的各种崇拜仪式,他们只是空有个名罢了。难道这不值得基督教会考虑么?

下面是询问一些基本情况。

访问员:住在这里、被你看顾的是什么人?
安妮:他们是没有人照顾的,他们有儿有女,但他们并不照顾他们,所以这些人来到这里,并且尼泊尔政府为他们预备了这屋子。

访问员:那样你是与德兰修女同样的吗?
安妮:是,我们是一样的,我们是她的女儿!

访问员:是同一个修道会吗?
安妮:是同一个修道会、同一个派別。

访问员:那样你在这里(加德滿都)工作了多久?
安妮:未满一年,只有十一个月。

访问员:你不是领袖吗?
安妮:不,不,在我以上还有一个修女,我的她的助手。

访问员:但在加德滿都这里有几位修女呢?
安妮:连同我们的修道院院长,一共有七人。

访问员:那样你们的工作地点是否主要在这里(柏瑟巴地庙的地方)?
安妮:不是的,我们有两所为贫穷儿童而设的学校,早上和傍晚我们中间有两位修女都会到那里。并且我们总共有十三个小朋友,各自住在我们自己的房子里。我们在乡村里也有诊所,我早上便到那处,傍晚便到这里来。

访问员:你曾否在加尔各答工作呢?
安妮:有啊!我们需要在加尔各答工作三年。即是六个月的立志期,一年…(这里的录音并不清楚),和两年的见习期。所以我们在那里总共需要工作三年半。



----
    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我的上帝,让我一切的感知都舒展在你的脚下,接触这个世界。
    像七月的湿云,带着未落的雨点沉沉下垂,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让我的全副心灵在你的门前俯伏。
    让我所有的诗歌,聚集起不同的调子,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成为一股洪流,倾注入静寂的大海。
    像一群思乡的鹤鸟,日夜飞向他们的山巢,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让我全部的生命,启程回到它永久的家乡。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