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zhgalex(岭海和风)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0 23:38:15), 站内信件
|
【 在 ulrikeyan 的大作中提到:】
:偏见
:
: 在影片《流浪者》里有这样一个片断:拉兹想做个好人,不再去偷去抢,于是他找了家工厂努力工作。可没过两天老板就把他裁了,理由是他曾经是贼。拉兹向老板保证自己不再是贼了,可老板根本就不理会,不听他说。于是,拉兹迫于生存,不得不又回到了街上。
:
: 这就是偏见。不知道你们受没受过偏见带来的罪,反正我受过了,我知道那是多可怕的感觉。偏见使人不能客观的去看待事情。偏见只听到它像听到的,只看到它想看到的。偏见是残忍的。
:
:......
1.你所说的偏见,是偏离了事实,还是偏执于一点?
2."基督教改革家"有多少人?代表基督教的整体,还是沦为教会外的"异端"?
3.拉兹是一个人,不是一群人,更不是一个宗教.我们看到一个好的拉兹,可以认为拉兹已经是好人了.但我们能因为看到群体中的某甲是好人,因此便断定群体的组织,纲领统统都是好的吗?而且好得不容批判?
4.改革的动力来自哪里,历史告诉我们,他越得意便只会越保守,改革的动力,就只能是别人飞舞的板砖.
5."基督教改革家"的痛苦和难处,是他们想对教会说"爱你"而人家却不领情,还是因为他们想让别人信服,却又不敢把教义改动分毫?
6.我所引用的原装正版圣经条文也有不少了,如果基督教有哪天也能公开承认这些东西的荒谬,然后把他们从那本书统统删除,改版重印,而不是千方百计去维护辩解.也许大多数对他持批评态度的人都会从此闭嘴,把板砖留下来砸自己的脚趾头!他们能做到吗?只要那些条文一天还存在,他就还有走回头路的可能,对他的批评就不可能终结..
7.他的这种改革很有点日本天皇的味道,今天改,明天改,就是参拜神社的大事不能改,我老爹的英明伟大不能改.那么很遗憾,我们的态度便只能是,今天批,明天批,你那天不改我们就还要批.
8.把一件事抽离于现实而加以理想化,这本身也是偏见.护短,只能越护越短.
实话说,国外的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淡化成为风俗了,对于他们,板砖大概是可以少扔一些了.但是对于国内的那些基督徒,要做到这一点,板砖恐怕还是要再扔上好些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