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络文集>>个人文集>>基甸文集>>个人原创>>谈“罪”

主题:谈“罪”
发信人: jidian()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0 23:42:31), 站内信件
谈“罪” 

作者: 基甸 

最初发表: 华通论坛 


网上谈基督教已非一、两天的事了。在谈基督教的上下文中谈到的“ 
罪”,当然是英文叫做sin 的。这个字在英文中非常清楚跟我们平时 
想象的“罪”--crime 或者guilt 完全是两码事。我知道有好些基督 
徒很为当初翻译圣经时借用了中文的这个字而惋惜,因为的确比较容 
易“误导”。也有人在用这个字时加上个竖心旁以示区别等等。。。 


我觉得有人用“罪性”和“罪行”把这两个意思分开来倒是比较方便 
一些。 


Sin 是“罪性”,我们平常所说的“犯罪”是指“罪行”。罪行是罪 
性的具体体现,罪性是因,罪行是果。有了罪行当然很清楚一定有罪 
性,然而有罪性不一定会体现出罪行,比如也许是受法律道德女朋友 
等等的约束没有“敢”表现出来。小张开车超速被警察抓到。因为是 
初犯,可以去参加一个“学习班”,就可以有免於记“点”的宽大处 
理。小张平时开车挺注意的,给这麽逮住一回很觉得窝心。到了“学 
习班”,老师告诉这些“罪人”,根据统计,一个人平均要超速两千 
次才会被抓到一次,“你们不冤枉”,老师说,小张心里气才顺了一 
点。 


有了“罪行”和“罪性”的区别,再去看“凭什麽说人在娘肚子里就 
有罪”也许就不至於“双重逻辑”扯不清了。有人夸“小基甸”乖或 
者聪明的时候,我一般会想“啊,有其父必有其子嘛,啊,爹妈生的 
嘛,有什麽办法呢。。。”:-) ,可他乱发脾气贪心闯祸的时候太 
太要说“看看,都是你遗传的”,你想我能“虚心接受”麽? 


中国人有一些心理创伤,也许还记得当年“低头认罪”的情形,所以 
到教会一听到“罪”啊“罪”的就有很强烈的反弹。实际上古今中外 
都不例外,要人认“罪”“忏悔”比要他的命还难得多。隔壁两口子 
吵架,如果有人去劝,一定是太太认定都是先生不体贴,先生咬死全 
怪太太不贤惠,“你看人家老张/小李怎麽不象你。。。”。我要是 
跟太太吵架,当然是大义凛然的样子,“大光明大慈悲”的感觉,要 
承认是自己的错也吵不起来。 


去年在清华BBS 有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质问“说大爷我是罪人是不是 
人身攻击”(如果是嘛你们这些教徒的帖子都得杀了)。其实“罪性 
”是泛指说明人性的本质,针对的是现象而不是任何具体的个人,如 
此“对号入座”是太没有必要了。 


网上看大家聊到文革啊郭沫若啊什麽的,我就会想起巴金“全民忏悔 
”的话。比较一下战後德国人和日本人在“认罪”的事情上差异,也 
会有一些的感触。--这也许会引到更“深沉”的东西上去了,留给“ 
高手”们去“理论”吧。 


想起“天韵”(一现代中文基督徒乐队)的一首歌,叫做“我没有罪 
”。这首歌词曲风格都挺“逗”,歌词抄在下面给大家分享: 


〔歌曰〕 


我没有罪 
(众)没有罪 
杀人放火我不会 
偶尔说谎溜了嘴 
啊--天下乌鸦一般黑 


贪心、嫉妒、怨恨人 
这些当然不是罪 
说起道理我都懂 
啊--论起是非我都对 


。。。 
啊--请你别再说我有什麽罪 
(众)有什麽罪 
我---没有---罪。。。 





--
---
基甸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16.19.28.223]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