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网络专区>>● Internet>>
理论基础
>>★互联网简史★>>互联网简史:促成“脑语”的统一(1963)

主题:互联网简史:促成“脑语”的统一(1963)
发信人: cammy()
整理人: snowypeng(2002-05-22 13:17:01), 站内信件
互联网简史:促成“脑语”的统一(1963)
(2000-09-27) 


   在Licklider提出“电脑与人类交流”的思想之后,1963年,一位在电脑发
展史上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终于制定出统一的信息表示方法ASCII(美国信息交换
标准码)。这为Licklider思想的实施,在技术层面上给予了强有力的帮助。这位
伟大的人物就是后来被尊称为“ASCII之父”的Bob Bemer。

   最初,ASCII是由128个由数字0和1组成的七位二进制串构成的。每一个字串
代表了英文字
  母表中的一个字母、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和一些特定的符号。我们现在使用
的电子邮件、
  World Wide Web、激光打印机和光盘游戏都应该归功于这项技术的突破。回头
看看ASCII出现之前的计算机构造,你会觉得ASCII的出现竟是如此的重要。

  在ASCII出现之前,不同的计算机之间无法相互通信。每家制造商都使用自己
的方式来表示字母、数字和控制码。那时,在计算机中表示字符的方式就有60多
种,更可笑的是,IBM的设备中就使用了9种不同的字符集。电脑之间的相互对话
都无法完成,更别说与外界对话了。

  在1956年到1962年期间,Bob Bemer效力于IBM公司,而当时多种代码混杂的
局面非常严重。于是,1961年5月,Bemer向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ANSI)递交了
一份关于制定通用计算机代码的建议。于是,代表着当时大多数计算机制造商的
X3.4委员会得以建立并投入工作。担任该委员会主席的是前Teletype公司的副总
裁John Auwaerter。隶属ANSI的这家委员会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就通用代码达成了
一致意见。利益之争是造成耗时如此之久的部分原因。该委员会不得不确定采用
哪家的专用字符。Bemer说:“这项工作非常琐碎,但最终,我和Auwaerter在会
议室外握着手说,就是它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终结果与Bemer最初的计划
极为相似。

  今天,古老的ASCII作为一种字符集标准,已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设备和大多
数操作系统。可实际上,自1963年ASCII编写完毕到它被普遍采用总共花费了18年
的时间。这与IBM及其System/360系统有关。当ASCII正在开发之际,每个人,甚
至包括IBM的人在内,都认为该公司会采用这种新标准。在此之前,IBM使用穿孔
卡代码的扩展码EBCDIC。但是,正当ASCII完成和System/360准备推出时,IBM的
OS/360开发小组组长Frederick Brook告诉Bemer,穿孔卡和打印机还没为ASCII
做好准备。这时,IBM只好为System/360开发一种在ASCII和EBCDIC之间转换的方
式。可惜,最后开发的技术却未能奏效。

  直到1981年,IBM最终开始在PC中使用ASCII。至此,ASCII才真正成为计算机
通信的标准。

  ASCII虽然诞生于1963年,但至今仍保持活力。虽然,在一些新型的操作系统
使用了另一套新的编码方案,如Windows NT,但它都必须与ASCII保持兼容。ASC
II的出现,使得电脑信息表示达成统一,为以后电脑联网交流奠定了基础。

  1963年备忘录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问世。


  ★Univac Ⅰ在运行了7.3万小时以后宣布退役,并被送给了Smithsonian In
stitution。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Joseph Weizenbaum开发了计算机程序Eliza,该程
序可模拟治疗专家与病人之间的谈话。

  ★Digital宣布PDP-5,这是该公司第一个12位的微型计算机。

  ★美国生产了450万片计算机芯片。

  ★Ivan Sutherland发表了Sketchpad,这是一个交互式计算机绘图系统,这也
是Sutherland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论文。
 
 

--
                    Cammy
            http://cammy.126.com
                 [email protected]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42.1.86]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