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网络专区>>● Internet>>
理论基础
>>★互联网简史★>>互联网简史:英雄所见略同(1964)

主题:互联网简史:英雄所见略同(1964)
发信人: cammy()
整理人: snowypeng(2002-05-22 13:17:01), 站内信件

互联网简史:英雄所见略同(1964)
(2000-09-27) 


  身处不同地方的三个人,几乎在同一时间段里,在互相完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
竟然得出完全相同的研究结论,这也许是偶然,也许是巧合,但最重要的是--
找到了真理!

   在电脑联网迫在眉睫之时,人们必须尽快找到最佳的联网方案。早在196
2年,在素有军  方思想库之称的兰德公司(RAND)工作的Paul Baran为公司提
交了11份报告,讨论我们今天 称为“ 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以及“存储
和转发”(Store and Forward)的工作原 理。在这
  11份报告中,影响最大的是1964年3月发表的“论分布式通信网络”(On Dis
tribu t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s)。在这份报告中,他概括了“亢余联结”
的原理,并举出 了多种可能的网络模型。用专业的网络理论来解释,传统的网络
模型是“中央控制式网络” ;而Baran提出的网络模型是“分布式网络”(Dist
ributed Networks)。

 尽管“分布式网络”的想法有悖于传统的网络理论,但当时提出这一理论的不
仅只有Baran 一个人。

 首先提出这一思想的应该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Leonard Kleinrock。1961年
7月,Klei nrock曾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这方面理论的文章,题目是:“大型通信网
络中的信息流”(Inf ormation Flow in Large Communication Nets,RLE Quar
terly Progress Report,July 196 1)。这比Baran的报告至少早了半年多。而第
一本关于分布式网络理论的书也是由Kleinroc k在1964年完成的,这本书的题目
就是:《通信网络:随机的信息流动与延迟》(Communica tion Nets:Stochast
ic Message Flow andDelay,Mcgraw-Hill,New York,1964)。

 无独有偶,就在Baran提出分布式网络理论之后不久,英国41岁的物理学家Do
nald Watts Da vies,也在研究一个相似的网络理论。 分布式网络理论与传统
的中央控制的网络理论完全不同。理论提出,在每一台电脑或者 每一个网络之间
建立一种接口,使网络之间可以相互连接。这种连接完全不需要中央控制, 只是
通过各个网络之间的接口直接相连。在这种方式下,网络通信不象由中央控制那
样简单 地把数据直接传送到目的地,而是在网络的不同站点之间像接力赛一样地
传送。重要的是, 如果某一个节点出了差错,不由中央的指令来控制修复,而是
由各个节点自行修复的,修复 的时间也许会更长一些,并且不那么及时。但是,
无论如何,对于分布式网络来说,单个节 点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了。一条线不通,
完全可以走另一条线。而这一点,恰好符合军方建立 一战时使用的通信网络的要
求,,网络不会因为中央被摧毁而整体瘫痪。因此,Baran受到 军方足够的重视


 另外,在的分布式网络理论中,每一次传送的数据被规定了长度。超过这个长
度的数据 就被分成不同的“块”(Block)后来再传。因此,同一个数据有可能
要被分成不同的部分 才能传送。另外,每一个“块”不仅包含具体的数据,而且
还必须做上标记:来自哪里、传 往哪里。这些“块”在网络中一站一站地传递,
每一站都有记录,直至到达目的地。如果某 个“块”没有送达,最初的电脑还会
重新发出这个“块”。送达目的地后,收到“数据块” 的电脑将收到的所有“块
”重组合并,确认无误后再将收到数据的信息反馈回去。这样,最 初发出数据的
电脑就不用再重复发送了。 Baran、Kleinrock、Davies三人提出的网络原理简
直如出一辙。不仅基本的理论框架完 全一样,甚至连数据被分成的每个“块”的
大小,以及数据传送的速度也被设计得一模一样 。不过,Baran的目的是为美国
军方建立一个用来打仗的网,而Davies的目的则是要建立一 个更加有效率的网络
,使更多的人能够利用网络来进行交流。不论怎样,这一思想体现了数 据共享网
络的基本特点,直到现在仍然是互联网最核心的设计思想。 

  1964年备记录
   ★Paul Baran发表《论分布式通信网络》(“On Distributed Commnuicat
ions Networks”)。

  ★IBM发布了S/360产品系列,它率先倡导兼容性的概念,被誉为20世纪100
项顶级技术进步之一。IBM首次在发布硬件的同时发布了软件:OS/360操作系统、
PL/1程序设计语言和一个编译程序。

  ★全球70%以上的计算机由IBM生产。

  ★Control Data公司推出了CDC 6600。该机由Seymour Cray设计,有35万个
晶体管,是当时速度最快的计算机。

  ★Thomas Kurtz和John Kemeny在Dartmouth学院创立了程序设计语言Basic。

 
 

--
                    Cammy
            http://cammy.126.com
                 [email protected]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42.1.86]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