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ammy()
整理人: snowypeng(2002-05-22 13:17:01), 站内信件
|
互联网简史:群雄争夺,以小取胜(1968)
(2000-09-28)
968年6月3日,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IPTO)向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 递交了《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研究计划。时间过去不到20天,ARPA就正式批准 了这个计划,预算金额高达50万美元。而这时,Roberts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接口信 号处理机(IMP)的设计问题。
8月,Roberts代表ARPA的IPTO正式提出了课题,要求设计并制造出网络通信 的关键设备——包交换装置。他们把这种装置称为“接口信号处理机”(IMP:I 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希望通过IMP来研究在小型的、交互连接式的电 脑上进行通信的系统。这个课题的具体要求是制造出给4个节点用的4个IMP,实现 这4个节点之间的联网,并且设计出今后可以容纳17个网站的电脑网络。
为了广泛地筛选适合做这项工作的公司,Roberts代表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发 出了140份“项目招标”。这下子引来了几十家对该项目感兴趣的公司。
其中就有IBM这样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不过,IBM给出的方案是使用他们自己 生产的360MODEL 50型电脑来作为IMP。尽管其性能非常优越,但价格太高。要知 道,国防部对IMP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每一个主机都要配上一台这样的机器。要是 都用360 MODEL 50的话,代价也实在太大了。另外,AT&T给出的方案与IBM的相 似,因此也遭到否决。
ARPA经过大会招标之后选择了12份标书,再经过反复考虑,很快把范围缩小 到4家公司。可是完全出乎意料的是,1968年12月,马萨诸塞州的BBN公司在Fran k Heart领导下的一个小组正式得到了ARPA的IMP项目。而这规模很小的公司,当 时职工不过600余人,在Frank Heart领导的小组也不过10来个人,的确让人觉得 有些不可思议。事实上,ARPA选择Frank小组的理由是,他们选择了一种名叫Hon eywell DDP-516的微型计算机作为IMP的原型, 该机不仅价格适当,而且坚固耐 冲击,完全胜任ARPA规定的战争环境要求。
Frank小组要把DDP- 516电脑改造成一台谁也没有见过的机器。 与当时所有 的电脑一样, DDP-516机既没有硬盘,也没有软盘,由磁芯阵列充当存储装置, 穿孔纸带阅读机输入程序,用汇编语言设计软件。以如此简陋的设备完成如此艰 巨的使命,他们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挑战。 除此之外,Frank小组还要与网络各 节点相互协调,一个一个解决接口问题。千钧重担压在Bob Kahn肩上,许多时间 他都伴随着电话生活,起草出一份精确明晰的接口技术参数说明书。在此期间, 他的伙伴们也克服种种困难,按期完成了复杂的接口设备制作任务。
而为了以后的联网实验,Roberts在美国西海岸选择了4个节点作为实验对象 。
第一个节点选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因为Roberts他过去麻省理工 学院的同事Leonard Kleinrock教授在该校主持网络研究。
第二个节点选在斯坦福研究院(SRI),那里有D.Engelbart等一批电脑网络 先驱人物。
此外,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和盐湖城犹他大学(UTAH)分别被确 定为第三和第四节点。这两所大学都是电脑绘图研究的先驱,Robert Taylor的前 任Ivan Sutherland教授此时正任教于UTAH。
另外参加联网试验的机器包括Sigma-7、IBM360、PDP-10和XDS-940四种大 型计算机。
1968年备忘录
★6月3日,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IPTO)向ARPA提交建立网络的计划。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Joshua Lederberg开发出第一个医疗诊断程序Dendral。
★以前在Digital负责PDP-8开发的主任工程师Edson DeCastro和Digital的 其他几位工程师创办了Data General公司。
★9月28日,Raymond Schoolfield赤身露体站在亚特兰大IBM公司总部大楼的 前面,手里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计算机可恶”。
★Edsger Dijkstra提出了“结构化编程”的概念,并且声称不应再用“GOT O”语句。
★12月,BBN公司由Frank Heart领导的小组得到ARPA的接口信息处理机(IM P)的项目
-- Cammy
http://cammy.126.com
[email protected]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42.1.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