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ammy()
整理人: snowypeng(2002-05-22 13:17:01), 站内信件
|
互联网简史:互联网诞生(1969)
(2000-09-28)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ARPA计划于1969年正式联网实验。既然是联网,就至少 应该是两台电脑,也就是两个节点相连。可是ARPANET(阿帕网)的实验却是从一个 节点开始的。
其实,ARPANET最早的实验是从主机和接口信号处理机(IMP)的连接开始的 。所以,只算得上是一个节点。在此期间,最早提出包交换理论,并曾经对Robe rts产生过影响的Kleinrock已经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工作。Roberts给了他一个 合同,在加州大学建立一个由他主持的“网络评测中心”(Network Measuremen t Center)。因此,建立ARPANET的工作,也就围绕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展开,“网络评测中心”则被选来当作ARPANET的第一个节点。
1969年8月30日,BBN公司给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UCLA)送来了IMP。他们把 这台用Honeywell DDP -516小型机改装的IMP与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的SDS Sigm a7型电脑连在一起。
在网络上的第一个节点安装调试成功后不久,BBN公司又给斯坦福研究院(S RI)的XDS-940型电脑连上了IMP,由此完成了ARPANET上第二个节点的安装工作 。
一个月后,斯坦福研究院的主机(XDS-940)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主机 (Sigma 7)已经和各自的IMP连通起来。
10月29日晚,Kleinrock教授命令他的研究助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大学 生C. Kline坐在IMP前,戴上头戴式耳机和麦克风,以便通过长途电话随时与斯坦 福研究院终端操作员保持密切联系。
据Kline回忆,教授让他首先传输的是5个字母——“LOGIN”(登录),以确 认分组交换技术的传输效果。根据事前约定,他只需要将“LOG”三个字母传送出 去,然后由斯坦福研究院的机器自动产生“IN”,并合成为“LOGIN”。22点30分 ,他带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在键盘上刚敲入两个字母“LO”后,IMP仪表显示,传 输系统突然崩溃,通讯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世界上第一次互联网络的通讯试验, 仅仅传送了两个字母“LO”!但它真真切切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那一 刻到来了!由于没有照相机摄影留念,Kline把这一重大事件发生的准确时刻记录 在他的“IMP LOG”(工作日志)上,并签上了自己姓名的缩写(CSK),作为互联 网络诞生永久的历史见证。
数小时后,系统完全修复,Kline不仅传出了“LOGIN”,而且传送了其它资 料和数据。有趣的是,第一次通过IMP“握手”的两台大型主机,却分别使用不同 的“语言”。一台使用的是ASCII码,另一台使用的却是EBCDIC码。
不久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学院(UCSB)的IBM 360/75电脑和盐湖城犹他学院 (UTAH)的DEC PDP-10型电脑也都分别连接上了IMP。这两个学院之间有图形方 面的合作项目。
从当时的草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所谓的“互联网”实际上是在加州大学 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学院和斯坦福研究院之间完成的。而犹他学院则 是通过斯坦福研究院和其它节点连接的。
就这样,按照ARPA的计划,由4个节点构成的ARPANET正式投入运行。虽然当 时用作接口机的Honeywell DDP-516型小型机的内存只有12KB,从加州大学到斯 坦福研究院之间的信号传输速率只有50Kbps,但是无论如何,这四台电脑的连接 已经具有形成今天的Internet的雏形!
1969年备忘录
★ARPANET于10月29日22:30诞生。
★IBM不再将软件与硬件捆绑销售,允许客户分开购买它的软件和硬件,从而 建立了软件市场。
★Data General公司推出16位Nova小型计算机。
★Xerox出资10亿美元收购Scientific Data Systems公司。
★Nieman Marcus公司的假日产品目录推出了“Kitchen计算机系统”,该系 统包含Honeywell公司的H-316小型计算机和键盘控制台,价格为1万美元。
★AT&T 贝尔实验的程序员Kenneth Thompson和Dennis Ritchie将UNIX操作 系统发展到DEC的微型计算机上。
-- Cammy
http://cammy.126.com
[email protected]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42.1.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