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络文集>>个人文集>>九歌文集>>进化论之辩>>再说进化论

主题:再说进化论
发信人: hornetc(九歌)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0 23:46:05), 站内信件
  与其它科学与相比,生物学作为“教会恭顺的婢女”一直是宗教和
神学的禁脔,它从中世纪一直被禁锢到19世纪中叶,达尔文的进化论的
伟大就在于在宗教神学的这个最后的堡垒上打开了缺口,从而从科学上
判处了宗教的死刑,最终将其打入到了纯精神游戏的领域。当这一切不
可挽回的时候,一些不甘心的信徒企图在《圣经》中找到进化论的线索,
但他们失败了。于是一些人开始注视着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眼巴巴地
渴望着从中能找到最后的救命稻草,对,就是稻草,不是方舟!形形色
色的各种说法便穿上现代生命科学的外衣产生出来,进化论过时了就是
其中之一。
  不可否认,达华氏进化论由于受到时代条件的限制,的确存在着缺
陷和错误,我们归纳一下,大致如下:
  一、当时遗传学还未建立,达华氏进化论受此限制不能深刻阐明生
物进化的机制;
  二、达尔文本人赞同拉马克的后天获得性状遗传的法则,而这一法
则后来被遗传学彻底否定;
  三、达尔文将相当的精力放在了重视个体变异及存活的进化价值上;
  四、过多地强调了物种渐变的进化方式。
  但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这个伟大学说的科学性的方面,他指出了生
物的是自然界演化发展的结果,生物的发展是与大自然紧密联系着的,
是变化着的。进化论不仅为生物学大踏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
时也给哲学的研究带来了丰富的材料和生动的实例,极大地丰富了方法
论的内容。
  一个科学学说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进化论在随后一百多年的历
史发展中一方面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另一方面又得到了一次又一
次的充实和发展。和任何一个科学理论一样,它在发展和壮大之中。大
致说来有如下几个重要的历程:
  一、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建立。代表性研究成果是1937年杜布赞斯
基的《遗传与物种起源》。对达华氏进化论的主要充实与改进在于结合
了遗传学的科学研究成果,初步从生物进化的机理上进行探索,完全摈
弃了拉马克的获得性状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开始向分子水平发展,在
分子水平上探讨生物的进化。这一过程中,有相当一段时间内对突变仍
采取了抵制的态度,这是它的不足,但这一理论是现代进化理论的主流,
为大多数生物学家所认同。
  二、中性学说的产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一
系列重大成果的开始。人们在研究生物大分子时发现核酸与蛋白质保持
原有功能的情况下,作为它们相应构成单位的个别核苷酸和氨基酸却在
悄悄地发生着变异,由于这种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无利也无害,因此人们
称他们为中性的变异。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通过群体中的随机交配,这
些中性突变可在种内不断积累或消失。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这些中性突
变与环境无关,受到自然选择的作用。这一过程中,中性突变成了决定
分子进化的主导因素,分子进化速率是由每一种核酸或蛋白质分子中性
突变的速率所决定的,更有趣的是它对所有生物都是一致的。有鉴于此,
一些喜欢大惊小怪的人便出来声称中性学说否定了自然选择学说,达华
氏进化论被动摇了等。我们来看看“分子进化中性学说”的提出人木村
资生是怎么说的吧:“在生物进化中如果仅仅强调有利突变和自然选择
的作用而否定中性突变,这跟仅仅强调大水对深谷形成的作用而否定水
逐渐的持久的侵蚀过程对其形成的作用是一样的。”可以看出这是两个
不同的角度,就是说达华氏进化论是从宏观角度阐明生物是怎样进化的,
并没有揭示基因突变在分子水平上的进化现象的规律,木村先生本人认
为对于个体表现型水平上只能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来解释。我们不难看
出,中性学说是对达华氏进化论的发展,是这个学说在发展过程中随着
研究的深入必然会产生出来的。
  三、间断平衡理论。古生物的研究是非常困难的,可它又是进化论
不可缺少的证据,面对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人类进化过渡化石的断代等
一系列棘手的问题,1972年由艾尔德莱奇和古德尔提出了这个理论。其
主要观点是:进化是肯定的,但不仅仅只是渐变的,在进化的过程中渐
变与突变交替出现,物种可在短期内迅速形成。这个理论等到了大多数
古生物学家的支持,但遭到现代综合进化论学者的反对,由于后者手头
上也有许多实例,因此目前还在继续争论着。较为详细的内容可参看我
以前写的旧贴(附后)。

  从1859年《物种起源》一书发行到今天不到一个半世纪,应当说进
化论是很年轻的学科,由于其研究的范围广、难度大,存在许多尚未解
决的问题不足为怪,但历史同样表明这个理论由于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
上,它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并且越来越完善和强大,因此那些称进化论
过时了的说法要么是对历史的无知,要么是对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一知
半解,要么是为上帝的真正死去在唱一曲无尽的挽歌,对于前两者,可
以通过学习来解决。对于那些非理性地坚持神创的人,我们什么也不用
对他们进行解释,没用!这就是结论。

================================================================

附:《谈谈间断平衡论》  作者 九歌
----------------------------------------------------------------

  当两枚化石放在一起时,我们发现了它们在细节上的许多不同,而
在这两枚化石中,其中一枚是另一枚的突变种,但是我们却拿不出任何
证据,因此在分类位置上我们最终只能是断定它们为两个不同的种,不
过在大尺度时间上我们还是能从中了解到一些情况的,比方说菊石的产
生与后来包括出现许多新种的繁盛。在另一种情况下,同一个物种因隔
离形成两个群,一群在原有基础上平衡地发展进化着,不经历几万到几
十万年的比较,我们很难发现它们在进化。而另一群的生存条件产生了
极大的变化,这个变化的度不至使这群物种走向灭绝,那么它们会在极
短的时间内发生突变,从而产生出新种。这方面的例子可比较一下几种
不同的达尔文鸟,另外还有就是生活在美国西部的鳉鱼,特别是魔鬼泉
鳉鱼在两万多年的时间内几乎变成了一个新的属。目前的研究表明,在
纯属自然的特定条件下,自然界新种的形成甚至可短到 250年左右,一
般地说,动物越是低等这种可能性就越大。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基因方面
的情况,这也是在隔绝的情况下发生的,一个处在关键性个体发育途径
上的基因其突变足以形成新种。这方面多细胞生物的突变或然率是10^-4
到10^-9,取其中间值则可知每一代中每十个个体中有六个基因会发生突
变,尽管其中只有极少一部分能经过自然选择的考验,但它是突变新种
的基础之一。因此有些遗传学家在对果蝇上作了许多的研究后认为新种
可以在几个生殖世代中形成。
  基于上述证据的进化论学说被称为间断平衡说,尽管以著名的金格
里奇为首的生物学家对这些进行了相反的研究并反对这一学说,但越来
越多的证据表明渐变和突变是同时存在的,是进化表现的两个方面。渐
变不用多说都能理解,突变则会引起一起争议,其实在环境的压力变化
的强度和速度较大或很大时,且种的适应宽度同时较大或很大时,产生
突变是完全可能的。
  不难看出间断平衡进化论的哲学意义是巨大的!我们过去根据马克
思主义哲学中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科学依据基础上的观点反对突变(更
多时候选择了“灾变”用法),从而导致了我们在生物研究特别是基因
理论研究上的滞后,李森科虽难逃“罪责”,但我们自己呢?因此这再
次告诉我们千万不可教条化甚至是意识形态化!


----
覧冀州兮有餘,横四海兮焉窮。
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

生物天地
三思言论集 三思科学新闻
北京区生命探密 北京区自然科学
北京区宇宙探索 北京区天上人间
大自然社区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