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only()
整理人: only(2000-02-02 18:03:17), 站内信件
|
【宝岛上空的核武阴云】
作者: Will Young
1995年7月21日起,人民解放军连续3天向台湾澎湖外岛海域发射地对地导弹,进行 “导弹试射演习”。此举任谁都看得出,这是北京为惩戒台湾“总统”李登辉访美和 其推崇台独化的强烈抗议。不想,李等辉不但不收敛自己的言行,反而在7月28日以 挑衅的口吻向新闻界公开承认:“台湾一直致力发展核子武器,而且台湾应以长远观 点重新研究此项问题。”三天后,他又老奸巨猾地改口说”我国有这个能力,但绝不 会制造核武”。 后来一位接近白宫幕僚的美新闻记者撰文披露,当时,台湾曾计划 在大陆攻陷台外岛后,将有选择性地轰炸,摧毁大陆的沿海军事目标,以示报复。很 明显,李登辉他没有就是核武器,也要“咬”上一口。世纪末,国民党 “总统”候 选人连战又在竞选期间首次提出了“台湾需要发展长程飞弹”的说法。这一系列的事 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事实表明,台湾政府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的“本岛防御”型战略 正在向“外围防御”甚至“战略吓阻”的方向转变。关于台湾秘密发展核武的传言一 直时有所闻,假设台湾真的有了核弹头,并决定发展可以打到北京、上海等人口密集 城市的远程导弹的话,虽不可能一步助他实现台独梦,不过确是会使台海局势更加复 杂,统一大业也无疑将面临严重考验。那么到底台湾有没有核武器,又是否会发展它 的“长程飞弹”这个问题就很值得我们研究了。
根据台湾最近出版的第673期“新新闻”揭露,台湾的核能开发并不比大陆晚不少, 只是在美国的控制下,规模极其有限罢了。到了1964年,中国试爆了它首枚原子弹 后,成为了核武俱乐部的成员之一,国际地位也随之大涨。蒋介石看在眼里,痛在 心头,决意自主发展核武计划。该计划包括了研制原子弹、洲际导弹、核潜艇等极 具震撼力的大规模杀伤性战略武器。当然,蒋也深知如果这个计划要是让美国人知 道了也就不可能实现了。所以,表明上蒋在美国人面前背躬屈膝、忍辱负重,以换 得美方在台湾“和平利用核能”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则时刻不忘暗中招兵买马, 积极储备所谓“核武人才库”和核子技术。台湾的“中科院”就是在这么一个背景 下产生的。当时中科院的一所是核研所,力主研制核爆炸装置,二所是弹道导弹载 具的研究所,三所专责弹道导弹导引系统的开发。整个中科院从功能和机构来看相 当于当时大陆的弹道导弹研究院和原子能研究设计院的总和,俨然是一个搞远程战 略核武器的大本营!当时,蒋确也从欧洲和美国搜罗了一批研究所的华裔核物理专 家,为日后在这片弹丸之地开发核武器打下了基础。一批归“国”核专家在1970年 更被派往德国学习原子核反应堆的技术。为了达到它不可告人的目的,台湾同远在 千里之外的南非建立了外交关系。南非以盛产铀矿及其提炼技术闻名于世,台湾在 当时不顾南非“种族隔离”的恶名,甘愿与其同流合污,可见这其中的醉翁之意了 。1976年,美报刊载文章披露台湾正在进行核武方面的秘密研究。美国觉得此事非 同小可,连忙派团前往台湾查证。台核研所的重水反应炉就是在那时被迫停掉的。 直到台湾同意和国际原子能总署签订补充条款,接受国际的监督后,核反应炉才被 重新启用。也就在这个时期,CIA加强了对台核研所的渗透工作,试图从内部监视 、窥探台湾的核动向,其中,最成功的例子就是网络了当时核研所的副所长张宪义 。1978年,美国情报机构从独立的渠道探得,南非、以色列和“中华民国”似在秘 密接洽核武方面的合作事宜,只是总也抓不到确凿的证据干预。
1979年9月22日格林威治时间零时53分,位于印度洋上的南非属地,爱德华岛附近, 连续出现了两道急促而耀眼的闪光。与此同时,警觉的美国侦察卫星Vela 6911号也 在太空中测得了一次疑似原子弹爆炸的神秘亮光。美国防部关于9月22日南非附近进 行了一次当量为3kT核试爆的绝密报告很快就出现在了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的书桌上 。当时,美国总统卡特认为这是南非为寻求西方援助其与古巴军队在非洲作战的绝 望信号,并判定如果西方继续忽视南非的一再请求的话,南非有可能在必要时刻对 该地区肆虐的共党军队动用核武,其结果将逼使美、苏这两个死对头出来公开较量 。美国权衡利弊后,对外界公开的调查报告宣称,这道神秘的闪光其实是微小陨石 撞击卫星传感器后的自然反应,并非核试爆产生的特有光眩。
1994年二月,一个被捕释放的苏联间谍,Commodore Dieter Gerhardt向媒体讲述 了当年他在南非潜伏工作时得到的情报。其中谈到南非和以色列曾在70年代末期进 行了一次代号为“火凤凰计划”的核试验。该计划被南非当局认为将是一次“干净 利落”的行动,可是因为天气有变,才使得美国侦测到了该次核爆。1997年4月20 日,以色列报纸引述了当时南非外交部长Aziz Pahad的原话,证实1979年9月22日 的光眩确为南非进行的核试爆。此时,大众对爱德华岛闪光的疑问此时似乎可以划 上句号了,但稍后,来自Pahad办公室的消息否认了该篇报道,认为它是断章取意。 Pahad的本意是外界“流传”南非在79年进行核试爆的消息应该进行深入调查而已, 并非证实。这下,南非可能进行的唯一一次核试的事实又变回了坊间传闻。不过, 后来新上任的南非非国大政府承认,南非曾有过7枚原子弹,不过已经连图纸和相关 设备尽数销毁,同时宣布今后南非也不会再发展核武器。
笔者着颇多笔墨在南非的核武发展而非在台湾上,看似跑题,实则关切。因为,70年 代的台湾不可能具备通过非试爆方式模拟核爆数据的手段,如果南非确曾成功进行过 核爆并将相关试验资料交与台湾,则台湾很有可能利用南非的图纸和技术复制出大致 相同的原子弹而无需再进行核爆的检验,甚至台湾当局是否曾向南非索得原子弹的可 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据称,前台湾参谋总长郝柏村的回忆录中就记有其每每视察中科 院时,总会一再问起“军方与南非的核能合作事项”。自己也曾任中科院院长的郝柏村 曾经提到台湾的“核子试爆模式”。郝强调,台湾决不可能如美在台协会官员丁大卫所 言,在“国内的”九鹏基地核试,台湾其实是 运用电脑进行试爆,在电脑测试各种状 况,。。。台湾如果已经掌握了“核子试爆”技术,显然已是90年代后的事情了。他同 时否认台湾曾造过原子弹 (注意:他没有用“拥有”二字,同时未来是否会有,也未 结论)。郝本人对台执政者提出的“核弹护身论”和“发展长程飞弹论”的观点很简单 ,“没必要”,这三个字个中含义颇耐人寻味。
1988年3月,美谍张宪义携台湾核武计划投靠美国,美方闻迅大惊,立即派人查抄台核 研所并取走大量研究资料。之后每年,美国还固定检查核研所三次,特别是对可以提炼 钸元素的重水反应堆格外在意,在其四围加设监视器严密观察。现今,外间普遍认为美 国已经彻底封杀了台湾的核武计划。台湾真的对核武心灰意冷了吗?还是从桌面转到了 台下?据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主任Gerald Segal和澳洲国防大学教授Andrew Mack共同 表示,台湾近年一直透过犯罪团伙从众多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物色“流落在外的核原料 ”而台北驻莫斯科的办事处特设“核废料处理部”也相当可疑,两位专家咸认台湾实际 上是在找寻可生产原子弹的核裂变物质。俄国萧条的经济和混乱的社会秩序也使不法之 徒有可乘之机,其中窃得了部份前KGB在冷战时期装备的手提箱式核爆装置,目前在独联 体的黑市上高价标售,其去向十分值得我们警惕。1996年,新闻界又传出台湾秘密向澳 洲洽购进口铀原料的消息。一时间,中国大为紧张,据说,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台湾原 子能资料使用调查小组” 进行事态跟踪,组长为专掌总参军事情报部门的副总参谋长熊 光楷,可见中国的关注程度。无庸质疑,目前的台湾已经掌握了部份或全部原子弹的制 造技术和工艺,进入90年代还取得了计算机模拟核爆的新进展。可以说,台湾试图发展 自主核武器的计划仍一直在某种程度上进行着。
试想象:
2000年2月2日星期三。。。 台湾花莲空军基地某陈封的地下弹药库中,一个布满灰尘和蜘蛛网的铅箱静静地躺在 黑寂的角落里,仿佛已是历史的陈迹而被世人所遗忘了。。。
台湾在弹道导弹方面的发展最早始于70年代,由中科院二院主导,导弹据说采用了美国 和以色列的相关技术。1981年该计划取得了阶段性进展,83年定型生产并装备了部队, 型号为“青蜂”。青蜂属于一款近程地对地战术导弹,采液体火箭发动机,全长6米, 直径0。8米,发射重量1,500公斤,弹头重500公斤,导弹最大射程130公里,刚刚够 从台湾北部打到福建沿岸一线。由于它仅使用惯性导航,因此命中精度极差,CEP在 200米左右,加上弹头威力有限,所以有攻击不足,捣弹(蛋)有余之嫌。目前,台湾自 制的“雄风II”反舰导弹反而在射程和精度方面尤胜于前者。雄风II的弹头虽比不过青 蜂,但是精度的提高也相应地增强了弹头的杀伤力。难怪台湾正将它改进为攻地导弹, 部署在金马等外岛上作为打击对岸沿海固定目标的重要武器。
对于台湾而言,有了青蜂的经验和基础,再发展增程型的弹道导弹似乎不应该是什么难 事了。据复数的来源认定,台湾在90年代后,还自行发展了射程为950公里的天马型弹 道导弹,可以从台湾本岛打到上海,更高射程的“天戟”据传可以直达北京!从台湾目 前研制成功的“天弓II”远程地空导弹紧凑的体积和极远的射程来判断,台湾应已掌握 了高推重比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当然,这并不代表技术完全来自其内部。据笔者猜 测,台湾的天弓系列的关键部件和技术应来自美制“爱国者”地空导弹系统。这也解释 了为什么中国说美方将台包括在战区防御系统 (TMD)的同时也是在进行弹道导弹技术的 扩散了。当初中国在一穷二白,四面楚歌的境地下仍可绝地反攻,自主研制出可及全球 每个角落的洲际导弹,如今台湾有了高效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积木式迭加的方式发展类 似东风-21的固体机动式中程弹道导弹也应在情理之中。所以,台湾有了青蜂,天马、 天戟甚至设计射程更远的弹道导弹说来也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弹道导弹具备了导体和弹头外,还需制导系统进行导引。惯性加弹上计算机的技术应该 难不倒号称“电脑王国”的台湾吧?除此之外,台湾比中国优越的一点就是它可以直接 用上美军GPS的高精度码,利用GPS升级现有装备已是西方列强发展精确制导武器装备的 大势所趋。台湾作为美国的“盟友”,在这一领域显然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退一 万步说,即使台湾给它的远程导弹加装青蜂的导引系统,配上核弹头依然能够起到战略 吓阻的作用。
可能有很多朋友对我以上所作的分析不以为然,认为台湾这曲曲小地,怎可能具备如此 雄厚之技术实力。如果哪位台湾朋友带我到他们的中科院展示间走一遭,告诉我那些反 辐射空地导弹、冲压发动机反舰导弹、反弹道地空导弹一大堆可能中国还没搞出来的先 进武器都是他们中科院自己冥思苦想出来的“土特产”,我也不相信。但我要提醒大家 注意几点台湾特有的优势;首先,台湾有资金的优势,几十亿美金的大手笔它掏的出来 ;第二,台湾有接触西方先进国防技术的优势,西方普遍对台反共反华马前卒的形象颇 有好感,所以它们是“一个中国”的调调照唱,暗里先进技术装备一样不少也送(台湾) ;最后,台湾在海内外IT产业等高科技领域的人才是台湾发展先进武器的一支生力军, 也就是台湾的人才优势。从目前台湾现役和在研的武器装备来看,从引进、吸收到整合 这三步曲台湾还算是可圈可点的。毕竟台湾人也是我们的骨肉同胞,龙的传人,小弟我 在此处夸夸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美德还够不上“台独分子”的骂名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台湾既有研制核武和远程载具的潜力,面对中国时时“不惜一战” 的紧迫压力也有促成两者结合的动机和推动力。至于发展核武对台湾本身利弊得失、及 中、美双方的如何反应本来就是个见人见智的话题,笔者暂且留待世人自己作判定了。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 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105.185.1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