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军事武器>>武器百科>>电战&预警装备>>千里眼,顺风耳>>微光夜视技术与装备的新进展

主题:微光夜视技术与装备的新进展
发信人: haoke()
整理人: only(2000-07-16 16:15:54), 站内信件
与红外热成像相比,微光夜视技术比较成熟,微光夜视仪比较便宜,因而仍是各
国军队普遍重视和应用的夜视手段。美国陆军仍大量装备微光夜视器材为了提高
部队夜间作战能力,美陆军仍大量采购微光夜视器材。美国陆军通信电子司令部
1996年9月~1998年9月的采购计划中,准备购买10900具AN/
PVS-7B夜视眼镜、4400具AN/PVS-14单目夜视装置、4000
个供夜视眼镜配用的3倍镜头、130具AN/AVS-6(V)飞行员夜视眼
镜、4000个像增强器管。
美陆军年平均采购夜视眼镜、武器热瞄具、激光瞄准具等士兵用的夜战器材的经
费约1亿美元。按照陆军的采购计划,1996年为0.8亿、1997年1.
08亿、1998年0.83亿、1999年0.43亿、2000年1.04
亿、2001年1.08亿、2002年1.23亿、2003年1.15亿。
其中,每年用于微光夜视器材的约数千万美元。例如,1997财年申请的夜视
眼镜的采购费为4400万美元。微光像增强器性能不断提高10年来,美国通
过OmnibusⅠ、Ⅱ、Ⅲ、Ⅳ计划,使微光像增强器的性能不断地提高。

例如OmnibasⅡ计划开发出二代微光管,OmnibusⅢ计划开发出三
代微光管,OmnibusⅣ计划开发出增强型三代微光管,而Omnibus
Ⅳ计划开发的6微米微通道板技术用于二代微光管,则使其辨率由原来的36线
对/毫米提高到57线对/毫米。

80年代初,西方有几个国家发展三代微光管技术,但由于制造技术的困难和商
业上的竞争,最终美国获得了三代技术垄断权。目前,仅有美国的ITT夜视公
司和利顿公司生产三代微光管。而法国、荷兰等西欧国家则转向开发超二代微光
管技术。俄罗斯也在研究三代微光管技术。位于新西伯利亚的半导体物理研究所
1995年曾报导,其制备的砷化镓光电阴极的量子效率在570~850纳米
波段一般为15%,最好为30%。但美国一般可达到30%。

近几年美国陆军的先进像增强器先进技术演示器(Al2-ATD)计划,又进一步改
进了微光管的性能。例如,使25毫米微光管的尺寸大大减小,使18毫米微光
管的分辨达到64线对/毫米,光电阴极灵敏度达到2200微安/流明,信噪
比达到22.5。

美国三家微光管制造厂继续改进三代管。例如利顿公司将光谱响应范围延伸到1
100纳米,使微光夜视器可以观察到1.06微米的激光,再如考虑将微通道
板通道孔径减少到5微米的可行性等。微光夜视眼镜的发展美陆军将微光夜视眼
镜优先装备徒步士兵、特种作战部队和轻型空降突出部队。徒步步兵班的普通战
士通常配装微光夜视眼镜,而班长、机枪射手则配装武器热瞄准具。微光夜视眼
镜还供直升机和飞机驾驶员配用。在波黑执行任务崐的A-10飞机驾驶员19
95年秋首先装备了夜视眼镜。

据称,夜视眼镜大大增强了飞行员对战场的了解能力,使飞行员能在夜间以类似
于白天的方式作战,可在夜间进行近距离空中支援作战。美国70年代研制并装
备了采用两个二代微光管的AN/PVS-5双管夜视眼镜。80年代末以来,则
装备了采用三代微光管的AN/PVS-7A、7B单管夜视眼镜,以及供飞行
员用的称为航空夜视成像系统的AN/AVS-6双管双目夜视眼镜。1996
年9月ITT夜视公司又推出了采用增强型三代微光管的AN/PVS-7D夜
视眼镜和AN/AVS-8飞行员夜视眼镜。AVS-8是一种轻型、突出量小
和弹射安全的夜视眼镜。该夜视眼镜显著地提高了强光分辨率,扩大了视场,并
通过电子学方法与飞行员弹射装置相连,可在开始弹射时自动与飞行员头盔分离


按照先进像增强器先进技术演示器计划,由ITT夜视公司研制的下一代夜视眼
镜,则将综合应用衍射光学、平板显示器、像增强器和制造技术的最新进展,显
著地提高了性能。其视场扩大到60°,微光分辨率提高25%以上,达到0.
4周/毫弧,强光分辨率达到0.8周/毫弧,眼点距增加到25毫米。夜视眼
镜内紧贴微光管荧光屏安装了一个分辨率为640×480像素、亮度约12英
尺·朗伯的电致发光显示器,使士兵可以同时观看从外部传送来的热像、计算产
生的图形和符号。这种单目夜视眼镜利用灵活的悬臂式支座安装在头盔上,便于
士兵使用,不用时则可置于头盔之上。彩色微光夜视技术目前的微光夜视装置仅
能提供单色的图像,而利用彩色图像会有助于目标识别,使识别速度提高30%
,识别错误减少60%,因此彩色微光夜视技术已受到关注。

美国Delft传感器系统公司采用两只光谱响应不同的像增强器管观察同一场
景,利用其间的差别,通过滤光和特殊的电子处理技术,来产生彩色图像。

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则将微光图像和红外热像相结合,产生彩色图像。林肯
实验室设计的小型彩色夜视系统采用与三代像增强器耦合的CCD获得微光图像
,又用非致冷热成像阵列获得红外热像,然后用二向色分光镜进行匹配和图像处
理器处理,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出逼真的彩色图像。

美国伍德监视技术公司研制出全彩色夜视摄像机。该摄像机的每一个原色有一个
增强型CCD芯片,并采用了视频增强技术,从而获得了类似于广播级摄像机的
彩色图像。

俄罗斯的喀山光学和机械厂正在研制的彩色夜视系统,可将接收的不同的红外频
率转换彩色图像,估计几年后可推入市场。 

--
mmm...
[email protected] OICQ:7959881 ICQ:75600258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86.99]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