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军事武器>>武器百科>>电战&预警装备>>雷达系统>>美國懷疑中國發展抗匿蹤雷達

主题:美國懷疑中國發展抗匿蹤雷達
发信人: only()
整理人: only(1999-12-06 21:10:25), 站内信件

(1999年12月6日) 

美國懷疑中國發展抗匿蹤雷達 

作者︰FLAK 

  11月28日英國泰晤士時報報導引述未公開的情報來源指出,美國五角大廈召開緊急
會議,研究中國以家用電腦科技發展的被動雷達科技,是否可能威脅到匿蹤戰機的生存?
消息來源並指出,中國可能在2年內將這種雷達服役。 

  事實上,這並不是匿蹤戰機第一次遭遇生存危機。由於雷達吸收材料的厚度跟吸收
的波長有關,故對於VHF以上的長波雷達,匿蹤蒙皮便難以吸收,而可能會在長波雷達下
暴露行蹤。雖然VHF以上波長雷達的精確度極差,使得西方國家幾乎不採用,但俄國與中
國仍有許多早期遺留的VHF波段長程預警雷達,故美國進行軍事行動時,這些長波雷達都
必須在開戰之初叫非匿蹤武器先行除掉這一些威脅,才能讓匿蹤戰機長驅直入。例如波灣
戰爭的第一彈,便是由陸軍的AH-64A阿帕契直昇機先摧毀伊拉克的長程雷達站,而科索夫
衝突中,美國空軍也曾經請海軍先發射戰斧飛彈摧毀一個威脅到匿蹤戰機進攻路線的長程
雷達。 

  除了在戰術計畫時保護匿蹤戰機外,美國也發展了一些科技協助匿蹤戰機生存。例如
EA-6B電子干擾機最近完成的一項重要改良計畫ICAP-3中,其中一個重要項目便是
USQ-113長波干擾器,干擾的對象除了VHF、UHF的無線電通信之外,便是那些威脅匿蹤戰
機的長波雷達。而設計來穿透前蘇聯防空網的B-2自然也沒有輕視前蘇聯的長波雷達,故
除了先進的匿蹤設計外,空軍要求仍然要有傳統核武轟炸機的低空穿透能力。 

  匿蹤設計的基礎除了匿蹤材料的使用之外,還是以外型的設計比較重要。而匿蹤外型
的理論基礎便是簡化飛機的外型角度,盡量不要將雷達波反彈回雷達方向。像F-117便有
尖銳的角度與極大的後掠角將雷達波往上下左右反射。這對傳統單基雷達而言有極大的匿
蹤效果(所剩下的是在材料不連續面洩出的微量電波,這才需要雷達吸收材料對付),然
而如果雷達的發射端與接收端不在同一點呢?則被大角度反射的雷達波可能恰好被另一個
方向的接收天線接收到,則匿蹤外型的效果就大打折扣。這種雷達就稱為雙基雷達(一個
發射端,一個接收端),或是多基雷達(多個發射端,多個接收端)。 

  然而,軍火市場上一直沒有出現這種雷達的原因是因為,當雷達的發射端與接收端相
距甚遠時,我們該如何由接收到的資料判斷目標的距離、方向...等資料?這使得最簡單的
測距動作都變成複雜的數學即時運算,使得這種技術只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另外,對同一
個偵測空域,我們必須購買許多個發射機組與接收機組才能進行監視,多出來的機組數目
就是多出來的高額成本。然而,1998年,匿蹤戰機的先驅:洛克希德公司的臭鼬廠
(Skunk Works)公布了15年來研製的一種革命性機密雷達科技:被動協同定位(Passive Coherent Location)。這種科技基本上就是利用多基雷達的原理,接收多個不同方向的
無線電波源來得到目標資料。但其構想有趣的地方在於,其多個發射源不需要自己花錢購
買,全世界上萬個廣播與電視電台免費替你提供所需的50-800MHz信號。 

  因此,洛克希德公司宣稱這種雷達可以提供一種廉價的雷達選擇,這是因為一般雷達
中最貴的部分就是發射機,而且高性能的發射機往往還是管制軍品,有錢未必買得到,然
而這種被動雷達完全不需要發射機,由別人的廣播電台免費發射電波,甚至連接收天線都
不需要太好。利用長波訊號的另一個好處是長波會沿地表傳遞,使得這種雷達有跨越地障
,偵測低飛巡弋飛彈的可能。省略發射機也使得防空制壓任務更為困難,因為現今防空制
壓武器的侷限是只能攻擊發射雷達波的目標,而被動雷達不發射雷達波,無法攻擊;發射
電磁波的是上百上千的民用無線電台,美軍不敢攻擊,也攻擊不完。 

  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利用別人的訊號的結果就是對訊號的特性無法完全掌握
,使得定位問題非常困難。因為你無法確定接收到的電波是從哪裡發出?在那個時間反射?
反射後有沒有經過地形多次反射?不對這些問題進行解答,你得到的只是一堆雜訊。雖然
你知道匿蹤戰機的信號就躲在這堆雜訊中,可是不把它分離出來,你就仍然不能找到它。 

  而洛克希德公司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利用每秒幾十億次的高速平行運算可以從亂七八糟
的雜訊中分析出精確的目標方位,定位誤差面積可以小到10平方公尺。而泰晤士時報便是
指出中國發展出相同的雷達科技。但要注意的是,這種被動雷達雖然不需要管制的發射機
,但其關鍵科技除了高速電腦之外,還要有簡化運算的解算法。而國防用的軟體或解算法
一樣是管制科技,外界取得不易。但中共也不是]有簡化的方法可用,以中共政府控制廣
播電視事業的能力,大可強制各電台將訊號編碼,或是利用特殊天線發送,以簡化運算的
複雜性,只是這樣限死在本土防空用途而已。 

  但讓美國憂心的是,隨著商用電腦科技以摩爾定律持續發展,總有一天這種雷達科技
所需的高速運算能力可以讓敵國隨不可得。然而這仍然不表示匿蹤戰機的大限已到。首先
,雷達對防空作戰的重要性不只是早期預警,還包括精確的射擊控制,甚至是飛彈的全天
候導引。而這項科技的發展似乎還没有協助武器射控的可能,因此戰機雖然不能來去無蹤
,但還是可以藉匿蹤科技協助躲避攻擊。其次,美國軍方近年來洩露出的匿蹤戰機戰術顯
示,美軍事實上沒有完全依賴匿蹤設計,而是如前所述地將傳統入侵戰術與電戰技術搭配
匿蹤科技使用。由於匿蹤戰機的雷達截面積小,只需要微量的雜訊就可以輕易掩蓋,因此
電戰機可以較小的功率協助匿蹤戰機擺脫致命的威脅。甚至,美國發展中的微型空射誘餌
,可讓匿蹤戰機或電戰機攜帶大量誘餌,迷惑對手的防空作戰。最後,美國早已體認到防
空制壓作戰只能攻擊雷達發射源的侷限,對於關機的雷達,或是被動接收的電戰設施都無
法攻擊,因此全力發展了許多『摧毀性壓制』的科技,以期對付任何主被動防空空武器,
而被動雷達畢竟需要不小的雷達天線,一樣成為『摧毀性壓制』可能的目標。 
 

圖說:洛克希德公司的被動協調定位科技展示計畫的沈默哨兵(Silent Sentry)雷達在
其研究大樓


本網頁所有文章及圖片,未經同意禁止任何形式之轉載及刊登。 
DEFENCE INTERNATIONAL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
 
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修改:.only 于 Dec  6 20:51:48 修改本文.[FROM: news.foshan.gd.cn]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news.foshan.gd.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