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only()
整理人: only(1999-11-18 05:56:38), 站内信件
|
【军用雷达杂谈之舰载军用雷达】
作者 will
对于现代作战舰艇的雷达探测装置来说,一般有对空警戒雷达,对海警戒雷达,三坐标雷 达,炮瞄雷达,导弹制导雷达,敌我识别器和导航雷达等。每部雷达都由天线及控制机构 ,发射机,定时器,收发开关,接收机,显示器,电源等部件组成。警戒雷达主要用来发 现远距离飞机,水面舰艇,导弹等空中目标。中国“旅沪”级直升机机库上的REL-2远程 对空警戒雷达就是一种在远距离搜索,跟踪空中目标,并导引己方战机进行拦截的2D雷达 ,为了达到280公里的长距离探测范围,该雷达操作在 L波段(1。22~1。35GHz)的SHF低 频带,且资料更新率较低,为每分钟3~6圈。REL-2应用了数字移动目标指示(DMTI)的技 术,使在地形杂波为背景的目标,也能被辩识出来。在电子反制方面,REL-2有4个频道可 以视情况随时转换。另外,为弥补远程警戒雷达的盲区,“旅沪”级舰还配置了由4个八 目阵列天线组成的J(警)-17丙型远程对空警戒雷达,这种雷达的探测距离在300公里以上 ,可想而知,它的操作频带就更低了,在70~93MHz之间,属类似前苏联“刀托”系列的 VHF对空雷达。当然,此类天线的波束宽(水平面约24度),角精度较差,侦测到的目标要 交给火控制导雷达来对目标进行锁定。最新服役的“旅海”级驱逐舰仍然保有J-17, REL-2则换成了“米幕” (Rice Screen)3D对空警戒雷达(改良型),想较REL-2来说, “米幕”可提供目标高度,距离之外的精确方位。警戒雷达的探测距离虽然及远,但是 对低空,超低空的目标,尤其是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探测距离仍然力有不逮,需要舰 载直升机等第三方探测平台来补强。采用UHF的防御搜索雷达多需要单独的敌我识别 (IFF)天线,所以“旅沪”级的上桅都可以见到两根柱状IFF。射控雷达由于需要有对目 标的精确跟踪能力,所以大部份都是I/J波段的狭窄波束,I波段提供目标追踪,J波段发 射连续波照射目标。
舰载雷达的最新趋势是采用电子相控阵雷达(PAR)。过去的雷达,不管是脉冲雷达,移动 目标指示(MIT)雷达或合成孔径雷达,都是采机械式旋转或是绕着一个轴向转动,以达到 搜索,追踪的功能。但是,上述雷达在当今恶劣电子环境下,对多目标抗饱和攻击的能力 都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难题。
为了突破这一瓶颈,美国率先开发出相列雷达技术,并在近些年进入全固态相列的领域。 所谓相控阵就是指相位可以控制的天线阵,这种雷达的特色就是不需转动,同时能发射和 接收多道波束,集搜索,追踪,照明,导引甚至敌我识别于一身,不但简化了部署,且其 天线是由成千上万的发射/接收 (T/R)模组组成,扫描速度极快,是机械转动雷达的 一百万倍,且可靠度特别高。几年使用下来,即使有部份T/R模组损坏故障,也不必维修 ,而仍能维持良好的雷达功能。另外,其随机发射和接收不同多波束的方式,使其具有目 前所有雷达技术中最好的电子反反制能力,而成为未来新一代雷达的主流。
目前,美国海军已经部署了舰载“宙斯盾” (Aegis)舰队防御系统,其使用的四面 AN/SPY-1相控阵天线叫人印象深刻。每面雷达控制90度象限空域,可同时进行搜索,侦 测及追踪,由于天线本身无需转动,故雷达天线中的每个T/R以单一雷达波束可打平至水 平85公里外,对空则是以半径325公里持续搜索,一旦雷达发现目标,立即在1秒内对目 标发射十数道笔状窄波,为AN-SPG-62照明雷达提供目标的速度,距离,高度,方向等战 斗诸元以便接战。舰载主要防空武器,标准-2 (SM-2) 面空导弹在AN/SPY-1的制导下, 仅在命中目标数秒前才交给照明雷达,所以,舰上的4座AN-SPG-62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 多次接战,也就赋予了“宙斯盾”应付饱和攻击的能力。在预防反辐射导弹攻击方面,美 军“宙斯盾”巡洋舰AN/SPY-1A的电波可以半秒内在空中消失,不过,再启动雷达系统, 有10余秒的延迟更新全部战术资料,重新扫描记忆体中的威胁源。它另一个绝活儿就是可 以集中侦搜威胁可能出现的象限而保持其它面雷达的无线电静默。攻击“宙斯盾”的方法 其实从冷战结束前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方法简言之就是在美舰的附近引爆电磁脉冲弹 头,使其舰上电子设备瞬间过载,丧失完整战斗能力,接下来,就和攻击一般敌舰相同了 ,饱以一阵反舰导弹齐射。欧洲各国虽然缺乏技术储备开发类似AEGIS的大型舰载相控雷 达,但是,一批例如“SMRT-L” D波段PAR,“APAR”中,小型相控雷达也接踵而至, 预计将在下世纪初服役。中国在舰载大型相控雷达方面在近期也将有突破性进展,大家 拭目以待。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 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bbs.huizhou.gd.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