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only()
整理人: only(2000-04-20 23:08:58), 站内信件
|
【MGB-2B雄风II反舰导弹】 作者:Will Young
雄风II型是台湾中山科学院发展的二代反舰导弹,研发计划始于1983年,88年首次在 阳字号驱逐舰试射成功,90年1月正式大功告成。
双寻标器导引 雄II基本上是一种主动雷达导引的反舰导弹,具有发射后不管 (Fire And Forget)能 力,在终端制导段还有红外线影像辅助导引。该红外寻标器设于弹体前上方,直径约 70毫米,原为进口,近来改为自制,技术引自天剑I空空导弹,不过其反反制能力似乎 强差人意,在去年一次和“鱼叉”导弹的比试中意外脱靶,未来可能会换装性能更优 的热影像传感器。这种以双寻标器寻获目标的方式在反舰导弹上还是颇为罕见的。同 大陆的鹰击-8系列导弹类似,雄II火控雷达也为数字式单脉冲操作,终程俯冲掠海飞行 ,并可作S形规避机动,突防能力在当今反舰导弹中也算是出众了。
雄II的弹头为爆炸成形弹头 (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同时具备穿甲、 爆震及纵火三大功能,据说能贯穿8层舰体隔舱并产生二次效应,其实际威力比相当 重量的190公斤高爆炸药大了很多。
涡喷发动机的起源 关于其涡喷发动机的起源中国大陆有不少说法,有说是采用美制“鱼叉”反舰导弹的动 力装置,又有说是意大利货,实际上雄II采用的是一具法国授权生产的Arizon IV型涡 喷推进器,推力较“鱼叉”还要大10%。这也使得雄II的射程轻易超过150公里,比C-802 公开的120公里为甚。据说其涡喷发动机的进气口设计灵感居然来自庙会中舞狮的“血盆 大口”!中国大陆C-802的造型也不谋而合,两岸导弹工程师均选中同一设计结构,确是 有趣。
不过雄II有一点确实比大陆的鹰击8系列为优,就是导弹可预设3个转载点,曲折接敌,这 样敌舰比较不容易算出导弹发射点的方位,增强了导弹的奇袭效果。这基本上是巡航导弹 所具有的特性,因此在雄II攻地型和即将出世的雄III型导弹上进一步精进该项功能,即 可改成攻地巡航导弹。
陆射及舰载型雄II的生产编号为MGB-2B,稍后出现的空射型则为MGB-2C。雄II从长方形 储备发射通用箱发射,箱口封盖为破片式,不具备即时再装填能力,其弹翼为折叠式, 离架自动展开。雄II目前是台湾“成功”级和“康定”级护卫舰等二代舰的主力反舰武器。
固定部署,缺乏灵活性 雄II不仅大量装备台水面舰只,在马祖和澎湖等外岛也逐渐出现雄II的固定发射阵地, 通常以3联装出现,但未见车载发射型的出现,尽管其阵地防御工事颇佳,但也并不是坚 不可摧。从这一点上看,雄II又不如C-802部署灵活,战场存活率大减。大陆福建一线沿 岸均在其打击范围之内,对大陆军舰及沿海目标构成一定的威胁,如不在前期攻台战役中 全力消除,将可能对登陆船队形成极大的变数。
多种衍型,鲜见报端 中科院自91年量产雄II以来,又研制出多种衍型,其中唯一曝光的仅有空射,可由 A(T)-3强击机协载发射,其它如潜射、攻地和超音速巡航导弹等弹种可能因为性质敏感 ,或仍处于试验阶段,至今尚未公开。根据美国某民间军事机构披露,中科院在97年12月 开始研制可攻地的雄IIA,暗示台湾已经掌握了地貌跟踪飞行技术,精确度足以攻击点状 目标。
台湾海峡,谁主沉浮 不过雄II毕竟是亚音速反舰导弹,在弹炮合一、多层防空体系风起云涌的今天,已经显得 有些力不从心了。以冲压发动机为核心的雄III超音速反舰导弹正在倔起,未来将担负防 卫台湾的重任,在中国大陆方面,也已出现低超音速的YJ-83,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 YJ-12A也将在“10。5”期间完成定型。未来,台海谁主沉浮恐怕还需待以时日, 方可得见。
弹长: 4.85m 弹径: 0.4m 翼展: 1.15m 重量: 695kg 弹头: 190kg 导引方式: 发射初期惯性导航 + 中途资料链 + 终程双寻标器制导 飞行速度: Mach 0.85 攻击高度: 5~7m 射程: 150km (max.); 12~80km (FaF);12~110km(midway guidence) 部署方式: 岸基、舰载、空射、etc.
--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上。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bbs.szptt.net.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