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网络专区>>● ADSL>>
〓 宽 带 基 础 技 术 〓
>>WIN 2K TCP/IP结构及应用(宽带连载版)一

主题:WIN 2K TCP/IP结构及应用(宽带连载版)一
发信人: sage.cao(sage)
整理人: gzcsl(2002-04-11 15:36:33), 站内信件

注:本文为个人兴趣及工作经验而作,非本人允许严禁转载。如发现未经同意转载本文章,则停止连载!
前言:
1、 本文只讨论WIN 2K的TCP/IP结构,其他系统不作探讨。
2、 本文参考内容为《Windows 2000 资源大全》共6册,合计十几卷。
3、 文章内容如有不明,可在163社区ADSL版进行探讨,技术名词及缩语请自行了解。
正文:
一、 TCP/IP历史:
1969年,美国DARPA一个开发项目为ARPAnet。
1970年,ARAPnet设计和使用NCT(网络控制传输)协议——TCP/IP协议的起端。
1972年,Telnet问世。当时基于RFC 318,现在win2k使用的是RFC 854。
1973年,FTP问世。基于RFC 454,现在win2k使用的是RFC 959。
1974年,TCP诞生,导致RFC 793出现。
1980年,UDP以RFC 768出现。
1981年,IP诞生,以RFC 791出现。
1981年,ICMP诞生,更新RFC 760及RFC 777。
1982年,美国DCA及ARPA联合推出TCP/IP协议集
1983年,ARPAnet废除NCT,采用TCP/IP。
1984年,DNS产生,出现RFC 1034及RFC 1035。
1989年,RFC 1111阐明RFC编写问题。
1991年,ARPA转移给NSF。
1999年,用于windows2000的最新RFC采纳。
二、 网络基础:
1、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Reference Model, 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网络通信线路
》1、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
》3、网络层
》4、传输层
》5会话层
》6、表示层
》7、应用层
以上定义请自行寻找。
2、TCP/IP协议集:
》ICMP:用作保证TCP/IP集正确传输数据包,及提供故障诊断和错误控制工具。
》IGMP:用来通知路由器关于多点播送组的特定主机在某指定网络中的可用的信息。
》IP:IP协议是一个无连接的协议,它是一个“尽最大努力”的传送方法。
》端口:协议的端口号被TCP/IP套接字应用程序用来给计算机标识自己。
》套接字:套接字实质上是网络通信应用程序的一个端点,象DOS系统中的文件句柄。


              待续............


----
 

SAGE = 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 半自动地面防空警备系统[装置],最早的网络系统
Sage[ seidV ] adj.贤明的, 明智的, 审慎的
                n.贤人, 圣人 
sage            n. 鼠尾草(花语:尊敬,轰轰烈烈的爱......)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