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aoke()
整理人: (2000-08-03 02:47:50), 站内信件
|
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军队中,贝蕾帽似乎已经成为特种部队的一个标志。提到 这些头戴贝蕾帽的人,我们可以如数家珍般地说出以色列的哈贝雷、英国的特别 空勤团……然而,在美军中却有这样一支头戴红色贝蕾帽的部队:尽管他们在美 国频繁的对外军事干涉中,总是充当打头阵的角色,但由于他们经常执行一些见 不得人的隐秘任务,因此,他们的名字至今仍是鲜为人知。
悄悄闯入的蒙面人
一个月光明媚夜晚,一只救生筏悄无声息地划过水面,5个身着迷彩服、脸上涂抹 着伪装油膏、手上戴着飞行手套的人一动不动地靠在低短的船舷两侧。当救生筏 翻越一个浪尖时,月光洒进小筏中,可以看见筏上满载着队员随身携带的帆布背 包,背包里装的是他们使用的各种工具。这时,领头的那个人取出一个全球定位 接收机,最后一次确定了进行路线。在指定的穿插地点——小岛西边一个隐蔽条 件较好的海湾——登陆后,他们很快消失在茫茫夜色里。
经过5公里多的艰苦跋涉后,他们来到了一片开阔的草地边。其中一人开始用夜视 镜视察这个地区,队长向无线电操作手点点头,操作手就立即开始装配卫星通信 设备。然后,队长拿出一部静物摄影机,迅速抓拍目标地区的图像,这些图像可 以贮存在磁盘里,也可以通过卫星传输回基地,用于判断该地区作为可能的登陆 区有多大的价值。
这些人是谁?他们不是美国海军的“海豹”突击队,但他们能赶在蛙人之前用红 外信标标明目标地区;他们不是陆军别动队,但他们能在别动队员空投在登陆区 之前已在登陆区附近停留数天;他们也不是美国的“绿色贝蕾帽”特种部队,但 他们使用的工具比其他特种部队通常使用的更先进一他们就是空军特种作战司令 部下属的特种战术中队队员。
美国空军特种战术中队由战斗控制组成员和伞降救难队员组成,他们的任务是在 敌后险恶的环境中为其他特种作战部队执行任务创造有利的条件。他们既可以同 “海豹”突击队、陆军别动队一样执行一些特殊任务,如选择、评估、标示攻击 目标,控制空中交通、寻找、救治和后送事故伤亡人员等,也可以执行一些特别 任务,诸如打击破坏敌人的后方补给点,用目视或电子标志物引导飞机着陆,参 与进攻或破坏作战等等。
辛苦挣来红贝蕾帽
要想成为特种战术中队的一员,过的第一关是在炎热的德克萨斯州南部拉克兰空 军基地进行,那是为期12周令人精疲力竭的训练。在这里,这些志愿者将面临各 种考验,以检验他们是否具备进入这支筛选严格、作风顽强、风险很大的空军特 种作战部队的素质。除了身体素质训练,这个基地的训练课程还包括M16突击步枪 和M92手枪的枪法训练、心理承受能力训练,最后还要学习一些高等专科院校的潜 水物理和公制测量课程。
在这个挑选阶段的考核合格后,这些士兵将接受特殊训练。这些训练包括:在佐 治亚州的本宁堡接受跳伞训练,在佛罗里达州的基韦斯特港海军基地接受自给式 水下呼吸器训练,在佛罗里达州的廷德尔空军基地接受水中求生训练,在华盛顿 州进行偏远地区野外生存训练。这些训练课程完成后,他们回到本宁堡伞降军校 ,学习如何高空跳下、低空开伞。
在完成所有这些训练科目的基础上,这些士兵必须在成为一名伞降救难队员与成 为一名战斗控制成员之间作出选择。选择了伞降救难的志愿者将重点进行搜寻、 求援的技巧训练和高级医疗救护训练;而选择了战斗控制的志愿者则学习空中交 通管制程序和航空援助,同时也进行小分队战术训练、航空着陆训练,以及通信 突击、爆破和指挥跳伞的课程,那些完成了伞降救援训练的队员将被授予一顶褐 紫红色的贝蕾帽,他们戴印有“That Others May Live(其他人也许活着)”字 样的美国空军徽章;完成战斗控制训练的队员则被授予一顶猩红色的贝蕾帽和一 枚印有“First There (第一个到达那里)”字样的徽章。
完成训练课程后,被证明合格的空军士兵都能分配到空战司令部下属的常规战斗 /伞降救难分队,但要进入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所属的特种战术中队则还要经过极 其严格的挑选。并不是从一个80人的战斗控制/伞降救难分队中选出9人,或按百 分比挑选出来的人就可以成为特种战术中队队员,对那些被挑选出来的士兵而言 ,只有在通过几个月的陆军别动队训练这最后一关之后,他们才能正式成为空军 特种战术中队的一员。
不宣而战的潜入者
战斗控制小组常常被布置到前方地区,用于在预定攻击地区建立空中交通管制。 他们经常秘密对预定攻击地区进行早期的全面勘察,并用特殊的静物摄影机和卫 星通信设备将图像传输给担任进入任务的部队决策者,以供决策者评估潜在的风 险。
当战斗控制小组接收到 “可以放行”的信号后,他们就在预定攻击地区放置许多 遥控的红外或可见光信号灯,以引导载着别动队、伞降部队或特种作战部队的飞 机着陆。另外,战斗控制小组还负责为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的AC-130H/U特种攻击 机实施对地火力打击时指示打击目标。
除此之外,战斗控制小组还在前方地区担负极其重要的指挥和控制任务,如果需 要,也担负对敌重要目标的直接打击、破坏任务。伞降救难队员要能熟练地将后 续部队的战斗伤病员分类,并进行必要的抢救和紧急处理。
由于特种战术中队任务特殊,所以几乎见不到有关他们的报道,外界的人们对他 们知之甚少。其实,早在突袭巴拿马的所谓“正义事业行动”中,战斗控制小组 队员和伞降救难队员就与别动队员一起参与了对巴拿马里奥哈托地区的突袭行动 。另外,战斗控制小组还曾经与第4“海豹”突击队一起在帕蒂拉机场执行任务。 海湾战争开始之前,战斗控制小组在沙特阿拉伯控制空中交通安全,空袭开始后 ,他们与其他特种部队一起帮助多国部队的飞机开辟空中走廊。1993年10月,在 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来自北卡罗来纳州波普空军基地的第24特种战术中队在与 陆军别动队一起执行任务时,为了给被围困的部队突围开辟道路,他们召唤空中 火力来摧毁离自己仅数米远的一堵又一堵的围墙,为此3名战斗控制小组的队员命 丧沙场。1994年9月,美国陆军的直升机在海地着陆,当新闻工作人员现场发布这 一消息、并宣称他们是“首批踏上海地国土的美国人”时,在这之前,空军特种 战术中队的全体队员早已为直升机空运部队着陆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只不过人 们不知道。
-- mmm...
[email protected] OICQ:7959881 ICQ:75600258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86.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