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军事武器>>武器百科>>单兵武器>>精兵悍将>>欧洲军团: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军队

主题:欧洲军团: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军队
发信人: haoke()
整理人: only(2000-05-11 11:31:52), 站内信件
欧洲军团: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军队 

作者: 军团 , 五月 10,2000,12:57 

欧洲军团是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军事联盟,充满了各 
种各样的矛盾。但无论如何这个军团都将在军事史上写下一 
笔。要么是个不幸,要么是个里程碑。这支欧洲混合军队是 
在科尔总理和密特朗总统大力推动下成立的,兵力达5万人。
  虽然欧洲军团是法国和德国为了推动欧洲统一而组建的, 
但现在它的战斗力已相当可观。编入这个部队的有:1个德国 
装甲师,1个法国装甲师,1个比利时机械化师,1 个西班牙 
旅和1个德法混成旅(它的5100名士兵6年来一直在为共同战 
斗而训练)。而军团最高司令部领导着一个混合参谋部,它 
同一个后勤供应营一起驻在斯特拉斯堡。

  按德国国防部长吕厄的说法,欧洲军团是“欧洲防务的 
基石”。但它起初却是一块引起不和的绊脚石。

  当时,美国人对法国人在北约内部打入一个楔子很恼火。 
巴黎长期以来一直拒绝重新加入北约。英国人则被德法两国 
结伙搭伴破坏了情绪,他们认为这种行动是“毫无用处和危 
险的”。争论虽然平息下来了,但使欧洲军团一开始就受到 
损害的“不明确性”依然存在。各国政治统帅只是暂时达成 
一致,同意在“对危机做出反应”、实施维持和平和缔造和 
平的措施”以及在世界范围内提供人道援助”时将他们的混 
编武装力量投入使用。

  欧洲军团的军人们自然也认识到这样一种危险:他们不 
过是作为一支单纯表演性军队而加官晋级。5万名士兵和一群 
有才能的校级军官不停地上演表现欧洲思想的戏剧。

  军团司令维尔曼将军说,他必须时刻注意,“我们不仅 
仅被看作是民族和解的标志。”当他的英国同行们的暗示, 
他的军团大概主要是为表演而设的时候,这位将军勃然大怒 
地反驳道:“我手中可使用的坦克比整个英国军队拥有的坦 
克还多!”。

  军团的士兵们一定会这样看:每天只是擦擦枪绝对不行, 
至少应该有真枪实弹干一场的可能性存在。但这个多民族部 
队的真正意义将不会在战场上。

  在欧洲军团司令部驻地斯特拉斯堡和德法混成旅司令部 
驻地米尔海姆,正出现这样一种进程,与其说它有利于在武 
力的基础上缔造和平,不如说它更利于各民族之间的和解。

  许多种根本不同的军事文化在那里相互碰撞。联邦国防 
军是德国战后民主的一种设计,在军队中进行思想教育,把 
士兵教育成穿军装的公民;法国军队则在向士兵灌输帝国和 
殖民的传统。

  现在西班牙人也加入到欧洲军团中来了,带着他们举世 
闻名的自豪感;还有比利时人,他们在平民生活中好不容易 
才会有统一的民族感。除了手中都拿着枪,这些人看来几乎 
没有共同的东西。

  “最大的难题始终是语言问题”。现在欧洲军团的全体 
官兵都被要求掌握两门语言,但军团创建时曾有过更高的要 
求。军团中的佛兰芒人要求承认荷兰语为官方语言。他们的 
西班牙战友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为4种语言并存可能很不 
方便,尤其是在战争情况下,所以西班牙国防大臣加西亚.巴 
尔加斯曾建议宣布英语为军团的工作语言。

  对此,法国人气得差点连本国话都不会说了。军团也明 
确宣布:日常合作用德语和法语进行。这已经是够难的了。

  这项措施在军官中推行还算顺利,但士官和士兵所讲的 
语言仍是“五花八门”。因为德国士官普通中学毕业后便进 
入军队,从没学过法语。另处即使上过4年语言课,它对使用 
另一种语言执行公务也用处不大。

  他们的法国战友的情况要好得多。因为他们中不仅有精 
通德语的阿尔萨斯人,而且也有人在德国境内服役过。好在 
德国士兵的大部分(通常是文理科中学的毕业生)至少都学 
过一点法语,现在他们可以继续学习。

  军团在斯特拉斯堡和米尔姆都举办语言学习班。但这种 
初级教育自然是对发号施令作用不大。一位参谋部的工作人 
员解释说:“逐字逐句的翻译根本不行,军事思维模式太不 
一样了。”驻斯特拉斯堡的卡尔腾巴赫上校说:“在起草训 
练条文时围绕每一个法语单词都要发生争执。”现在他明白 
了:“人们相信能够互相理解,但人们最终也没有互相理解。”

  在紧急情况下翻译往往是力不从心的,而“战争很快就 
结束了”。所以现在军团发布命令的时候都要有一个法国军 
官和一个德国军官同时在场,他们用各自的语言写下应该干 
什么。然后就复印,把这两份命令都发下去。

  在口语表达方面,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的军团司令维尔 
曼独辟新径。他说:“当碰到真正很困难的问题时,我就讲 
德语。”另外,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斯特拉斯堡的军人们都 
要讲母语,按条例规定,在战场上负伤的人员,首行要由其 
本民族的急救兵确定后报告,然后他才能被送到讲外语的医 
生那里。

  法国军官通常不会和一名士官或者士兵一起走进一个地方, 
更不会坐在一张桌子旁。而在斯特拉斯堡,由于地方狭小和 
许多临时的规定,这些社会地位界限都被取消了。

  联邦国防军在执行公务时是严格禁酒的,但现在德国人 
必须改变习惯,因为毕竟是在法国的土地上,在这里根本没 
有这种禁令。

  法国人晚上加班的次数多,对此他们没有不停地抱怨。 
但他们谨慎、清楚地表达了这样一种看法:德国人并没有平 
时所说的那样勤奋,更谈不上是工作狂。

  德国人对他们法国战友优良的军事素质感到惊讶。斯特 
拉斯堡参谋连的二等兵伊勒发现:“法国人的行为举止和发 
号施令比德国人更加威武。”

  军团的建设越来越要求人们有接受对方风俗习惯和情感 
的能力。维尔曼本是装甲兵军官出身,他在办公室墙上挂着 
隆美尔陆军元帅的画像。法国人很不高兴。现在他在那里也 
挂上法国装甲兵勒克莱尔将军的画像,法国人的气才算消了。

  军团还没有做到名副其实的步调一致。一个德国新兵说: 
“这还乱着呢。”

  这并不奇怪。因为欧洲即使在军事领域也存在着不同的 
速度。比利时人行军速度比德国人慢一些,西班牙人比比利 
时人快一点,但仍没有德国人那么迅速(每分钟114步)。而 
法国人则要慢一大截,他们每分钟只行进95步。

  甚至在摆臂动作上士兵们也是各行其是:法国人把臂摆 
到齐胸高,德国人则必须在腰带钩下一拳宽的地方止住。

  军团中各国部队伍在立正时的姿势也各不相同,按条例 
规定,在立正时两脚必须向前打开,成60度角。但有时你便 
会发现有人只成40度。只有经验丰富的军士长们才会注意到 
这种差别,而各国军队在立正时对上肢动作要求的差别比较 
容易看出来:法国士兵要胳膊和手指紧紧地帖在裤缝上;而 
联邦国防军则要求“手指并拢,自然放在大腿处侧。”然而 
更困难的问题是:在向后转时法国人从右过转。德国从左边 
转。可以想象,当他们一起转身的时候会发生多少碰撞现象。

  法国军队在行经他们的总统面前时把旗放低。而德国士 
兵在任何人面前都不把旗放低。他们现在只有在宣誓和举行 
葬礼的时候才那么做。比利时人只有在他们的国王面前才放 
低旗子表示敬意,但密特朗却不是他们的国王。这个问题看 
来无法解决。

  组成法德旅的两个民族整整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在统一 
的帽子上达成一致。双方都达到目的:贝雷帽是蓝色的,符 
合法军传统,但朝右戴,符合德国联邦国防军的着装条例。

  为减少混乱,每个士兵在加入欧洲军团前要接受为期两 
周的特殊培训。培训内容不仅有外语命令,外国装备也列入 
了计划。

  欧洲军团的武器和装备也是多种多样的。虽然在斯特拉 
斯堡所有军官都佩带比利时手枪,士兵全部配备法国自动步 
枪,但法国人开的是他们的AMX坦克和标致越野车。德国人驾 
的是“豹II”式坦克和奔驰5吨载重车;比利时人用的是“豹 
I”式坦克和DAF运输车;西班牙人使的则是美制M-60坦克。

  德法两国军人的隔阂看来正逐步消除。现在,两国官兵 
之间可以聊天,这样会慢慢形成一种新的气氛。而德国士兵 
对法国士兵的威武英姿羡慕不已,模仿者越来越多。

  虽然现在常常听到“对危机作出反应”(尤其是在谈到 
波斯尼亚和塞族时),但却很少有人提及迄今为止为此进行 
训练的欧洲军团。它的建设还没有结束。如果它总是停留在 
训练阶段,拥有各种风格和许多种语言,那也没什么可惋惜 
的。 

--
mmm...
[email protected]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86.99]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