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军事武器>>武器百科>>单兵武器>>枪械>>历史发展>>国外自动榴弹发射器纵览

主题:国外自动榴弹发射器纵览
发信人: haoke()
整理人: duanshun(2004-02-08 09:52:35), 站内信件
1 概述
1.1 自动榴弹发射器的概念 
  自动榴弹发射器是发射小型榴弹并能实施连发射击的榴弹发射装置,由身管
、自动机、瞄准装置及发射器架(座)等部件组成。其外形、基本结构和自动方
式与机枪十分相似,故又称榴弹机枪(grenade machine gun)。 
  自动榴弹发射器大都采用弹鼓式或弹链式供弹方式。目前自动榴弹发射器采
用的口径多为30mm、35mm、40mm,初速约为170~240m/s。自动榴弹发射器的火力
密度大(理想射速约为300~450rds/min);射程远(约为2000m左右);发射破
甲、杀伤及其它类型的军用弹、警用弹和特种弹,因此,该种武器被认为是一种
威力较大、具有各种终点效应,即既可杀伤、又可反装甲的轻型支援武器。 
  自动榴弹发射器可装在步兵战车、直升飞机及舰船上使用。 
1.2 自动榴弹发射器的由来及演变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坦克、装甲车辆和步兵自动武器的大量使用给德
军造成重创,于是,为了对付敌步兵和坦克,德军在改装后的27mm信号手枪上配
以相应的弹药就形成一种“大口径战斗手枪”,这也就是以后几经演变成为榴弹
发射器的雏型。 
  由于榴弹发射器的作用在实战中得到充分证实,很快就引起了西欧诸国的广
泛重视,60年代中期以前,为了填补手榴弹和迫击炮之间的火力空白,西方一些
国家着手研究并逐步装备单兵榴弹发射器,主要用于杀伤步兵,这种单兵榴弹发
射器的主要代表是:德国HK公司研制生产的40mm“榴弹手枪”,名为HK69。此后
,又相继出现了HK69A1、HK.MZP、HK.MZP-1警用榴弹发射器等各种用途的榴弹发
射器。但是,这些榴弹发射器均为单发装填,且射程较近,无法对付大面积和远
距离有生及装甲目标。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日益发展,机械化摩托部队的日益增
多以及轻型装甲目标的大量涌现,以往那种榴弹发射器无论从火力、威力、射程
和穿甲性能以及大面积杀伤有生目标等方面都远远不能满足实战要求。于是,为
步兵研制开发一种具有威力大、火力猛、能击穿敌轻型装甲及坚固石质和水泥防
御火力点的自动榴弹发射器就势在必行了。此间,美国率先将榴弹发射器的发射
方式由单发改为自动连发,并于1967~1975年间将这种武器大量投入越南战争而
且取得了某种预期效果。此后,苏联则对从越南战场上缴获的美国榴弹发射器进
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70年代中期,苏军正式装备了自动榴弹发射器。这种А
ГС-17型30mm自动榴弹发射器先后投入到阿富汗、伊拉克和安哥拉等战场使用
。这种自动榴弹发射器在阿富汗战场上在摧毁一些防御工事、制高点和实施区域
火力压制方面都显示出优越的性能并引起美国的重视。美国经过70年代那一段暂
停时期后,又重新将自动榴弹发射器的改进工作列为2000年武器研制规划项目之
一。这样,美、苏两国在自动榴弹发射器的研制方面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除美
、苏外,目前还有许多国家也加入到研制和装备自动榴弹发射器的行列中去,其
中主要有比利时、奥地利、南非、韩国、西班牙、新加坡和罗马尼亚等国,于是
在国际上就形成了一股自动榴弹发射器研制开发热潮。至此,榴弹发射器已完成
由整体型单发榴弹发射器,到附装型单发榴弹发射器,再到整体型连发榴弹发射
器的全部演变过程。

2 国外自动榴弹发射器研制概况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人采用枪炮原理发射小型榴弹的“榴弹机枪”——榴
弹发射器以来,直到1960年美国正式定型M7940mm榴弹发射器并于1961年正式交付
部队使用,从此拉开了榴弹发射器研制装备的序幕。从六十年代中期后,西方各
国竞相发展和装备各种类型的榴弹发射器。美国的M-79型40mm榴弹发射器最能代
表当时榴弹发射器的发展水平。在越南战争中这种M79型榴弹发射器初露锋芒,获
得了满意的效果,更加促使美国大大增加对此种武器的研制力度。此后的10年间
,美陆、海、空三军在印度支那战场上先后试用了十余种不同类型的榴弹发射器
并从中获得大量有益的设计和试验数据,据此,美国对榴弹发射器进行了反复改
进,1981年美海军陆战队提出需要一种既可杀伤、又可反装甲的远程轻型武器时
,则促成美国最终下定研制、装备自动榴弹发射器的决心,到1989年止,仅美国
陆、海、空三军装备的MK19-3型自动榴弹发射器就达二千多具。从60年代初到9
0年代中期,全世界约30多个国家先后研制、引进并装备了约40余种型号的榴弹发
射器,其中自动榴弹发射器约占2/5。从自动榴弹发射器装备的型号、数量和水平
分析,以美国和前苏联为最。下面将美国、前苏联以及其它主要国家有代表性的
自动榴弹发射器的研制概况分述如下。 
2.1 美国 
  美国自60年代初起,为提高步兵独立作战的能力,填补手榴弹与迫击炮之间
的火力空白,首先研制成M79型40mm榴弹发射器,该榴弹发射器全重仅为2.72kg,
全长737mm,最大射程达400m,单发射击,配用弹种为M406型重227g的杀伤榴弹。
该榴弹发射器自问世以来在实战中屡建奇功,名噪一时,被称为“步兵班火炮”
。该榴弹发射器的研制成功开了美国榴弹发射器研制之先河,在此后至今的30余
年中,美国先后研制并装备了数十种榴弹发射器,其中较为著名的自动榴弹发射
器就有M129型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XM174型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和Mk19-3型40
mm自动榴弹发射器等。下面将这几种典型的自动榴弹发射器的研制概况、特点及
主要性能介绍如下: 
  (1)XM174型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 
  XM174型自动榴弹发射器是一种轻型自动武器,该发射器采用弹鼓供弹,发射
美国40×46mmSR榴弹,发射器由发射管、输弹槽、自动机、机匣和小握把组成,
瞄准具则放在发射管上方,该发射器全重15.8kg,全长712mm,有效射程为350m。
该发射器采用自由枪机后坐式自动原理,可直接安装在两脚架或三脚架上在地面
上使用,也可用铰接头安装在直升机、装甲车和巡逻艇上使用。 
  XM174E1、XM174E2和XM174E3型则是XM174的改进型,由于改进了弹药的定位
机构和供弹具,除发射40×46mmSR标准榴弹外,还可发射M406高爆杀伤弹和射程
达1000m的远程榴弹。 
  (2)M129型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 
  美国于60年代中期首先将M129型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装备到直升飞机上,该
榴弹发射器采用50发的弹链供弹,全重为20kg,全长660mm,配用美M384型40mm高
速榴弹和M433型破甲杀伤弹,可杀伤2000m距离上的有生目标,该发射器采用管退
式自动方式,初速为240m/s,战斗射速60rds/min,最大射程2200m。该榴弹发射
器还可发射美国40×53mmSR弹。 
  (3)MK19-3型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 
  MK19自动榴弹发射器是一种气冷式重型自动武器,它采用弹箱弹链供弹,发
射40×53mmSR榴弹。发射器由机匣组件(含发射管)、枪机、击发机构、机匣盖
、供弹槽和推弹板组成。两套发射机构(手动扳机、电磁击发机)分别安装在铝
质机匣下方。该发射器最初于60年代末出现在越南战场,主要装在海军巡逻艇及
休斯直升机上。实战表明,该武器性能较好,在提供压制火力方面效果尤为突出
。越南战争后,美国在MK19基础上改进设计了MK19-1型发射器并提供给以色列在
中东战争中使用。此后为了提高武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又将其枪身的零件减
少47%,铝质机匣改为钢质,并定型为MK19-3型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该发射器
的主要特点是既可杀伤又能反装甲,是一种性能较优异的重型自动武器,主要用
于车辆、直升机和舰艇上,也可装在M3型三脚架上供地面上使用,具有较广泛的
适用性。 
  该发射器武器全重63.7kg,发射器长1097mm,配高速榴弹,最大射程为2200
m。 
  Mk19-3型榴弹发射器于1983年正式装备美国海军陆战队、陆军和空军,还销
售给以色列、韩国等国家使用。 
2.2 前苏联 
  除美国外,世界上榴弹发射器开发品种较多、性能较为优异的当数前苏联。
继美国之后,前苏联也大力研制各种类型的榴弹发射器,以便在这一领域内保持
与美国竞争的势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苏军战术指导思想是协同作战,强调协同一致的正规
作战,而忽视了特种条件下的小分队或单兵独立作战。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片
面追求重型武器的发展,轻视步兵武器的研制和发展,因而也就拉大了步兵独立
作战能力方面与美国和西欧等国之间的差距。这一点使苏军饱尝了苦头,付出了
严重的代价。特别是阿富汗战争,苏军过分地依赖诸兵种火力配合下的正规作战
,但阿富汗战争恰恰违背了这一常规,苏军正规的重型武器在崇山峻岭中发挥不
出威力,而阿富汗游击队则充分利用复杂的地形条件频频出击使苏军遭到重创。
苏军吸取了阿富汗战争的教训并受美国在印度支那战场上广泛使用榴弹发射器的
影响,积极开发研制自己的榴弹发射器,先后研制出了БГ-15型40mm榴弹发射
器和АГС-17型30mm自动榴弹发射器等,尤其是АГС-17型30mm自动榴弹发
射器获得较大成功。 
  (1)苏制АГС-17型30mm自动榴弹发射器 
  苏制АГС-17型30mm自动榴弹发射器是一种气冷式重型武器,采用弹盒弹
链供弹,发射30×28mmSR榴弹,武器全重为33kg,发射器长为850mm,重为17.8k
g,射速65rds/min,有效射程1200m。该发射器由发射管、机匣、机匣盖、自动机
和击发机等组成,此外,武器系统还包括发射架、弹盒弹链和光学瞄具等组件。
发射机采用枪机自由后坐式惯性闭膛击锤击发的自动方式,可实施自动或半自动
射击,复进、后坐采用了曲线导轨形式,自动机采用强力双复进簧和一个活塞式
气体缓冲装置,用以消耗自动机的运动能量,使循环运动比较平稳。发射架由三
脚架、托架和摇架相铰接而成,呈三角布局。 
  该发射器光学瞄准镜安装在机匣左侧的瞄具座内,瞄准镜高低可调并可修正
方向,另外该武器系统大量采用了冲焊和冲铆工艺,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并相应地
降低了武器成本。 
  该发射器发射ВОГ-17M杀伤榴弹及空心装药破甲弹和箭形霰弹。 
  АГС-17型30mm自动榴弹发射器于1975年作为分队支援武器正式装备部队
。苏军将该榴弹发射器装在BMDMM1979/1空降装甲人员输送车上,使空降部队火力
大为提高。另外,苏军还将该发射器装在米-8“河马”E中型武装直升机、法国
“云雀”Ⅲ型直升机和江河巡逻艇上。这种榴弹发射器不仅装备苏军而且在非洲
一些国家和解放组织中也装备使用。 
  (2)ТКВ-722К30mm自动榴弹发射器 
  ТКВ-722К30mm自动榴弹发射器从外观上看与АГС-17型十分相似,是
它的后继产品。该发射器与其相比重量减轻很多,部件减少40%。除具有АГС
-17型的特点外,值得一提的是该武器重量轻、结构简单,便于维修保养,机动
性也大为提高,因而也受到各国武器界的广泛重视。前苏联对该榴弹发射器予以
严格保密,故外界对该榴弹发射器知之甚少,这样也就更加增添了该武器的神秘
色彩。 
2.3 德国 
  在美苏两国大力发展自动榴弹发射器强劲势头的影响下,身为第二世界的诸
多工业国家自然不甘心拉大与美苏之间军备竞赛的差距,纷纷仿制和独立研制具
有本国特色的武器装备,德国就是其中的典型。德国榴弹发射器研制工作也于60
年代初起步,HK公司从对40mm口径的榴弹手枪研究入手,并为其取名为HK69。该
榴弹发射器既可装在HK公司生产的步枪上,也可手持发射。此后又相继研究HK69
A1型40mm榴弹发射器并于1979年被德国联邦国防军采用,1980年正式列装。该发
射器重量为2.62kg,发射器携行长度430mm,战斗长度610mm,可发射各种40×46
mmSR榴弹,最大射程为400m。该发射器结构和生产工艺经反复改进,其全部零件
除部分采用熔模铸造工艺外,大部分采用板材冲压工艺,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
因此,具有手感舒适、操作性能好、成本低廉等优点。HK公司研制的HK69A1系列
榴弹发射器为进一步开发全自动榴弹发射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1990年起,应
德国联邦国防军步兵部队、山地步兵和空降旅的要求,HK公司大力开发对付敌现
代化装备步兵的全自动榴弹发射器。 
  这种全自动榴弹发射器具体战术技术要求如下: 
  在掩体后面能以较高的命中概率和较大的杀伤及破甲威力杀伤和重创300~1
000m之间的敌步兵和轻型装甲目标; 
  与各种型号的NATO标准40×53mm口径的弹药相适配,并具有操作通用性和可
靠性; 
  该榴弹发射器应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无论黑夜或是白天随时可供使用; 

  武器重量应尽可能的轻,以便于携行提高其机动性能; 
  该武器既能发射杀伤和破甲两用弹药,又能发射空心装药的破甲弹。 
  为满足上述技术战术要求,HK公司研制出了其具有独特特点的自动榴弹发射
器。这种武器是一种开膛待击全自动自由枪机式榴弹发射器,既能单发射击,又
能实施长、短点射。在“装弹完毕”状态,膛内无弹,枪机停留在后方待击位置
,在枪机向前移动的过程中榴弹才与弹链相分离。该榴弹发射器配有带照明分划
板的反射准直式瞄准镜和机械应急瞄具。反射准直式瞄准镜可以迅速捕捉目标并
精确瞄准,夜间瞄准则有ORION80Ⅱ型像增强仪。该发射器上安装有减少后坐的上
架(软支架)和轻金属下架即“三脚架”。 
  HK公司的自动榴弹主要技术诸元: 
口径      40mm 
自动方式    采用惯性闭锁的自由枪机式 
供弹方式    弹链,或左或右供弹 
射击方式    单、连发 
射速      330rds/min 
初速      240m/s 
最大射程    2200m 
发射器长    1180mm 
发射器重    29.0kg 
三脚架重    15.0kg 
连脚架和瞄具全重  41.5kg 
弹箱重(32发弹链)  20kg 
2.4 西班牙 
  西班牙经巴巴拉(Santa Barbara)工厂自行研制了AGL-40型40mm自动榴弹发
射器。该发射器是一种气冷式重型武器,采用弹链弹箱供弹,发射美制式40×53
mmSR榴弹。发射器采用枪管长后坐式自动原理。因而使发射器重量有所减轻。AG
L-40型发射器的突出特点是可以随意改变供弹方向,无需专用工具,且变换非常
迅速。该发射器配有两套瞄准系统:准星照门式机械瞄具或光学瞄准镜。 
  该发射器重30kg,三脚架重22.7kg,托架重10.5kg,装25发榴弹的弹箱生10
.4kg,发射器长980mm,发射管长400mm,初速241m/s,有效射程1500m,最大射程
2200m。 
  由于该发射器射速较低(200rds/min),因此武器易于瞄准操作。发射器的
重量轻又带来携行方便、武器的机动性能好等优点。另外,该武器还具有使用和
维护简单的特点。 
  由于AGL-40型发射器既可以安装在炮塔、三脚架上,也可安装在轮式或履带
车辆、直升机和舰船的托架上,这样该发射器就既可供步兵地面使用,又能供机
械化部队、空中机动部队或海军使用,因此,该发射器是一种颇受诸兵种欢迎的
武器。 
2.5 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是由罗马尼亚国家兵工厂研制生产的,现正式
装备罗马尼亚人民军。 
  罗马尼亚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是一种气冷式重型自动武器,采用弹鼓供弹,
发射该国自己生产的40mm高速榴弹。该发射器采用自由枪机后坐式自动原理,容
弹量10rds的弹鼓安装在机匣左侧上方的输弹槽上。发射器配有准星照门式机械瞄
具,框式表尺置于机匣前端,瞄准基线长230mm,可实施自动或半自动射击,射击
时大都采用少于5发的短点射。 
  罗马尼亚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安装在三脚架上,发射器利用机匣两侧的耳轴
与三脚架相连。 
  为罗马尼亚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配套的是罗马尼亚自制的40mm高速榴弹。这
种高速榴弹具有较大的爆破和杀伤效应,可以有效地对付敌步兵和轻型装甲车辆
。 
  该发射器重23kg,三脚架重12.5kg,发射器长875mm,宽236mm,高210mm,发
射管长300mm,初速220m/s,最大射程1300m。 
2.6 新加坡 
  新加坡CIS-40AGL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是由新加坡特许工业有限公司研制生
产的。 
  该40AGL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是以美国MK19自动榴弹发射器为蓝本研制的,该
发射器是一种气冷式自动武器,采用弹箱弹链供弹。发射器采用自由枪机后坐式
自动原理,开膛待击,前冲击发。与MK19自动榴弹发射器相比,外形和尺寸上都
有所不同,其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机匣,40AGL是宽底的梯形,而MK19则呈正方形。
另外,40AGL的体积和重量都小于MK19。该发射器采用双程供弹,枪机后坐时,将
待装填弹药送到预备进膛位置,枪机前冲时,待装填弹药脱离弹链进入弹膛并被
击发。该发射器采用该公司设计的托架可安装在常用的M2和M3三脚架上。该发射
器装在新加坡STA公司研制的Kowari高机动轮式车辆上。 
  与40AGL40mm榴弹发射器配套的是按美国制式40×53mmSR榴弹设计的自制榴弹
。 
  新加坡特许工业公司于1984~1986年间开始研制40mmAGL系统,而于1990年初
研制成功并于1992年后列装。 
  据有关资料报道,南非和台湾也都正在积极研制自动榴弹发射器,如台湾联
勤205厂正在研制XT83自动榴弹发射器,其外形与美国MK19相类似,采用弹链供弹
全自动射击,有效射程1500m。

3 自动榴弹发射器的未来发展方向 
  从当前世界各国和地区研制和装备自动榴弹发射器的现状分析,这种步兵多
用途武器装备深受武器界人士的好评,从未来的发展看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
是为了适应未来战场上复杂多变形势的需要,自动榴弹发射器无论是满足战术性
能要求方面,还是榴弹发射器及其弹药本身都有许多有待改进和提高的地方。综
合分析以往的使用经验和不足认为未来自动榴弹发射器的研制和改进应着重从以
下几方面入手。 
3.1 减轻武器系统重量,提高机动能力


  由于自动榴弹发射器无论从过去、今天还是未来都只能是步兵分队使用的重
要武器,因此,发射器的重量问题就是影响其机动性的重要标志。这一点对于在
地形、地貌、气候等条件比较复杂的丘陵、山地或沼泽地带作战的小分队或战斗
小组而言就尤为重要。减轻系统重量成为自动榴弹发射器改进的当务之急。美国
的MK19-3型自动榴弹发射器自重33kg,加上三脚架、摇架和瞄具就达64kg,如果
再加上弹箱,其全重竟达81kg,就是重量较轻的苏联АГС-17自动榴弹发射器
全重也达45kg。这就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此重量的自动榴弹发射器
势必影响其作用的发挥,但是武器设计人员如果从采用新的发射原理、武器新式
结构及新材料几方面去努力,减轻系统重量,提高武器机动性这一主要课题是能
较好地解决的。 
3.2 提高弹药威力、减轻弹药重量 
  随着高新科技在武器发展上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单兵和运输车辆防护能力也
日益提高,而目前自动榴弹发射器所配用的榴弹由于受弹重和弹种的限制,其作
战威力就大打折扣,这也直接影响了其在实战中的效能。因此,提高弹药威力减
轻弹重是提高武器系统作战能力、减轻系统重量、提高机动性的重要途径,其弹
药发展和改进也要遵循这一原则。 
3.3 积极研究开发新弹种 
  根据未来战争战场上目标多变性的要求,除了现已装备的小型系列化榴弹、
杀伤/爆破榴弹、杀伤/破甲榴弹和几十种榴霰、信号、发烟榴弹等,还要大力
开发研制集声、光、电、磁及生、化一体的高技术弹药,从而扩大榴弹发射器的
系统功能并能执行多种战术任务,在不断开发新弹种的同时,逐步形成以杀伤破
甲两用弹为主,以其他特种弹为辅的榴弹系列。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减少后勤保障
的麻烦而使自动榴弹发射器战术技术性能得以充分地发挥。 
3.4 利用新技术、新原理,提高射速,增强火力 
  自动榴弹发射器作为步兵分队的火力支援武器,较强的火力是保证其执行战
斗任务的关键。目前,为榴弹发射器所配用的弹丸飞行速度都较低,约为200m/s
,而其射程约为1500m,这样弹丸飞行时间就大约为10s。而现代战争中的地面目
标不仅防护能力增加了,而且其机动性也不断提高,如果榴弹发射器发射的弹丸
初速不增加,势必影响其命中概率。因此,提高弹丸的初速、缩短飞行时间是榴
弹发射器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美国人将未来榴弹发射器的初速目标定为450m/s
,这样在1500m射程内弹丸飞行时间在7s以内,从而增加了榴弹发射器对付轻装甲
机动目标和集群目标的能力。提高武器射速则是榴弹发射器系统改进的另一个主
要目标,尤其是机载、车载和舰载自动榴弹发射器对武器射速的要求更为必要,
因为要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敌火力压制到最低限度,所以提高武器射速是十
分重要的。俄罗斯将未来榴弹发射器研究的理论射速定为400rds/min以上就是基
于上述考虑。 
  提高榴弹发射器弹丸初速和理论射速另一途径就是不断地探索新的发射原理
。如运用高低压室发射原理、弹射原理,这些新技术新原理将会赋于武器以新的
生命,使榴弹发射器的作战性能不断地提高。 
3.5 提高系统可靠性,减少故障 
  对任何武器系统而言,系统可靠性是其完成战术使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要
使武器系统在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变的气候条件下都能充分地发挥作用,就必
须除在设计上要尽量合理外,还要在材质选择、加工工艺方面下功夫,以保证整
个系统在操作过程中准确无误,性能可靠。另外,如何改进加工工艺,降低成本
,提高武器使用寿命也是科研设计人员今后所面临的又一个重要课题。 
  综上所述,作为步兵分队支援武器的自动榴弹发射器虽在过去的实战应用中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而受到各国武器界人士的好评,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这种
武器本身还存在着各种不足有待于今后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如果能比较好地解
决现存的问题,可以肯定,自动榴弹发射器发展的前景将是十分乐观的。 




--
mmm...
[email protected] OICQ:7959881 ICQ:75600258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5.69.208]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