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only()
整理人: only(2000-08-28 11:18:34), 站内信件
|
《日本的防卫》矛头转向中国
● 黄彬华
30年来,日本每年都公开发布一份防卫白皮书——《日本的防卫》。最新的2000年版 防卫白皮书,已经在7月底获森喜朗内阁批准并加以公布。今年,既是日本防卫厅发表防卫 白皮书的30周年,也是日本自卫队前身——警察预备队成立50周年,通过对2000年版防卫 白皮书的审视,应该可以看出,当前日本政府的政治意图和军事扩展方向。
众所周知,战后日本宪法禁止日本再整军经武。由于50年代朝鲜战争的勃发、冷战的 加剧,以及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变,终于让日本找到了再军备的“理由”。50年来,朝鲜半 岛局势便一直是日本制造国内危机感,不断增强防卫力量的源泉。如今,曾兵戎相见的朝 鲜韩国,不仅首次实现了南北首脑会谈,还开始共同迈向南北和解之路。朝鲜半岛的局势 骤然改观,必然又会带来东北亚形势的改变。面对这种崭新的局势,日本军事当局将怎样 评估,如何为今后继续扩张军备、要求更庞大的军费开支,塑造新的“理由”,显然是吸 引人们关注2000年版日本防卫白皮书的最主要原因。
防卫白皮书不得不承认,“南北对话,有望缓和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同时,又不 忘强调,“军事对峙能否缓和、核武器和弹道导弹开发问题能否解决,则还需加以密切关 注。”但是,白皮书对中国的军事活动,除了进一步作具体分析,还强调它对日本的威胁 性。比如,过去白皮书只写“亚洲地区在中国导弹射程之内”,今年则变成“中国拥有的 中程弹导导弹,其中70枚射程遍及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地区,而且正从东风3型向东风21 型过渡”。同样的导弹,这次被日本防卫白皮书形容成几乎全都是瞄准“日本”的飞弹。 除了凸显中国导弹对日本的威胁,手法就跟日本对朝鲜试射导弹所作解释那样,是对日本 的直接安全威胁,可以轻易在日本国内形成杯弓蛇影效果。
有战略上的作用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这也许是无可厚非的事。因为一般军事当局,总是利用这种手段 来争取更为丰厚的军事预算,何况日本自卫队总被人指指点点,说它是日本“和平宪法” 的私生子,日本当局不用极端手段,制造安全面临考验的紧绷状态,确实很难实现其成为 军事大国的目标。过去的教育和宣传,使日本社会依然保留强烈的民族优越感,特别是对 朝鲜半岛人民的鄙视,至今仍然是对朝鲜韩国人猜疑排斥的重要原因。
平壤导弹威胁的宣传,确实对日本意图参与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体系(TMD),产生 了非常巨大的正面效果。如今日本又将朝鲜导弹威胁的概念,转换成中国的军事威胁,同 样可以产生预期的效果。而这将有助于日本排除障碍,按计划参与美国的TMD体系。日本 除了要加强日美军事同盟关系,还计划通过TMD的研制,急速提升日本的军事科技水平。 但是,如此露骨将矛头对准正在崛起的中国,为日本极端右翼宣扬的“中国威胁论”添柴 加薪,无疑是在危险玩火。由于历史的因素、地缘政治的作用,中日关系原本就经常处于 不稳的边缘。可以预期,日本如此玩火,中日关系今后必然会变得更为紧张。
日本防卫白皮书为何强调中国的军事威胁?一、日本不愿看到中国的崛起;二、日本 有历史恐惧症,或对历史有心理障碍,极端讨厌别人重提历史,而中国则是个宁愿放弃战 争赔偿,也要日本“以史为鉴”的国度;三、日本对台湾、对钓鱼岛(日本称尖阁列岛) 主权念念不忘,强调中国威胁,正好平衡自己,又可以抗衡中国的(历史)优势。 从 日本扩张军备、发展战区导弹防御体系(TMD)等需要来看,把中国塑造成日本的潜在敌 人,成为日本人心理排斥的对象,确实可以对中国产生强大的牵制力量。尤其在朝鲜半岛 局势缓和之后,要继续耗巨资助美国研制战区导弹防御体系,也只有利用“中国威胁论” ,作为朝鲜威胁后的新“理由”。
夸大中国船舰的出现
白皮书进一步指出,中国海军舰船近年频繁出没日本近海,同样对日本安全造成威胁 。所谓“日本近海”,包括中日主权纷争的钓鱼岛附近水域、国际航道的津轻海峡;“中 国海军舰船”,则是指中国破冰船、中国海洋调查船等等。照白皮书的记录是,98年发现 两艘、去年27艘,今年到6月为止有14艘,确实是“每年在递增”。不仅防卫白皮书凸出这 一“威胁”,日本一般报章也曾大肆报道,右翼喉舌《产经新闻》甚至不断鼓噪,呼吁政 府向中国抗议。连平时较中庸的《每日新闻》,也以“中国调查船至少应作事前通告”为 题发表社论,指中国即使没有违反国际法,至少也有失礼仪。
中国宣称,它的海洋调查船是在作例常科学调查,日本则把中国调查船的出现,形容 为“意图不明”的威胁。执政自民党甚至有人恫言,中国如果不即刻停止此类“可疑行为” ,日本政府应该取消给中国提供的特别日元贷款。
日本传媒如此夸大宣传中国舰船的出现,情况不仅跟过去所谓“日本海出现朝鲜不审 船(可疑船只)”,有异曲同工之妙,舆论再尽情炒作下去,必然会升级成“朝鲜导弹飞 越日本上空”那样,成为日本社会的共同恐惧。日本夏天盛行谈鬼说怪的“怪谈”,日本 防卫白皮书似乎也离不开这个习俗,总要穿插一些“幽灵”故事在白皮书内,过去的“朝 鲜不审船”,就有很浓厚的“幽灵”味道,如今“中国不审船”,似乎又成为今年幽灵的 新宠,日本人既趋之若骛,又杯弓蛇影。 2000年版防卫白皮书将中国视为新威胁之后 ,日本媒体更在中国舰船出现日本近海一事上火上添油,把事件炒得更加炙热。在这种情 况下,日本外长河野洋平7月在曼谷对中国外长唐家璇说,日本对此事不能置之不理;自民 党秘书长野中广务也对中国驻日大使陈健说,此事已经影响到日本对中国提供ODA贷款的 问题。换言之,日本不止抗议中国舰船出现日本近海,还打算利用这一事件牵制中国。
停止ODA贷款的恫言,一是要实现日本梦寐以求的大国外交,拿日元就要听日本的话; 二是日本今后姿态将反守为攻,军事上主张“先发制人”,外交上主张利益的交换,政治 上将全面摆出大国姿态。
大国外交也好,大国姿态也好,日本有自知之明,它不可能在中国产生效应。但是, 日本突然宣布给中国提供172亿日元(约1亿5900万美元)低息贷款,又突然恫言重新考虑 此项承诺,真正目标也许是放在日本运输大臣森田一的访华行程问题上。
森田原定9月6日开始访华,8月15日他以内阁部长身分参与靖国神社的拜祭,接着东京 传出中国拒绝他访问的消息,日本政坛为之震惊。东京传媒偏向于靖国神社参拜之说,似乎 有意掩盖森田访华真正目的。
事实上,日本目前正跟法国、德国等激烈竞争中国北京上海新铁路干线的建设工程。日 本不仅卯足了全力,还派政界、商界一流人物前往北京进行游说,又提早宣布ODA贷款的放 行,如今又威胁取消贷款,实际上全都是围绕着中国庞大铁路工程这场争夺战。即使河野外 长8月底访华,基本目标还是离不开这条铁路的争夺。
中日关系外表上岌岌可危,实际上大家是在玩桥牌。不过,玩过了头,以后的残局也许 会更难收拾。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 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bbs.szptt.net.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