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only()
整理人: only(1999-08-25 23:58:42), 站内信件
|
日本军事工业概况
二战后的日本军事工业起源于朝鲜战争时期,当时美国为了朝鲜战场上美军的后勤需要 而重建了日本的军事工业.现在的日本军事工业在亚洲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可以独立研 制飞机,坦克,火炮,导弹,舰艇及军用电子设备等主要武器系统.其代表作为:F2 战斗机,90式坦克,“金刚”级导弹驱逐舰及“春潮”级潜艇等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 武器系统。
日本军事工业以私营企业为主,武器装备的生产通过防卫厅的合同委托私营企业完成。 目前有1500多家企业生产军品,从业人员约7万人,约占本国工业从业人员的 0.1%.主要军品生产企业有三菱重工,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富士重工,三井造 船公司,住友机械公司等.
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受条约限制,军品出口数量不多.但由于其许多军品是通过军 民两用渠道出口的,技术含量很高,因此具有较高的潜力.据美国军备控制与裁军署统 计:80年代后期,日本军品年出口额为1-4亿美圆,90年代以来下降为 1000-2000万美圆.
发展军事工业的政策
近几年来,日本出于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需要,加快了其陆海空三军武器装备的 现代化更新,加强国防科研投入,大力扶植本国的军事工业,以摆脱对美国防务技术的 依赖.
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重点 日本防卫厅根据本国实际及未来作战需求的变化,将防空反导武器系统,航空兵器,航 天系统和电子技术列为未来国防科研发展重点.1997年7月,日本《1997年防 卫白皮书》指出在国防科研领域“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白皮书首次列出需特别关 注并保持其发展势头的五个高技术领域:
电子系统,包括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系统以及用于通信,导航,侦察和地 面监视的卫星系统。 航空系统,特别是具有目标探测和指挥控制能力的飞机(预警机)。
制导武器系统,包括多种精确制导能力和战斗部威力更大的制导武器和反导系统。
弹药和战车系统,包括精确制导炮弹,隐身战车和陶瓷发动机。
舰艇及水下探测系统,包括噪音更低的常规潜艇,不依赖空气的潜艇推进技术和声纳系 统。
提高国防科研开支水平 为增强军事技术实力,日本政府不断加强国防科研投入。1986-1995年,日本 国防科研费占国防费的比例由1.7%增加到3%,并计划于2000年增至5%.日 本防卫厅在1997财年已要求将15.8亿美圆用于技术研发工作,比上一财年增加8.8%.1996财年国防科研费占国防预算的比例为3.39%,1997财年为 3.58.日本国防采购费1996财年为119.6亿美圆,比上年增长1.9%.
对主要军工企业实行优惠和保护政策
日本一些主要军工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行业联合的步伐.1995年10月,石川岛播 磨重工业公司和住友重工业公司决定联合双方的海军舰艇和武器设计业务,同时合并双 方的产品维修业务.三井造船公司和日立造船公司1995年4月宣布将共同使用 350名工程技术人员.日本政府为保护重点军工企业和军品生产线,规定将军品产值 占企业总产值10%以上的企业列入重点军工企业,对其在经费投入上实行倾斜政策, 采取各种优惠扶植措施,并对其生产设施实行保护.这批重点军工企业包括:三菱重工 业公司,川崎重工业公司,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日本制钢所等.据国际经合组织 (OECD)统计,日本政府在1998-1992年拨给造船工业的科研开发基金,平均 每年达10亿美圆.日本政府还对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的军品科研项目提供大量补贴, 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造船机器人等.
扩大军工国际合作
日本根据本国市场狭小,军工技术储备不足等情况,实行自行研制与国际合作相结合 的方针.日本军工国际合作的主要对象是美国,其次是西欧国家,最近与俄罗斯,东 南亚国家也开展了合作.日美计划合作发展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为此日本将生产爱国 者导弹.日美还签署了喷气式战斗机共同生产协议.
扩大民品生产,加强军民结合
日本政府不断鼓励军工企业扩大民品生产,加强军民技术与产品的兼容.日本防卫厅 指出,开展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交流,有助于减少国防科研风险,降低成本,确保 国防科研的稳定发展,并要求在国防科研的基础研究阶段和开发中尽量采用民用先进 技术.如防卫厅将民用部门开发的采用复合材料的旋翼系统和红外高性能传感器用于 小型观测直升机.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 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103.160.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