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only()
整理人: monn(1999-05-03 03:33:05), 站内信件
|
作 者: 603 于北京时间:1999年1月27日 12:28:51 提交。
日本自卫队为代替МИЦУБИСИ公司的F-1飞机于80年代开始研究远景战斗机的 状况。最初打算研制全新的鸭式布局飞机。但是1987年10月在美国相当大的压力下 选择了美国罗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16-C作为原型机。1988年11月选择了 МИЦУБИСИ公司为领头研制公司,1989年获得了设计和制造战斗机机体的合 同,而1990年获得了研制机载雷达的合同。1990年决定飞机安装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的F110-GE-129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 1995年1月造出了战斗机原型机,7月完成了机载雷达、液压系统和动力装置的地面 试验、1995年10月11日进行了FS-X飞机首飞,以后更名为F-2。
美国政府对日本研制FS-X方案中的新技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组织了资料交换, 美国方面将获得的成果用于飞机进一步研究的有机载数字计算机、机载雷达、电子 战综合系统IEWS、惯性导航系统、吸收无线电波的材料。
美国人特别注意日本机载雷达的高质量及好的性能,它采用了镓和砷化物喷镀层。 美国专家们承认,F-2飞机的机载雷达不亚于美国的类似机载雷达,而某些参数还超 过了美国产品的参数。
日本最新的吸收无线电波的材料,美国目前还处于试验中。在这个方面日本有丰富 的经验,这些是在实施军事计划(特别是在建造军舰中,日本第一个首先使用了吸收 无线电波的材料),以及在民用领域(譬如,研制微波炉)中获得的。
但是在1994~1995年期间,日本方面宣布F-2方案范围的某些研究要秘密进行。具体 的项目包括电传操纵系统和机载雷达的液压冷却系统以及10个系统及工艺不得有任何 美国人员在日本参加研究。这引起了美方的不满,对日方回避交换的做法发表了一系 列声明。1995年秋天,美国国防部的代表要求日本重新考虑秘密研制条例。
与此同时,许多美国专家评价了与日本交换技术资料的合理性,无论如何,按他们的 看法,日本在军事航空领域的大量研究均落后于美国。对F-2方案赞成日本只有从美 国获得先进设计和工艺技术才有实际价值的想法。美国国防部最终基本上限制了日方 对某些设计、工艺和程序保障技术的研究。
首架战斗-轰炸机打算1999年装备日本自卫队。定购了70架单座飞机F-2,它用于装 日本自卫队的三个战斗-轰炸机大队。按照目前的计划,到2007年之前打算定购总共 141架F-2飞机,其中83架为单座战斗机,58架为双座教练-战斗机及多用途战斗机。
尚不清楚,教练-战斗机是否会安装МИЦУБИСИ电气公司为单座战斗机研制的 先进电子战综合系统和武器控制系统。
F-2飞机应满足自卫队提出的远景飞机AT-X的要求,AT-X是为取代80架 кавасаки公司的超音速教练机T-2而设计的。
12架试验型飞机的单价为1.24亿美元。因此,F-2战斗机是当今世界上这类飞机中 最昂贵的飞机。
型号:
F-2A━单座战斗机;
F-2B━双座教练-战斗机。
尺寸: 翼展: 外伸梁上带导弹的为11.13米,不带导弹的为10.80米;机长为15.52米; 机高为4.96米;机翼面积为34.84米。
重量: 不带外挂装置的起飞重量为12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为2,2100公斤;内部燃 油箱中的燃油重量: 单座机为3,602公斤,双座机为3,065公斤;副油箱中的燃油重 量为4,422公斤。
动力装置: 通用电气公司的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F110-GE-129(1×13,300公斤.推力)。
结构特点: F-2飞机为常规气动布局。它的布局类似于F-16飞机,但日本的战斗机为 后掠33°,12'的三角翼,机翼用复合材料制成,有加长的透射无线电波的机载雷达整 流罩,机身头部的形状有些变化,水平尾翼加大了翼面,并且机体结构也有一些不同。
设备: 战斗机装备了Джапан Авиэйшн Электроник-Бендикс/кинг公司的数字电传操纵系统、МИЦУБИСИ Элек трик公司的带主动定相天线阵的机载雷达、Йокогава公司的座舱显示器、Шимадзу公司的广角仪表起飞着陆全息光学系统和МИЦУБИСИ公司的电 子战综合防卫系统。
飞行员座舱中安装了中央大荧光屏多功能液晶显示器,并安排在仪表板的下部,以及 安装了两个小荧光屏多功能显示器-安装在仪表盘的上角。有大尺寸的仪表起飞着陆系 统(在试验型飞机上安装了普通尺寸的仪表起飞着陆系统)。
武器包括20毫米的M61A1火山机关炮。在13个外挂装置上可以吊挂空-空导弹AIM-7E/M Слэрроу、AIM-9L Сайдуиндер或Мицубиси公司的AAM-3( 带ТГС的短程导弹)、Мицубиси公司的反舰导弹ASM-1和ASM-2、重量230 或320公斤级的炸弹、РБК、以及自动投放装置JLAU-3/A或RL-4。在中机身下和两 个机翼根部的吊挂装置上可以安装副油箱。
--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上。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 来源:.佛山枫林驿站 bbs.foshan.gd.cn.[FROM: 202.103.161.164]
作者 林彪 ? , Jan 09,1999,18:46 回贴 论坛
-------------------------------------------------------------------------------- 日本的F-2已经处于试飞的最后阶段(主要是测试武器系统)! 从几张F-2的照片看,F-2是地地道道的反舰飞机,这是日本 的国防政策决定的,也许日本有空中优势飞机计划。但无论 如何F-2在某些方面要领先于我们的同类飞机JH-7。 1)F-2使用有源相控阵雷达。估计其对空探测距离至少有200 公里,而对海面舰只的探测距离会更远。有源相控阵雷达说 明日本在砷化镓集成电路和微波器件方面要领先我们许多, 如果美国没有向日本输出该技术。目前还不知道这种雷达的 其它细节,但可以肯定这是一种和美国F-22的雷达同级别的 雷达,至少领先JH-7的雷达20年,领先ZUKER-2715年。
2)F-2采用了日本自制的ASM-4远程反舰导弹。从其外形估计 不是超音速导弹,但射程将在200公里以上。可以肯定ASM-4 采用了红外成象制导技术。从制导技术上讲要领先于C-801/ 802,射程也要更长。但它不能和苏修的SS-N-22相提并论。
3)F-2肯定有一定的自为能力,因为它来自F-16C/D。日本 肯定会获得美国的AIM-120,并将它装备到F-2上。这将进 一步增加拦截F-2的难度。
上述三点使我们的海军很尴尬。因为我们缺乏拦截F-2的有效 飞机。即使是F-2没有F-15J护航的时侯,由于海军航空兵的 SU-27的数量有限,而J-8,J-7的航程太短,海军航空兵将不 能有效的拦截F-2。由于F-2在雷达上占有很大的优势,F-2机 群至少可以有效的规避截击机群。
为了拦截F-2,我们必须发展以下武器系统。
1)有源相控阵雷达。如果一般的无源相控阵雷达要达到F-2的 雷达的性能,那么载机至少要象MIG-31那样大。所以发展有源 相控阵雷达势在必行。
2)预警机。这是老话题了,但又及其必要。没有预警机就不可 能提前发现F-2机群,也就没有拦截。更进一步,预警机是使 用空中优势战术的先决条件。没有预警机我们不能真正做到歼 敌于日本的国门之外。
3)加快J-10和J-11的研制速度。无论J-10和J-11只要有一部有 源相控阵雷达,在拦截(4x(ASM-4)+2x(AIM-9)+2xFT)配置的F-2 应当没有问题。这里关键是作战半径,要在1500公里以上。
但是使用空军拦截永远是被动的。而且野心勃勃的日本不会停留 在F-2上,它的下一步肯定是航母。
4)隐身多用途战斗机。SU-27的继承人,也许是J-12。这是和 航母编队作战的基础。至少要达到F-22的水平。
5)隐身战斗轰炸机。JH-7的继承人。也许是H-9。依靠它们我 们可以摧毁航母编队。
6)隐身巡航导弹。反舰型优先,然后再发展其它型号。要空舰 潜通用。
7)超高速空射反舰导弹。类似于苏修的X-15。在第一波打击中 用高空高速轰炸机扔出去,以吸引敌人的注意,为隐身导弹的 偷袭创造条件。
8)先进核动力可潜武器平台。类似于苏修的“奥斯卡”。但更 强调反舰,将只使用导弹。
9)红外侦查卫星。探测敌人大型核动力舰只排放的冷却水。
10)雷达侦查卫星。
11)指挥通信卫星。做为天基指挥和通信中心。
跟贴 从J-10 VS F-2 到 ? VS F-3 --- 霸天虎 (Jan 10, 03:53, 1999) (2695 bytes) 困难巨大 --- 白眼星 (Jan 10, 00:15, 1999) (218 bytes) +2 有困难也要上,否则只有永远挨打 --- 阿鼎 (Jan 10, 05:51, 1999) (95 bytes) +1 要看是那类困难。否则花了钱又造出个歼八来,岂不白上了呼? --- 白眼星 (Jan 10, 06:22, 1999) (72 bytes) 一知半解,不懂装懂,现眼,还中国人不知道...你才什么也不知 --- 业余爱好者 (Jan 10, 01:07, 1999) (10 bytes) +2 发现你会写的汉字不多啊。 --- 白眼星 (Jan 10, 05:00, 1999) (52 bytes) 百眼星,基础知识都却,还把自己当个人物,可笑 --- 业余爱好者 (Jan 10, 01:12, 1999) (4 bytes) +1 白同志的四个观点似乎没错, 不知仁兄为何发火大骂. --- 不明白 (Jan 10, 03:27, 1999) (19 bytes)
--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bbs.huizhou.gd.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