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d-ldh(李杜韩)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0 23:57:03), 站内信件
|
也谈“人生如梦”
“人生如梦”,此词我以为从“人生如寄”一语而出。语本《尸子》:“老莱子云:‘人生天地之间,寄也’”《文选》李善注:“寄者,固归也。”汉《古诗十九首》其十三有句:“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高僧传》卷四引谢安《与支遁书》云:“思君日积,计辰倾迟,知欲还剡自治,甚以怅然,人生如寄耳”。“人生如梦”似乎是唐之后才有的说法,原由也许如沛公兄所言。
人生如梦是所有正常心智的成年人很容易产生的感受,只是有些人是一时间的,并不作为人生存在状态的根基性认识。佛家于此是有极深透的阐述,基督教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摩西说“我们度尽的年岁好象一声叹息”,这比梦还大不如,梦还有光彩夺目的幻影,而叹息算是什呢。耶稣说到了神的日子,天地都要如衣服般褪去,又说我们在地上如住在枨棚中,所以他说的“八福”,都是对人生痛乐的“根本之法”。在基督教传统中,信徒去世叫“释劳归天”,进入神的安息之中了。死亡的确是一个解脱:不再做梦,不再为梦而奔忙了。
但是,人认识到生之谎旦,又确非易事,尤其是现代人,面对历史的滚滚洪流,一会儿说“启蒙”、一会儿说“工业革命”、一会儿说:“民主自由”、一会儿说“电子化”、一会儿又说“全球化”,这世界中的人,能量在迅速扩大提升,做人(这样的按照时代的潮流做人)是多骄傲的事呀。世界物质性于近世之思想中已经是第一位的了。
一位老人面对漂亮的应招女郎,竟为自己的“美人迟暮”而黯然落泪,一位老年的高级知识分子、教授竟然要求昔日的学生要“伟哥”,而他的学生如今已经不是大学生自居,而某“地区”的“大哥”,这些都是我知道的,也不觉得有多奇怪。谈了几十年道德人文,最后只是“职业需要”。也来点歪理的“与时俱进”,真是妙绝。
然而,这只是事情一个方面,是梦的一个场景。梦就是梦了,到梦的边缘觉得自己在做梦,不舍得,又不能挽留,才是人生之大苦的显露。
我有一位没见几年的朋友,原是一名商人,于红尘中潇洒来回,笑傲江湖,不在话下。他得知我信主后,曾在朋友圈子中笑过我,只要没有当着我的面。但是,三年前突然发现为肝癌晚期,日子只有几个月了,晴天霹雳。后来做了手术,医生说你两年内不再复发,可延天年。这下他突然领悟到人生如梦的道理,觉得生之无端,宗教之情绪油然而生,于是,他想知道宗教是怎么回事,毕竟人是恐惧死亡、不愿死亡的。他看过奥修的书,想去学佛,也真的到某名刹慕道了一轮,终无所得。偶然于城市纷纭的脚步中来到位于闹市的基督教堂,从始不能挥去十字架的影子,因为他与我相隔得远,一直没有告知我。两个星期前,我教会牧师处知道他的癌症已经扩散,但是他于多个月前已经受洗,我大为惊讶,也大为感动。抽时间到医院看望,他还认得我,点点头,默默地对望,有一丝轻风掠过窗棂,我见他淡淡的一丝笑意。我们没有如此的见面近十年,却是最后一面了,三天后,这位弟兄、我的朋友——“释劳归天”了。四十岁不到,但是他已经无憾,牧师告诉我他在知道自己只有一个月,主动提出录下一辑录像带,述说了自己在病中的见证。他到死的时候,都不算十分痛苦,半昏迷中仍示意自己在祷告。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生到底是一曲哀歌。现代人每思于此,总觉荒诞。人生如梦,并不是很出奇的领悟,如兄所言,只是开始。难就难在于梦幻中如何升至真实。我以为,一个人一生都没有深刻地思想过宗教,深入地进入宗教之中,是极大的遗憾,是不可能完整的。因为他没有感受终极关心的智慧或者智商。
沛公兄言的理解人生如梦的三个阶段如得精彩,然对我这个基督教徒而言,我的解释是:第一个阶段,是情绪性的,只是暂时地悲观一下;第二阶段,是感受到自我生命的难于掌握,得到了回头看觉得并不真实;第三阶段,醒梦如一,是宗教阶段,于上帝的道中彻底领悟了这一波光阴的奥秘,处变不惊,安心地交托上帝,享受上帝的平安。保罗说:“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立比书》第4章第11—13节)这个道理对于基督教徒来说是极为平实的,完全不是花言巧语。然而,即便是基督教徒,也不是一下能达到的境界,起码我自己还未能。
上面提到的摩西的诗,前半部分是哀歌性质的,后部分变成了赞美,变得光明、喜悦和慈祥:
“求你使我们早早饱得你的慈爱,好叫我们一生一世欢呼喜乐。
求你照着你使我们受苦的日子和我们遭难的日子,叫我们喜乐。
愿你的作为向你的仆人显现;愿你的荣耀向他们子孙显明。
愿主我们神的荣美归于我们身上。愿你坚立我们手上所作的工;我们手所作的工,愿你坚立。”(《诗篇》第九十)
人生于此,还有何言?我们只感到在人间的“平安”。是“Shantih”。T.S.艾略特的伟大诗作《荒原》的结尾一连三次用了这个词:
“平安,平安,出人意料的平安”。
这平安源于真实——真实,真实,超乎人意的真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