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xiaomu()
整理人: only(2000-09-06 12:14:12), 站内信件
|
敌友不明的印度(上)
由网友“J-8III”提供
印度核试之后,国际和国内对印度的关注程度都大大增加,尤其是在国内,许多 人都在用迷惑的目光打量着这个在我们身边崛起的大国。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印 度是我们的邻国,但在多数国人的感觉中,印度好象比美国遥远得多;同时,中 印文化交流的历史至少在二千年以上(西汉末年佛教东传),但印度的形象在国 人的头脑中,完全是一幅支离破碎且互相矛盾的图景……
提起印度,老一代的中国人不免想到“红头阿三”。二三十年代有不少印度人在 上海英租界的“寻捕房”当低级警察——这样的亡国奴竟然跑到中国来人模狗样 地当警察!因此,在二十世纪初叶,印度人在中国,既作为殖民统治的化身而遭 痛恨,又作为英国殖民者的“狗腿子”而备受蔑视,两种情绪中尤以蔑视为主, 这为二十世纪中国人对印度及印度人的态度奠定了总的基调。
1947年印度独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整个五十年代是中印关系长长的 一个蜜月期,两国不仅关系密切,同时,两国携手,在国际舞台上也很有一番作 为。然而,一切都随着1962年那场边界战争戛然而止。中印两国如何从亲密的朋 友走向兵戎相见,其中有多少是非恩怨,谜底还远远没有揭开。但有一点可以肯 定,在这场战争中,双方其实都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得失,但是,这场战争却有着 深远的影响。对于印度来讲,这场战争击碎了它跻身世界大国行列的梦想,并加 强了印度人对于“北方”的恐惧;(象中国一样,印度在历史上也多次遭受来自 北方的侵略,不过,侵略集中在西北方向。今天的印度人,是古代欧洲的所谓“ 雅利安人”,他们也是从西北方向进入并征服印度。)另一方面,“小刀切黄油 ”一样轻松的胜利使中国人在以后的近三十年中对印度几乎不屑一顾,然而,这 个胜利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无力将这种战术性的胜利转化为在边界地区对 印度的战略性优势。
改革开放以后,整个八十年代,中国人的眼睛完全盯住了美、日、欧,包括印度 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可以说,完全被排除在中国大众的视野之外。只是 到了八十年代末,印度才以一种非常戏剧性的方式被纳入中国的视野——那是在 “那场风波”之后,中国的媒体系统地将中国与印度进行了对比,结论当然是: 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大大领先于印度——印度被精心挑选出来作为一个例证,以证 明“社会主义好、资本主义糟”。这种对比,实际上对二十世纪中国人的“印度 观”作了一个总结。
然而,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其实只有十年功夫,中国人很惊 讶地发现,印度的计算机工业和软件产业成绩斐然,一时间,在“新经济”领域 ,印度人似乎跑到前面去了。这对中国人来讲是一个不小的震动,以致迅速产生 了这样的说法:印度的教育和科技都领先于中国。与其说这是夸大其辞,不如说 这是中国人蔑视了印度近一个世纪之后的一种反弹。
时至今日,以核试作为总的宣言书,印度的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一事实正 在改变着国际格局,对中国也必将产生重大影响。“不幸”的是,伴随着印度的 崛起,印度人民党的政客发出了针对中国的非常刺耳的声音,这种声音在相当程 度上激怒了中国人,而这种愤怒的基础,实际上是对印度的蔑视。
然而,透过印度政客挑衅性的言辞,我们应该注意到,印度的崛起,对中国来讲 ,不仅仅是一个挑战,它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把握这个机会,我们可以创造出 一个更加有利于我的全球战略形势;而丧失了这个机会,中国的国家安全形势将 会恶化。
-- 小木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20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