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vegecai(·如风·)
整理人: sayrainly(2002-04-08 14:25:09), 站内信件
|
对于这次信息时报记者与华工学生冲突的事件,大家的讨论都不自觉地牵涉到这个问题:就是记者的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问题。
在讨论这两者时,我认为应该具体事件具体分析。
一名记者,如果是在采访某些恶性事件、揭露性报道时遭到当时人恶意阻拦和袭击的情况下,还能勇敢地面对恶势力、坚持自己的职责去尽力进行采访,那么,他便是敬业。
如果他是采访普通社会事件时,因当事人和亲友的情绪问题而遭到拒绝和阻拦时,依然不顾他人感受进行这次采访,那么,只能说他是无赖。
之前有网友提出其他一些例子来支持信息时报记者的行为有理性,但我只想问一句:在那些采访拍摄饥饿小孩或难民或其他意外事件时,那些记者有没有说过“你饿死是你活该”之类惟恐天下不乱的话?
而据华工学生的描述,该记者的表现十分“串”,并说出“我跟你们打架,我没问题,可是你们就有问题了,你们是校园暴力”、“我是特警,你们这群民工算什么,破保安!华工的人素质这么低!你门老师是怎么教育学生的?”等这些说话,如果这还不算是一种无赖表现的话,那么难道是敬业吗?就算你不是以报道新闻为己任的记者,而是一个平民百姓,也无权说出这些侮辱人的话!
当然,有人认为,并不能只听信华工学生一方的说话,但我个人以为,我是信90%的。作为华工的学生,没有必要无理由地去诋毁一份广州“大报”的记者,而现在为什么他们表现得如此愤怒?必有其原因。
今天特意看了信息时报,想看看他们的如何报道这件事的,果然不出我意料,完全是以他们的立场和角度来报道,把一切责任都推到华工学生身上。
文章以“记者采访学生自杀遭围攻”作为十分醒目的大标题,报道一开头就写到,记者是据闻华工有研究生跳湖自杀而赶去采访而后遭到殴打。从这些足可看出记者、编辑及这份报纸的不负责。无论是什么事件,在事实真相未得到最后证实和查明之前,没有谁有权马上给事件定性,更何况是一份影响较大的公众报纸。借问记者,你凭什么咬定该研究生就是“自杀”?凭什么在字里行间将所有过错和责任都推到学生身上?
报道中还写到,当摄影记者准备拍照时,旁边一些学生扑上来对记者拳打脚踢抢下相机。那么我也要问一句,为什么报道中用一句话就描述了这个行为的发生,而没有任何中间转折?所以我更有理由怀疑,记者当时到底是有什么表现或言语,以至学生们突然间产生这些举动?而记者为什么不把这其中的细节也报道出来?如果大家能够相信受过多年教育的华工大学生们经常是打人不需要理由的话,那么也就可以相信这位记者在文章中所写的所有文字了。
根据四年大学新闻专业知识学习,我自己是很清楚发生这类事件时报道的实质和运用方法,在此也不妨跟大家说一说。
在新闻报道中,报道角度是十分重要的,角度不同,对受众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事实就是这样,但经过不同报纸不同记者的报道,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影响,这正是因为大家利用了不同的报道角度,各自挑选报道的事件要素各有不同,最后组合起来的整个事件给人的印象和影响也就自然各不相同,而这些效果也正是不同立场的报纸所希望表达的观点和立场,以及它对读者思维所能造成的影响。
所以,我们为了追求获知事件的真相,往往需要阅读多方面的报道和信息,将这些信息综合起来,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行筛选、剔除和接受,最后才能对事件真实性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所以,当我看到今天信息时报的这篇报道时,也有理由持怀疑态度,更有理由相信,此次冲突事件,错不全在学生一方。
---- 贪玩的人是不可耻的……
我们的声音,我们的《羊城网友周刊》
◆欢迎进入羊城网友论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