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军事武器>>武器百科>>常规兵器>>陆军>>防空作战>>关于三峡的防空问题[转]

主题:关于三峡的防空问题[转]
发信人: Kevin_Chen.pbbs@bbs.()
整理人: only(2000-03-03 11:39:15), 站内信件

也谈三峡大坝的人防安全 

-宋 强- 

  前些天在《华夏文摘》增刊第八十二期上读到瞿无希先生“长江三峡大坝工程 
——海峡两岸关系中的一只重要的棋”一文。对文中的一些主要论据,本人有以下 
一些意见: 

一、关于升船机的位置 

  三峡水库的升船机位于水库左岸岸坡上,与主坝左侧相接,在受力上为大坝附 
属结构,而非“在铜墙铁壁似的三峡大坝中间开挖一条运河”(见本期PS版三峡 
工程枢纽布置图)。加之升船机结构设计中必然会采取的各种防护措施,它的受损 
将不会对大坝安全造成大的影响。 

  所以,军方关于只有用核武器才能破坏三峡大坝的结论正确与否,与升船机方 
案的修改无关。 

  另外,三峡大坝的坝型为最保守的混凝土重力坝,即使出现局部破损甚至水流 
漫坝,其整体结构亦不致崩溃。 



二、关于临战时三峡水库的放水 

  首先,由于防洪调度及冲淤的需要,在每年的汛期到来之前(五月份),三峡 
水库的水位将降低到一百四十五米,此后按防洪调度运行,维持足够的防洪库容至 
汛期后段。所以,在通常年景的六至九月份,水库常处于低水位运行期,不必靠大 
量放水来满足战时人防的需要。即使是在十年一遇的洪水期,每秒六千立米的流量 
并未超出荆江段的行洪能力,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不会被过多地动用。至于三峡水 
库的水位在一百七十五米、同时荆江段流量在每秒六万立米的情况,仅在长江发生 
百年一遇的洪水时才会出现,而且只会持续几天。对于有意打击三峡大坝的对手, 
这个最佳战机可谓百载难逢,稍纵即逝。 

  水库重新蓄水是在汛期结束前,为的是抢汛尾发电。待水位达到175米时, 
汛期已近结束(十一月份)。而且,荆江段有在短期内承受每秒七万立米以上流量 
的能力(81年及89年洪水中,宜昌站流量均在七万以上)。因此,称“三峡水 
库可以在七天内将水位从175米(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降到145米”是有充 
分理由的。 




三、关于三峡水库溃坝对长江中下游的影响 

  三峡水库的一个特点是狭长:它的长度达六百余公里,而平均宽度仅一点一公 
里。这是一个少见的“河床型”水库,它是“一线水”,而不是很多人想像中的“ 
一盆水”。水从库尾流到大坝,少说要两天的时间。溃坝后,由于库区曲折河道的 
阻滞,库内蓄水将分段下泻,而不会像板桥水库那样一次下泻。三斗坪至南津关间 
河道狭窄,这固然会加重局部的破坏,但洪水下泻将在此受阻。模型试验的结果显 
示,当大坝溃口为1000米、700米及400米三个不同宽度时,在三峡出口 
南津关测得的最高水位基本相同。这一结果证明了坝前峡谷对洪峰的阻滞作用。 

  所以,溃坝后第一个洪峰的瞬时流量虽然很大,但总流量有限,下泻受阻,加 
上被淹地区的调蓄,其对下游广大地区的的破坏作用有限。 

  宜昌至武汉间共有大大小小的十三个分洪区,蓄洪能力达几百亿立米,万一在 
高水位下溃坝,由于洪水分段下泻,可以将一部分洪水引入分洪区,在极端的情况 
下甚至可以破堤分洪。另外,三峡水库是一个季调节型的水库,其总库容仅占坝址 
年径流量的零点零九(著名的阿斯旺水库此项指标为二点零),下游河道的泻洪能 
力相对于水库的库容来讲是不可忽略的。 

  四百亿立米的水量是多大呢?著名的一八七零年洪水,水量最集中的四天内, 
流量四百亿立米上下,它对中下游的影响可与设想中的三峡溃坝相比。但在这次洪 
灾中,三十天洪水总量达一千六百亿立米以上;长江及其主要支流连续降雨,下游 
水位很高;当时没有采取任何分蓄洪措施,那个年代长江的防洪体系更是百孔千疮 
。而对三峡大坝,如前所述,绝大多数时候仅在枯水期才会有近四百亿立米的蓄水 
,这时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及分洪区的调节能力可被充分利用。 

  一八七零年洪水的实际受灾的情况是两湖平原重灾,江西安徽两省局部受灾, 
江苏浙江无忧。 

  基于此,对广为流传的“三江两湖之人尽为鱼鳖”之说,笔者倒是愿把它看做 
一种修辞上的夸张。 



四、关于大坝的人防安全评估 

  对八三年155方案的人防结论是军方(总参)作出的。在八六年重新论证开 
始后,专门成立了由总参工程兵部、国家人防委员会、水科院等单位派员组成的三 
峡工程人防小组,对人防涉及的课题进行研究。这个专家组曾在九零年由国务院召 
集的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上作过关于人防的专项报告。在八六年至八九年间,这个 
组针对新的175方案做过多个不同情况下的溃坝模型试验,肯定了军方结论中的 
以下观点:溃坝后荆北地区和下游广大地区不会是一片泽国,只是局部灾害。 

  在八六年至八九年间,这个小组还从其他多个方面对大坝人防安全进行了研究 
。所以,没有足够的理由认为修改后的设计未经人防评估。 

  军方还有一个观点:三峡大坝不会成为敌方核打击的首选目标。实际上,在汛 
期破坏现有长江防洪体系中的要害部位——荆江大堤,足以造成与三峡水库溃坝相 
近的灾害。因为武汉市乃至两湖平原的防洪安全完全倚仗十几米高的江堤,而三峡 
水库万一受损,受重灾的至多不过是这些地区。 



五、结论 

1)三峡水库的升船机方案修改不影响大坝人防安全结论。 

2)除极少数特殊情况(百年一遇,持续一周左右), 
  三峡水库的水位均可在最多七天以内降至145米。 

3)三峡溃坝不致对下游六省一市造成毁灭性破坏。 

★寄自加拿大渥太华 


Kevin

 kankan
--
 * Origin: NJU PowerBBS <bbs.nju.edu.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