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only()
整理人: only(2000-02-28 10:57:16), 站内信件
|
中国航空报:关于米8/17/171 米—17是米里设计局在米—8直升机基础上改进的,由原来生产米—8的喀山工厂生产。 所谓改进包括两个方面:1,更换高功率发动机,米—17的发动机是与米—14相同的 克里莫夫TB3—117MT,该发动机具自动补偿功能,正常情况下,两台发动机的功率相 同,当一台发动机因故障输出功率减小或失效,另一台会加大功率工作,以保证直升机 安全飞行。2,米—17的尾桨改到左侧,同米—14相同。其实米—17就是利用米—14技 术改进的米—8。北约也称米—17为“河马”H,保持米—8“河马”的昵称。 米—17于1981年亮相与巴黎航展,83年出口古巴。此后,米—8/17的型号就比较混乱。 因为相当多后期生产的米—8都按照米—17的标准进行了改进,有的保留米—8的型号, 有的使用米—17的型号。其中,数量最多的米—8“河马”C基本突击运输型按米—17 “河马”H的标准,改进了发动机和尾桨,称为米—8MT/MTB,有四个外挂点;米—8 “河马”E武装直升机改进后称为米—8TBK,装有23毫米航炮和四个外挂点;米—8“ 河马”K电子对抗型改进后称为米—17P。使用米—17型号的还有米—17VA(空中医院) ;米—17M,加大发动机功率的武装运输型,也是使用米—17型号最主要的机型。 米—17MD,最新改进型,载员40名。 九十年代,喀山工厂开始转产米里设计局更先进的机型,如米—38等,米—17的主要生 产任务由远东地区的乌兰—乌德厂承担,同时米里设计局对米—17的发动机、电子设备 、可靠性进行了改进,称为米—171,从1991年开始量产。一些米—171也被称为米—8AMT。 中国从七十年代就引进了米—8,后来又先后引进了米—17和米—171,在军方广泛使用。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 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96.134.1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