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it_coco()
整理人: only(2000-03-05 10:27:27), 站内信件
|
一、传统的猎雷作战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
猎雷作为现代反水雷手段的代表,在近20多年间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猎 雷舰艇、猎雷声纳和灭雷具都日臻
完善。它们在红海扫雷,特别是在海湾战争及战后的反水雷斗争中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例如,法国的“三伙伴”
级“人马座”号猎雷艇在1991年的海湾反水雷作战中,创造了猎雷作业242小 时、共消灭水雷100枚的辉煌战绩。
通过这些反水雷作战的实践,可以看到:布放在水中的普通水雷,在敌 方的猎雷舰艇的舰壳声纳反复对其
搜索、探测、分类和识别时,水雷是毫无反应的。而当猎雷人员认为声纳所 发现的目标可能是水雷时,则放出
灭雷具,接近水雷,并绕水雷航行,利用灭雷具上的声光传感器对水雷进行 识别和确认,有时灭雷具距水雷只
有2~3米,此时的水雷也不会动作,只能坐以待毙,最后被灭雷具所投放的 炸弹消灭。
1.主动抗猎水雷使灭雷具处于危险境地
面对猎雷作战对水雷生存的威胁,水雷与反水雷这对矛盾的斗争也在升 级。近来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的水
雷武器库中出现了一族新型的水雷,这些水雷在猎雷武器面前,不是坐以待 毙,而是能主动地攻击猎雷舰艇或
炸灭雷具,这就是新型的“主动抗猎水雷”,使一贯认为比较安全的猎雷作 战变得十分危险。
主动抗猎水雷目前有两类,一类是以猎雷艇上的猎雷声纳波束为水雷自 导目标的火箭上浮水雷或自导水雷;
另一类是专门用于打击灭雷具的水雷,这种水雷的造价低廉,因为在现役的 普通沉底雷或锚雷中加装抗猎引信
即可具有抗猎功能。而这种抗猎引信可以是十分简单的磁引信。当灭雷具在 舰壳声纳的导引下,向水雷靠近,
在距离水雷只有几米远时,灭雷具本身的磁场虽然只有十几至几十毫微特斯 拉,但足以使高灵敏度的磁引信动
作。另外,也可以在水雷上加装用于对付灭雷具上的近程高分辨声纳的超声 引信,当灭雷具接近水雷,用声纳
对水雷进行识别时,水雷的超声引信动作,将灭雷具炸毁。因此,只要在普 通水雷上加装打击灭雷具的主动抗
猎引信,就可以使这些水雷不但能继续担负原有的战斗使命,而且还能有效 地打击灭雷具。
从效费比上来分析,1枚普通的沉底雷或锚雷,价格只有几万美元,而1 条灭雷具的价格就相当昂贵,一般
在100万至600万美元之间。如意大利的MIN型灭雷具的价格就高达600万美元 。这样,用1枚水雷炸毁1条灭雷
具是相当划算的。而在通常情况下,1艘猎雷艇只携带两条灭雷具,若两条灭 雷具被炸,猎雷艇只好退出战斗。
2.传统猎雷作业的缓慢难以满足快速反水雷的要求
用传统的猎雷作业模式消灭1枚水雷或可疑目标,快则要2~3个小时,因 为用灭雷具在沉底雷或锚雷的雷
锚附近投放1枚50千克的炸弹,这种作业是相当费时的,而且在炸弹被声遥控 引爆后,会在很长时间丧失声纳
环境,无法立即继续进行猎雷作业。若遇到气象、水文、海底情况复杂等不 利条件时,时间就更长。这样就难
以满足快速消灭敌人布设的水雷障碍,迅速开辟航道或开辟登陆通道的要求 。
二、一次性灭雷具武器的开发
随着主动抗猎的反灭雷具水雷的出现,以及快速反水雷的需要,人们企 盼着能有一种可以取代灭雷具来完
成消灭水雷任务的武器,不但快速,而且廉价。
在这种需求下,近年来不少国家研制开发了带有简单动力装置和具有一 定探测、识别功能的水下航行体,
它比灭雷具要小巧、简单,有的价格仅为25000美元,比灭雷具要便宜得多。 特别是在完成一次通常的灭雷任
务的作业时间上相比较,普通灭雷具约45分钟,而这种水下航行体只用不到 10分钟。这种小巧的水下航行体与
现有的灭雷具的根本区别是:它的内部装有战斗部,最终整个水下航行体要 与水雷同归于尽。所以被称之为
“一次性灭雷武器”(EMDW)。
这种武器的最早构想,可以追溯到70年代,美国海军当时计划开发研制 一种名叫“刺人的水母”(SeaNettle)
的武器,可以从水面舰艇上发射,可重新定位,用于消灭水雷,但此计划没 有成功。直到近些年来,随着美国
海军对反水雷的重视程度的提高,作为美国海军快速反水雷能力象征的直升 机反水雷部队,急需一种在直升机
拖曳的AQS—14型航空猎雷声纳发现水雷后,能直接从直升机上发射的一次性 使用的消灭水雷的武器,达到迅
速而有效地将被发现的水雷摧毁的目的。为此,美国海军又开始了一个名为 AMNSYS(机载反水雷系统)的计划。
AMNSYS在最初的试验中并不成功,后来经过对战术软件的改进,引入了 光纤数据传输,使用了两卷光缆,
一卷在直升机上,另一卷在一次性使用的水下航体中,这样就保证了从直升 机上通过光纤电缆传输控制信号对
水下航行体进行实时操纵,同时,新的软件可使水下航行体用自备的简易声 纳成功地对水雷目标定位并将其摧
毁。试验装置是由MH—53E型反水雷直升机尾部的发射架上发射的,该发射架 可带8枚一次性反水雷武器,发射
入水后,战斗部自动解脱保险。 AMNSYS使命功能及主要参数
使命:消灭锚雷或沉底雷。
功能:水下航行体配有小型声纳和小型摄像机,以识别目标;直升机上 配有一个精巧的显控台,用于处理、
比较AQS14声纳扫描来的信号。
主要尺寸:直径100毫米,长1500毫米。 质量:45千克。
战斗部:蜂窝状弹头。 水下航行时间:5~10分钟。
动力:第一代采用热电池(使用寿命5年),代用型为海水激发电池。
三、世界上几种典型的一次性灭雷武器
尽管美国在此项目上起步较早,但到目前,只是完成了机载反水雷系统 (AMNSYS)的样机试验。而欧洲不少
国家在此种武器的研制中已经后来居上,由于欧洲国家没有专用的反水雷直 升机,因此它们研制的一次性灭雷
武器都是以水面舰艇发射为主,个别的也有从大型灭雷具上发射的。
1.挪威的“水雷狙击手”
与其它一次性灭雷武器不同,“水雷狙击手”设计有探测和识别功能, 并可自动航行到目标处,最终可完
全代替灭雷具。 主要尺寸:直径150毫米,长1000毫米。
质量:20千克。
战斗部:挪威武装部队的NM72反装甲武器的聚能装药弹头。
发射方式:从舰艇下面的发射管中发射。
控制方式:利用光纤传输线导向目标水域。
战斗航程:按照挪威沿海通常的水流情况(4~6节),水深500米时,航程 可达1千米。
动力配置:用电池驱动,两个推进器分别安装在航行体的两侧。
传感器配置:微光摄像机和集成扫描声纳以及水压、姿态、横摇、纵倾 、航向、水深等传感器。
2.德国的“海狼”
被称为“海狼”(SeaWolf)的一次性灭雷武器是德国反水雷装备计划(MA 2000)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该
计划中,MJ332型猎雷艇将控制一对遥控辅助小艇,小艇上装备带有传感器阵 列的水下拖体,包括旁视声纳、可
探测掩埋水雷的声纳、盲区补充声纳和避碰声纳。当传感器探测出水雷后, 猎雷艇放出“海狼”型一次性灭雷
武器,炸毁掩埋水雷和非掩埋水雷。
主要尺寸:直径240毫米,长1500毫米。 质量:50千克。
战斗部:选用PBX爆破装药。 控制方式:光纤传输导向目标。
航速:7节。 动力:电力驱动。
传感器配置:微光摄像机和高频声纳。 3.英国的“射水鱼”
它是一种小型水下航行体,可自动控制深度而迅速到达水雷目标处,又 可在舰艇指令引导下,在对目标进
行识别时实现平稳的悬停。最终可将聚能炸药直接打到目标上,实现快速安 全地灭雷。据开发该系统的马可尼
水下武器公司称可以将清除雷阵的时间减少四分之三。
主要尺寸:直径104毫米,长880毫米。 战斗部:聚能装药弹头 。
控制方式:缆控。 航速:6~7节。
动力配置:2台主推进器,2台垂直推进器。
发射方式:从舰艇龙骨下方8米处的1个带防护罩的吊架上投放出去。
4.法国的RECA
与上述的一次性灭雷武器不同,它不是直接从直升机上或舰艇上发射, 而是一种由PAPMK5型灭雷具携带的
小型一次性灭雷水下航行体。RECA可代替普通灭雷炸弹安装在标准的灭雷具 下面,在接近水雷时,就放出RECA,
它由母舰遥控推进,一步步靠近水雷,并用自带的传感器对目标进行再识别 ,最后启动炸药消灭水雷。
四、一次性灭雷武器发展展望
一次性灭雷武器的出现,标志着猎雷作战最新的发展趋势。特别是1995 年3月在英国举行的“国际海洋防务
展览”上,很多国家的公司或厂商推出了这种又称之为消耗性水雷清除武器 系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专家预计,到本世纪末前后,一次性灭雷武器会由于其价格低廉(低于普通灭 雷炸弹单价的一半)、使用方便(可
从直升机、水面舰艇或大型灭雷具上投放)、灭雷迅速(从用灭雷具灭雷45分 钟减少到10分钟)等优点,将会在今
后的猎雷作战中大量使用。它将会逐渐取代目前使用的灭雷具。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1.191.1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