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军事武器>>武器百科>>常规兵器>>海军>>水下兵器>>水雷战

主题:水雷战
发信人: lit_coco()
整理人: only(2000-03-05 10:24:35), 站内信件
1585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首次在海上使用水雷战。为摆脱西班牙争取独立,比
利时人遭到

西班牙人围攻,西班牙人跨斯凯尔特河建造了一座加固的大桥,以防止城内得到
供应。弗雷

德里戈?吉安尼伯利向河里释放了一条装满炸药带有定时引信的小船。船在大桥正
下方起爆

,摧毁了这座由西班牙一千多名士兵把守的大桥。

但是真正的水雷之父是美国人大卫?布什内尔,他曾于1775年建造了第一艘定名为
海龟

的单人潜水艇。1776年他制造的首枚水雷是一个填满火药的木桶,采用了火石锁
的“触发”

引信,而在武器的投放上则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它必须顺流而下漂行接近目标
。由于潮汐

和其它不可控因素,无法确定水雷将触上什么,可能是任何东西。然而,它们在
反抗英国人

时,具有巨大的心理价值。

为了改善水雷的效率,S?埃兹瑞?李于1776年9月7日试图将一枚150磅的水雷附着
于锚泊在

纽约港的英国战舰鹰号的底部。不幸的是海龟水雷壳上的钻头未能穿透英舰的铜
皮包壳,被

迫放弃了此项使命。

对水雷所作的另一次重大尝试发生在1797年和1812年间。罗伯特?富尔顿发明了几
种新型

水雷,其中许多种都是成功的。但富尔顿和他的水雷都太超前于他们的时代,未
能使主要海

军国家,如英国、法国和美国,相信它们的价值。

塞缪尔?索默林继续水雷试验,成功地用橡胶和漆绝缘的一万英尺电线起爆了首枚
“电引信

”水雷。这些试验获得了俄国贵族巴威尔?雪林?封?坎斯泰德男爵的注意。因为


同法国的战争迫在眉捷,男爵安排在涅瓦河上演示。沙皇俄国科学院被打动了,
授权继续

试验。在封?坎斯泰德死后,成立了一个工作组来监督后续试验。这些试验使俄


国在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5)中对英军使用第一型触发水雷。雷区布于塞瓦斯
托波尔、斯

威堡、克朗施塔德。触发水雷可由雷体上的触角引爆,当触及触角时,触角内的


硫酸玻璃瓶破碎,硫酸流入糖和氯酸钾混合物,化学反应生热,则导致炸药起爆
。这称作“

亚科比引信”。

1842年,由15岁的塞缪尔?科尔特开发了一型使用绝缘水下电缆的电发火水雷,进
行了几

次成功的试验,其中有几次距发火点相当远。总的来说,美国海军对科尔特的新
装置和水雷

并不感兴趣。

中国在1857~1858年同英国的战争中使用了自己的水雷。在1859年法奥战争

中同样也使用了水雷,在这次战争中使用的水雷装有电发火装置,每枚水雷装45
0磅强棉药

。

在美国内战(1862~1865)中,南部联邦比其对手北部同盟更频繁地使用水雷。南
部联邦

的亨特?戴维逊海军上尉发明了一型电引信水雷,由岸上的按钮引爆。按钮连着电
线,再连

着装药。电流振荡引爆炸药。此外,南部联邦还开发了一型触发水雷。由它的发


者,缝纫机制造商兄弟命名为“歌手”水雷,它有一个浮力气室和一套摩擦击发
装置。当水

雷受

震时,就击发。此种人工布放的锚雷内装60磅左右的黑色炸药。它被证实为内战
中南部联邦

发明的最成功的水雷。当南部联邦的触发水雷失效时,主要在于触发机构,它们
依然炸沉27

艘北部同盟的舰船,炸伤了5艘之多。

水雷战另一个重要里程碑是“赫兹触角”。已证实它对击发触发水雷具有重要价
值。

1866年发明的触角,装有重铬酸盐溶液的小玻璃管包在由铅做成的软金属触角内
,如同

前述的触角一样装在雷体上。当舰船撞击触角时,金属弯曲导致玻璃管破裂。这
样溶

液就在水雷内的电池中形成一个回路,使电雷管发火,引爆炸药。“赫兹”触角
是十分

成功的,因此它及其改型至今仍在使用。

正是在19世纪下半叶,水雷因为其臭名昭著,虽然是传奇性的角色而受到了谴责
。在1898

年2月15日,梅茵号战列舰在哈瓦那港爆炸沉没。由W?T?辛普森海军上校为首的海
军调查

法庭裁定爆炸“只能由置放在船底部的水雷产生的”。结果是发生了同古巴的战
争。

(1975年对梅茵舰毁伤原因的调查明确确认是舰船自身弹药舱爆炸所致。在到达古
巴前

,军舰遇到一场飓风,煤堆被浸泡了。当梅茵号到达古巴时,它的煤舱充满甲烷
。火或爆炸

将很快传到邻近弹药舱。)

水雷的另一次大量的使用是在日俄战争(1904~05年)期间,双方都随意使用水雷
。最好

胜而精力旺盛的俄海军军官斯捷潘?马卡罗夫海军上将被任命为旅顺口的舰队司令


马卡罗夫立即

着手制造日本人的生命地狱,发起了一连串进攻。当他的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
克号触到

两枚触发水雷,与所有舰员一起沉没时,进攻在4月13日突然停止。在一次攻击返
航时,

船直接驶入连结两枚日军触发水雷的缆绳中间。当军舰前进,缆绳拦在舰艏时,
水雷沿船侧

前拖,碰上舰体的左右两舷。马卡罗夫的丧命对俄军的士气来说是灾难性的。舰
队躲在

旅顺口的安全区,最终冒险出击在对马海峡遭受重大失败。实际上,击沉马卡罗
夫及其舰

船的水雷具有“威力倍增器”效应,它间接导致俄国的失败,进而为1917年3月1
2日推翻沙

皇尼古拉二世和罗曼诺夫王朝起了重大作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俄国在发展触
发水雷中

扮演了重要角色。

日俄战争中俄国总共损失了一艘战列舰、一艘巡洋舰、二艘驱逐舰、一艘鱼雷艇


一艘炮艇,日本也未能免于受损,损失了二艘战列舰、四艘巡洋舰、二艘驱逐舰
、一艘鱼雷

艇和一艘布雷舰。那时相对幼稚的布雷技术却取到了令人钦佩的纪录。

在世纪之交(1900~1914)锚雷和沉底雷以及完善的电雷管被开发出来,并在第一
次世界

大战中起

到重要作用。例如:在达达尼尔?加里波利战役(1915年2月19日至3月18日)中,
联盟军面

对劣势装备的土耳其军队却遭受重大失败。为了消减土军固定防御,联盟军在达
达尼尔海峡

入口开始(2月19日和25日)对土军要塞进行初步轰炸。在对梅多市以南达达尼尔海
峡的土军

主力进行轰炸之前,英法扫雷舰扫清了几个土军雷区。在扫雷行动完成后,英法
联军并不知

道,土军改造了一条旧汽船,并在3月7日夜进行了补充布放水雷。结果,法国战
列舰布韦号



上一枚水雷,爆炸引燃了舰上的弹药舱并使之沉没,使攻城的盟军十分吃惊。随
后英国战列

舰无敌号和海洋号也被水雷毁伤,后被土军炮火击沉。此外英国战斗巡洋舰坚定
号被重创,

而只得抢滩搁浅。当被拖回、进坞修理时,发现它有20个舱室进水,在舰体上有
一个30×26

英尺的洞。一个匆忙布放的雷区(总共仅20枚水雷),迫使盟军全部放弃夺城计划
。

水雷在大西洋战斗中也起了重大作用。最辉煌战役为“北海雷幕”。为将德国U型
潜艇

封锁在北海,在英吉利海峡布放了雷区,以封锁海上南出口。为封锁北方航道,
在奥克尼岛

和挪

威海岸之间布放了历史上最大的雷区。五个月内(1918.6.8~10.26),盟军在230
英里雷区内

布放了70,117枚水雷。其中大部分(56,571)是美制MK6触线锚雷,布深为65~240
英尺。即使

这样,雷区并未象原计划那样完成,约3,500枚安排在后来布放。据统计雷区击沉
了至少6艘

德国潜艇,击伤更多。

在战争结束后的扫雷中,成立了“北海扫雷兵力”,包括24艘猎潜艇,36艘扫雷
舰,20

艘拖网渔船以及各种为扫雷特别改装的舰船。在这次行动中,11人阵亡,23条船
被击沉击伤

。

牢记了对日战争的教训,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了水雷战。尼尔?莱?封?埃


海军上将在

波罗的海海战中对德国使用了水雷。俄国在芬兰湾的入口处布放了2,200余枚锚雷
,以保

护圣彼得堡免受德军攻击,同时在拉脱维亚海岸及德国从瑞典运铁矿的航线上布
设了雷区。



可以确切地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将水雷看成是一种需慎重对待的武器,永远改
变了海

上战争的面貌。

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许多水雷由双方布放的,所以反水雷成为一个值得考虑的
问题。

几乎全是由英

国发明的几种新型反水雷装置,在战争中投入使用。主要系统中的两型,奥罗帕
萨扫雷具和

破雷卫至今仍然在服役。

奥罗帕萨扫雷具允许单舰在预定深度上扫出一条通道,减少扫雷时间。它包括附
有割刀

的扫索,扫索末端由浮体支撑,并由一组展开器导向,以设定扫索的深度。破雷
卫用来保护

舰船免遭触发水雷,它是一种鱼雷状浮体。使用时,由水雷战舰艇用拖索在舰尾
拖曳两个破

雷卫,左右舷各一个。当破雷卫在水中拖曳时,浮体在设定深度向舰舷两侧横移
,并借助拖

索,使水雷偏离舰船航路。一旦偏移,水雷沿拖索滑动直达破雷卫,被固定在破
雷卫上的割

刀切断。一组静压阀控制破雷卫双舵,保持拖索在设定深度。

如同在过去一样,水雷在和平年代被完全忘却。而继续从事攻击型水雷计划的唯
一国家

是岛国英国。随同其大部分军事设施一样,美国实际上进入冬眠状态。到1928年
,49艘鸟级

扫雷舰只有2艘保留下来,其余的均改为拖船、供应船或用于其它使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这一切,使水雷战进入新的复苏状态:与其说是一种防御
武器,

不如说是一

种具有攻击性的武器。水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布放了近700,000枚而成为主要明
星之一,

而与之相比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水雷相形见绌。实际上,水雷在战争中比其它任何武器伤
沉的舰船都

多。盟军因水雷损失了约650艘舰船,而轴心国损失了1100艘,伤800艘。

同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成为布雷工具,并开发了非触发水雷。首次制造
了具有

防波浪、防海生物及防敌兵力用爆破筒扫雷能力的水雷。

德国海军首先在实战中采用了非触发水雷(1940)。非触发水雷使用电子目标探测
器,它

可响应进入水雷作用范围的舰船形成的磁、声、水压场。这些水雷可布放在作战
水域,具备

对抗反水雷的技术能力。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盟军才使用自己的非触发水
雷。

战争期间水雷战略重要性如何?苏联波罗的海舰队在战争期间均被困在它们的港
口内,

因为它们不能穿过波罗的海德军雷区,这样当苏联为它的生死存亡而战斗时,大
部分的海军

不能穿越德国海军主要防御的雷区。

非触发水雷使用的完美例子发生太平洋战区。称作饥饿战役(1945年3~8月),11
,000

余枚非触发水雷被布放在从东南亚到日本的船运航路上和日本港口附近。结果:
几乎整个残

存日本商船,即约670艘均被毁伤或击沉,其中包括65艘日本军舰。日本列岛事实
上迅速地

被环绕日本海洋中的水雷所封锁,而与世隔绝。这导致了日本海上运输和重工业
的根本崩溃

。

所有这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水雷导致的浩劫,平均每布35枚水雷可击沉一条船
。交错

的图表显示单在欧洲战场就布放了超过70万枚水雷,水雷的效费比可见一斑。


如同早先的“战争结束一切战争”,对水雷定位和扫除水雷的问题是个巨大负担
,其中

还使用了大量的武器。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布放的水雷依然可见。

如同多数其它军用技术,在战争末期美国海军已是水雷战能力的领导者。它拥有
最大的

水雷战舰队,包括老式的可靠的YMS(后为MSCO),其直至60年代初期都作为多数世
界上水雷

战舰船建造计划的模型。

在1950年10月10日,250艘舰只组成的舰队载着美军第十军团侵略北朝鲜的元山港
时,

被挡在海岸边徘徊,此时美军10条扫雷舰(3艘钦佩级钢壳MSF,7艘木壳YMS)组成
的分队正试

图在400平方英里布满3000枚苏制触发和磁感应水雷的雷区中扫开一条通道。两艘
美钦佩级

和一艘南韩YMS级在后来称作“起伏行动”中被击沉。原定10月20日在元山登陆,
扫雷艇直

至10月25日才完成其使命。北朝鲜,这样一个仅18个月前成立的五流国家,使用
水雷将成千

上万美军和舰船困住近一周。

作为朝鲜战争的结果,建造一型新型扫雷舰,木壳海洋扫雷舰(MSO)来替代第二次
世界

大战中建

造的钢壳的海鸦级和钦佩级舰队扫雷舰。朝鲜战争的教训告诉美国海军,钢壳舰
队扫雷舰不

能扫除苏制水雷。从1956年6月21日(MSO421)交付使用至1958年9月21日(MSO
521),证明

设计非常成功,共建造了100艘MSO级,其中36艘出口转让到外国海军。同时,老
式YMS(后MS

CO)级的改型设计,称为鹳鸟级MSC也在建造。不明智的是,在建造的248艘MSC级中
,美国海

军仅留了22艘,将其余都转卖给外国。如同MSO的设计,这些船也极成功。事实上
,许多改

进型鹳鸟级MSC,如同进取级,至今仍在使用。

除了新型扫雷舰外,海军演习开始结合扫雷以避免未来的“起伏”行动。直升机
首次

作为反水雷平台。元山事件后不到两年,“飞行香蕉”(HRP1)直升机拖曳首具
接触扫雷具

,但是水雷并未造成和平时期重大新闻,因此水雷及反水雷再次被基本遗忘。

但水雷作为“兵力倍增器”的能力特别对小国海军更具有诱惑力。例如在苏伊士
运河

危机(1956.10.9~11.3)期间,埃及谎称进入亚历山大的港口已布雷,分散了英、
法及以色

列的力量。在1967年以色列六日战争期间,埃及宣称亚喀巴湾已布雷,大大迟滞
了此地区的

航运。

越战时,声、水压水雷已发明出来。一个主要水雷战例子是1972年5月8日海防港
和其它

北越港口布雷。由在东京湾(北部湾)的“杨基站”中航母上的A6入侵者飞机布
放,水雷具

有72小时延时引信,允许中立国舰只驶离港口。这之后,北越海上供应线一夜间
中断。

在战争期间,使用了一种叫“破坏者”的新型水雷。这些水雷由各种航空炸弹改
装而成

,装有复杂的电子发火机构,插在炸弹的引信腔中。最初只有磁性发火装置,但
在战争结束

时也使用了地震波发火装置。

但如果水雷在战争中常见,那么战后也需要清除。例如在1973年10月中东战争,
苏制

水雷在苏伊士运河及其入口处布放。外加1967年战争以来残留的许多水雷。在19


74年春天,作为国际努力的一部分,美硫璜岛号(LPH2)和仁川号(LPH12),协
同第14扫

雷直升机中队和其它反水雷分遣队的直升机,共同清扫运河及其河口。12架海上
种马(RH5

3D)

直升机拖曳MK105电磁扫雷具花费了一个多月时间清扫了从塞得港到苏伊士港直线
距离约750

0英里共120平方英里水域。但漏网水雷依然在水面存在,迫使多国反水雷兵力在


当年晚些时候再次进行第二次清扫。

如果水雷能为二、三流国家利用其来阻挠大国海军,那么更小的集团也可利用

水雷来促成其自己的政治目的。1980年1月,因原苏联入侵阿富汗而对原苏联进行
的谷物禁

运期间,一个先前不为人知的名为“美国爱国者戴具潜水员”的恐怖组织宣称它
已在萨科拉

门托河布雷以阻止苏谷物船离开。美军堂皇号(MSO489)及其它反水雷人员,通
过几天的努

力扫清通道。当此宣称被证实为恐吓时,它标志着“恐怖”组织使用水雷战的重
要一章。

在1984年7月9日,苏联注册的商船努德?加斯普森号在苏伊士运河附近被爆炸掀起
,船

壳上撕了个洞。在随后的6周里,另19余艘悬挂15国旗帜的商船宣称在同一地区遇
到类似遭

遇。最终,包括美、英、法、意、荷、苏等国的国际扫雷兵力被派往苏伊士运河
区执行“关

注”行动。1984年9月12日,猎雷舰HMS?戈文顿在苏伊士运河入口处以南15英里,
塔菲克港

附近150英尺水深下发现一枚现代化沉底雷。在瑞典遥控灭雷具接近检查后,将其


往浅水区检查。发现它是一枚新型苏制水雷,出口型,以前西方没人见过。它长
10英尺,直

径21英寸,装400磅高爆炸药,最大当量装药能力为1500磅。此雷装有声、水压、
磁引信,

及延迟保险装置,正因为保险装置失效,使水雷才未爆。在“关注”行动结束时
,苏伊

士运河已被有效地封闭了9周。后来发现利比亚注册的滚装船加特号,在事件前不
久穿过苏

伊士运河,布下了水雷。

中东特别是水雷战的热点。其浅水、狭窄的海峡及政治上的混乱,使这一地区孕
育着令

水雷能产生可怕代价的各种危机。所谓“油轮战”即是一个例子。发生在两伊战
争高峰期(1

980~1988),科威特将其11艘超级巨轮改在美国注册以使两交战国不击沉其船只
。伊朗特别

成问题,因为它试图阻止从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伊拉克战役的主要赞助商)开出
的船到达其

顾客那里。由美军舰护航,科威特油轮继续往返波斯湾到阿曼。

名为“真诚愿望”行动的油轮护航始于1987年7月21日,首航有两艘油轮,布雷奇
顿号

和加斯王子号,由美军福克斯号(CG33)、基德号(DDG993)和克伦梅林号(FFG
37)护航

,离

开阿联酋富查依拉以北的考尔?法坎锚地。三天后,在科威特东南120英里处,布
雷奇顿号

碰上一枚水雷。海军确定水雷为伊朗造的原苏联M08/39雷,一种具有化学触角
和2535磅

炸药的触发锚雷。爆炸在船壳水线下7英寸处撕开一个32.8×49.2英尺的洞。船的
31个燃料

舱有4个

进水。布雷奇顿号还能回港。在返航中,两艘当地民用拖网渔船在船后两侧拖着
破雷卫来

护航。直至1988年12月结束的行动中,每次护航(共136次)都由其编队中的最大油
轮为先导

,理论是巨型船能较相对薄壳的美军护航舰更能经受水雷的攻击。但从许多方面
来说,军事

“护航”跟在油轮后面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由于美国在此水域不具备与水雷作战能力,所以请求英国提供猎雷舰在海湾服役
。在19

87年7月31日,英国表示拒绝。这迫使美国使用六艘超龄的MSO(30余年舰龄)来海
湾。为减小

MSO船壳的磨损与损坏,三艘海军后备役的MSO由坦克登陆舰从西海岸运到海湾。
另三艘,其



两艘为海军后备艇,由打捞船从东海岸拖带。1987年9月5~6日全部启航。近两个
月后才到

达海湾。其它兵力包括美海军瓜达尔卡纳尔岛号(LPH7),匆忙装载八架海上种
马(RH53D

)扫雷直升机及辅助装备和乘员,4条扫雷艇(MSB)装在美海军罗利号(LPD1)上,
也驶往海

湾。直至这些兵力到达这一水域时,沙特阿拉伯的MSC扫雷舰才在海湾展开使用。


在“真诚愿望”行动开始后两个月,1987年9月22日刚过午夜,从美军佳里特号(
FFG3

3)上起飞的一架直升机发现一艘伊朗海军军舰,伊朗阿贾号,正在巴林东北50英
里处锚地布

放水雷。此船被攻击而瘫痪,后海军海豹分队登舰发现其装载了九枚北朝鲜制MO
8触发锚

雷,经彻底检查后,伊朗阿贾号于9月26日被拖至深水凿沉了。

1988年4月14日,为科威特油轮护航队中的美军塞缪尔?罗伯兹号(FFG58),在菲
斯岛近海

标定出三枚触发水雷。当返回来准备避开水雷时,罗伯兹号却触上了第四枚水雷
(据报导为

一M08/39触发水雷)。船后螺旋桨激起涌浪,将水雷推向机舱底部爆炸,在船左
舷撕开一

个26英尺

的洞。冲击波将船抛向空中10英尺,龙骨折断,主机从机座上抛出,主机舱进水
达12英尺深

,切断了船的主动力。(幸运的是辅机舱只轻微损坏,还能提供动力。)因上层建
筑已粉碎,

唯一能将船连为一体的是其上层甲板平台及超级损管系统。罗伯兹号被拖到迪拜
进行粗修,

再装上重货运输船麦迪?舍万特二世号,返回巴斯钢厂大修。花费了13个月,共6
千5百

万美元。这一切都是由一枚水雷造成的。

最近一次水雷战战例发生在“沙漠风暴行动”期间,估计到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
将发起

重大两栖攻击,伊拉克在科威特近海及其它水域密集地布放水雷。1991年2月18日
,美海军

特里波利号(LPH10)作为朝鲜战争以来最大的扫雷行动的旗舰。更换了其部队运
输直升

机,特里波利号装载了6架海龙(MH53)扫雷直升机(隶属于第14扫雷直升机中队
),MK105扫

雷具及相关设备。由美军不透号(MSO449),领袖号(MSO490),复仇者号(MCM
1)及熟练

号(

MSO509)陪同,特里波利号在科威特近海执行扫雷任务时,于当地时间4:36触上
一枚伊拉



LUGM145触发锚雷。随后的爆炸在其舰壳上撕开16×20英尺的洞,导致6个舱少
量进水,使

舰暂时瘫痪在水面上。因损坏的舱室中一舱为涂料库,其产生的烟雾及毒素迫使
船员放弃了

此舱旁的战斗岗位直至火和水止住,舱室通风。幸好特里波利号能重获动力,并
坚持在战位

上。

不到三小时后,10海里远处美舰普林斯顿号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为扫雷兵力提
供防空

和反水雷保护任务时,普林斯顿号触上一枚意大利曼塔磁/声引信沉底雷。在其龙
骨下爆炸

,两秒钟后第二枚水雷在普林斯顿号舰艏右前方300英尺处起爆。首次也是损坏最
严重的一

次爆炸使舰艇舰艉甲板向空中掀起几英尺,导致舰沿龙骨扭转。因舰艏、舰艉运
动最剧烈,

产生的力“也导致舰体沿前后轴受损”。振动持续了5~10秒,导致舰艇中部后甲
板的船体

上层建筑撕开,使保持舰船内部结构力量的工字梁削弱,舰钢甲板翘曲裂开。有
讽刺意味

的是,爆炸发生时,普林斯顿号指挥官正在对全体舰员发表关于日益临近的水雷
威胁的讲话

。

“普林斯顿号的一个消防主水管裂开,盐水涌上电气分配开关箱,造成一起大的
电火灾

。”燃料箱在同处裂开,左舵向右舷卡在25°上。然而普林斯顿号坚持战位直至
发现左推进



轴有剧烈颤动和大泄漏,说明其已弯了。轴只能停转,但船不能留在该地区,美
舰波福特

号(ATS2)由熟练号(MSO509)开道,拖曳普林斯顿号通过雷区,到紧邻海湾的
船厂修理。



后来澄清,特里波利号和普林斯顿号触雷的雷区只是伊拉克从法伊费拉卡岛到沙
特——

科威特边界的150英里长弓形地带所布六个雷区之一。

到1991年10月,多国部队清除了1300多枚水雷,其中200枚是西方以前未见过的声
引信

沉底雷。幸运的是,伊拉克新型水雷布设得杂乱无章且无效,使多数无用,也不
可能去扫除

。其它被发现和摧毁的水雷在其总雷区中所占的百分比为:伊制LUGM145(50%)
,不知名锚

雷(1%多),苏制KMD500(3%),不知名沉底雷(16%),苏制MYaM(7%),意大利造曼
塔(5%),

冲上海滩或被发现漂浮着的水雷(18%)。

在讨论朝鲜战争期间元山的教训时,远东海军司令特纳?罗伊海军中将说:“元山
行动

的最大教训是,所谓的海军辅助部队,如水雷战部队,在未来再不应被忽视或小
看。元山教

训告诉我们,当敌方灵敏机智地使用水雷时可剥夺我们对敌方目标的行动自由。
”

在对元山溃败的检讨中,当时的海军作战部长弗雷斯?P?舍曼海军上将说元山布雷


出其不意地使我们陷入困境”。此外,他补充说明,“当你不能在你想去的时候
到你想去的

地方,你就失去了制海权。而制海权是我们战争计划的坚实基础。我们已经充分
地意识到防

空反潜的重要性。现在将开始意识到水雷的重要性。

将近40年后在波斯湾和其它地区的经历再次令人想起罗伊和舍曼海军将军的话。
这次是

否每个人都听进去了,还要拭目以待。

现代水雷与反水雷

海军水雷战是指水雷的战略战术使用以及用来反水雷的措施。水雷既可攻势使用


用来击伤击沉尽可能多的舰船,又可防御使用,水雷及其威胁可封闭海上航道、
港口和锚

地。另一方面,反水雷是指用来搜寻、探测和摧毁水雷的一切手段。

潜在的敌人或恐怖集团所设置的实际的或可觉察的,用以封锁港湾、港口、河流
和海上

交通线的自由进出的水雷威胁,代表对所有国家的巨大挑战。要理解问题的严重
程度,必须

对水雷和布雷有个基本理解。本章对水雷战进行概括讨论。

水雷威胁

仅仅20年前,传统上雷区只能布放在相对较浅的水域(100英尺或更浅),但技术的
高速

进展将水雷使用范围推向越来越深的水域。结果,开阔海洋布雷来设立或扩大反
潜或反舰雷

障已很现实,并对反水雷提出挑战。

可能除深水水雷以外,今日海军作战中将会遇到各型水雷。包括浮、漂、锚雷及
非触发沉底

雷。

水雷可按三种方式分类:1.在水中的位置;2.布雷方式;3.动作方法。

位置:水雷在水中的位置可分成三类:沉底雷、锚雷、漂雷。

沉底雷典型地可在浅水使用。毫无例外,这种水雷是非触发型,且必须布在舰

船可被爆炸效应毁伤的水域。

锚雷布放在深水,对水面舰船和潜艇最有效。水雷被位于海底的锚或雷索系留在
水中,

而雷索可调整到预设深度。炸药和发火装置装在附在水雷的具有正浮力的雷体中
。

正如其名,漂雷没有任何系留装置,浮在水面上或水中。虽然1907年海牙公约规
定严

禁使用漂雷,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却大量使用,甚至今天也被恐怖主义国家使
用。

布雷方式:布雷方式也可分为三类:空投水雷、潜布水雷和舰布水雷。然而应记
住,经

适当改装,任何型水雷可被任何工具布放。例如,空投水雷除去空投部件,可由
水面舰船布

放。

空投水雷典型地是用在攻势行动中,由低空飞行飞机象炸弹一样投放。在时间就


一切的紧急行动中,飞机通常是优选的布放工具。例如,少量飞机可迅速对一个
港口或航道

布雷。美军布雷飞机的主力是空军的大型B52G/H战略轰炸机和海军及海军陆战队
的入侵者(A

6)攻击机。

潜布水雷从鱼雷发射管射出,意味着水雷必须为鱼雷状。美军布雷潜艇包括鲟鱼


、改进型洛杉矶级和海狼级潜艇。大多数外国的核动力与常规动力潜艇,都可布
放水雷

。

尽管美军不再存有舰布水雷,但几乎所有空投、潜布水雷都适合舰布。舰布水雷
的两大

老手是土耳其和俄罗斯。土耳其拥有巨大的水面布雷舰队,而大多数主要俄

国军舰和水雷战舰艇都可布放水雷。

动作方法:水雷最后一种分类方法为按发火机构分。这也有三种主要类别:非触
发水雷

、触发水雷和控制水雷。

非触发水雷是可能遇到的最普通型水雷。所有水面舰船和潜艇都有声、磁和/或水
压特

征。同发火机构相连的探测器(传感器)可为磁性感应线圈棒、磁强计、水听器或
压力装置。

当传感器接收到一种特定信号时,发火机构就动作。这样非触发水雷可不管一艘
通过的

民用超级油轮,而在探测到驶近的驱逐舰时才起爆。老式水雷一般只能识别一种
物理场,

而较新型水雷可编程采用全部三种物理场来区别各种舰船。

触发水雷装有最老式的发火机构,此种发火装置也是水雷最通用的。许多观众看
过老的

战争电影,舰船撞上一枚触发水雷,撞弯雷体上的一个“触角”,而使水雷起爆
。当触角折

断时,装硫酸的玻璃管打碎。酸给电池极板提供电解质,而产生足够的电流,使
起爆管发火

。

最后还有控制水雷发火机构。控制水雷典型地用于防御目的。由电缆同岸站相连
,水雷

在敌舰接近时由控制站中的操作手手动起爆。在越南战争期间,越南制造了原始
的控制水雷

并使用它们对美河运船只和当地的航运造成重大影响。

反水雷/航路调查

任何一国海军,在反水雷作战战术计划条令中对执行使命建立四个目标。第一,
调查和

侦察,以确定水雷是否存在及其范围。第二,是突破到目的地,用猎雷和扫雷来
清除狭窄航

道到达目的地。第三,是消耗目标,在海上交通畅通时执行猎雷和扫雷。最后是
清除目标,

中止海上运输,直至完成猎/扫雷。理想的是由水面平台,空中平台和爆炸物处理
队参与

执行上述使命。

在反水雷作战中,不能只依赖已知的威胁(如已被定位或发现的水雷)。 
还须考虑预威

胁分析--哪里可能受到水雷威胁及如何最佳地对付水雷威胁。对这种紧急情况
的准备常可

化解重大危机,使反水雷兵力工作异常简易。

这种分析的主要方法是航路调查。实际上这是和平时期的调查,例如对整个航道
进行

十分详细的调查,这样在战时的调查中,可清楚地描绘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任何
异常(如指

出原不存在的水下目标)。有效的航道调查必须定期进行,结果输入计算机数据库


以备未来使用,要对包括大陆架的所有航道进行调查。应检查敌我方设置的异常
,若是敌方

的,应清除它。

反水雷分为两类:即主动与被动反水雷。

被动反水雷可分为两个小类:探测和规避及自我防护。探测和规避包括通过偶然
爆炸

、视频搜索和智能化方式对水雷或雷区进行探测及随后的对此区域的规避。自我
防护指舰船

采用一切必要手段防止水雷在足够接近的距离内起爆来毁伤或击沉舰船。无论是
计划中

的还是现役的,尚无一种系统能改变舰船水压场来降低舰船易受水压引信水雷的
打击程度。

只能通过减小船壳和推进器辐射的各种内部噪声可降低舰船声场。降噪方法包括
机械的防振

安装,壳体空泡屏蔽以及防止推进器噪声和空化的空泡屏蔽。减小舰船或潜艇的
磁特性的

方法包括新造舰船和潜艇的无绕组消磁,老式舰船和潜艇的临时的无绕组消磁等
。

主动反水雷,应用最广泛的反水雷手段是猎雷(一次清除一枚水雷)和扫雷(在广阔
的区

域探测和/或清除水雷。)

猎雷是对付现代水雷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可使用磁、光或声纳手段。猎雷的发


展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认识到猎雷比扫雷有优越性。因为猎雷不受水雷技
术特性的影

响,

而不断出现的新雷种则需要新的扫雷装备或战术。始于1942年的水雷探测声纳和
磁强计探测

装置的发展导致在个体基础上对水雷定位和识别。

水雷可通过水面舰船在较小范围内,飞机在较大范围内目视定位。在朝鲜战争中


广泛使用直升机,为水面扫雷舰标定锚雷位置。水清很重要。例如,有强流和/或
潮汐的泥

质海底将大大降低该水域的能见度,而没有强流和/或潮汐的岩石底质通常具有较
佳的能见

度。

要使猎雷艇有效,必须装备最现代化的先进设备。猎雷探测与识别主要采用舰壳
猎雷声纳

和磁强计。舰船带着声纳,在一个地区来回执行猎雷航行,直至发现雷区或完成
搜索。采用

今日的技术,探雷声纳在水雷识别上已变得越来越先进。大多数现代猎雷艇装有
通用声纳,

例如STN阿特拉斯电子公司的DSQS11M和汤姆逊辛特拉公司的TSM2021B。然而


通用声纳不能获得提供物体完全识别的分辨率。因其覆盖率太低,它们也不能作
高速监视。



有些问题因开发拖曳旁视声纳而得到解决,如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的AN/AQS14
吊放声

纳和汤

姆逊辛特拉公司的TSM2054系统。为在深水或浅水中使用,也开发出前视变深声
纳,如雷

声汤姆逊公司的AN/SQQ32声纳。

详细鉴别一般由潜水员或灭雷具(遥控航行体)完成。潜水员是爆炸物处理队的一
部分,

配备手提或旁视声纳系统。爆炸物处理队经常被召唤来帮助展开的猎/扫雷舰对水
雷定位和

摧毁水雷。在探测和避雷时,要求爆炸物处理队找到由其它装置定位的水雷,目
力分辨它们

是水雷还是非水雷,并依据环境条件来灭雷。

当水雷不能起爆时,可被视为已失效。此任务过去曾由爆炸物处理队实施,现在
则由灭

雷具执行。由电缆控制,灭雷具将灭雷炸弹放置在水雷边使之殉爆;炸开雷体使
之进水;或

严重损伤发火机构使水雷不能起爆。现代化的灭雷具装有各种光学系统和一个高
分辨率声纳

用于鉴别?nbsp;

标  题: 水雷战 -2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Thu Apr 29 18:00:21 1999), 站内信件


既然猎雷艇是许多现代海军的主要支撑力量,那么就不能夸大扫雷的重要性。由
于开发

了高技术水雷,如大陆架水雷,所以扫雷比以往更重要。扫雷可由水面和航空平
台执行。水

面舰艇采用两种主要扫雷手段-非接触和接触扫雷具来执行使命。

非接触扫雷系统是:声、磁或水压扫雷具。大多数现代水雷可由任一种或全部三
种扫雷

方式扫爆。例如,锚雷可能正期待一特定磁场信号,但它也可能由一个特定水压
场引爆。这

样常常必须使用声、磁扫雷具才能清除水雷威胁。

声扫雷具是通过模拟水雷可能接收到舰船和潜艇声信号,包括推进器空化声,液
压机械



和轮机声,来引爆水雷的。声引信水雷设计可由以上声音任一种或组合来起爆。
声扫雷使命

可能受扫雷舰自身的声音干扰。一些早期声扫雷方法包括使用爆炸物、压缩空气
或电动击锤

敲击用各种方法悬在旁边的水密盒内壁等方式。此外,也可在水中平行地拖曳管
道。水在管

间运动造成管间减压,导致它们互相碰撞。有趣的是,今天使用的声系统,同原
先开发的型

号,几乎没有差别。现代声扫雷具常发出一样的声音,只是由电子噪声发生器产
生,它可单

独地或几个同时拖曳,而发出恒定的或变化的输出。

电磁扫雷具可模拟水雷目标所需的舰船和潜艇磁信号。通过船上扫雷发电机产生
强大的

电流,通过船尾拖曳的绝缘电缆,产生磁场,以电磁扫雷。扫雷舰后几百英尺处
,电流从一

根电缆段到另一电缆段通过非

绝缘电缆部分(电极)进入海中,通过另一根电缆段上电极传回发电机,或进入连
接两个电缆

段的绝缘连接电缆而形成一个回路。通过拖曳电缆的电流被调制,以模拟驶近舰
船磁信号的

形状。水雷只需非常低的磁场波动就能使水雷发火装置击发,拖曳任一种强磁化
体在水中

通过也足以引爆水雷。

最后一种非接触扫雷系统为水压扫雷具。舰船通过较浅的水域,在其下部或两侧
产生一

个负

压区,并从航迹上辐射一段距离。这是伯努里原理的一个例子。由丹尼尔?伯努里
(1700~1

782)得名的原理,是指“流体中流速的增加而导致内压下降的现象”。现在还没
有设计出专

为水压扫雷的实用化系统。从1950年到7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有一种由四艘改装
的自由级杂

务船和一艘专为扫除1972年5月布放在北越水域的美制水雷的“终结扫雷”行动(
1973.2.24

~7.18)专门改装的前LST级船组成的水压扫雷系统。每条船充满聚苯乙烯泡沫来
防沉。

自由级杂务船动力系统由甲板安装的柴油机驱动推进器取代,以便推进和操作。
所有这些船

都在1975年2月10日受损。

接触扫雷具只有一种。最常见的是用来切断锚雷雷索。采用这种方法,扫雷舰舰
艉拖曳

的扫索挂住并切断雷索。雷索可由扫索的摩擦切断;或由扫索上的机械和/或爆破
割刀切断

。

航空猎/扫雷系统

直至1989年1月,只有美国海军采用航空反水雷。1989年11月30日,日本海上自卫


获得首批12架出口型MH53海龙直升机(日本命名S80M1)。作为海上种马(H
53系列)的

改型,此直升机专为扫雷任务建造。

海龙直升机由接触或非接触扫雷具来实施扫雷。扫雷具包括MK1032型或AN/37U
1接

触扫雷系统;AMK2(G)或MK1043型声扫雷系统;AN/SPU1/W橙色磁化管系统
;或MK105

2型电磁扫雷系统。日本人也采用相同的扫雷系统。

反对抗要付出代价

反水雷行动的巨大困难是命名准确的水雷反对抗。近年来,由于水雷与反水雷性
能的不

断提高,并导致两者间成为僵局时,新的水雷反对抗威胁再次将天平倾向水雷一
边。

水雷反对抗包括抗扫装置,高度先进的目标识别线路,限制磁信号的玻璃钢雷体
以及常

见的诡雷。

随着这些技术成效的增大,负责反水雷的人只得到制定一项新计划反水雷反对
抗。

幸运的是,我们还没到那一步。

反水雷也可能受环境因素的限制,包括水深、水的含盐度、水温、潮汐与海流。


如,海底为泥质、沙质或岩石可影响猎雷声纳对水雷的探测。岩石底将对声纳探
雷能力

大打折扣,尤其是水雷被掩埋时。同时,天气也是一个从来无人能控制的无终止
的问题。


现役水雷技术水平

本部分包括有关世界各国海军的所有现役水雷以及未来水雷发展规划的信息。唯
一例外的是

在俄罗斯水雷一节中,包含了已知的所有水雷,因为装备年代(系指形成初步作战
能力的年

代)不一定表示某型特定水雷不再现役。除此以外,只包括用于防御或攻势用途的
现役水雷

。然而,遗憾的是本部分所包括的信息往往是不够完全的,因为在公开刊物中完
全缺乏有关

水雷及其某些特性的参考文献。

水雷在海军的武器库中是效费比最高的武器之一。这种隐蔽的武器造价较低、尺
寸较小,并

可用多种方式布放。相反,为了对抗水雷,却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象潜艇一样

,水雷强加在敌人身上的看不见的烦恼所引起的心理上的压力要远远超过水雷的
造价

。诚然,据说只有一枚水雷就可使整个舰队停滞不前,直到采取适当的反水雷措
施。因此,

水雷可理所当然的被称为兵力的倍增器。

水雷不象鱼雷或炸弹,它是一种等待目标到来的武器,因此水雷所需的工作部件
不多,这样

就很少发生故障或产生误动作的机会。近年来技术的改进提高了水雷的破坏威力
。现代水雷

中的传感器允许水雷预选打击目标。可让某些船舶通过,而遇其它目标时再起爆
。这样虽然

水雷战的实质依然是相同的,但水雷技术的高度尖端化使反水雷所做的努力越来
越复杂,且

更加费时费力,耗资更大。

由于多种原因,水雷成为一种多用途的武器,例如可攻击军事和经济目标;迫使
敌兵力进入

有利于受到其它方法攻击的水域;封锁敌港口,增加空运和陆运负担;现代化水
雷中固有的

技术允许水雷与其它武器联合使用,可配用单独和组合使用的多种传感器,或者
允许水雷响

应水雷牺牲品的特定磁或声场。

水雷主要用于阻止使用海洋,而不是制海(控制海洋),这是世界较小国家海军不
可忘记的事

实。制海对于象美国这样的强国海军来说是重要的,而较小的国家对“阻止”更
感兴趣。

如上所述,水雷是一种效费比极高的武器。例如在1986财年,即生产MK60自导水
雷的最后一

年,该雷的单枚造价为113万美元。同年,“战斧”巡航导弹的单枚造价为310
万美元,

“鱼叉”舰对舰导弹的价格为90万美元。一枚“战斧”导弹的售价可采购27枚MK
60自导水

雷。导弹有其用途,它们实质上是一次射击性武器,可预编程对付那些可见到驶
近的高级特

定目标。然而,对付大多数导弹已有很有效的防御措施,但对水雷,特别是水压
水雷却毫无

对策。

货币价格是较容易量化的,而心理上的冲击能量化吗?单单存在一个(实际的或想
象的)雷区

就会改变海军的护航队,甚至使其停滞不前。在水雷首次爆炸之后,单枚水雷的
冲击反响可

持续很长时间。如本书前一节所讨论的那样,1904年两枚触发水雷使斯捷潘?马卡
罗夫海军

上将与其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卡”号葬身海底,这两枚出自日本手中的触发水
雷使沙皇舰

队士气低落,并导致后续受挫。在当时,两枚水雷的价格可能不会超过5万美元。


有两种类型的水雷,一种是常规水雷,另一种是“破坏者”。水雷被定义为“布
在水中、以

破坏或击沉舰船或阻止舰船进入某水域为目的的爆炸装置。”“破坏者”定义为
“这样一类

水雷,即它是以水雷机构作为引信装置的通用炸弹。”

水雷可防御使用或攻势应用。作为防御武器使用时,水雷可布设在港口、海港、
锚地、海湾

和航道上,以防止敌人的进攻。而作为攻势应用时,它们可布设在敌海港、水道
、锚地或敌

航道上,以打乱敌人的行动。

水雷可分为以下五类:

①沉底雷

②锚雷

③漂雷

④短索水雷

⑤受控水雷

1907年海牙公约限制使用漂雷,因为漂雷是一种非固定、可漂行的、对各方(包括
布雷一方)

都构成威胁的水雷。然而,非缔约国,如利比亚、伊拉克、伊朗仍然使用漂雷。
近期在苏伊

士湾和波斯湾战争中都使用过漂雷。

在浅水中使用沉底雷打击水面舰艇十分有效。它在深水中使用只能对付潜艇。沉
底雷的负浮

力大,可使其沉到海底。如果沉底雷沉到深水中,它可能不再起爆,即使它起爆
,对水面舰

艇的影响也是极小的。

锚雷是通过与负浮力雷锚相连接的雷索或雷链被保持在水面以下的设定水深上,
并在具有正

浮力的雷体中装有炸药和起爆装置,该雷体可使水雷浮起。

短索水雷主要用于反潜,当目标驶近时,它以特殊的方式动作,被目标引起动作
之前,完全

处于被动状态。最普通类型的短索水雷是“上浮水雷”,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开发
过此种水雷

。另一种短索水雷是机动水雷系统,例如象声自导鱼雷,它系留在300米以下水深
,并与被

动声传感系统(例如象美国的水声监视系统)相连接。传感系统探测、分析和识别
目标,并根

据预编的目标物理场,使系统动作,释放鱼雷,然后鱼雷导向目标。

受控水雷是所使用的第一型水雷。它由位于岸站、监视布雷水域的了望人员控制
起爆。

所有的新型锚雷都是由“非触发”引信引起动作,非触发引信不象50年代以前的
大多数那样

,它无需与目标接触。“触角”式触发水雷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仍然使用。非触
发水雷可由

磁、声、水压及其联合引信引爆,而触角型水雷可通过静压、惯性撞发或化学方
式引爆,非

触发引信包括:

磁引信:每艘钢壳船舶在其船壳周围都辐射一磁场,共有两种磁性发火装置。第
一种是感应

型装置,它采用感应线圈和一个可将感应线圈的信号放大,并输给起爆管的执行
装置。在这

一类中,有较老式的继电器线路型和较新式的、性能更为先进的电子线路型两种
。第二种

磁性发火装置是磁强计式磁性发火装置,它可测量铁磁物质,如钢壳舰靠近时所
引起的地

磁场的变化。此种系统结合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一起应用于较新式的磁性发火装
置中。也可

以说,感应型装置是等待目标靠近水雷,而磁强计是去找目标。

声引信:当舰船在水中航行时,螺旋桨、主机和舰壳的振动可产生噪声。这些“
辐射噪声”

及其强度取决于舰船的外形尺寸和类型以及水的特性。音响水雷(声引信水雷)可
预设水雷起

爆的参数。如果大鱼群游过时或舰船通过时,在起爆距离上无法伤及舰船,水雷
可被该系统

阻止起爆。声发火装置的应用和设定显然比磁引信繁杂,但其基本原理和前提是
相同的。

水压引信:舰船在水中航行时,在舰船的前方要排开水。这部分水沿舰体流过到
舰艇的后部

,并重新聚集在舰船的尾流中。水从舰首到舰尾的移动会引起不同水深条件下的
水压变化。

在有限的水域中的水压变化更为明显。舰船的水压场是舰船的航速、排水量以及
舰船通过水

深的函数。

由于水雷有着“看不见”的特性,所以水雷决不会象其它海军武器那么受欢迎。
当削减预算

时,水雷战领域则是首批被裁减的项目之一。问题是难以确定水雷的成功率和失
效率。

布雷的国家很难看见水雷的动作结果。人们不可能随意地说,例如,15枚水雷象
战斧导弹那

样摧毁了三个指挥部、一个电子中心和两艘潜艇。

军事历史充满了海军系统和武器,这些系统和武器可能未经任何试验,因为不知
道它们的效

果、缺乏经费或者自以为是。蒸汽轮机、后膛炮和投放的“蓓蒂”核装药深弹都
是被忽视的

海军系统或武器的实例,但后来被证实是十分成功的。现今的一个实例是智能化
自掩埋自导

水雷(ISBHM)。不同国家海军的许多高级军官和有经验的水雷战专家说,这种水雷
是一种“

可怕的威慑力量”。事实上,它可能是水雷战中最重要的进展。

智能化自掩埋自导水雷是于1979年首次提出的。但是由于在冷战时期水雷战的优
先地位较低

,起初这种水雷并未引起人们的兴趣。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国防预算的缩减,通
过进一步地

考察,从经济性的角度来说,较广泛地采用高技术武器,对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有
吸引力。此

种水雷有下列三个重要特点:

①自掩埋

布雷之后,此种水雷可沉至海底,并自动掩埋在海底预定深度上。该水雷有一个
两层壁的圆

柱形壳体,它利用以电池作动力的叶轮,在海底掘开一个孔,将搅起的海底泥砂
(最普通的

海底物质)或淤泥,通过双层壁道从顶部排出。这样,就可使水雷依靠自身的重量
沉入海底

,并掩埋起来。除此以外,还需用一个导管来排除叶轮搅起的泥砂,而双壁圆柱
体可在海底

环境条件下保护水雷中的鱼雷战斗部。如果该水雷采用无反射和无磁材料制造,
那么它不可

能被探测到。同时也可保证水雷不能漂移。每当水雷被掩埋,它就会升起一个可
伸缩自由的

探头,用于通信和监视。

②智能化

水雷可预编程序,以区别和分辨敌舰和友舰。并可询问和接收指令,以发射战斗
部打击目标

。

③自导和猎取

350磅的战斗部配用自导装置,以允许它搜索目标。在此方面,其最明显的特点是
它响应的

空间大,在其有效的动作半径中,破坏打击半径高达3280多英尺,而战斗部装药
为1000磅的

常规水雷的破坏半径却只有约98英尺。

此种武器在预定的时间之内是不动作或不进入待发状态的,或者可给它一个指令
信号。总共

可有三种指令信号,即待机和未解除保险,等待进一步的指令;动作和未解除保
险,传感器

探测航行的水面舰艇和潜艇的物理场,存储或发射有关数据;动作和解除保险,
传感器动作

,识别舰艇并杀伤(打击)选定的目标。

水雷的自掩埋动作及水雷的电子装置(通信)已被证实是可行的设计方案。目前的
技术是将鱼

雷组合在系统中。这是一种具有革新意义的水雷系统,如果能组成该武器,那么
它一定是一

种强有力的防御武器。

水雷是“发射就不管”的武器,这意味着水雷一经布放,人们就不需要与其保持
经常的联系

。因此,对水雷战专家的要求难以象对导弹巡洋舰或导弹驱逐舰上的武器专家那
样。水雷的

这种“人格化”充满到司令部参谋身上,甚至国会的决定。海军司令们经常不愿
意反复考虑

水雷战系统,而更关心剖面较高的平台或翼型较高的飞机。由于不支持海军的实
际要求,所

以国会总是不愿意保留海军的计划,或不愿意增加海军的经费。当然这一切都是
真实情况,

直到一枚只有10万美元的水雷击沉或重创一艘造价为5亿美元的战舰为止。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1.191.168]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