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军事武器>>武器百科>>常规兵器>>海军>>水面兵器>>巡洋舰

主题:巡洋舰
发信人: [email protected]()
整理人: only(2000-03-05 11:06:30), 站内信件

巡洋舰(cruiser)装备有导弹、鱼雷、火炮和直升机等武器装备,具有多
种作战能力,适于在远洋作战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海军战斗舰艇的主
要舰种之一。主要任务是掩护航空母舰编队和其他舰船编队;保卫己方
或破坏敌方的海上交通线;攻击敌方舰艇、基地、港口和岸上目标;支
援登陆和抗登陆作战;担负海上编队指挥舰等。现代巡洋舰排水量0.5~
2.5万吨,多数在1万吨左右,航速30~35节,普遍装备有舰空导弹、舰
舰(地)导弹、反潜导弹和新型全自动中口径舰炮、多管小口径舰炮,配
备有反潜直升机、鱼雷、电子对抗设备和先进的指挥控制自动化系统。
具有较强的区域防空,对海、对岸攻击和一定的反潜作战能力。以导弹
为主要武器的巡洋舰称导弹巡洋舰。按动力装置类型,分为常规动力导
弹巡洋舰和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常规动力导弹巡洋舰,有燃气轮机和蒸
汽轮机两种动力装置。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续航力可达15万海里,机动性
能大大提高。


  帆船时代的巡洋舰是装有火炮的快速帆船,当时曾泛称为护卫舰。
通常不参加战列线战斗,而主要用于巡逻、护航。19世纪中期,在蒸汽
动力、装甲和船体建造上实现技术革命后,生产了一批可构成舰队核心
力量的快速、轻型、火炮和装甲比装甲战列舰较弱的大型军舰,称之为
巡洋舰。19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有炮塔和装甲的装甲巡洋舰。在日
俄战争的对马海战中,日本舰队的巡洋舰编队,以其速度优势,箝制和
迟滞俄国舰队的前卫队,使日本主力得以及时赶到进行决战,取得海战
的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排水量3000~5000吨的巡洋舰,动力装
置以蒸汽轮机代替蒸汽往复机,以燃油代替燃煤,航速增至30节,装备
127~152毫米舰炮和联装鱼雷发射管,能压制敌方驱逐舰,引导、支援
己方驱逐舰进行战斗活动,成为海战中得力的战舰。1921年后,受国际
限制军备华盛顿条约的制约,各国重点建造1万吨以下的巡洋舰。裁军
条约废除后,排水量迅速增大,并加强了防空兵器和防护,攻防能力得
以均衡发展。


  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巡洋舰主要区分为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
重巡洋舰排水量大于万吨,舰炮口径155~203毫米,带有装甲防护。轻
巡洋舰,排水量小于1万吨,舰炮口径小于155毫米,要害部位有装甲防
护。大多数巡洋舰装有鱼雷发射装置。在多次海战中,巡洋舰发挥了重
要作用。1939年12月13日,英、德海军在南大西洋的拉普拉塔海战中,
英国巡洋舰编队(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2艘)搜索到进行破袭交通线作
战的德国小型战列舰“施佩伯爵”号,对其进行两舷攻击,使之重创后
被迫自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巡洋舰在许多海战中继续显示了作战
威力。


  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巡洋舰主要区分为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
重巡洋舰排水量大于万吨,舰炮口径155~203毫米,带有装甲防护。轻
巡洋舰,排水量小于1万吨,舰炮口径小于155毫米,要害部位有装甲防
护。大多数巡洋舰装有鱼雷发射装置。在多次海战中,巡洋舰发挥了重
要作用。1939年12月13日,英、德海军在南大西洋的拉普拉塔海战中,
英国巡洋舰编队(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2艘)搜索到进行破袭交通线作
战的德国小型战列舰“施佩伯爵”号,对其进行两舷攻击,使之重创后
被迫自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巡洋舰在许多海战中继续显示了作战
威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火炮舰艇地位的下降,驱逐舰、护卫舰等性能的提高,
巡洋舰发展停滞。除苏联在1949年开始建造过一批装备152毫米和100毫米舰炮,
排水量达1.7万吨的“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外,各国没有建造新设计的巡洋
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核动力和舰用导弹的出现,又推进了巡洋舰
的发展。1955年11月,美国把“波士顿”号重巡洋舰改装成世界上第一艘导弹
巡洋舰;1957年又开始建造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导弹巡洋舰“长滩”号,装备
有舰空导弹和相控阵雷达等新型武器装备。随后,英、法、意和苏联等国也相
建造导弹巡洋舰。美国和苏联是建造导弹巡洋舰的主要国家,50年代至80年代
,美国建造常规动力巡洋舰33艘,苏联建造28艘;美国建造核动力导弹巡洋舰9
艘,苏联建造3艘。


80年代建造的只有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和苏联的“基洛
夫”级、“光荣”级3型导弹巡洋舰。“基洛夫”级为核动力导弹巡洋舰,1992
年5月俄罗斯易名为“乌沙科夫上将”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满载排水量2.43万
吨,是当今最大的巡洋舰,西方称之为战列巡洋舰。装备有20座舰舰导弹垂直
发射装置,12座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1座双联装反潜导弹发射装置,2座单
管100毫米舰炮,8座6管30毫米舰炮,2座五联装鱼雷发射管和3架直升机。采用
核动力装置,最大航速34节。至1994年共建造4艘编入俄罗斯海军序列。


1983年美国建成“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满载排水量9466吨,装备有“宙斯盾
”指挥控制系统,2座双联装舰空、反潜共用导弹发射架,2座四联装“捕鲸叉
”舰舰导弹发射架,2座单管127毫米舰炮,2座6管20毫米“密集阵”舰炮,2座
三联装鱼雷发射管和2架直升机。装4台燃气轮机,最大航速30节以上,续航力
6000海里。从第6艘开始换装2座各有61单元的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可发
射舰空导弹、反潜导弹和反舰、对岸型的“战斧”巡航导弹,并具有战略核突
击能力,作战能力大为提高。至1994年,“提康德罗加”级共建造27艘,成为
美国巡洋舰的主力。1982年,苏联建成常规动力导弹巡洋舰“光荣”号,满载
排水量1.12万吨。至1994年共建造3艘,编入俄罗斯海军序列。

--
※ 来源:.Netease BBS(BJ) bj.netease.com.[FROM: BJ-as-A6-49.bta.net.]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