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aoke()
整理人: only(2000-05-24 18:09:35), 站内信件
|
今年的北约柯索沃战争和中共大使馆被炸,对中共影响极大。目前,中共对国际 战略局势认识已做出重大调整,认为必需加强综合国力、军事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以应付可能出现危机。在军事实力提升上,重点则放在海空军和导弹部队上。
在中共海军建设上,向来有潜艇与航母之争。据香港媒体报道,中共高层不 久前已正式否决在今后十年内建造航空母舰的提议。一些中共海军将校军官最近 也表示,中共海军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发展潜艇兵力,而非航空母舰。显然,今 后中共海军建设的重点,将是以潜艇为主的水下军力。从中共海军所面对的海洋 地理态势和可能的作战对手特点看,重点发展潜艇战力,无疑是一项聪明而适宜 的选择,航空母舰则是好看而不中用的东西。另外,中共海军最近的活动,也表 现出重点发展潜艇兵力的动向。据日本海上保安厅今年五月下旬透露,今年以来 中共海洋探测船已二十一次驶入日本南部二百海里水域,进行各种探测活动,活 动频率为近年来所仅见。这表明中共海军正在加紧进行海洋调查,以为潜艇作战 提供战场资料。
目前,中共海军拥有现役核子与常规潜艇六十多艘,数量仅次美俄,居世界 第三位。中共大部分潜艇尽管并非十分先进,但以其较大的规模和反潜作战的困 难,自然是一支颇具威力的海上作战力量。在中共海军各作战单位中,潜艇部队 最具有远洋作战能力,承担主要的远海作战任务。未来两岸一旦兵戎相见,台湾 海军最难应付的恐怕就是中共海军的潜艇部队。对此,西方军事观察家有同样的 看法。今年三月,美国传统基金会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共军队正大力发展和 企图获得,并对台海力量均势发生重大影响的六项武器装备中,潜艇就是其中一 项。
在中共海军潜艇中,核子潜艇风头最健,但因数量有限,承担主要作战任务 的实际是常规动力潜艇。到九十年代末,中共已先后研制生产过五种常规动力潜 艇,建造总数超过一百三十艘。中共潜艇部队前后装备的常规潜艇,也超过一百 二十艘。在中共海军武器中,论吨位、论数量,至今没有任何其他类型舰艇的建 造和装备规模超过常规潜艇。可以说,常规潜艇部队一直是中共海军的主要作战 力量。九十年代之后,中共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宋级常规潜艇开始装备部队,向俄 罗斯采购的基诺级常规潜艇也进入现役。随着新一代潜艇的陆续服役,二十一世 纪初中共常规潜艇的战力将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常规潜艇的技术与武器
中共海军大力发展潜艇部队的主要原因,是基于潜艇的优越作战能力。潜艇 可在水下进行长期的独立战斗活动,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较强的突击力、自给力 和续航力。过去的海战史一再表明,潜艇以其高度的隐蔽性和突然性,可对敌实 施出其不意的打击,容易取得重大战果。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潜艇击沉舰船的数 量和吨位,高居其他作战舰艇之首,从而确立了其在海军的重要地位。
目前,潜艇在动力上主要分核子和常规两大类。核子潜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 源,常规动力潜艇则以柴油机、电动机和蓄电池组为动力源。比较而言,核潜艇 具有功率高、速度快、体积大、续航力长、配备武器多,可长期在水下活动等突 出优点,具有比常规潜艇更优越的作战性能和更广阔的活动范围。因此,核潜艇 或配备潜射弹道导弹,承担战略核打击和核威慑的任务;或配备攻地巡航导弹, 承担远洋打击与攻击陆上目标的作战任务。不过,核潜艇建造技术复杂,费用昂 贵,并非一般国家可以拥有。
常规潜艇在水面或使用通气管航行时,一般由柴油机推进,在水下航行时则 以蓄电池驱动电动机为动力。常规潜艇有很多优点:首先,它价格便宜、维持费 低,分别只有核潜艇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中小或穷国海军买得起,用得起; 其次,它体积小、机动灵活,特别适于近岸和浅海地区使用,随?海上主战场由远 洋向近海的转移,更是大有用武之地。此外,常规潜艇在水下航行时以蓄电池为 动力,噪音要小得多,隐蔽性优于核潜艇。不过,常规潜艇蓄电池能量有限,无 法长期为电动机提供动力,水下潜航时间较短,必须经常浮到水面给蓄电池充电 。目前,常规潜艇的潜航时间一般不超过三至五天。这对隐蔽性损失很大,经常 上浮充电无疑增加了被发现和被攻击的危险。这是常规潜艇不如核潜艇的最主要 方面。
近年来,许多国家致力于研究常规潜艇不倚赖环境空气的非核推进(AIP)系统 ,即所谓的绝气推进系统,也称闭式循环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一类以惰性气体为 工作流体,以艇内储存的纯氧为助燃剂,二者按比例混合压缩后送入发动机,工 作后排出废气的二氧化碳在吸收器被海水融解吸收,其他气体则重新与纯氧混合 压缩送入发动机循环使用。此类动力系统研究已取得重大突破,瑞典的斯特林发 动机为典型代表。另一类是燃料电磁,其具体情况请看后面介绍。目前,两种绝 气推进系统都已进入实用阶段,均可使常规潜艇在水下潜航数周而无需上浮水面 充电,大大增强了潜艇的隐蔽性。可以预料,随着绝气推进系统的应用,常规潜 艇以其便宜的造价和较低的噪音,以及足够长的水下潜航时间,已具有向核潜艇 挑战的能力,尽管核潜艇在航速和续航力方面仍占优势。
除动力推进技术的进步外,近年来常规潜艇的静音技术也发展很快。这主要 是将核潜艇的技术应用到常规潜艇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为减震浮筏技术和消音 瓦技术。潜艇推进系统是很大的噪音之源,减振浮筏技术是将主机、补机等整个 推进系统,安装在一个由减震橡胶或双弹性材料制成的筏形基座上,然后用柔性 连接方式与与潜艇艇体连接,而非刚性连接,各种管路也采弹性连接方式。这样 可有效控制推进系统产生的噪音,一般能使噪音下降二十到三十分贝左右。敷设 消音瓦是降低噪音的另一项重要技术。现代潜艇外壳往往敷设有一层被称为消音 瓦的厚厚阻尼吸声橡胶。这种敷设层既能吸收敌主动声纳的探测回波,又可隔绝 本艇噪音的向外传播。据测算,敷设消音瓦,一般能使潜艇噪音减少十五分贝左 右,降低敌声纳作用距离百分五十至七十。另外,改进动力传动系统装置,采用 慢速单轴大桨叶螺旋浆,减少艇体与指挥台围壳开孔数量,设计尽可能光滑的潜 艇外形等技术,均可有效降低潜艇的噪音。
自七十年代以来,常规潜艇在其他方面的进步也非常显著。首先,常规潜艇 的航速有了较大提高。过去常规潜艇速度低,往往受水面舰艇所制,航速提高可 增强潜艇的机动能力,现代常规潜艇速度已不差于水面舰艇。目前,常规潜艇水 下最高航速一般在十八至二十二节左右,水上最高航速则保持在十至十二节的水 平。在武器上,常规潜艇过去主要是反舰鱼雷与水雷,以攻击水面舰船为主要任 务。随着潜艇的威胁越来越大,反潜作战越来越重要,常规潜艇也开始配备反潜 鱼雷,具备了反潜作战能力。六十年代后,水面舰艇反潜能力不断提高,常规潜 艇使用鱼雷攻击水面舰艇越来越力不从心。原因是鱼雷航程太短,最远只有三、 四十公里,潜艇须进入水面舰艇反潜防御圈之内,才能发射鱼雷展开攻击,这对 潜艇极为危险。因而,各国一面积极研制远程鱼雷和无尾迹鱼雷,以增加潜艇攻 击距离,提高攻击突然性;另一面发展射程远、速度快的潜射反舰导弹。八十年 代后建造的新一代常规潜艇,大多装备有潜射反舰导弹,可在安全距离之外攻击 水面舰艇。潜艇反潜武器也开始导弹化,出现潜射反潜导弹。这种导弹以火箭为 动力,以鱼雷为弹头,速度快、射程远,对潜艇反潜作战能力是一大提高。
现今潜艇武器的一项重大发展,是潜射防空导弹的研制与装备。长期以来, 潜艇在与反潜飞机的对抗中,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劣势地位,原因是潜艇机动能 力不如飞机,又缺乏适当的防空武器。为对付来自空中的威胁,提高潜艇的生存 能力,前苏联首先为基诺级潜艇配备了防空导弹。不过,所配备的防空导弹不具 水下发射能力,能提供的防空保护仍然有限。近年来,法国与德国联合研制的独 眼巨人潜射防空导弹系统,为潜艇首次提供了真正的水下防空作战能力。独眼巨 人潜射防空导弹系统的作战过程,是首先由潜艇声纳根据飞机发出的声音或投放 声纳或鱼雷入水的音响,测出目标飞机的大致方位,然后从鱼雷发射管发射出装 有导弹的运载器,运载器按设定轨道在距潜艇发射位置一定距离外飞出水面后, 内载导弹点火发射,寻找和攻击目标飞机。独眼巨人导弹系统采光纤制导技术, 导弹的红外制导头或电视摄像跟踪头通过光纤显示在潜艇的控制台上,具有极高 的抗干扰性和命中概率。现在该武器系统基本研制成功,德国已在一些潜艇上作 了装备。可以预估,今后潜射防空导弹系统将会迅速普及。这将使潜艇首次具有 主动攻击飞机的作战能力。这无疑是一种革命性的进展。
二、中共常规潜艇发展历程
五十年代前,从满清到民国的中国海军从未拥有过潜艇,中国造船工业也不 具备建造潜艇的能力。五十年代初,中共组建海军时,认识到潜艇的优越作战能 力,再加上受前苏联海军的影响,制定了重点发展航空兵、潜艇和快艇的所谓“ 飞、潜、快”海军建设方针,决定大力发展常规潜艇部队。在以后几十年间,潜 艇建设始终是中共海军发展的重点。在重点发展潜艇战力的推动下,中共大力发 展潜艇制造能力,目前有十多个造船厂可造潜艇。除辽宁葫芦岛造船厂外,其他 均建造常规潜艇,重点厂家为湖北的武昌造船厂和上海的江南造船厂。
自五十年代以来,中共常规潜艇研制基本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五十年代 到六十年代中期的仿制苏式潜艇阶段;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末期的自研第一 代常规潜艇阶段;八十年代后开始的第二代常规潜艇研造阶段。五十年代,中共 为发展潜艇战力,大力争取苏联的支持,与苏签订了两个海军技术援助协定,取 得两种常规鱼雷潜艇、一种常规导弹潜艇的材料设备和图纸资料,先后仿制出零 三型、零三一型和零三三型三种常规动力潜艇。通过仿制苏式常规潜艇,中共生 产出大量装备海军的常规潜艇,也获得制造潜艇的技术与经验,建起潜艇工业, 为以后自行研制潜艇打下基础。
零三型潜艇为中共海军装备的首种仿苏潜艇,西方称为W级潜艇。该型潜艇长 五十八米,宽六点三米,正常排水量一千零五十吨,水下排水量一千三百吨,水 下最大航速十三节,自持力三十天,艇员五十二人,武器为六具五三三毫米鱼雷 发射管,发射深度三十米,完全是四十年代二战的水平。一九五三年六月,苏联 向中共转让该级潜艇制造权,提供成套器材设备和图纸资料,并派专家现场指导 建造。一九五四年上海江南造船厂开始装配首艇,一九五七年交付海军使用,先 后共造了二十一艘,为中共海军大量装备的第一种潜艇。现该型潜艇已全部退役 。
零三一型潜艇是中共海军装备的第二种仿苏潜艇,西方称为G级潜艇。一九五 九年二月,苏联与中共签订第二个海军技术援助协定,向中共提供该级潜艇的器 材设备、图纸资料及潜射弹道导弹。该级潜艇为一种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水 下排水量三千吨,装有三具SS-N-5潜射弹道导弹发射器,后改为两具巨浪一型导 弹发射筒,还有十具五三三毫米鱼雷发射管,艇上并配有天文导航、定位稳定、 导弹发射控制和指挥器具等当时较为先进的设备。六十年代初,大连造船厂开工 建造,不久苏中断援助,拒绝提供未到材料、设备和潜射导弹。不过,因大部器 材设备已运到,潜艇仍能在一九六四年建成,一九六六年交付部队使用,编号二 零零。该级潜艇虽只造一艘,但对中共研制导弹核潜艇 起具有重要作用。一九八 二年巨浪一型导弹研制成功后,就由该艇首先发射试验。目前,该艇正在改装, 准备发射新研制的巨浪二型潜射弹道导弹。
六十年代后期,中共进入自行研制第一代常规潜艇的阶段。这一阶段长达十 五年,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初,研制出零三五型潜艇。不过,该型潜艇说是自行 研制,其实只能算仿苏零三三潜艇的改进型。该型潜艇研制时间很长,但在大陆 薄弱的工业和科技基础上,能够自力建造出潜艇,确实是重大的成绩。通过第一 代常规潜艇的研制,中共积累了经验和技术,建立了潜艇科研队伍,为第二代常 规潜艇的发展确立了基础。进入八十年代后,中共已建成规模?大的潜艇部队,成 为海军夺取和控制海权的主要力量。不过,中共潜艇技术非常陈旧,随?亚太各国 反潜作战能力的增强,中共潜艇部队逐渐失去威力。对此,中共军方坦率承认: 我军虽拥有较强的潜艇力量,但敌综合立体反潜作战能力已获极大提高,将来我 军以潜艇为主夺取制海权的作战,将会受到严重挑战。基于这种认识,八十年代 后,中共展开第二代常规潜艇的研制。目前,正在研造的第二代常规潜艇为零三 九型宋级潜艇。到九十年代后,中共又耗巨资从俄国购进基诺级常规潜艇,可见 对常规潜艇建设的重视。
近年来中共潜艇技术又有不少进步。首先,绝气动力系统研制已进入突破阶 段。中共专门研制潜艇动力系统的单位,为船舶工业总公司七一二研究所。据该 所所长云峻峰透露,从一九九六年至二零零零年的中共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该 所承担的重点武器装备研制项目,包括动力电池、永磁推进系统和超导电机技术 等。到一九九八年底,代号四四六型的动力电池完成设计,施工图纸已交四八一 厂开始生产。永磁推进系统的研制任务,则在九十年代中期开发出小永磁推进系 统,目前正在进行大永磁推进系统的攻关。超导电机技术的预研工作,亦在积极 进行之中。据该所长透露,动力电池、大永磁推进系统和超导电机技术为中共潜 艇重点研制项目,国家投入较大,军方催迫很急。
据有关资料看,七一二研究所在研制的动力电池,其实就是燃料电池,也为 一种不倚赖空气的潜艇绝气推进系统。作为一种电化学装置,燃料电池可利用潜 艇携带的氢和氧作燃料,在特定燃烧室进行化学反应和电解转换,然后输出直流 电驱动电机作为动力。燃料电池化学反应后的生成物为水,无需排污。燃料电池 推进系统的特点:一是装置中没有转动机械部件,因而无噪音辐射;二是无机械 能和电能损耗,电能转换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三是能量转换温度低,工作环境比 较安全;四是整个系统结构紧凑,不需排污设备。目前,德国、加拿大和俄罗斯 在燃料电池研制上均处领先地位。其中,俄罗斯研制燃料电池有三十多年历史, 在八十年代初成功进行了燃料电池推进系统的运行试验。俄罗斯新一代的阿穆尔 级常规动力潜艇,就将装备燃料电池推进系统。据闻,二零零二年之后俄罗斯向 中共交付的基诺级潜艇,亦将装配燃料电池推进系统。
至于大永磁推进系统和超导电机,则属二十一世纪的先进技术。磁流体推进 系统是通过磁场和电流的相互作用,对海水产生作用力,推动舰船航行。这种推 进系统没有活动部件,不产生噪音,是最理想的潜艇推进装置。目前,磁流场动 能仍较小,还不能满足潜艇的使用要求,超导体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超导 技术可大大提高电机效率,减小电机尺寸与重量,对建造小型高速潜艇具有重要 意义。一旦常温超导实现,就可使应用于潜艇的超导电机与磁流体推进系统成为 可能。目前,德国和日本在小型永磁电机和磁流体动力推进研制上,已有一些进 展。从七一二所所长的透露中,可看出中共正在研制永磁推进系统和超导电机, 且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至于研制进展如何,外界还不清楚。不过,一旦中共在 这两项技术上取得进展,其潜艇战力就将获得突破性发展。
其次,中共在潜艇水下导航技术上也取得重大进展。潜艇水下作战,必须确 知自己的位置与姿态,以及该向何处机动、向何处攻击、向何处躲藏,否则作战 无从谈起。尤其配备可水下长期潜航的绝气推进系统后,水下导航技术就更为重 要。不过,与水面和空中导航相比,潜艇水下导航极为复杂,精度难以掌握。目 前,水下导航在世界范围内仍是一大技术难题。然而,中共海军潜艇学院教师朱 海博士似已攻克潜艇水下导航的难关。据中共媒体报道,该博士用三年时间研制 出一套潜艇水下导航系统,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中共海军潜艇在山东威海附近海域 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水下导航技术及其嵌入的导航装置工作可靠、精度 较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潜艇安装使用。中共技术专家的评价是:该系 统的研制成功,大大提高了潜艇的水下导航与作战能力,使中共潜艇导航技术又 上了一个台阶。该潜艇水下导航系统的性能到底如何,外界现仍不可知。但从朱 的研究领域判断,该导航装置应与GPS 与激光雷达有关。
-- mmm...
[email protected]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86.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