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aoke()
整理人: only(2000-07-13 11:23:37), 站内信件
|
从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航空事业的进步导致许多复杂机翼的产生,有 的使用了现在人
们熟悉的襟翼和现代机翼。然而,翼展、迎角和几何设计还是有很大不同。一些 人的设想甚至是
取消所有平面而只保留机翼。40年代末以来,航空动力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对现代化工程
发展全新机翼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精心制作的增升装置被装入机翼前缘和后 缘,用于进场降
落,能折叠的襟翼好似魔术师袖子里变出来的手帕。一些副产品变得非常微妙。 道格拉斯公司
C-47型机厚厚的机翼能在寒冷潮湿的云中飞行,气动装置可以甩掉集结在机翼上 的冰雪,而法国
国营航空空间工业公司的ATR-42型机非常敏感,一点冰雪就能使其陷入危险的境 地。日益复杂的
设计使人们有时想重返早期发明家的思维境界,但由于技术、机械或政治方画的 理由而未能实
现。塞缪尔·皮尔庞特·兰利成功的串翼设计在许多年里被人们重复采用,用于 战斗机和运输
机。同样,1901年莱特兄弟制造的滑翔机的机翼也很流行,甚至今天在美国空军 最先进的B-2型轰
炸机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踪迹。莱特兄弟继续采用升降舵和方向舵,但仍顽固坚持 他的双翼设计。
双翼完美结合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平衡的翼展、翼弦和翼隔被许多设计家模仿 。
在以后的年代里,人们努力试验以使飞机获得增升能力,认为增升能力是低 展弦比飞机所固
有的能力。查尔斯·齐默尔曼进行了一些最成功的试验。他使大型螺旋桨的空气 流经过整个机翼
面。1942年,沃特公司的V-173型"飞行薄煎饼"飞机的成功试飞进一步加强了低展 弦比的应用概
念。V-173型飞机由布思T·吉东和纳吉布E·哈拉比等人成功飞行,后被发展成为 XF5U-1型圆平
面海军战斗机。这种飞机后被喷气发动机取代。低展弦比机翼最终发展成为三角 翼。1931年,天
才的亚历山大M·利皮斯教授成功设计出三角翼飞机。他参考了一系列发明创造设 计,研制出世
界上第一架三角翼火箭动力战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三角翼设计仍被许多 飞机采用,包括
美国首次问世的B-58型"盗贼"式超音速轰炸机。采用三角翼设计的外国制造商还 包括法国的达索公
司、瑞典的萨伯公司等。另一方面,高展弦比机翼轻而易举试验成功。许多滑翔 机广泛有效地采
用了高展弦比机翼。20世纪40年代末,法国制造商于雷尔·杜波依斯成功设计出 超高展弦比飞
机。这种设计被废止多年后,又被肖特兄弟的运输机成功运用,例如美国空军的 C-23型运输机。
到了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大多数航空工程都努力向伸臂低翼全金属飞机的共用 标准发展,一些
设计家坚持用非传统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1931年,俄国工程师米哈伊尔·马霍尼恩在法国对单翼飞机进行了可变翼展 机概念试验。这
架漂亮的飞机具有延长外翼翼片的特点,翼展能从43英尺延长到69英尺,机翼面 积能从226平方英
尺扩展到335平方英尺。较大的翼展可以使飞机起飞时有较大的载重。升空后,机 翼收缩可以提高
飞机的速度。其他发明家采用非传统的设计方案以保证飞机的安全。1931年,艾 伯特A·梅里尔设
计了防失速双翼飞机。同年,乔治W·科尼利厄斯制造出第一架可变机翼迎角飞机 ,这架飞机不
但具有可变迎角,而且具备前掠翼。1955年,可变迎角被成功地用于作战实践, 美军F-8U"十字
军战士"式战斗机采用了这种设计方案。飞机的设计目的不是避免失速,而是设法 从航空母舰上起
飞。德国人以其梅塞斯米特公司的P-ll01型喷气式飞机原形在可变几何机翼方面 领先一步。飞机虽
然从未起飞过,但被用作地面机翼研究试验平台。1951年,贝尔用他的X-5型改进 了这种设计,使
机翼可以从20度后掠到60度,使它成为第一架具有可变几何翼的高性能飞机。 1952年,格鲁
曼用他的XF10F4-1型"美洲虎"式飞机进行了可变几何机翼试验。他的可变后掠翼 原理首先被美军
F-14"雄猫"式战斗机采用。后来,这种可变后掠翼在世界广为流行。美国空军的 F-111型战斗机和
B-1型轰炸机。前苏联的米格一23飞机和苏一24飞机以及欧洲国家的一些战斗机都 采用了这种设计
方案。
在飞行时代初期,固定后掠翼被许多飞机采用,经常被用于解决重心问题。 利用后掠翼增加
马赫数是自30年代初以来一直研究的问题,一个偶然的机会涉及到早期作战喷气 式战斗机。梅塞
斯特公司的Me-262型飞机于1942年7月18日首次飞行。该飞机原被设计为平直翼飞 机,但是为弥补
发动机增大和改变重心的需求使设计人员将机翼改成后掠翼,使空气动力在偶然 机会增加了飞机
重要的马赫数。前掠翼飞机最初出现在1906年,并在欧洲作首次飞行。后来,科 尼利厄斯设计了
一系列前掠翼飞机,其中之一是一架滑翔机/加油机。1944年,第一架前掠翼喷气 式飞机飞行成
功,那是一架装备6个发动机的Ju--287型轰炸机。前掠翼被认为具有增加飞机马 赫数的优势。第一
架成功的商用飞机是战后造的"汉萨"喷气式飞机,是制造Ju-287型轰炸机的小组 研制的。先进的思
维设计方案甚至被格鲁曼公司现代X-29飞机采用。广大设计人员不断改变设计概 念,但只有伯
特·鲁坦的复合设计方案获得最大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参战国制造了没有机尾的原型机,目标不是追求 传统的稳定性,
而是通过消除滑流阻力增加飞机的速度,改进观察能力和集中火力。首创记录的 是 1941年意大利
生产的S·S·4型截击机。该飞机不但速度快,而且飞行性能好,一次发动机失灵 后被放弃。1943
年,柯蒂斯驾驶3架XP-55型"升空"式战斗机中的一架升空飞行。该飞机具有惊人 的失速特点和较好
的性能。"升空"系一种天体导航飞机。1943年诺思罗普公司研制出全部由镁制作 的XP-56型"黑色子
弹"飞机。共制造3架 XP-56型机,其中一架滑跑时坠毁。日本也迫不及待地加入 了制造飞机的竞
赛,生产出JTWI型"震电"式截击机。飞机具有推进式发动机和后掠翼。"震电"试 飞之前就已被批量
定货。1945年初期飞行试验成功。但还没等第二架原型机试飞,战争就结束了, 飞机也停止生
产。惟一进入批量生产和参加战斗的飞翼是先前提到的梅塞斯米特公司的Me一16 3型火箭动力发
动机,其1941年的一次飞行时速超过623英里。该飞机在续航和武器装备方面有一 定缺陷,但能作
为作战飞机成功飞行已经是很有效了。制造纯粹飞翼的宏伟目标使许多飞机设计 人员着了迷,从
雨果·容克斯和霍顿兄弟到安东尼·斯塔德尔曼和约翰 K·诺思罗普。人们呼唤 着真正的飞翼。
第一架真正的飞翼战斗机要算是GO229型机。这种双喷气发动机飞机主要由木头制 成以防止雷达
探测,所以说它也是第一架有隐身特点的飞机。它的飞行性能和操作性能非常好 。但同德国的许
多其它武器一样问世太晚,战争结束了。诺思罗普也造出了非常漂亮的飞机,他 的XB-35和 XB一
49型轰炸机在20世纪40年代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1946年6月25日,XB一35原型机 试飞成功。当
时美军总共订购200架XB一35型轰炸机,但由于轰炸效果不稳定,导致争议和计划 被取消。中型
喷气运输机的竞争导致波音YC-14型机和麦道 YC一15型机的问世。其中YC-15型机 的研制经验直
接导致了今天麦道公司C-17"环球霸王"运输机的诞生。C-17机是美军,也是目前 世界上最先进的军
用运输机。
-- mmm...
[email protected] OICQ:7959881 ICQ:75600258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86.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