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only()
整理人: only(1999-12-14 01:31:07), 站内信件
|
中距空对空导弹AA-9"阿摩司" 国别:前苏联 类型:空对空导弹 型号:AA-9"阿摩司"
简介:
80年代初,前苏联专为新型的米格-31截击机研制了一种重型的中远距空对空导弹, 该弹的编号为R-33,北约国家称之为AA-9"阿摩司"。 该弹采用窄长的边条式弹翼。 尾舵位于弹翼之后, 其翼展比弹翼稍大一些。从总体 布局上看 , AA-9与美国的AZM54AH不死鸟"颇多相似之处,弹径也一样,同为 0. 381米。该弹的长度约为4.15米,亦与"不死鸟"差不多。但AA-9的发射重量达 490千克、比"不死鸟"略重一些。AA-9 是目前现役空对空导弹中最重的,其 有效射程可达 100千米。
AA-9 采用多功能雷达导引头,具有下视、下射能力,既可打入侵的超音速战略轰炸 机,也可用于攻击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能同时拦截 4个目标。 AA-9 采用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以加大导弹燃尽速度和平均速度。 它在米格-31M 上用的是冷发射方式。据称,其机动性能比美国的"不死鸟"导弹要好。
"阿莫斯"空对空导弹 简介:
这上前苏联为米格-31截击机专门研制的远程空对空导弹,1982年开始服役。它 是目前世界上已服役的质量最大、射程最远的空对空导弹。全弹质量490千克,全弹 长4.15米,弹径0.38米。1990年的改进型对轰炸机迎头攻击是最大射程达 120千米以上。
导弹制导方式为,前几秒钟由程序控制,然后用无线电指令修正弹道,靠近目标后 改用接收目标的雷达回波进行跟踪,在离目标20米半径之内可将任何作战飞机击落。
俄罗斯第三代战斗机的主战武器AA-10 类型:空对空导弹 型号:AA-10 简介:
被北约国家称之为AA-10"杨树"的R-27空对空导弹,是由前苏联的威姆佩尔设计局 研制的。俄罗斯的米格-39、苏-37等新型战斗机都使用这种导弹,作为其超视距空 战的主战武器。 AA-10(R- 27)导弹的性能明显优于美国的"麻雀"导弹和法国的玛特拉530D。该弹的 导引头分为半主动雷达型和红外型,前者称为 R-27R,后者称为R-27T。红外型 R-27的实际有效射程比雷达型的要近一些,尽管红外导引头的有效截获距离比 半主动雷达导引头的截获距离远,且跟踪角速度大50%,但它的最大离轴发射角相对 小一些。 R-27T 导弹长约3.7米,弹重234千克, 射程40千米;R-37R长约4.1米, 弹径 23米,弹重253千克, 射程约50千米。R-27导弹有多种改型,如 R-27ET/ER/EM/EA。其中ET型和ER型是在T型和R型的基础上加长的,ET型 增至4.5米,而ER型的弹长增至约4.7米,后部弹径增加至0.35米,导弹的重量提 高到350千克,射程可达70~75千米。上述导弹于80年代中期装备部队。EM、EA是 ER型的进一步增程型、EM的弹长增至5米左右。最大动力射程可达lT0千米,该弹于 90年代初装备部队。 AA-l0(R-27)导弹采用三翼面布局,在弹头前部有 4个小边条,其后是操纵舵面, 弹尾装有 4个双梯形弹翼。该弹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在世界上率先采用了新颖的 倒梯形的操纵舵,其机动性也因此而明显得到改善。
类型:空对空导弹 型号:AA-11 简介:
R-73 导弹是前苏联 80年代研制成功的一种先进的红外格斗导弹,北约国家称其为 "射手"AA-ll。该弹于1987年开始装备部队,可挂载在米格-21、米格-23、 米格-29、苏-27等飞机上,能在昼间和夜间对作机动飞行的飞机和巡航导弹实施攻击。 该弹的布局形式与 R-60差不多,但导引头更先进、弹体更长、射程也远得多。 R-73的弹长约2.9米,弹径 0.17米,翼展约 0.51米,战斗部重 8千克。它分为 两种型号,一种是MIKl,重约105千克;一种是 MK2,重约l10千克。该弹采用 主动雷达近炸引信,导引头可与飞行员头盔瞄准具联动,达到快速瞄准跟踪、快速 发射的要求。其离轴发射角约为60度。 R-73 使用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在尾喷口内装有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因而其过载能 力很强,最大可达40g, 能攻击做 12g机动的目标。这种具有全向攻击能力的导弹的 最小发射距离仅 300米,是所有现役空对空导弹中最小的,而其最远发射距离则可达 30千米,在红外制导的空对空导弹中也是比较大的。
俄罗斯最新型的空对空导弹AA-12 国别:俄罗斯 类型:空对空导弹 型号:AA-12
简介:
AA-12是目前俄罗斯研制的最新型的空对空导弹,这种先进的超视距拦射导弹的研制 者是威姆佩尔设计局,其俄罗斯编号为R-77,也称之为AAM-AE或RVV-AE。 该弹采用正常式气动布局,弹翼为 4片小展弦比的细长边条翼,它的尾翼操纵面非常 独特,是一种矩形网格状的翼面。据称,这种尾舵的操纵效率极佳,可大幅度地提高 导弹的机动性,该弹能攻击 12g的机动目标、可用来拦截无人驾驶飞行器和巡航导弹。 R-77 长约3.6米, 弹径0.2米, 头部装有主动雷达导引头,弹上雷达的有效作用 距离约20千米,在这一距离内发射,导弹可以"发射后不管"。 若目标超过20千米,R-77的导引方式是先指令控制,然后主动雷达制导。该弹的发 射重量为175千克,其最大射程约80千米。由于该弹尺寸不大,重量较轻,只要机载 雷达能配套,可挂载在大多数俄罗斯现役战斗机上,甚至能由轻型的米格-21-93战 斗机携带。 R-77的改进型称为R-77RVV-AE-PD,其最大射程增至100千米以上。
超级响尾蛇"AIM-9L 国别:美国
简介:
AIM-9L 是美国吸取越南战争的教训,于7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的具有全向攻击能力的 第三代"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曾被誉为"超级响尾蛇"。该弹的外形与AIM-9B相似,舱 段布局与AZM-9D相同,而弹翼和陀螺舵则与AIM-9H一样。 它与AIM-9B外形的最大区别是,弹头较尖、前舵面由三角形改为双三角形。其导引头 采用氩制冷的锑化钢探测器,探测灵敏度较高,导弹能从前半球攻击目标,攻击角大 干90度。
AIM-9L 的弹长为2.87米,弹径为0.137米, 翼展0.63米,发射重量约为86千克 ,射程增大至18.5千米。最大速度增至M数2.5。
"麻雀"空对空导弹
国别:美国 简介:
此型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批量生产能超视距迎头攻击的空对空导弹,美国较早开始研制的 一种中程导弹,主要用于攻击敌方的轰炸机、战斗机和巡航导弹。1955年开始服役, 从1946年至今已发展了十几种型号,如"麻雀Ⅰ"、"麻雀Ⅱ"、"麻雀Ⅲ"、"麻雀ⅢA"、 "麻雀ⅢB"、"麻雀AIM-7M"等。
导弹长3.66米,弹径203.2毫米,射程45千米,弹质量228千克。制导 方式为半主动连续波雷达制导。导弹由导引头舱、控制舱、舵机舱、战斗部和发动机 舱组成。战斗部杀伤半径为20米。除美国的海、空军装备外,以色列、加拿大、澳 大利亚、希腊、土尔其等国均都装备了这种导弹。"麻雀"导弹曾在几次局部战争的空 战中使用,均能准确地击中空中目标。
"麻雀"AIM-7M空中格斗导弹 ,被称为"空中斗士",导弹长3.66米,弹径 0.20米,重227公斤,射程45公里,采用脉冲多普勒兼连续波半主动雷达 制导,最大作战高度18.3公里,飞行速度为4M。它操纵灵活,可靠性强 ,抗干扰能力较强,具有下视下射能力,能对付多个目标。是海湾地区美军主 要的中程拦射导弹,装备在F15、F16、F4等战斗机上。开战后,美空 军F15战斗机用"麻雀"AIM-7M导弹击落了伊军"幻影"F-1战斗机。 在海湾战争中共发射了71枚,命中25架飞机。该导弹单价大约在10至於 7万美元之间。
"不死鸟"空对空导弹
国别:美国 类型:空对空导弹 型号:"不死鸟"
简介:
美国研制的一种远距离、全天候、全空域超音速机载武器系统。1973年开始服役 美国主要装备在F-14、F-111战斗机上,用于攻击来袭的超音速轰炸机和巡 航导弹,控制空域和保卫舰队安全。配合飞机上的火控系统,可同时跟踪攻击6个目标。
导弹长4.96米,弹径380毫米,翼展915毫米,发射重量454千克, 最大射程15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每秒1665米。战斗部采用高能炸药,重 60千克。1架F-14战斗机可携带6枚"不死鸟"导弹。
该导弹采用边跟踪边扫描发射、单目标跟踪发射、空战中机动发射等三种发射方式 ,能有效地攻击多种目标,特别是小目标和低空目标。在严重的电子干扰或恶劣气 候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可能性的攻击能力,其攻击区较大,杀伤率较高。虽然导弹 技术先进,但从末在实战中使用过,因价格昂贵,每枚约为30万美元。 美国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
国别:美国 类型:空对空导弹 型号:AMRAAM
简介:
这是美国最新型的中程空对空导弹(AMRAAM),1979年开始研制, 1990年服役。
1993至1994年在伊拉克领空"禁飞区"先后发射过4枚,击落教练攻击机 等飞机3架。发射后先用指令引导,靠近目标15至20千米进改为弹上雷达制 导。最大射程约64千米,全弹质量157千克,弹径0.178米,全弹长 3.65米。。 "发射后不管"的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AIM-120
国别:美国 类型:空对空导弹 型号:AIM-120
简介:
AIM-120是美国研制的一种"发射后不管"的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它首次使用便取 得战果,揭开了世界空战史上新的一页。在此之前的超视距空战,由于大多采用 半主动雷 达制导的导弹,发射导弹后,载机必须保持对目标的跟踪和照射,直至击中目标。 在这段 时间里,载机不能做大的机动,很容易遭到敌方的攻击,甚至可能出现空战双方都 被对手击落的结局。
AIM- 120 的最大特点是"发射后不管",因而可避免上述缺点。该弹有三种发射方式: 无干扰的正常发射;机载雷达跟综干扰源发射;目视发射。其制导方式采用的是以 末段主动制导为主的复合制导,在较近的距离内不需要机载雷达照射目标和给导弹传 递信号,发射导弹后,载机可立即机动脱离。 AIM- 130还具有多目标攻击、抗干扰 、远距发射和近距格斗等能力。其最大射程 为 80千米,最大过载50g,能攻击以 llg机动的空中目标。可以说,这类导弹的 出现,将使超视距空战的战术发生新的变化。
空对空导弹"魔术"ⅡR550 国别:法国 类型:空对空导弹 型号:"魔术"ⅡR550 简介: 玛特拉"魔术"ⅡR550是在"魔术"R550的基础上改进的,其外形与"魔术"R550相 似,仍采用双鸭式气动布局。该弹于1978年开始研制,l985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它对 "魔术"R550的改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采用多元红外导引头,使灵敏度提高了20余 倍,抗红外干扰能力大大改善;二是用抗干扰能力强的电磁近炸引信取代红外近炸引信; 三是采用新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增大了约10%;四是当载机的火控系统出现故障或 受到电子干扰时,导弹的红外导引头可以独立完成自由发射。通过上述改进,具有全向 攻击能力的"魔术"ⅡR550格斗导弹无论在射程、精度、抗干扰能力、探测能力等方面均 大大超过"魔术"R550空对空导弹,成为法国空军现役的主战武器之一。 "魔术"Ⅱ R550 导弹长2.75米,弹径0.157米,发射重量90千克。
中距空对空导弹"米卡"导弹 国别:法国 类型:空对空导弹 型号:"米卡" 简介:
"米卡"导弹是法国玛特拉公司于1981年开始研制的一种先进的中距空对空导弹。该弹 于90年代初投入批量生产,可装在"幻影"2000、"阵风"等先进战斗机上使用。 " 米卡 "的气动外形与" 超530D "非常相似,也采用窄长边条式弹翼和后缘呈阶梯形的 尾翼。其尾喷口内装有4个可大大提高导弹机动性的燃气偏转装置。在导弹发射后的 几秒钟内,由于空气动力控制系统的操纵效率低,因此仅用燃气偏转装置进行推力矢 量控制,当导弹达到超音速后,二者才共同控制导弹的飞行。
"米卡"导弹的机动性能极佳,其最大过载超过35g。这种导弹采用两种可互换的导引头 ,一种是主动雷达导引头,另一种是被动红外导引头。由于它射程远,机动性好,制 导精度高,既可用于中距拦射,也可用于近距格斗。"米卡"的主动雷达型采用捷联式 惯性系统和主动雷达制导。其主动雷达的探测距离约为20千米。"米卡"的红外制导型 采用红外成像焦平面阵列/电荷 耦合器件,分辨力高,抗干扰能力强。其性能优于现役的红外格斗导弹。 该弹长3.10米,弹径0.16米,翼展0.61米,弹重l10千克,射程50~60千米。
空对空导弹"天剑"Ⅱ型 国别:中国台湾 类型:空对空导弹 型号:"天剑"Ⅱ型
简介:
"天剑"Ⅱ型是台湾在 AIM- 7F"麻雀"ⅢB的基础 上仿制改进的一种中距空对空 导弹。 该弹的气动布局与 " 麻 雀"弹一样, 4片固定式安定 面嵌装在尾部槽内, 4片全动 式梯形操纵弹翼装在弹体中部。 "麻雀"弹主要装接在大型战 斗机上,因此,其弹翼翼 展比 较大,平面形状多呈三角形。 而"天剑"Ⅱ型为了能由较轻 型的飞机携带,其弹 翼翼尖切 去一截,平面形状呈梯形。 "天剑"Ⅱ导弹采用半主 动雷达导引头,其弹长 为 3.6 米,弹径 0.203米,发射重量 190千克,射程 40千米。 l996年 3月, "天剑"Ⅱ的改进型试射成功。该弹的 末段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因此, 可以发射后不管。 红外制导的"怪蛇"Ⅲ空对空导弹
国别:以色列 类型:空对空导弹 型号:"怪蛇"Ⅲ pl-8
简介: 红外制导的"怪蛇" Ⅲ空对空导弹是以色列拉法尔武器局在"蜻蜓"Ⅱ的基础上改进出来的 一种第三代空对空导弹,其作战性能大约与美国的"响尾蛇"AIM- 9L相当。 该弹于 1975年开始研制,1982年投人生产。装备部队不久,即被用于黎以战争,在 空战中取得较好战果,受到各国军界相当高的评价。"怪蛇"Ⅲ的外形确实有些怪,它的 弹翼不像大多数红 外制导的空对空导弹那样位于尾部,而是前移了一段。其平面形状也不是梯形或三角形的, 而是近乎平行四边形。该弹采用制冷的锑化铟探测元件,提高了导引头的灵敏度,扩大 了视场,具有较大的离轴跟踪和离轴发射能力。它的单轴最大过载达 30g以上,可对机 动目标实施全向攻击。
"怪蛇"Ⅲ弹长 3.0米,弹径0.16米,弹重 120千克,战斗部重 11千克,最小发射 距离 500米,最大发射距离可达15千米,有效射程5千米。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 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bbs.huizhou.gd.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