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nnine()
整理人: only(1999-10-21 16:50:19), 站内信件
|
防空飞弹
防空飞弹在1998年珠海航展中共展出7种产品,其中实物有5种,有一种只有 资料简介,可看性在3类飞弹中居首位。
前卫二号(Qw-2)和QW-1同属单兵肩射防空飞弹,虽然厂商否认它与俄国科 洛姆那的9K310IgLa一1(针一1)/SA一16螺丝锥(Gimlci)有关联性,然而两者 在弹、筒外型上极为相似,所以应该也是采用QW-1改良自刺针(Stringer)的方 式来设计。
针-1曾授权保加利亚生产,前苏联在1981年开始使用,後来推出改良的9K38 IgLa(针)/SA-18。为何中共不以较佳的9K38为基础发展QW-2颇令人不解,但正 如QW-1是以刺针作反向设计而来一样,推测QW-2是以国际军火市场上流通的9K31 0为基础所发展,并非从俄罗斯引入技术。
QW-2的弹尾有4片折叠弹翼。,导引头後方有二片弹出式小型气动翼面, 构型亦与QW-l/刺针相近,只是折叠尾翼和导引头等略有差异而已。该弹采用双推 力固态火箭发动机,助推发动机工作时间小於0.1杪。之後,主发动机将飞弹加 速到600公尺/秒的最大速度。导引头设计与9K310不同,抗干扰能力较佳,但不清 楚有否采用9K38上的双频导引头设计。不过,似乎没有QW一1和9K38上的末段前像 偏移模式,杀伤机率稍低,然而仍具备全向攻击能力。QW-2可储存期8年,操作温 度,40至+55度(QW-1为十60度)。系统全重与9K310、9K38同为18公斤(QW-2是 16.5公斤),飞弹重量比9K38的11公斤多了0.32公斤,弹头重量较9K310、9K3 8的2公斤轻l/4。飞弹全长比前二者的1.7公尺短0.11公尺,弹径二者皆为72公厘 ,飞弹速度与QW一1同为600公尺/杪,可能采用相同发动机。从行军转作战状态, QW一1及9K38分别需时10和13杪,QW一2则不详,但反应速度QW-1和QW-2分别是3秒 及小於5少。QW2和9K38有效射高同为10到3500公尺,比9K310高1,000公尺,与Q W-1(30至4000公尺)相比,各有优点。上述各型飞弹的最短有效射程均为500公尺 ,但9K310、9K38、QW一1、QW-2的最大有效射程分别为5、5.2、5和6公里。
从上述的比较可以发现,QW-2虽然衍生自9K310,但是性能已经过大幅精进, 除了导引技术、抗干扰能力以及命中率不明之外,QW-2的局部性能更超过了9K38 。俄方称9K38的效能比9K34箭3(SA-14)提升6倍,因此推测QW-2的效能较老旧的 红樱5号(HN-5)提高10倍以上,中共在这个技术领域上已经接近俄罗斯的水准, 但是仍然不及欧美国家。观察中共同时采用俄国技术的QW-2和西方技术的QW-1, 中共未来将融合俄国和西方技术研制出的全新飞弹和其他武器系统。
猎鹰60/60N (LY一60/60N)中低空点防御飞弹,分别展出了实物及两套模型 。其原型是10年前从义大利引进的腹蛇飞弹,取代第一代中共三军通用的飞弹一 红旗61(HQ-61,装备空军的是歼8Ⅱ的PL-10)。由于中共陆军不满意其性能,甚 至俄制BUK (SA-11)也未能打动军方,于是与俄方合作开护更先进的红旗16(含 全新垂直发射系统和相位阵列雷达)。因此,LY-60只有海空军采用,装备歼8-2 的PL-10严格来说是原厂进口的腹蛇飞弹,未来可能只有新造的055G江卫Ⅱ级舰会 采用LY一60,陆基型只能寄望於出口。
LY一60的性能超过腹蛇飞弹,接近1990年代水准。两者的弹径相同、弹 重相近,但LY一60的弹体较长、翼展较宽、速度较高、G负荷较大(35G),拦截 目标速度600公尺/秒,目标最大G负荷7G,拦截范围高度30至12000公尺,斜距1至 18公里,最大俯仰角60度,反应速度9秒,配备钢珠式弹头,单发杀伤机率60%至 80%。整套系统能同时处理40个目标,追踪具威胁性的12个,同时攻击其中3个。 全套系统包括: 电源车、运输装填车、飞弹测试车、电子维修车、机电维修车、 备件仪表车、工具车各1辆,搜索雷达车1辆、照射雷达车3辆、飞弹发射车6辆等 。其搜索和照明雷达与意大利制者不同,采用半主动连续波(CW)导引方式,导 引雷达是I/J波段单脉冲式,具备移动目标显示(MTI),频率捷变(FW)等抗干 扰技术。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处理器智慧模组技术,使全系统变成有人工干预能力 的指令控制系统,使LY一60的抗干扰能力、目标识别能力、反应能力大幅提高, 更具有改良弹性。
整套LY一60除了飞弹之外,已经没有大多腹蛇系统的影子,可视为全新设计 。LY一60N的性能则与陆基型相同,能够对付掠波反舰飞弹,设计上增加了发射器 、双轴稳定设计、抗腐蚀能力,提高了其可靠性及可维护性。
飞蒙90(FM-90)野战低空防御飞弹原称为FM-80M,後来在射控系统及电脑系 统上大幅改良,飞弹性能有所提升。为了证明它具有1990年代的水准,被改称为 FM-90。在1998年珠海航展中,长峰科技工业公司以FM一90的实物及图片展出,其 搜索雷达每天连续转动8小时以上,转速60次/分,全套系统的展示颇具动感,成 为全场的焦点之一。
其实,FM一90是中共现役红旗7号的改良型,在1995年开始研发,改良工程吸 取大量波湾战争的经验。整套装备由搜索指挥系统(SS)、发射导引系统(FS) 、和千瓦电站和飞弹四部份组成,全部可装在总重11吨的拖车上,牵引时速50公 里/时,另外也有自走型。使用温度一40至十60度,采用四级维护体制,平均故障 修护时间(MTTR)小於30分钟,防御面积超於60平方公里,反应时间6杪,能拦射 20公尺以下、最高速度500公尺、雷达反射截面小於1平方公尺的目标。
FM一90能以三种不同导引方式同时对付三个方向的目标,导引方式有4种 :雷达、电视/雷达、红外影像/雷达、电视或红外影像手动追踪。雷达搜索距离 25公里、追踪距离20公里,对巡弋飞弹、空对地飞弹、反辐射飞弹追踪距离17公 里。连发间隔时间3秒,飞弹全程接受无线电指令导引,弹头为高能破片聚焦式, 引信是多档电子式,装药是TNT一黑索金-玻璃纤维混合炸药。飞弹有效射高15至 6000公尺(FM一80是15至5000公尺),有效射程0.7至15公里(FM一80是0.5至1 2公里),飞行极速3马赫(FM一80是2.3马赫),但单发杀伤机率从85%至90%降 为80%。
从外型上看, FM一90与FM-80M的区别只增加了资料链的垂直天线和发射车上 的红外影像镜头。搜索指挥车由脉冲都卜勒雷达、资料处理及显示设备、车际资 料传输及话务系统、无线电和敌我识别器组成,雷达为3波段脉冲都卜勒雷达, 有良好的杂波环境移动目标显示和抗干扰能力,具扫瞄暨追踪功能,可为3辆发射 车指示目标。发射车包括KU波段与毫米波结合的单脉冲雷达,电视和红外影像追 踪系统、红外绵位置标定器、资料及显示处理设备,车际资料传输及话务系统、 4联装发射筒、飞弹顺序器等,其雷达具备频率捷变功能。
从性能上看,FM-80已经超过了懈树、短剑、罗兰Ⅱ及响尾蛇,约略与後二者 的改良型相当。自1990年9月17日服役以来,颇受中共陆军好评和欢迎,大幅改善 了中共陆军的低空防御能力,成为苏联解体前中共第一种端得上国际舞台的防空 飞弹。更精进的FM一90,采用706所设计的超大规模电路(VLSlC)电脑代替原用 LSIC电路的S-9电脑,同时大量采用数位化、模组化设计和其他改良措施,在严重 主动、被动干扰和地面杂波、气象杂波等干扰条件下, 该型飞弹仍有很强的抗干 扰、作战和生存能力。与其原型响尾蛇相比,FM-90已经大幅提高超低空、快速反 应、伉干扰、反飞弹等能力。
近年来频繁出国访问的052型旅沪级驱逐舰,舰上的8联装同型系统,以外购 的法制海响尾蛇飞弹仿回溯设计(Reverse Engineering)而成,正如FM一80源自 响尾蛇的情况一样,判断其性能亦应较海响尾蛇有局部的提升。该系统的红外角 偏差追踪装置能克服海面镜像效应,并采用高精度电磁近发引信,在导引第1枚飞 弹时,可提前对第2枚飞弹导引,据说能同时攻击8.5公里内的3枚掠波反舰飞弹 。但是该系统的追踪导引系统仍未臻完善,飞弹主动段时间太短,速度较低,抗 极高速机动掠海反舰飞弹能力不足。采用倾斜护射架,也不容易对付全向攻击, 因此正针对该系统上述弱点作改良,未来移植FM-90成熟技术的可能性很大。
凯山1号(KS-1)中高空防空飞弹在航展中不但再次展出实物, 且展出一个连 级单位(4部发射架)及导引雷达模型。这是一种有多目标截击和追踪能力的武器 系统, 每个作战单位拥有24枚飞弹,飞弹弹头超过100公斤,能以20G转弯,最大 速度小於4倍音速(小於1、200公尺/秒),可攻击750公尺/秒作5G机动的目标。 飞弹采用少烟药粒,减少尾焰对TVM导引信号哀减和干扰。
江南航天公司在不太显眼的角落,首次展出了KS-1的SJ-212相位阵列搜索/导 引雷达。该雷达搜索距离115公里,追踪距离80公里,导引距离大於50公里(飞弹 有效射程42公里),方位扫瞄角120度,波束宽之度,工作频率估计是G波段,某 些数据与爱国者的MPQ-5雷达相似,甚至雷达仰角(67.5度)也可能相同。两者 的外型相似,都有一个接近圆形的主天线阵列负责搜索,但是SJ一202的敌我识别 (IFF)天线装在主天线上方,而非类似MPQ-53装置在下方,形状也不相同。但它 们都以L波段工作, 抗干扰的旁瓣对消阵列SJ一202是3个矩形,置于主天线下方 , MPQ-53则置於3个地方,数量为5个,形状6角形。
负责TVM的导引天线,MPQ-53只有右下方的一个,但SJ-202则有左右上角和右 下方共3个。前者能够同时控制3枚飞弹,後者应能导引2枚飞弹,整个雷达共计可 导引6枚飞弹同时攻击3至6个目标,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和对抗空对地飞弹的能力 。近年曾有传闻指出,以色列已经把爱国者的技术转移给中共,从这种中共第一 代使用TVM技术的雷达和飞弹来评估,似乎有这一种可能性。但KS-1与S-300PMU1 仍存有较大的性能差距,中共军方权衡後仍忍痛放弃这种革命性的国产飞弹,并 以红旗15之名仿制改良S一300pMU1,KS一1的未来只能寄托存海外。
FT一2000反辐射防空飞弹是98年珠海航展最受注意的产品, 但是会场内 只有宣传品发放,没有任何模型或实体的展出。它应该是全球第一种「纯反辐射 防空飞弹」,全长6.8公尺,弹径0.466公尺,长径比14.6,介於S一300PMU1的 15.5和爱国者的12.6之间,高速性能应该不错;重量1.3吨,介於S一300PMU1的 1.048吨和爱国者的0.75吨之间。射程范围方面,FT一2000、S一300PMU1、爱国 者分别是12至100公里、5至150公里以及3至100公里,有效射高分别是3至20公里 、0.01至20公里以及0.06至24.2公里,从这里可以发现其最大射程和射高与美 俄飞弹相若。因为是反辐射飞弹,美军曾认为它能够攻击近地轨道卫星,从上述 数据可知这是错误的判断。导引段可探测2至K千兆赫S-Ku波段)的电磁波,其攻 击目标为各型预警机、干扰机、电子侦察机和发出雷达波的飞机,其被动接收机 涵盖频率范围仍应扩人。
搜索雷达为全新的3D传统雷达,主抛物面天线由多个小型圆盘天线构成,采 用高频操作,目前正与俄罗斯洽谈引进。有趣的是,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公司曾 经指出:「FT一2000已开始配发防空部队」,上述雷达可能是用于出口的次级设 备,该公司同时宣称正开发一种与S一300PMUl搜索雷达(64N6E双面机械旋转阵列 雷达)同样的系统。从中共已引进S-300系列来看,这段话可解释为仿制64N6E雷 达, 也能解释FT一2000已经服役,却没有配备搜索雷达的情况。
笔者认为, FT一2000的最好部署方式是与传统防空飞弹混编,任务角色日益 吃重的S-300PMUl与FT一2000不但是最佳的组合,且具设计相同的运输/发射车也 能以近似的外形混淆对手的侦察。因此我们可以相信,目前FT一2000已经加入操 作S一300PMUl的部队(如著名的防空导弹二营),它们能够共用64N6E雷达,也可 以解释FT一2000已经服役却没有搜索雷达的情况。并实上,相同介面的飞弹根本 没有需要配备2种雷达!另外,最近有人在南京战区目睹该型飞弹与S-300PMU1停 放在一起,这就更加能够证明笔者的推测。在南京战区部署FT一2000,显然是用 来对付台湾的预警机和电战机。
无论飞弹及运输车,仔细观察FT一2000和S-300PMU1仍可发现两者的细部差异 ,不能因为有俄罗斯专家辅助设计工作和相似的外形, 就可简单认为FT-2000只 是S一300的反辐射衍生型。这两套系统同样采用8轮载具,但FT一2000的国产载具 除了和5P85SE外型不同外,推测性能应该也不同。
飞弹发射筒的直径较S-300小,长度也略短,外部的加强肋位置和数量也不同 ,底部的密封盖近似于早期S-300PPM,但加强肋的数量较多。相信其采用了端羟 基聚丁二烯(HTPB)与壳体粘合的固体推进剂,极速大於5马赫。另外,两者无论 气动外型及内部构造都不同, S一300系列各型飞弹内部由前至後的设备排列都是 半主动雷达接收机、仪器舱、引信弹头,但FT-2000则是被动接收机、弹头、引信 、仪器舱,其中接收机有8条水平阵列天线。弹底和早期S-300的5V55K、5V55R飞 弹同样采用4片燃气舵(Gas Vane)负责转向,并非S-300PMU1上48N6E飞弹的液压 舵。在气动翼面方面,5V55和48N6E飞弹都采用折叠尾翼,後者更是负责转向的全 动尾翼, FT2000则是使用形状类似爱国者的固定式小型尾翼,弹体增设类似标准 飞弹上的长形边条翼以强化水平机动性,并加强弹体结构。笔者判断其机动性可 能超过S-300PMU1的21G和爱国者的25G,以大型飞弹而言性能相当杰出。
-- __________
/___ ____/ __ __
/ /__ __ __\ \/ /
/ /___\/ \/ / \ /
/_/\___/_/\__/ / /
/_/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91.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