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aoke()
整理人: only(2000-07-05 13:40:04), 站内信件
|
幻影”2000是法国在ACF计划中止之后着手研制的单座、单发轻型战斗机。1 975年12月法国空军正式宣布选用“幻影”2000作为80年代中期以后的主力战斗机 ,第1架原型机于1977年底出厂,1978年3月首飞。生产型飞机于1983年开始交付 ,1984年形成初步作战能力(装备了第1个作战中队)。截止到1995年底,已有“ 幻影”2000C/B、E/D、N、和“幻影”2000-5等5种型号,订货数达550架,1995年 初已交付400架以上。
“幻影”2000飞机的导航/攻击系统是以数字计算机为核心的综合系统。实现 了导航/攻击/显示的缩小合化。各分系统之间通过多路传输数据总线连接。
“幻影”2000采用和“幻影”Ⅲ相同的“无尾三角翼”气动布局,但应用了 电传操纵、放宽静稳定度和复合材料等多项先进技术,并安装有大推力涡轮风扇 发动机及更先进的电子设备,使作战水平大幅提高,“幻影”2000成为第三代战 斗机中的一员。
“幻影”2000飞机采用前缘58度后掠的大型三角形下单翼和大后掠角大面积 的垂尾,两侧进气口呈半圆形并带中心半锥体。在进气口后的机身上,另装有一 片小翼,可对主翼产生有利干扰涡。视界良好的水泡形座舱盖前有一个空中加油 用的受油管。 “幻影”战斗机,可称得上是一种“名牌”战斗机。从目前国外战 斗机的研制和销售来看,真正能与美国和前苏联战斗机抗衡的,也就数“幻影” 飞机了。从60年代初“幻影”皿装备部队以来,“幻影”系列飞机牢牢地占领了 世界战斗机市场。它不仅是法国航空兵的主力战分机,而且已成为不少第三世界 国家空军的主力机种。它的改进型迅速而繁多,形成了一个“幻影”飞机系列。 国外有人用“幻影时代”来形容“幻影”系列战斗机发展的盛况。“幻影”2000 是“幻影”系列中最新的一种战斗机,也是目前第三代战斗机中唯一采用不带前 翼的无尾三角翼布局的飞机。虽然它至今还没有赫赫战绩,在海湾战争也不象F— 15、F—16那样引人注目,但从其性能水平和作战效能来看,确是一种研制得相当 成功的好飞机。现在,法国军方已决定选用“阵风”战斗机作为新一代战斗机, “幻影”系列的发展也行将终结,但是“幻影“2000”飞机的改型至少要用到20 10年。
70年代中期,美国F—15等第三代战斗机开始服役,法国也开始考虑其主力战 斗机的更新换代。1975年底,法国决定选用“幻影”2000战斗机来逐步取代“幻 影”III和“幻影”F.1,计划干80年代中后期成为法国的主力战斗机。“幻影” 2000采用了与“幻影”III相同的无尾三角翼气动布局,但由于采用了电传操纵、 主动控制技术等新技术和新型的机载电子设备,并采用了新型涡轮风扇发动机, 因而作战效能比以前的“幻影”飞机大有提高。1978年3月,第一架原型机首次试 飞。1983年,“幻影”2000飞机开始装备部队。除装备法国空军外,这种飞机还 向埃及、印度、秘鲁、阿联酋和希腊等国出口。
“幻影”2000的改型有:
“幻影”2000C 基本型,单座制空型战斗机,1983年交付部队。
“幻影”2000B 双座截击兼教练型。
“幻影”2000E 单座多用途改型。
“幻影”2000D 双座多用途兼教练改型。
“幻影”2000N 双座对地攻击机,由于结构加强,能以高亚音速的高速度沿 超低空60米高度强行突防渗透进行袭击或实施核打击,是一种能深入敌后作“外 科手术式”奇袭的机种,1987年2月服役开始。
“幻影”2000是很有特色的一种第三代战斗机,它是目前已服投的第三代战 斗机中唯一采用不带前Il的三角翼飞机。可以说,这是一种独树一帜的第三代飞 机。法国在战斗机研制方面独树一田的做法不仅体现在“幻影”2000飞机上,而 且体现在整个“幻影”系列飞机的形成和发展之中。
从法国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来看,与美国是有相当差距的;与西欧一些国 家相比,法国也并不占优势。法国就是仗凭其“独树一织”的精神,坚持其独立 性,才取得了在战斗机研究领域中重要的位置。法国在战斗机发展过程中,独立 性主要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适合国情的发展思想。法国是个第二世界国家,在经济和技术上与 美国有差距,因而不能象美国那样强调“全新设计”和研制各种用途比较单一曲 战斗机,而是坚持“渐改”发展和注重“一机多型”、“一机多用”。法国空军 的主力战斗机从“幻影”III、“幻影”2000系列,直到它前正在研制中的“阵风 ”战斗机,都坚持了“渐改”发展的途径。这种研制途径的优点是研制周期短、 经费节省,既能继承上一阶段设计的长处,又能在一、两项关键性能上有重大突 破。从“幻影”飞机系列的研制进展和使用结果来看,这种做法是成功的。
一机多型和多用,是“幻影”飞机的“传家宝”,“幻影”2000飞机也不例 外。它的基本型是空中优势战斗机2000C,可遂行全天候、全高度/全方位、远程 拦截任务;不久又发展了2000B双座教练型和2000N对地攻击型,最近又研制了空战 能力明显提高的2000—5型。此外,还发展其它的一些改型机。对一个经济实力不 十分雄厚、要求装备数量不太多的国家来说,这种“多用途”飞机是比较合用的 ,而且也有利于出口和争夺国外用户。
二是坚持自己的技术特点。无尾三角翼气动布局,是“幻影”飞机的一个重 要技术特点。这种布局有一些固有的缺点,所以达索公司曾在60年代末研制了中 等后擦翼布局的“幻影”F.1战斗机。但是,使用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在荷兰 等四个国家决定购置F—16而不是F.1后,达索公司更痛感放弃三角翼方案是不明 智的。
他们看到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获得优势。于是,“幻影”2000飞机 重新起用三角翼布局。同时依靠达索公司坚持进行预研,采用了电传操纵、主动 控制技术、新型动力装置和复合材料,终于研制出一种作战效能大有提高的“幻 影”2000战斗机。它采用的M53发动机的性能水平并不很高,其推重比比F—16用 的Fl00发动机几乎要差一个等级,这是“幻影”2000飞机最大的不足之处。但达 索公司通过采用其它措施弥补了这个不足,使其总体性能满足了要求。而且由于 M53发动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维护方便,反而成为招睐第三世界国家用户的的 一个最主要的特点。
三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法国的战斗机发展一直面临着众多难题:经 济实力有限,基础工业和基础技术比较薄弱,一些关键技术的水平明显落后干美 国等。应该说,其自行研制战斗机是有相当困难的,但法国长期来一直坚持“以 我为主”的独立自主发展战斗机的道路。它曾柜绝购置美国A—7飞机,发展自行 研制的“超军旗”;没有购置效费比较高的F—16飞机,而自行研制了“幻影”2 000;在与英国等联合研制下一代战斗机时,困难以在一些关键项目中取得主导地 位,而毅然退出合作,自行发展“阵风”战斗机。如果光从技术水平、作战效能 和经济性来分析,法国未必一定要进行“阵风”飞机的研制工作,因为F—16筹飞 机的新改型很有可能能取代“阵风”。 法国坚持研制“阵风”的关键原因,是要 在航空工业和战斗机发展上坚持独立自主的道路和保持在西欧的领先地位的决心 。对法国来说,这种政策是正确的、是有效的。
技术特点
“幻影”2000是一种技术先进、作战效能较高的战斗机,它有如下一些主要 技术特点。
(一)气动设计
从结构上看,“幻影”2000采用的三角翼布局是比较理想的方案。展弦比小 ,有利于减小弯矩,根梢比大,使气动中心接近翼根,也可减小弯矩。翼根处的 绝对厚度大,不仅利于减轻机翼结构重量,便于制造,而且强度较高。三角形机 翼的可用容积大,便于装燃油、起落架及各种设备。从气动观点来看,三角翼也 有吸引力。它能减小被阻阻力,提高气动效串和增大升力。
传统三角翼布局也存在一些固有的缺点,主要是起飞、着陆性能不佳,滑跑 距离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放宽静稳定度的方案。即其气动压力小心靠 近飞机的重心,使飞机在一定条件下会处于不稳定状态,并采用电传操纵来解决 这种新方案的操纵问题。采取这些措施后,不仅改善了飞机的起落性能,也提高 了飞机的机动性能。
(二)结构设计
“幻影”2000设计的目标之一是要增大有效载荷占飞机总重的比例,即所谓 改进结构效益。为减轻结构重量,“幻影”2000广泛采用了碳纤维、硼纤维等复 合材料。采用复合材科的部件有:方向舵、升降副翼、垂尾抗扭盒蒙皮、电子舱 口盖和起降架舱门等。复合材料的重量占飞机总重7%左右。“幻影”20O0—5在 机身下增加了外接点,以挂装“米卡”空对空导弹,还加固了机身的某些部位的 结构。
(三)动力装置
“幻影”2000装1台M53发动机,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批生产单轴式涡轮风 扇发动机,它的结构简单,由10个可更换的单元体组成,易于维护。发动机在高 空超音速和低空亚音速条件下的加速性很好;飞行包线的范围很宽,从狠低的飞 行速度到M2.2时的油门位置没有限制。M53—P2的加力推力为95千牛,推重比只 有6.5左右。“幻影”2000—5有可能装加力推力为98.1千牛的M53—P20发动机。
(四)飞行性能
“幻影”2000的飞行性能是较好的。它的最大飞行速度为M2.2,飞机无外挂 时的最大允许表速1480公里/小时,但低空飞行时速度一般不能超过1350公里/ 小时。“幻影”2000的低速性能甚好,它的最小允许平飞表速是190公里/小时, 在表速150公里/小时,仍具备杆舵操纵能力。由于M53发动机的推重比不高、推 力不足,所以“幻影”2000飞机的水平加速性能和爬升性能并不突出。高度5000 米,从M0.7增速到M1.3需50秒;高度10000米,从M10增速到 M20需184秒。其海 平面的最大爬升串为255米/秒,在500米高度为180米/秒;高空、超音速的爬升 率较高,可达150米/秒左右。
“幻影”2000的翼载荷相当小,在作战重量条件下翼载只有234公斤/平方米 。这是现代战斗机中最小的,而可用升力又比较大,所以瞬时盘旋性能很好。其 最大瞬时盘旋角速度达30度/秒,这对于用空对空导弹攻击敌机是很有利的。但 是飞机的推重比较低,所以其稳定盘旋性能并不很好。
“幻影”2000—5飞机机内装燃油3080千克,机内载油系数(即燃油占飞机总 重的比例)为0.28左右,属一般水平;其发动机的耗油串也属中等水平,所以其 续航性能并不突出。无外挂飞行航程为1650公里,最大转场航程3400公里。
(五)机载电子设备
“幻影”2000的机载电子设备较完备、技术比较先进。C型的座舱内装有平视 显示和下视显示器,N型又作了较大改进,“幻影”2000—5的座舱与N型基本相同 。“幻影”2000—5的座舱内装有一个新型广角平视显示器,在它的下面装有一个 “中视显示器”,另外还有3个下视显示器。这几个显示器的作用可以互相补充, 有利于减轻飞行员作战时助工作负担。
“幻影”2000的机载电子设备都与一个数字式多路数据总线交联,总线由一 个18位、64K储量的计算机控制。机上装有通信设备、惯性导航设备和无线电导航 设备等,属80年代水平。“幻影”2000—5还将装一种综合电子对抗系统,它具有 威胁探测装置与主动式干扰机及箔条/红光曳光弹发射器交联的特点。
“幻影”2000的一些出口型装RDM火控雷达,有较好的对地功能;C型安装RD I雷达,以空战为主,兼有一定的对地功能。“幻影”2000—5采用RDY雷达,它的 对空、对地功能都较强,并具有多目标能力和良好的抗电子干扰能力。在空对空 工作状态,它有多种工作方式:速度搜索、边扫瞄边测距、多目标边搜索边跟踪 、空战评估、空战方式、单目标题踪等。其最大探测距离为130公里,可同时跟踪 多达8个目标,能为同时发射的4枚(一说6枚)“米卡”导弹进行火控计算,以同时 攻击多个目标。RDY雷达有较强的空对地能力,使“幻影”2000—5能完全适合于 遂行纵深攻击和近距支援任务。
(六)武器
“幻影”2000飞机可挂装的武器品种多、数量大、毁伤威力强。机上装2门3 0毫米口径的"德发"554航炮,总备弹量500发,这种航炮的射速有2挡:1200发/ 分或1800发/分;炮弹初速为815米/分;有效射程1000米。机上共有9个外挂点 (机翼下4个,机身下5个),总外挂能力约6000千克。“幻影”20O0—5武器系统与 以前型号的一个主要差别是,挂装了“米卡”空对空导弹。这种导弹是世界上第 一种带全互换导引头的、发射后不管的空对空导弹。它采用捷联式惯导加主动雷 达或红外制导系统,可用于中、近距空战。导弹使用灵活、维护保障简便、可对 付多种空中威胁,是美国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AIM—120的有力竞争对手。“米卡 ”导弹长3.1米,重110千克,装主动雷达导引头时的射程为50公里左右。“米卡 ”导弹与RDY雷达配合使用,使“幻影”2000飞机成为第一种具有同时攻击多个目 标能力的欧洲战斗机。遂行空中优势/防空作战任务时,“幻影”2000—5在机身 挂架上挂4枚“米卡”导弹,机翼外侧接架上桂2枚“魔术”导弹,其余接架可用 来接副油箱,以执行远程、长时间空中巡逻任务。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幻影 ”2000可桂装普通炸弹、集束炸弹、反跑道炸弹、激光制导炸弹和火箭等武器。
(七)与F-16比较
“幻影”2000和F—16是属于同一级别的轻型战斗机,根据对“幻影”2000和 F—16的作战效能指数估算值比较来看,这两种飞机的总体作战效能大体相当。在 空战时,“幻影”2000的作战效能指数略优于F—16;而在对地攻击时,“幻影” 2000又赂差于F—16。“幻影”2000—5的机载雷达和空对空导弹曲性能比前几种 型号明显提高,其作战效能也必然增强。
“幻影”2000飞机装备M53型20000英磅级推力的发动机,全机燃油容量高达 8000多公长,电传操纵系统为四余度配置,雷达为RDI脉冲多普勒型,凡单座型均 带有30毫米“德发”554型机炮2门,双座型则无。空战时,可外挂4枚R550或超级 530D型空对空导弹,后者攻击高度涵盖了从90米至25000米之间的各层空间。机腹 外挂点多达9个,总载弹量多达13890英磅(6300千克),空战机动性能不亚于F— 16。中程以上的攻击能力则优于F—16。“幻影”2000成为“幻影”Ⅲ和阵风飞机 之间的过渡机种。
“幻影”2000外销多个国家,总产量估计已有400-500架。除法国空军外,还 有埃及、中国台湾省、卡塔尔等7个国家和地区订购和使用。 中国台湾当局也使 用幻影2000-5型。
全长 14.36 m 翼展 9.13 m
全高 5.20 m 空重 7500 kg
战斗重量 10670 kg 最大起飞重量 17000 kg
翼面积 41.0 cm2 展弦比 2.03
最大平飞速率 Mach 2.2 海平面爬升率 17060 m/分
实用升限 18000 m 内载油量 3160 kg
作战半径 1200 km(H-L-H)
军用推力 6622 kg 发动机 M53-P2涡轮扇发动机×1
加力推力 9707 kg 推重比 0.91
最大操作负荷 -4.5G~+9G(正常) 持续回转率 15.5°/秒(海平面1524 m
最大外载 6300 kg
固定武装 DEFA554型30mm机炮×2280发炮弹×2 电战系统 ICMS Mk2
最大航程 3335 km(3具外挂副油箱)
ARMAT反辐射导弹、 炸弹
MICA 主动雷达导引或红外线影像导引 R550 MAGIC-2短程空对导弹
AS.30L雷射导引导弹 火箭荚舱
AM39反舰导弹 中程空对空导弹
-- mmm...
[email protected] OICQ:7959881 ICQ:75600258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86.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