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1hero()
整理人: only(1999-06-10 21:06:39), 站内信件
|
米格”-29K是前苏联及当今俄罗斯海军的性能优良的轻型舰载战斗机,它自诞生 的那一天起便为世人瞩目。时至今日,它的傲视长空的矫健身影仍然吸引着世界 各国武器专家及军机爱好者的视线。那么,它的技战术性能究竟如何呢?
1984年,前苏联作出在“米格”-29陆基型战斗机基础上进一步研制轻型舰载 战斗机“米格”-29K的决定。在此之前已在试验机上进行了一些舰载无线电通信 系统和舰载机阻拦尾钩的试验。经过飞机设计师们4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98 8年7月23日,试飞员T.阿巴基洛夫驾驶“米格”29K进行了首次飞行。1989年1 1月1日,也就是在苏?/FONT>27K首次完成在飞行甲板上着舰降落的同一天,阿巴 基洛夫驾驶“米格”29K首次成功降落在“第比利斯”重型航空巡洋舰甲板上( 后为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
“米格”-29K战斗机上装备有两台带数字式控制系统的ТРДДФРК-33К 发动机,牵引力为9400千克力。
与“米格”-29M相类似,“米格”-29K战斗机采用的是锐边机翼,飞机水平 安定面面积加大并且沿前沿突起。飞机机体基本上是由“01420”铝-锂合金制成 ,机尾安装有着舰降落尾钩。为防止飞机发动机因异物进入而熄火,在进气口专 门安装有可收放式栅栏。另外,“米格”-29K飞机还在安装起落架的机壁上特意 凿孔以解决飞机起飞或降落时额外吸气问题。
“米格”-29K型舰载战斗机上安装有一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设备,如:“ 甲虫”脉冲补差机载雷有效弹种。在研制的有76.2毫米弹道修正弹与100毫米红外 制导炮弹。
2.中口径舰炮的隐身技术
为了实现全舰的隐身,就必须作到甲板上的武器装备的隐身设计,对舰炮而 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外形设计:除常规缩小体积,减小外形尺寸设计外,考虑到空中与水平方向 的侦察,多将外形设计成倒多棱锥形反射体,使各方向反射波不会被原发射地所 接收。
炮塔吸透波设计:主要是首先选用吸透波材料制作炮塔。另外,在炮塔外表 面涂以如聚酯氨等为主要原料的宽频带吸波材料,能有效地对抗变频雷达的侦察 ,可降低反射信号能量达20分贝(约10%)。降低射击中的热辐射:使用低温发射 药,消焰,炮管冷却降温。
3.提高中口径舰炮炮身寿命与持续射击能力
炮管的快速磨损与过快升温,是影响炮身寿命与持射能力的关键。当今常使 用自紧技术、镀铬、抗蚀剂等。而研制过程中发现,在发射药加缓蚀剂,内层镀 金刚石、钽、钨等,以及采用陶瓷衬管、Ta-10W/钢梯度功能涂层效果明显。
达;经过完善的测温定位仪和光学定位仪;远距离目标识别摄像机和功率加 大的激光测距仪;重量减轻的头盔式瞄准仪;惯性导航系统;仪表着陆系统;能 保证飞机在大洋上安全飞行的导航系统以及空中加油系统。“米格”-29K还安装 有一套紧急弹射弃机系统,可自动让飞行员避开航空母舰的“岛”式上层建筑。
“米格”-29K舰载战斗机以火力强大而闻名,其武备系统组成如下:
ГШ-30机炮(30毫米口径,备弹量100发);P-29和PBB-AE可控中程空对空导 弹;
可控P-73近程导弹;
X-31A和X-35反舰导弹;
X-31П反无线电定位导弹;
X-25MЛ,X-29和X-29Л不管式空对地导弹;
激光及电视导引对舰航空炸弹,自由下落式航空炸弹及空投水雷。
所有这些武器都分布在“米格”-29K战斗机的9 处武器外挂点上。“米格” -29K最大战斗全重(在减轻所携燃料的情况下)9000千克。
到1991年俄罗斯共制成两架“米格”-29K舰载战斗机试验机。但是到1993年 ,俄罗斯停止了该研制计划的国家财政拨款。到现在,“米格”-29K仍然作为一 种试验机在使用,但同时也是改制陆基型战斗机为舰载机的成功范例 (而美国的 专家却并没有完成同样的任务)。
在技战术性能方面,“米格”-29K同未来的、法国达索公司开发的“阵风” M型战斗机非常接近。其不同之处在于“米格”- 29K舰载战斗机的机翼可折翼并 且具有更大的最大飞行速度。
-- 缘分是久久长长的相聚;
朋友是生生世世的牵挂。
愿和
大家
交个
朋友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8.44.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