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it_coco()
整理人: (1999-05-22 17:39:34), 站内信件
|
特技飞行既是一种体育竞赛项目,也是军事飞行员应具备的驾驶技术。特
技飞行按空间位置分为水平面、铅垂面和空间特技。根据飞行动作的复杂程
度,特技飞行可分为简单特技、复杂特技和高级特技;按投入飞行器的数量,
又可分为单机特技和编队特技。
简单特技包括:小于45度角的盘旋、水平8字、蛇形飞行、盘旋上升(下
降)、战斗转弯和侧滑、小于45度角的俯冲和跃升。
复杂特技包括:飞机编队以密集队形所作的任何简单特技、单机完成大于
45度角的俯冲和跃升、半滚倒转、小于45度角的横滚、“聂斯切洛夫筋斗”、
斜筋斗、半筋斗、跃升转弯、跃升半滚倒转及螺旋。
高级特技包括:飞机编队完成成套特技动作、单机完成慢横滚、大于45度角的
一次半或多次上升(下降)横滚、双上升转弯、垂直8字、双半筋斗或倒飞等。特
技飞行的惊险,给人以刺激;其犹如“蓝天芭蕾的舞姿”又给人以美的享受。
飞出螺旋 1903年12月17日是人类航空史上难忘的日子。当天,美国人韦尔伯?莱 特和
奥维尔?莱特两兄弟驾驶自制的“飞行者1号”双翼飞机完成了世界上首次稳定
飞行。8年后,1911年10月22日,飞机第一次参加作战行动。意大利人皮雅茨大
尉驾驶“布莱里奥”型单翼飞机在特利波里附近的土耳其阵地上空成功地实施
了一次侦察飞行。从此,各国设计师和军方开始研究和探讨飞机在战争中的使
用,包括飞机的作战驾驶技术等问题。如今,空战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组
成部分,制空权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军事飞行员的驾驶
技术和空中机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前线飞行员都十分清楚,即使有预警装置,飞机仍可能随时受到攻击。因
此,偶尔传来一阵机枪声都会使他们下意识地实施机动飞行,诸如:全筋斗、
斜盘旋等。但是,激烈空战中的仓促机动往往会使飞机失速坠入螺旋而陷入绝
境。因此,征服螺旋就成了各国飞行员共同努力的目标。
1912年11月12日,英国飞行员帕克中尉首次成功地驾机飞出螺旋状态,成
为摆脱此绝境的第一位胜利者。3年后,英国飞行员哈里?霍克有意驾机进入螺
旋而又飞了出来。1916年8月,英国空军飞行员古丹少校驾驶EF-8型飞机完成
一系列螺旋飞行,以演练飞出螺旋状态的办法。
1916年9月11日,俄罗斯飞行员开始大显身手:康斯坦丁?阿尔采乌洛夫准
尉首次驾机有意进入螺旋,以证实飞出螺旋的可能性。
阿尔采乌洛夫是俄罗斯首批飞行员之一。1911年9月毕业于俄罗斯浮空飞行
学校,1912年应征入伍。1915年,他被派到塞瓦斯托波尔航校学习,在那里通
过军事飞行员等级考试,毕业后被派往航空兵第18支队。1916年初,他与叶夫
格拉夫?克鲁坚一起在莫斯科“杜克斯”工厂试飞国产“莫斯科”型歼击机。尔
后由工厂直接到第8歼击机航空兵部队服役。阿尔采乌洛夫作战英勇果敢,仅在
作战部队呆了一年多时间,就参战210余次,取得了20余场空战的胜利。但是,
在残酷的空战中,他也亲眼看到不少飞行员由于紧急机动坠入螺旋而丧生。当
时,阿尔采乌洛夫就萌生了一定要飞出螺旋的念头。派他去卡查航校学习正好
为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学习期间,他认真探索、研究、试验,在
实战中不断总结经验。后来,他决定亲自驾机试飞。这是一次十分危险的飞
行,尽管阿尔采乌洛夫事先只通知了他的几位密友,但全校飞行人员几乎全部
赶到现场观看。
1916年9月24日,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正是飞行的好日子。上午11时,阿
尔采乌洛夫驾驶“纽波尔XX1”飞机升空,迅速爬升到2000米高度,有意进入螺
旋。“纽波尔”旋转了一圈又一圈,随时都有坠毁的危险,在场的所有人员都
为之捏了一把汗。只见飞机旋转了5圈之后,终于冲出螺旋。朋友们为他高超的
驾驶技术和过人的胆略喝彩,为征服螺旋而欢呼。几天后,航校全体教官对阿
尔采乌洛夫成功经验进行认真研究之后,纷纷驾机试飞。他们有意进入螺旋,
成功的经验引导他们胜利摆脱。当年10月,飞出螺旋被列入卡查航校歼击机训
练大纲。此后,飞行员们一直把飞螺旋作为空战中的一种机动方式,以此来破
坏敌机的进攻。 “聂斯切洛夫筋斗”
世界上第一个“高空筋斗”是由俄罗斯飞行员聂斯切洛夫(又译涅斯捷罗
夫)完成的,因此被命名为“聂斯切洛夫筋斗”。聂斯切洛夫是高级特技的创
始人。1913年3月,身为炮兵中尉的聂斯切洛夫毕业于彼得堡浮空军官学校,获
军事飞行员衔,尔后到基辅空军服役。
还是在浮空学校期间,他就对飞机的空中机动飞行能力形成了自己独到见
解,并确定了完成空中筋斗的构想。他在飞行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曾多次勇
敢地完成大坡度转弯、大坡度盘旋和盘旋下降等高难动作。其高超的驾驶技巧
深得上级的赏识。不久,以聂斯切洛夫为中心组建了俄罗斯第一所飞行学校。
他把自己独创的大坡度飞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并逐渐在俄罗斯得到推 广 。
聂斯切洛夫一天也没有忘记自己完成“高空筋斗”的构想,对大坡度飞行
动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飞行中反复试验。经过一系列精确的理论计算之后,
他决心圆自己多年的“高空筋斗”之梦。1913年8月27日,天高云淡,微风轻
拂,聂斯切洛夫驾驶“纽波特4”型飞机升空,在完成了一系列特技动作之后,
以“高空筋斗”结束了这次永生难忘的飞行。
“聂斯切洛夫筋斗”(见下图)是一种复杂的特技飞行,做此特技时,飞
机在垂直面内沿闭合曲线飞行,改出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而且不带坡
度。“聂斯切洛夫筋斗”的前半段,即到上“死”点以前的一段,是靠发动机
的拉力或推力来完成的;其后半段通常是利用重力来实现的。“聂斯切洛夫筋
斗”向全世界证实,具有自然稳定性的飞机,只要驾驶技术熟练,方法得当,
肯定能摆脱各种困境进入正常飞行状态。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空战中,以及
在体育竞赛中广泛应用的一些新的复杂特技和高级特技,都吸收了“聂斯切洛
夫筋斗”的某些动作。
继聂斯切洛夫之后,俄罗斯飞行员扬?纳古尔斯基是世界上第一位驾驶水上
飞机(М-9)完成“聂斯切洛夫筋斗”的飞行员。 跃升急降
高级特技,不仅仅是完成最复杂的飞行动作,重要的是研究作战方法,提
高军事飞行员的驾驶技能,最终,乃是一个国家航空地位和威望的显示。因
此,俄罗斯飞行员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并创造新的特技飞行技术。
1988年6月,阿纳托利?克沃丘尔驾驶米格-29歼击机一举完成了其著名的
特技动作“跃升急降”。这是一种在垂直平面内完成的特技飞行动作:克沃丘
尔驾机起飞后,航线微微向上弯曲,随后以大角度爬高达完全失速状态。特技
动作结束时,飞机机身急速旋转,机头落下转入大角度俯冲,最后以普通方式
退出俯冲进入平飞状态。这种特技动作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完全失速的飞机很
有可能导致发动机空中停车。克沃丘尔的特技动作所表现出来的惊人胆量和高
超驾驶技术使西方航空界大为震惊。这一特技飞行动作“保持了”数年之久。
“普加乔夫眼镜蛇”
1989年6月,第38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原苏联苏-27截击机进行
的首次飞行表演令在场的客人们目瞪口呆:威克托?普加乔夫驾机升空爬高,突
然,苏-27就象高昂头部的眼镜蛇一样在空中直立起来,悬停于法国巴黎的上
空。为了纪念这位天才的表演者,这种特技飞行后来被命名为“普加乔夫眼镜
蛇”。在巴黎航展苏-27完成“眼镜蛇”机动后,米格-29在加拿大航展上也
成功地完成了这一特技飞行。在当时,任何国家的飞行员对如此高超的表演技
艺都显得望尘莫及。
“普加乔夫眼镜蛇”特技飞行动作的过程是:飞机在低空以每小时400至
500公里的速度通场后突然拉起机头,上仰很快超过垂直向上位置,并继续增大
到迎角达110°~120°,飞机仍保持平飞,相当于机尾先行,但是在3~4秒内
速度急剧减到125公里/小时,然后机头平稳下俯恢复正常平飞状态并很快增
速,继续其他机动。在整个过程中,飞行高度几乎不变,发动机始终工作正
常,飞机完全可控,无偏离趋势。 “弗罗洛夫法轮”
苏-27屡创佳绩,设计师们并未因此止步不前。他们在苏-27的基础上,
又推出新型机种苏-37,从而使俄罗斯飞行员的特技飞行水平又跨跃了一个新
的台阶。 1996年9月4日傍晚5时多,著名的英国范堡罗航展的一切活动都已停止 ,原
先推迟的新式歼击机苏-37飞行表演开始了。只见苏-37飞离跑道,起飞动作
是那样萧洒自如,赢得人们一片赞叹声。突然,它昂首直立,空中悬停,尔后
以零速度转向,直至相反方向再继续飞行。当数吨重的战机在低空刹车,尔后
又以360度绕尾部快速翻滚时,人们都以为是飞机出了故障而惊叫起来。其实,
这是弗罗洛夫表演的高级特技——“眼镜蛇”加360度半滚倒转与筋斗,即“弗
罗洛夫法轮”。曾经飞过150余种机型的西方飞行员帕特里克?鲍德利当场对记
者说:“我过去飞的最好的歼击机是苏-27,但苏-37看来更强。它的一系列
特技动作真令人眼花缭乱,这是今年最重要的航空事件。”这项复杂的高级特
技飞行至今无人问鼎。
毫无疑问,令人感到震惊的不仅仅是弗罗洛夫的飞行技艺,还有苏-37先
进的技术性能。苏霍伊设计局总设计师西蒙诺夫指出:“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悟
出‘弗罗洛夫法轮’的真谛。一些美国飞行员曾经提出这样的疑问:‘歼击机
做这种水平航迹上的旋转飞行,除了观赏价值之外,实战中有什么意义呢?’我
们的解释是,这样做,机载雷达可在数秒内发现目标,并可同时做出消灭目标
的决定。当然,他们未必同意我们的观点。当时,我们曾经提议直接在范堡罗
与西方任何一种歼击机进行一场近距离空战演练。如果那里的安全条件不允
许,可以改在大西洋上空去较量。歼击机瞄准具都装有摄像装置,首先拍到对
方照片者为胜方。遗憾的是,没有人响应我们的建议。”
为了不断提高特技飞行的观赏价值,同时也是为了更加完善作战飞机的空
中机动战术,各国航空界都在努力培养自己的特技飞行人才。目前,世界上已
有100多个国家成立了特技飞行表演队,如美国的“蓝天使”和“海燕”、英国
的“红箭”、法国的“法兰西巡逻队”、加拿大的“白鹳”……俄罗斯库宾卡
阔日杜布航空技术表演中心的特技飞行表演队于90年代也给自己取了吉祥的名
称:“俄罗斯勇士”(驾驶苏-27)、“雨燕”(驾驶米格-29)、“蓝天骠骑
兵”(驾驶苏-25),还有维亚济马航空俱乐部的“露西”(驾驶-Л9),飞行表
演队优美动人的“蓝天舞姿”吸引了全世界的观众。
-- 如果我放弃了,他们就赢了.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1.191.1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