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军事武器>>武器百科>>常规兵器>>空军>>苏俄系列>>苏-27能战胜F-22吗(转贴)

主题:苏-27能战胜F-22吗(转贴)
发信人: monn()
整理人: monn(1999-05-03 15:14:12), 站内信件

这似乎是一个不成比例的对抗.一个是第三代战斗机的杰出代表,另一个却是第四代战
斗机的开山始祖.一代之差曾在82年贝卡谷地空战中造成了叙空军80:0的惨败.但第
二代与第三代之间的差别不同于第三代与第四代之间的差别.经过分析,我们会发现F-22
并非无懈可击.
第四代战斗机之区别于第三代,主要体现在所谓S4概念上,即:超音速巡航,隐身,机敏
性,可维护性.前两条主要有利于超视距空战,第三条有利于近距格斗,第四条则保证了飞
机的高出勤率,对一场空战结果影响不大,暂不考虑.
先看前两条.由于具有速度优势,大大缩短了F-22在高威胁区滞留时间.在超视距空战中,速
度优势可以令F-22先敌命中,先敌脱离.再加上良好的隐身性能,令F-22在超视距空战中有
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而苏-27,由于气动布局上的固有特点,使得它无法通过改进来获取
这两项性能:苏-27双发间距
大,这种布局亚音速阻力小,但超音速阻力骤增.这令采用了与F119同一推力级的AL-37FU
发动机的苏-37也无法达到超音速巡航.至于隐身,那更是难如登天了.苏-27身上随处可见
类似角反射体的物体:矩形截面的发动机进气口,无外倾的巨大双垂尾......这些都是强
的雷达反射源.或许可以通过修形去掉它们,但苏-27的优良性能也将丧失殆尽.
所以要想战胜F-22,就必须削弱它在超视距空战中的优势.
那么,如何削弱F-22的优势呢?
不妨看看F-22的典型作战模式:雷达不开机,由预警机通过数据链指示目标;发射导弹
后,雷达短促开机,以几个脉冲提供中继制导,直到AIM-129进入自导段.
不难发现,只要没有预警机,F-22雷达将被迫开机.而一旦开机,就破坏了它的隐身优
势--就象一个警察在漆黑的夜里打着手电找小偷一样.只要手电打开,首先被发现的是警
察而不是小偷.APG-77功率越大,作用距离越远,越容易被发现--只要两个接收站,即可确
定F-22的位置.
对预警机,我们可以引进KS-172对付(若可能,并能提供制导的话).而且预警机控制范围只
有400~500KM,要发挥F-22大作战半径的优势,势必脱离预警机的控制范围,从而被迫开机
搜索.就算无法迫使F-22雷达开机,苏-27还有一招可以对付--座舱前的红外搜索/激光测
距仪.F-22也采用了红外隐身
措施,但效果远不如雷达隐身那样明显.而且,若F-22连续长时间作超音速巡航,由于气动
加热作用,将使它的红外特征更加明显,从而增大了被发现的可能性.
因此,在对F-22的超视距空战中,苏-27雷达不应开机,而应以红外手段跟踪锁定目标,
以红外制导的AA-10中距导弹为主要攻击武器.这样,苏-27虽仍处劣势,但差距缩小了,不
会处于看不见,打不着的被动境地.
再看第三条:机敏性.目前尚无关于机敏性的确切定义,一般是指飞机快速改变飞行状态的
能力.由于F-22采用了推力矢量技术,机敏性自不必说.但苏-27的机敏性也不差.飞过苏-
27的美国飞行员评价:"虽是一架大型战斗机,却具有小型战斗机的机敏性."还需要提到
的是过失速机动能力.F-22最?
大可用迎角达到了60度,加上推力矢量发动机的配合,利用过失速机动,机头快速指向目标
能力大大增强.苏-27又怎样呢?电传操纵系统限制其最大可用迎角为30度,但在"眼镜蛇
机动"中,苏-27实际迎角达到了110度.虽然没有推力矢量发动机,但苏-27同样可作过失
速机动--眼镜蛇机动也许不
能用于攻击,但对防御一方来说,却是很有效的.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近距空战是苏-27唯一可与F-22一较高下的战斗模式.
那么,双方的近战能力如何呢?
F-22正常起飞推重比约1.17,翼载353KG/M2;空战推重比1.41,翼载295KG/M2.苏-27正
常起飞推重比1.14,翼载355KG/M2;空战推重比1.40,翼载294KG/M2.从这两项影响机动性
的关键因素来看,苏-27与F-22几乎没有差距.
事实上,相对第三代战斗机而言,F-22机动性能的改善主要体现在超音速性能方面.而亚音
速性能,由于第三代战斗机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F-22相对而言改善不大.由空>>97.10期
一文中不难发现,在中低空,高亚音速范围内,F-22
与F-15C的爬升率,加速性,
稳定盘旋性能几项指标差不多.这是相对F-15C.对苏-27又如何呢?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在苏
-27UB与F-15D的对抗性模拟空战中,全加力状态下的F-15D两战两败,而苏-27UB仅仅使用了
最大推力.换言之,处于全加力状态的苏-27,在中低空高亚音速范围内,机动性可直追F-22,
即使有差距也不足道;?
在某些领域,甚至可能超过F-22--毕竟,F-22的气动外形是经过隐身折衷的,比不上苏-27.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F-22虽也采用了边条翼,但边条极窄,大迎角下飞机获益有限,远不及
采用大边条的苏-27.此外,根据美空军的试验,推力矢量在高速和低速范围内效果较好,
但不适用于中速.因此,在高亚音速范围内与F-22空战,将令其推力矢量优势受到很大抑制.
当然,若在超音速范围内,苏-27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F-22的.也就是说,在近距空战中,中低
空亚音速范围对苏-27相对有利.在此范围内,苏-27才能与F-22进行基本公平的较量,而武
器的优势甚至可以使优势天平略微倾向于苏-27--F-22现用的AIM-9L性能不及AA-11,更不
如有"越肩攻击"能力的
AA-11改进型,而且备弹量只有2枚.
结语
总的来看,F-22性能优于苏-27是不争的事实.由表一可见.F-22得分远高于苏-27.但这是
在考虑了对地攻击能力情况下.若只考虑对空作战,则F-22得分立即降至7.48.再进一步,
若只考虑近距空战,则F-33隐身优势不复存在,只有性能(主要是超音速性能)和电子设备占
优,得分与苏-27就很接近了
.再假定我们当时已获得了AL-37FU推力矢量发动机,并用较好的电子设备改装苏-27,那么,
由表二可见,F-22在近距空战中已占不到任何便宜.
当然,二表带有一定主观性,只能做定性分析.但我们完全可以说,苏-27有可能战胜F-
22,而不是全面落后,既无招架之功,又无还手之力.
平心而论,一对一,苏-27超视距空战打不过F-22.但在近距空战中,虽F-22仍然占优,但苏-
27同样也有自己的有利区.胜负的关键在于谁能把对方引入自己的有利区.80年代末,美海
空军对抗演习,机动性较差的F-14以27:1大胜F-15轰动美国朝野.其主要原因在于F-14把
F-15引入了自己的有利区.
一对一,F-22占优,那么多对多甚至多对一呢?空战中,随着参战飞机的增多,飞机的性
能优势对胜负的影响逐渐减小,更多的是靠飞行员的素质与战术配合.
总之,作为21世纪初中国空军主力的苏-27,将面对F-22的强大挑战.中国空军必须找到以
弱胜强的途径,以免日后中美冲突或美国售台F-22时(并非没有可能),处于被动地位.
表1
项目 影响 苏-27 F-22 米格-29
性能 15% 7·5 8·5 7
武器 20% 7 10?7
(对空) (6.5)
航程 20% 6·9 5·5 5
雷达 20% 6 8 6
电子 15% 5 8 5
设备
生存力 10% 7 10 7
总分?100% 6·36 8·18?5·9
(对空) (7.48)
表2
项目 影响 苏-27 F-22 苏-27改
性能 15% 7·5 8·5 8·5
武器 20% 7 6·5 7
(近距)
电子 15% 5 8 7
设备
生存力 10% 7 7 7
总分 60% 3·975 4·475 4·425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202.103.138.85]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