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only()
整理人: only(2000-11-17 12:48:42), 站内信件
|
略评F7MF 2000年11月11日 鼎盛军事论坛 LAYA
F7MF的设计思想是沿用F7的机体和基本气动外形,换装可执行超视距空战的PD雷达, 同时增大航程和载弹量。其实这就是80年代末期中巴合作设计超7的初衷,一脉相承-- 不同的是改机身两侧进气为机头下方进气(哈哈,JSF的X32也是这样)想想巴基斯坦也 是一帮有趣的家伙,先是超7后来小鸡变凤凰成了FC1,遇上美国制裁中国就把格鲁门换 米高扬;制裁完了中国,又看巴基斯坦换了领导--居然事先没有通知西方,那就制裁巴 基斯坦。所以,所以...F404用不上,蓝狐也用不上,凤凰又变回小鸡,哎,原来镜花 水月一场空--谁叫你不自强?! 弹指一挥间就是10几年,邻里摩擦没人调解,没办法又想起F7的好处,好歹就是你了, 有总比没有强。自从60年代研仿米格21,中国航空工业算是把小展弦比三角翼的特性 摸的一清二楚:超音速波阻小,跨音速气动中心移动小,可用抖振升力系数较大;缺点 是前缘容易分离,导致诱阻过大, 限制了亚音速巡航和中低空大迎角机动性能。改进 的结果就是F7E的双三角翼和他的前缘机动襟翼,成功减少了大迎角下的诱阻(这一气 动修形来得太晚了,早在50年代末,人们已经发现了涡致升力)。无论如何F7E的修改 是成功的,说他是夕阳的余辉也好,说他是米格21退出历史舞台前的回光返照也罢,至 少还有人买。 歼7系列对超视距作战能力的渴望,在歼7/3的身上就可以看出萌芽。这是一次不成功的 尝试:既没有实现超视距作战能力,又破坏了气动外形,导致飞行品质下降。到了 2000年的F7MF,呵呵~~算是得倡所愿,了无憾事:一个可以容纳60cm直径天线的机头 解决了PD雷达的所有问题。雷达的问题解决了,气动外形就成了麻烦。歼7一直沿用 米格21的外压式两波系进气道,依靠中心锥体前后移动调节进气道喉部面积。既然取消 锥体改为颌下进气,则进气道调节势必改为斜板偏转或在扩散段设辅助气门(X32的 “口罩”式进气口也是这一原理,但工艺要求高)。看航展公布的材料,F7MF的最大 速度为1.8M,最大升限16000米,比J7其他改型明显降低。由此估计F7MF是采用了简单 的辅助气门的方法来调节进气量。(好象大家都说高空高速也没啥用处。要么你就飞的 比导弹还快,要么你就老老实实地改进中低空亚跨音速的性能)。 继续看航展的材料:F7MF的最大航程达到2600km,最大载弹3000kg,laya以为自己看 花了眼。以WP13/14(?)系列的油耗和歼7系列的气动外形,这个2600km.3000kg实在 是...?莫非1.带3个副油箱,(有没有时髦的保形油箱啊?)2.采用气动弹性剪裁技术 重新设计机翼,扩大机翼油箱,加大强度(成飞对此技术非常...)3.重新设计机身, 加大结构强度。啊?这不是重新设计一架新歼吗? 改来改去,一架“能执行对空、对地、对海作战任务各种特种任务的轻型多用途飞机, 适用于21世纪的作战环境。”的F7MF诞生了。且慢鼓掌,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歼7MF 的重心改变了一点点位置。于是F7MF加上一对前置固定小翼,变成了三翼面(呵呵~~这 不是和苏35一样吗?)如前文所说,小展弦比三角翼,升力系数随迎角增加的比例小, 在起落状态可用升力系数偏低,增加这一对小前翼,靠此前翼提供抬头升力和他产生的 涡升力,增加了F7MF的起降升力系数,使F7MF的起飞滑跑距离缩小到650米。增设前置 小翼,是为了提高升力,改善飞机的大迎角飞行性能(也减少配平阻力)。和边条翼类 似,这对固定小翼在大迎角时产生的脱体涡流经主翼改善主翼面的压力分布,使升力增 加。一定程度上改善翼载增大后的飞机瞬时盘旋能力。如果一定要比较F7MF和F7MG的 大迎角飞行能力,laya依然看好F7MG:增设固定前置小翼固然提高了升力系数,但是 一方面飞机结构增重,另一方面也带来横向不稳定--本来前机身就是椭圆横截面,在加 上前置小翼后保持横向稳定更加困难(如果不改进垂尾和腹鳍)。原本可以把增设的前 置小翼改为全动远耦鸭翼,既前移气动焦点又加大力臂,提高配平能力,效果自然好些 。但是这一来岂不是连飞控系统都要推翻重来,而且连FC1都没用电传操纵这个自然也 ...,要是没有电传操纵系统的配合,飞行员恐怕要大喊“救命”了,想来想去,还是 凑合着用固定前翼吧。说不定某天这里的某位大虾抬头一看,一架机腹进气的三翼面战 机在天空一晃而过,大虾心中一阵狂喜,连忙发帖:“今天我终于看见10号了,原来他 不是鸭式布局,是三翼面啊!”嘻嘻。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 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news.foshan.gd.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