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军事武器>>武器百科>>常规兵器>>空军>>国产系列>>F-7MG总设计师陆英育谈F-7FS----摘自《中

主题:F-7MG总设计师陆英育谈F-7FS----摘自《中
发信人: haoke()
整理人: only(2001-02-08 01:07:01), 站内信件
记者:陆总,听说您这次带来了关于歼七系列最新改型的F-7FS的信息,能向我们
透露些这种飞机的研发背景吗?

陆总:好的,目前把比较成功的第2代飞机用新的航电设备和武器系统改装是世
界性的趋势,包括米格-21、F-5都进行了改装。我们已经生产的歼七系列,由于
机头限制,改进后雷达的作用距离不能有很大的增加,比起其他国家,像米格-2
1BS的改进效果就差得多。当然,我们也可以走俄罗斯米格-21BS的改进办法,把
它的机头加大,但这样做的代价较大,一是阻力增长,二是机动性能下降较多。
从我国生产的F-7Ⅲ来看,飞行员不是很满意的。由于F-7MG(国内使用叫F-7E)
已经改了机翼,飞行品质有了较大的改进,飞行员很喜欢。这样,我们就想在F-
7MG的基础上,将其机头部分做些改动,这个改动量不是很大。我们把原系统的环
形进气道改到机头的下方,这样,雷达罩就可以加大,比米格-21MF和米格-21BS
要大。我们现在的雷达直径达到六百毫米,角度范围可达到正负六十度。由于项
目没有在国家立项,完全是我们公司自行开发的项目,我们联合了一些发动机和
机载设备工厂,共同投资,改制出一架实验机。暂定名为F-7FS,意思是F-7E系列
的继续,加S,意味着是实验机。这个飞机已经在今年6月初首飞。由于是实验机
,现在有人问我给谁干,有没有定单,可以说都没有。因为这完全是我们公司为
下一步产品搞的实验机。

记者:F-7FS用的是什么型号的发动机?


F-7FS正在起飞 
陆总:F-7FS与现在的F-8ⅡM的发动机是同一个主机,比F-7MG的加力推力加大了
550公斤。

记者:这对F-7FS的作战性能有何影响?

陆总:大家都知道,俄罗斯改装了米格-21(-93),以色列改装了米格-21(-20
00),它们的思路都是用比较成功的第二代机,装上比较成功的第三代飞机的火
控系统和武器,希望以比较低的费用,收到较高的作战效果。我们的实验机也以
此为目标。

记者:F-7FS与F-8ⅡM的技术水平相当吗?

陆总:这个不太好说。因为F-7FS是轻型飞机,F-8ⅡM是中型战斗机,我们的重量
大约只是他的一半,F-7FS重只有8吨左右,F-8ⅡM主要是十四、五吨重。

记者:速度呢?

陆总:现在的作战飞机速度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雷达火控系统、电子对抗能力
、武器性能等,这些因素的作用比速度、高度的作用大得多。

记者:F-7FS目前是否具有超视距作战能力?

陆总:现在还是实验机,目标是要有超视距作战能力,现在还不行。

记者:按照国际的分法,F-7FS能否达到第三代歼击机的水平?

陆总:实际上就是用第三代战机的技术和装备,改装第二代歼击机。价格比第三
代飞机低,性能上接近或达到第三代战机的水准。

记者:你们公司的F-7FS参展,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陆总:F-7FS是个实验机。现在,已经转向市场经济了,公司自己投资搞的这个实
验机,主要是供出口,当然我们希望国内也能用。
1998年6月8日,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等9家单位合作研制的歼七FS首飞成功,试飞员为钱学林。该型飞机将主要用于关键技术的验证飞行。从外形上看,歼-7FS与原有歼-7系列战斗机的最大区别是,改变了原机头进气方式,即演变为下颌式进气,这种进气方式与美国的A-7“海盗”攻击机类似。这种改进有两个优点:首先增加了机鼻的容积,便于安装大功率的机载雷达;其次,提高了大仰角飞行时的进气效率,从而使飞机的姿态机动能力增强。 

原来的歼-7系列战斗机的机载雷达只能装在直径狭小的进气口整流锥内,雷达扫描天线的大小受到严格限制(若太大会造成进气量减小,无法满足发动机的正常工作要求),所以仅装备小功率的测距雷达,如GEC-马可尼公司的“空中巡逻兵”226型火控雷达。它的作用距离基本在20千米左右,而且只能跟踪/攻击单一目标,无法赋予战斗机进行视距外空战能力,从而影响作战效能的发挥。歼-7FS通过上述巧妙改进之后,雷达舱允许装置的雷达扫描天线直径超过了600毫米。完全可以选用类似于俄罗斯“甲虫”系列的先进火控雷达作为标准装备。“甲虫”雷达为多功能脉冲多普勒雷达,可以制导多种导弹,其对雷达反射截面为3平方米的目标的搜索/跟踪距离,前半球超过70千米,后半球为40千米。它还具有上视、下视能力,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能引导中距空空导弹同时攻击其中的2个目标,这赋予了歼-7FS视距外空战能力。

此外,为了进一步改善动力性能,歼-7FS换装了涡喷-13FII型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是黎阳发动机公司在原歼-8II型战斗机上装载的涡喷-13型发动机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改进的双转子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进一步增加到78千牛(约8000千克),这使得歼-7FS的机动能力较原歼-7系列战斗机有了大幅提高。如最大爬升率从139米/秒增加到199.8米/秒;在5000米高度,从0.6马赫加速到1马赫的时间由35秒减少到28.7秒;起飞滑跑距离也缩短了200米等等。

歼-7FS还将逐步改善其机载电子设备,计划更换雷达冷却系统、电路系统、飞行参数记录系统、武器管理系统、GPS导航系统和多功能座舱显示器。并准备将机翼修改为与歼-7MG相同的“双三角翼”,以进一步提高其近距格斗时的机敏性。


1998年6月8日下午,由成都飞机公司等9家单位合作研制改进的歼7FS
试验机,在空军第三试飞大队大队长钱学林的驾驶下,以发动机最大状态
起飞,经过22分钟飞行后正常着陆。飞机和发动机各系统及仪表工作正常,
成功地实现了首飞。这标志着我国在军机改进改型研制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为适应我国空海军武器装备发展的需要,延长歼7系列飞机的生产寿命,
开拓外贸市场,1996年8月成飞公司决定自筹资金研制突破关键技术的飞行
试验机——歼7FS飞机,用于验证下颌进气道、7000千克推力的发动机及多
功能雷达三项技术,全套设计图纸于1997年6月6日发出。经全体参研人员的
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用了不到1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工艺准备、工装和
零件制造及各项试验,飞机达到待飞状态,1998年6月4日通过首飞放飞评审。
    歼7FS是在一架歼7Ⅱ型科研训练机的基础上,更换新的带下颌进气道
的机身前段,并配装高推力的新发动机,加装雷达冷却系统和交流电系统,
加装视频记录系统、飞行参数记录系统、武器管理系统和GPS。面对自筹资
金有限,研制周期短的状况,成飞公司充分发挥高科技CIMS(计算机集成制
造系统)技术应用优势,从无纸设计到无纸加工,成功地把飞机外形、17个
三维整体机加件和平板钣金框的数据通过公司网络传输到有关工装设计单
位和车间,直接用于模线绘制、数控编程和工装设计。
    歼7SF技术验证机的出现,说明被海外推断为XXJ的21世纪中国主力战斗
机已经进入重大技术瓶颈突破阶段,显然军方对XXJ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至少
在其大量进入现役时要在技战术上实现对F-22的超越,根据此间多方消息判断,
沈飞的XXJ方案可能更接近F-22或者是C-37,成飞的方案则可能比较前卫,下
涵道进气方式也已经开始进行技术验证,由于成飞在气动布局设计上有歼10的
巨大成功,由此可以推断成飞的方案可能更合军方心意,当然这要看歼10战机
是否大量进入现役。
    歼7SF还告诉大家另一个信息,即从1984年开始的“十号工程”到现在已
经接近尾声,因为根据中国科研的一贯方针,“改进一代,研制一代,预研
一代”,改进一代已经完成,如歼7-MG,歼8-2M,歼轰-7A,预研一代也已经
正式展开,XXJ,无人预警机,无人电战机,军用运输机等,由此判断研制一
代的任务已经到了最后装备阶段以及改进挖潜阶段,以96年歼-10空军型战机
试飞成功计算,歼-10最快可以在98年小批量生产装备少数拳头部队,2000年
开始批量稳定生产,歼-10海军型可能稍晚,99年进行小批量生产,至于从94
年开始的新歼-10战机可能到98完成首飞,2000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大量进入
现役要到2003年,至于歼-10与新歼-10谁将大量进入现役,是都大批装备还
是忍耐几年集中装备新歼,这就要由军委根据国家安全形势来决定了,其实这
也就是军委在三大总部的基础上组建总装备部的原因
--
mmm...
[email protected]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86.98]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