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军事武器>>武器百科>>常规兵器>>空军>>国产系列>>歼轰-7大揭密

主题:歼轰-7大揭密
发信人: blackhawk()
整理人: only(1999-09-15 22:15:01), 站内信件
歼轰-7大揭密

          歼轰7的改进型即98航展大出风头的FBC-1,她是中国第一种较
          现代化的中程打击机,自1992年预批量生产型服役以来,便
          不断参加包括台海演习在内的沿海演习。而从1994年1月定型
          投产至今,改良型的研究业已展开。西飞在广泛征求意见的
          基础上已于1995年着手进行改良型的设计工作。轰7A的改良
          型可能称为轰7A,最大的改变是换装俄制发动机,以AL-
          31SM发动机取代轰7现用的斯贝MK-202发动机。AL-
          31SM是歼11的心脏,它是苏-27的AL-31F推力增强型发动
          机,单台的最大后燃推力近13吨,两台AL-31SM的推力可
          使轰7A的空战推重比接近1.1,使其载弹量倍增至10吨左右。
          此外,轰7A将具备空中加油能力,并拥有更完善的导引武器
          能力。   轰7A的固定武器可能与歼十一样,为一门重110
          千克的6-23型6管23毫米改良型机炮。轰7A至少拥有10个外
          载挂架,除了能使用AM-39、C-601/611、C-801/802、
          新型C-803超音速反舰导弹、还会配备俄罗斯授权仿制的
          Kh-65SE亚音速巡航导弹,以及一并引进生产的Kh-31A
          (AS-17)超音速反舰导弹、Kh-31P超音速反辐射导弹,
          更先进的Kh-41蚊式超音速反舰导弹。蚊式导弹发展源自
          Kh-31A,发射重量4.5吨, 弹头重320 千克,使用惯性及主动/
          被动复合制导,在高/低空的射速分别是3.0 和2.1 马赫, 最大
          射程分别为250和150千米。现代2型驱逐舰上的3M90系列改
          良型反舰导弹,亦可挂载在轰7A上使用。其它适用的短、中
          程对地攻击武器还包括现役和研制中的国产与外国制传统炸
          弹、激光制导炸弹,与之配合的装备至少包括:由607所研
          制,正进行最后试验的蓝天全天候低空导航荚舱,以及613所
          研制的前视红外/激光瞄准组合荚舱等。中国可能也在研制联
          合直接攻击之类的先进多功能空射武器,这些武器现正在由
          014中心等单位研究开发中。   目前轰7A并未确定使用国
          产或进口的火控雷达系统,但以歼八-2M及歼十的情况分
          析,采用俄制系统的机会较大,轰7A因此也能发射R-73M、
          R-77、R-27系列俄制空对空导弹,甚至配备中国发展中的
          第四代发射后不管中程空对空导弹。配备这些武器系统和换
          装AL-31SM发动机,将使轰7A的性能大幅提高,对空/地的
          综合作战能力远优于现役的轰7。轰7A改用AL-31SM涡扇发
          动机后,虽然性能上大幅提升,但对飞机的气动外型产生重
          大影响,加上全面更新机载设备,整个工作量相当于重新设
          计一次。轰7A 是西飞首种采 用电脑辅助设计和电脑应用工程
          技术研制的军用飞机,它在发动机、航电系统、武器系统与
          歼十、歼十一和SU-27“侧卫”战斗机有高度的通用性,将
          使下个世纪中国主力战斗机的生产和后勤维护达到极佳的效
          率。   虽然轰7现用的涡扇9发动机高速性能好,稳定可
          靠,维护方便,经济性佳,翻修寿命长,故障率低,但也存
          在低速性差,耗油量大,加速性慢,推力不足等缺点,不能
          与现役或未来的战斗机匹配。其整体技术仍停留在近30年前
          的水平,甚至较中国自制的涡扇6等还差,而且尚未完全实现
          国产化,明显影响了轰7的性能和发展。 AL-31SM源于:
          “侧卫”家族中S/SK、UB、苏-30K/M/MK上共用的AL-
          31F双转子加力式涡扇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在研制过程中曾遇
          到过多种极大的困难,在10年间动用了51 台试验发动机,解
          决了658个难题,工获得128项专利。盖机采用了模拟式电子
          综合控制器(AL-31SM改用全数子式〕,能把工作状态发挥
          到接近极限值,当电子综合控制器故障时,会自动转换成机
          械-液压系统控制。另外还具有多种参数监视系统、设计举
          独创的防喘振系统和涡轮冷气控制系统等。AL-31SM发动机
          目前的价格为300万美元/台,不带加力器的 AL-31F 曾以6
          台共用的方式装在“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上进行大气层试
          验,是一种优秀的发动机。因为涡扇9的最大直径和长度分别
          是1093毫米和5205毫米,与AL-31F的1300毫米和1950毫
          米不能相容,更不用说略有变动的AL-31SM。所以,势必重
          新设计后段机体。更新的发动机直径较大和长度略短。涵道
          比由0.62降到0.6,总增压比由20增至23.8,涡轮进口温度由
          1167度升至1392度,各种推力状态下耗油率亦下降,但发动
          机推重比却由5.05升至8.173,对提高飞机性能的作用十分明
          显。由于涡扇9的气流量只有96.2千克/秒,少于AL -31F的
          112千克/秒,所以轰7A的进气道必须扩大。为适应单台发动
          机重量由1842千克降至 1530千克,以及飞机重新配重和载弹
          量的增加,数模混合自动驾驶仪和三重线传操纵系统必须重
          新设计。   轰7A将装上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研制的全数字
          式自动驾驶仪和四重线传操纵系统,该系统采用冗余度技术
          和16位中央微处理器,已相当于美军MIL-STD-1750A软件
          指令控制。 随着线传操纵系统可靠性的提高,轰7A将放弃?
          墒降?A3H-C9C锯齿状带翼刀翼型,改用新设计的中等后
          掠角带前缘襟翼式上但翼。另外为提高隐身性能和强化气动
          外形,西飞准备为该机引入S型进气道,以减少正面雷达反射
          截面积和红外线信号特征,也可能局部采用翼身融合技术,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将会明显增加。轰7A也将会是中国首
          种电脑辅助设计修正外形的半隐身战斗机,在配合新研制的
          吸波涂料的情况下,该机被探测概率应当会有相当程度的减
          少。   轰7A将配备中国、西欧和俄罗斯的航电系统。根据
          要求,座舱内两个座位都装有国产广角抬头显示器和2~3个
          彩色多功能显示器,也可能配备头盔瞄准具。各显示器都可
          用多路视频复合记录分系统予以监视。导航系统准备用618所
          研制的INS/GPS组合导航系统做更换,另外加装一套环形激光
          陀螺。轰7A的抬头显示器能与自动驾驶仪交联,即使飞机改
          变航向,瞄准线仍能稳定压在目标上,另外还继承了轰7A具
          备连续计算释放点、连续计算命中点等功能,并加装一台角
          速度轰炸系统,以提高自由落体武器的命中精度。新修改的
          侧滑角传感器能供火控系统修正侧滑角对武器的影响,同时
          也提供导航武器精确计算风速、风向之用。为发挥轰7A的最
          大威力,机上可能加装一套海上霸王式预警机作信息交换用
          途的数据链,采用的将会是马可尼公司或国产型号。这将是
          中国第一种有数据链的飞机。   雷达方面目前并未确定使
          用哪一国产品,推测轰7A 采用相位电子雷达联合集团
          (Phazron) 为该机开发的多功能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可能性很
          大。中国要求这种雷达具备轰7上243H“鹰眼” 雷达的地貌
          跟踪功能,可靠性、稳定性和维修间隔还必须大幅提高。采
          用俄制雷达是有利于缩短研制时间的唯一选择。软件设计可
          能采用051G、052型驱逐舰上的法国TAVITAC作战系统,由
          大陆科研单位自行编写。 轰7的电子战系统性能虽然是中国现
          役战斗机中最好的,但也只是优于F-4和米格23/27,只能反
          制SA-6之类的防空导弹的攻击,虽然与先进水平有20年以
          上的差距。根据研究指标来看,轰7A的电子战能力至少达到
          90年代中期水平,才可能在现代防空火网中生存。相信整套
          设备会同时采用中国和西方的组件,也可能有俄罗斯的某些
          技术支援,并且会装上中国第一种红外/激光干扰机和多频道
          战术干扰荚舱。因为轰7A具有载弹量大、机内容积大的特
          点,除了考虑加挂浮锚式空中加油设备当伙伴加油机外,更
          可考虑修改为轰侦7A电子侦察机,甚至是类似EF-111电子
          战飞机的改良型。型号可能是轰电7A,具体发展要待轰7A诞
          生后决定。如果能配备上述三种辅助飞机,轰7A系列将能暂
          时弥补中国没有航空母舰的不足,若国产超音速战略巡航导
          弹研究成功,企打击范围更可以大幅延伸。   轰7A的关键
          航电设备和软件将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613所自行开发,内
          含综合武器控制系统和自动机动攻击系统。更先进的综合火
          力飞行控制系统虽然已取得技术突破,但还不能确定是否来
          得及配备在首批生产的轰7A上。新机上的系统自检和内建更
          换能力会比轰7大幅提高。该机几乎已确定改用VICOR公司生
          产的电源组件作为机内电子组件的电源系统,这种组件已用
          在多种航电系统和飞机上,曾在歼十和轰7进行过广泛试验,
          将是中国新一代国产战斗机和航电系统的理想制式电源。在
          外挂管理和机内电子信号传输方面,轰7A全面按照美军标准
          设计。飞机的标准武器挂载管理系统由挂载管理处理器和挂
          架接口装置组成,根据未来作战环境需要,中国选择了美军
          全面推广的MIL-STD-1760A外挂管理系统,并于90年代初
          修改颁布。1776A可通过夺路汇流接口(MBI)满足美军MIL
          -STD-1553B规格的信息链路设备传输数字信号要求。目前
          采用1553B信息链路设备的中国军用飞机强五4/M、强五5、
          轰7、歼八3、歼十等。以此为基础,轰7A将率先在组合式航
          电系统中使用Ada95标准军用计算机语言。改良后的轰7A体
          积增加,翼面积更大,长宽比略小,最大平飞速度约2.0马
          赫,最大起飞重量超过35吨,与苏-24、F-15同级,作战
          半径和航程与苏-27相当。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7.184.217]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