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
A-5型飞机是中国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单座双发超音速攻击机,其主要任务是近
距空中支援和对地攻击,也可用于完成对空作战任务。A-5飞机于1958年8月开始研
制,1965年6月原型机首飞,1968年11月开始批生产,目前已生产上千架,除装备中
国的空/海军外,还用于出口。该机为两侧进气、大后掠中单翼、正常气动布局,机
身为全金属半硬壳结构,以铝合金及高强度合金钢为主要材料,并且在座舱周围布
置有防弹装甲,采用两套相互独立的液压助力操纵系统。该机飞行性能优良,操纵
灵敏,座舱舒适,视野宽阔,火力强,可靠性及安全性好,完成任务能力强。A-5飞
机有多种改型:A-5基本型;A-5Ⅰ加大航程型;A-5Ⅱ、A-5ⅠA为A-5Ⅰ的改型;A-5C
、A-5Ⅲ为出口改型,A-5M为与意大利合作的改进型。
动力装置2台WP-6型加力式涡喷发动机,单台静推力25.5千牛,加力推力31.57千牛。
主要机载设备 无线电罗盘,无线电高度表,信标接收机,射击轰炸瞄准具等。
武器 左右翼各一门23毫米机炮,有6个外挂点,每个机翼下2个,机腹下2个,可挂多
种导弹、火箭、炸弹等。
尺寸数据 翼展9.68米,机长15.65米,机高4.33米,机翼面积27.95米2。
重量及载荷 最大起飞重量1130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9130千克,最大载弹量150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高度5000米)1240千米/小时,(高度11000米)M1.12,巡
航速度(高度11000米)807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6500米,最大航程1630千米(机内
燃油),最大续航时间1小时55分,起飞离地速度330千米/小时,起飞滑跑距离700~
750米,着陆滑跑距离1060米,限制过载+8.0g。
强-5的主要型别有:A-5基本型;A-5I,加大航程型;A-5II,A-5I的改进型;A-5III出口型;A-5C,最新改进型;A-5D,与意大利航空公司合作改进型.
强-5攻击机装2台WP-6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25.5千牛(2600公斤),加力推力31.87千牛(3250公斤).武器有两门23毫米航炮,备弹200发.机身下部有小型弹舱,可挂炸弹或子母弹箱;机翼下可挂各种炸弹火箭和副油箱等,也可挂空空导弹最大载弹量1500千克.
强-5攻击机翼展9.68米,机长15.65米,机高4.33米,机翼面积7.95平方米,机翼后掠角55度,机翼展弦比3.37,主轮距4.4米,前主轮距4.10米.该机空重695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9130千克(最大11300千克),机内燃油3720升(外挂2*760升),最大使用过载8g.最大飞行速度M1.12/1190公里每小时(高度11000米),M0.99/1210公里每公里(海平面高度),巡航速度807公里/时,实用升限16500米,起飞速度300公里/时(无外挂),330公里/时(最大外挂),起飞滑跑距离700-750米(无外挂),1250米(最大外挂),着陆速度278-307公里/时,着陆滑跑距离1060米(不用减速伞),最大航程大于2000公里(带2*760升副油箱),作战半径600公里(最大外挂,高-低-高作战剖面),400公里(最大外挂,低-低-低作战剖面).
强-5装备部队后,表现良好。但也显露出航程较短等问题。1977年4月,加大航程改 型机的方案获得批准。方案确定,在强-5原型机的基础上,第一步实现7项重大改进 项目,如将炸弹舱改为油箱舱,加大主油箱,并增设一个软油箱;改用加力推力为 36.8千牛的WP-6甲III型发动机等,命名为强-5I。第二步再改进4项,命名为强-5II。 相比强-5原型机,强-5I型最大的特点是换装了WP-6甲III型发动机。WP-6甲III原来 是为歼-6III配套研制的,1977年歼-6III停止研制后,该发动机一度失去匹配对象。
而强-5I要求动力推力更大,起飞和爬升时的加速性要好,进袭时又要有最小的稳定 推力,以利于飞机减速瞄准和射击。WP-6甲III型发动机提高了推力,并增设了零级 防喘系统,可以满足上述要求。特别是航空发动机专家和设计人员把沙丘驻涡稳定 性理论和火焰稳定器设计原理应用于WP-6甲III型发动机的加力燃烧室火焰稳定器, 使WP-6甲III型发动机在可能达到的贫、高油范围内,收到了加力接通可靠、燃烧稳 定的效果,有利于排除对飞行有致命危害的震荡燃烧,不但发动机加力增加2%,而 且耗油率降低了1.5%,性能有所提高。
强-5I型飞机在研制过程中,成功地进行了风洞、静力、抛坐舱盖、电网络、电磁兼 容性和前沦摆震等试验。试飞结果表明,该机航程和作战半径增大,着陆滑跑距离 缩短130米,最大平飞速度、最大上升率、实用升限均有所提高。
强-5II是在强-5I的基础上又做了4项重大改进而成的。4项改进是:采用压力加油系 统;安装护尾告警器;换装射击轰炸瞄准具;增加外挂武器和安装电动投弹器等, 作战性能又有所提高。
由于强-5飞机性能稳定,经济实用,因而也被国外空军看好。应国外订货方的要求, 有关部门对强-5进行了加大航程、增加带有弹射挂钩的挂架、换装或加装定货方提 供的较先进的机载电子设备等改装项目,推出了强-5的出口型强-5M。仅经过一年多 的设计研制,各项性能便达到规定指标。在订货方基地举行的飞机”换装仪式“上, 12架强-5M在订货方飞行员的驾驶下做了精彩的表演,表明中国的强-5攻击机已经挤 进国际现代攻击机的行列,成为中国外销的第一种自行设计的战斗飞机。
中国在自行改进、提升强-5性能的同时,也注重引进、吸收外国航空公司的先进技 术。1986年,南昌飞机制造公司与意大利航空公司签定合同,决定对强-5II进行改 装。改进的重点是导航攻击系统,把意大利AMX攻击机的导航攻击系统移植到强-5II上。
由意大利航空公司提供的17项电子设备与该型机原有的8项设备组成,并对冷却、电 源、燃油、电子战、照明等系统做了改进。改进后的飞机命名为强-5D型。强-5D于 1988年完成总装,8月30日首飞成功。试飞结果表明:强-5D的导航精度和攻击能力 均大大提高,已跻身80年代世界先进攻击机的行列。
--
※ 来源:.Netease BBS(BJ) bj.netease.com.[FROM: 210.74.173.2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