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军事武器>>军事天地>>军事史林>>军事网讯>>军事报道>>1998年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武器装备发展动

主题:1998年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武器装备发展动
发信人: only()
整理人: (1999-12-17 00:56:34), 站内信件

1998年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武器装备发展动态
     [本刊1999年12月12日综合报道] 
    近几年来,我周边国家和地区正处于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之中。更新空、海军主战武器
装备和防空装备是其共同的特点。1998年也是如此。由于印度1998年5月11日公然进行核
试验,在南亚地区挑起新的一轮核竞赛,成为周边国家和地区1998年武器装备发展的又一
突出特点。 
    一、日本武器装备发展动态 
    1998年尽管日本也发生了金融危机,经济负增长,但国防支出仍达到4.93兆日元,
与1997年的4.94兆日元(336亿美元)持平。武器装备发展势头不减。加速发展F-2战斗机、
新增大型海军舰艇、发展反导系统是日本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 
    1.加速发展F-2支援战斗机。 经过多年的研制,F-2支援战斗机已于1997年3月开始了
为期3年的试验与评估阶段,同时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战术飞机公司签署了生产首批
11架F-2部件的合同。1998年4月又与马丁公司签署再生产8架F-2战斗机部件的合同。不久
,日本将拥有近20架该型飞机。日本航空自卫队拟采购130架F-2,预计2000年形成初步战
斗能力。 
    2.海军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具体体现在: 
    ①大型登陆舰"大隅"号服役。 "大隅"号两栖坦克登陆舰是日本战后建造的最大型
舰只,舰型设计与航空母舰十分相似,它的建造为日本建造航母打下了基础,事实上,它
能很轻易地改造成轻型航母。该舰排水量8 900吨,可载10辆坦克,1000名士兵,甲板上
可起降重型直升机,舱内载有先进的登陆气垫艇,可同时实施直升机机降登陆和气垫艇航
渡登陆,攻击力极强。它的服役大大增强了日本的海上进攻力量。 
    ②有3艘新型舰、艇服役。  第一艘"亲潮"(Oyashio)级潜艇,于1998年3月16日服役
,是该级4艘潜艇的第一艘。其标准排水量2 700吨,水下排水量3 000吨,水下最大航速
20节,装有侧向声纳阵列和消声瓦,隐蔽性好。第二艘"鸟海"(Chokai)号驱逐舰,于3月
20日服役,是日本4艘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的最后1艘,该级舰满载排水量9 400多吨,
航速30节,装备有标准-2(中程)舰空导弹、密集阵火炮、阿斯洛克反潜导弹以及6管324
毫米鱼雷等武备。"丰后"(Bungo)号扫雷舰,是两艘新型"浦贺"(Uraga)级扫雷舰中的第
二艘,排水量5 650吨,于1998年3月23日服役。 
    ③计划改进SH-60J直升机。 日本海上自卫队现有SH-60J反潜直升机55架。为使其能
够进行海上侦察和反舰作战,成为高性能、多用途作战平台,决定对其进行改进,主要包
括:增大发动机功率;安装更有效的复合旋翼;装备本国产的声纳系统,采用自动着舰系
统等。整个改进计划预计耗资3.79亿美元,2002年完成。 
    3.加强防空与反导能力 
    加强防空和反导能力一直是日本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目标之一。1998年8月朝鲜发射
卫星,引起日本的强烈反应和抗议,使其积极发展反导系统更有借口。事实上,早在几年
前,日本军方就投资开展了反导研究。1998年1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科恩访日时,与日本
首相和防卫厅长官讨论了反导问题,并达成协议,两国将联合研究"大气层外轻型射弹"的
有关技术(即反导技术);1998年日本国防预算中,用于弹道导弹防御研究的经费已增加
65万美元;8月17日,防卫厅计划在1999财年(1999年4月1日开始)申请5亿日元,以加快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有关技术的研究。 
   在防空方面,日本几年前已用"爱国者"导弹全部替换了老式的"奈基J"防空导弹,大
量装备了自行研制的91式和93式便携防空导弹……,防空拦截武器的更新基本完成。加
强防空预警系统成为1998年防空装备发展的重点,主要是改进E-2C预警机和装备E-767预
警机。日本与美国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签定了价值3 100万美元的合同,进行E-2C预警机
的改进,主要包括后勤、技术支持、软件研制、系统改进和安装,并用AN/APS-145雷达替
代原有的AN/APS-125雷达。从美国购买的4架E-767预警飞机中的两架已于1998年3月25
日交付日本航空自卫队,部署在东京以西200公里的滨松北空军基地,使得日本成为第一
个拥有E-767预警机的国家。另两架将在1999年交付。 
    二、印度武器装备发展动态 
    1998年,印度武器装备发展引人注目。它不顾世人反对,公然进行核试验,在南亚
地区挑起新的一轮核军备竞赛;积极进行弹道导弹试验并加速常规武器的现代化计划。 
    1.违反核禁试条约,公然进行地下核试验 
    1998年5月11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宣布:"印度当天在拉贾斯坦邦卡郎附近的核试
验场进行了3次地下核试验"。试验了当量分别为4.3万吨梯思梯的"热核装置"、1.2万吨
的"裂变装置"和千吨以下的"低当量核装置"。两天后,印度又在同一试验场进行了两次当
量不足千吨的地下核试验。印度的核试验在南亚地区挑起了新的一轮核军备竞赛,受到国
际社会的一致谴责,美国等西方国家为此对印度实施了一系列强硬的制裁措施。印度进行
核试验的目的:一是直接威胁巴基斯坦;二是针对我国;三是想跻身核武器国家行列,提
高自己的大国地位。 
    2.弹道导弹的研制取得新进展 
   "普里特维"近程地地弹道导弹和"烈火"中程弹道导弹,是印度1983年"综合导弹研制
计划"中计划发展的5种导弹中的两种。经过多年的研制、试验已获得成功。其中:
"普里特维"导弹于1995年开始装备陆军,订货80枚,目前已交付20枚导弹和12辆运输一
起竖一发射车。目前正致力于研究"普里特维"导弹的海军型,其射程达350公里,而陆军
型射程仅150公里,空军型射程为250公里。据报道,印度也在研究"普里特维"导弹的固
体发动机型,拟使其成为潜射导弹。 
   "烈火"中程弹道导弹已经进行3次飞行试验,最大射程达1 450公里,不久将进行新的
发射试验,使其射程达到2 200公里。 
    3.大力加强海军武器装备建设 
    加强海军武器装备建设,是1998年印度武器装备发展的又一突出特点,具体体现在: 
    ①将购置俄罗斯的航空母舰。 印度在计划自行研制(建造)航母的同时,1998年2月,
与俄罗斯签署了购买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的合同。估计金额达10亿美元。该航
母排水量4.45万吨,航速32节,续航力11 670海里,可载12架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22架
直升机。上述合同金额不包括舰载飞机等武备。 
   ②计划建造核动力潜艇。 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印度将建造能发射核导弹的核动力潜艇
,潜艇的核动力装置由印度自行研制,俄罗斯帮助设计潜艇的非核部分,包括壳体、水下
导航系统等。印计划建造5艘这样的潜艇,首艇2004年建成。为与核动力潜艇配套,印度
还计划发展两种潜射导弹:一种是"沙加里卡"(意为海洋)巡航导弹,是在俄罗斯帮助下
设计的,预计在2002年部署;另一种是"达纳诗"(意为 弓箭手)弹道导弹,拟在
"普里特维"(大地)近程弹道导弹基础上研制,部署时间未定。这两种导弹都能携带核弹
头。 
    ③制定并推进海军装备现代化计划。 从1998年8月起,印海军已开始执行一项耗资巨
大的未来10年武器和技术更新计划,其中包括发展研制各种声纳系统、鱼雷、水下导弹发
射装置与火控系统、武器控制系统、潜艇发射的诱饵等。海军将花25亿美元购买上述系统
以及星载侦察通信系统和电子战系统等。在10年内,印海军还将装备自行研制的
"沙加里卡"远程导弹、无人驾驶飞机以及"阿卡什","特里舒尔"等近程舰空导弹。 
    印度海军的另一项重要采购计划是:采购3艘自行建造的现代化护卫舰,总价值6.25亿
美元,在4年内交付。在3年内还打算向俄罗斯采购1艘"基洛级"潜艇、3艘"克里瓦克"级导
弹护卫舰和4架Ka-31空中预警直升机。 
    4.空军武器装备又取得新进展 
    ①向俄罗斯采购的40架苏-30战斗机即将交付完毕。 1996年印度向俄罗斯订购了40架
苏-30战斗机,原计划2001年交付完毕,目前计划加紧进行,预计1999年3月即可交付完毕
。印度的苏-30战斗机将装备自行研制的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控制系统,这种经过改装的飞
机称为苏-30MKI。印度还购买了苏-30战斗机的生产许可证,计划到2010年自行生产
苏-30MKI战斗机100架。此外,根据俄印合作计划,俄罗斯还将帮助印度改进125架米格-25
战斗机。 
    ②研制无人侦察机和小型空天飞机。为进行情报搜集,印度于90年代初就拨款3 000万
美元进行"尼珊特"无人侦察机的研制,截至1998年初,已研制出3架样机。该无人机长
1.2米,翼展1.5米,重300公斤,有效载荷45公斤,装备有昼/夜电视摄像机、前视红外仪
、全景照像机、激光测距仪以及通信中继设备等。这种无人机不久就将投产。目前印度也
在设计一种小型空天飞机,其大小与米格-25战斗机差不多,可重复使用100次,这种空天
飞机除可发射小型通信或导航卫星外,还可做为高空超音速侦察飞机使用。该项研制计划
预计10年内完成,计划投资20亿美元。 
    三、其他周边国家武器装备发展动态 
    受印度导弹、核武器试验的影响,巴基斯坦发射了弹道导弹,并进行了地下核试验,
朝鲜发射了卫星。越南、印尼、韩国等也在加紧发展常规武器,重点是发展作战飞机和防
空武器。 
    1.巴基斯坦发射弹道导弹并进行地下核试验 
    为对付印度"烈火"和"普里特维"导弹的威协,巴基斯坦从80年代初开始,实施自己
的弹道导弹发展计划,迄今已取得一系列成果:1992年开始装备射程80公里的
"哈塔夫-1"型近程弹道导弹,1996年开始装备射程300公里的"哈塔夫-2"型近程弹道导
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4月6日,巴基斯坦成功地进行了"高里"
(又名"哈塔夫-5")中程弹道导弹试验,该弹最大射程1 600公里。 
    继印度5次地下核试验之后,巴基斯坦也于5月28日和30日进行了两组6次核试验。
第一组5次试验均为裂变装置,其中两个装置的爆炸当量分别达到2.5万吨和1.2万吨梯
恩梯;另外3个装置的爆炸当量均在千吨以下;30日试验的核装置当量约为1.8万吨。 
    2.朝鲜发射卫星 
    1998年9月4日,朝中社宣布:朝鲜于8月31日用自行研制的多级火箭,在咸镜北道花
台郡舞水端里发射场,成功地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然而在此之前,美国等西方国家情报
机构误认为朝鲜发射了一枚中程弹道导弹,从而引起美国、韩国和日本的关注。后来西方
虽然承认朝鲜发射了卫星,但认为没有成功。据报道,这次发射卫星使用的是3级火箭,
即"大浦洞-1"导弹的运载火箭加上第三级。"大浦洞-1"是两级液体导弹。据专家分析,这
颗卫星重100公斤左右。卫星沿着近地点218.82公里,远地点6978.2公里的轨道运行,运
转周期165分6秒。这颗卫星的发射不论成功与否,均显示朝鲜拥有发射卫星和中程弹道导
弹的能力。 
    3.韩国拟加紧研制弹道导弹 
    由于金融危机,1998年韩国推迟了220项防务发展计划,主要包括采购首批机载预警
系统和新级别的潜艇,也包括KTX-2型先进教练机。由于朝鲜发射卫星,表明朝鲜拥有
中程导弹发射能力,为对抗北朝鲜的"威胁",美国已同意韩国研制射程300公里的弹道导
弹(以前美国仅允许韩国生产和部署射程不超过180公里的导弹)。因此,韩国决定加快自
行研制计划。原计划2010年用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卫星将提前5年实现。 
    4.越南购买"苏-27"更新型战斗机 
    近年来,越南为加强空中力量,积极购买先进战斗机。根据越、俄1997年1月31日签
订的合同,到1997年底以前,已有6架"苏-27"战斗机运抵河内。1998年,又有4架
"苏-27"交付越南。越南计划在2002年以前,花8亿美元购买24架"苏-27"战斗机。此外,
越南还希望购买"苏-30K"战斗机。 
    四、台湾(地区)武器装备发展综合动态 
    1997年7月,台湾开始实施军队历史上最大的改革方案"精实计划",即到2001年完成
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和军队组织的现代化。在7月开始的新财政年度中,台湾拨出599亿元
新台币(约18亿美元)采购武备,主要购买提高防空和反导实力的装备,包括美制"鱼叉"
和"爱国者"导弹以及台湾自制的"天弓"、"天剑"导弹,雷达和电子战装备,AH-1W
"眼镜蛇"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1998年从国外引进的新装备进一步到位;在加强防空和
反导能力方面又有新的进展;已开始研制中远程弹道导弹。 
    1.引进的现代化装备进一步到位 
    根据几年前与西方国家签订的合同,台湾将引进150架F-16A/B、60架"幻影2000-5"
战斗机,6艘"拉菲特"级护卫舰,租用12艘"诺克斯"级护卫舰……。目前,F-16A/B型战
斗机已交付73架(1年前32架),装备了3个中队。该机除能进行空中截击,还有对地攻击
和反舰能力,机上装备有空空导弹、"小牛"AGM-65空地导弹和"鱼叉"AGM-84反舰导弹。
"幻影2000-5"战斗机从1996年开始交付,现已交付完毕。该机装备"米卡"中程空空导弹
和R550远程空空导弹;台湾自行研制的IDF战斗机交付103架(1年前78架)。随着新一代战
斗机数量的不断增长,已服役35年的F-104G战斗机1998年5月开始退役。 
    向法国订购的6艘"拉菲特"级(台湾"康定"级)护卫舰1998年1月交付了最后1艘;向
美国租用的"诺克斯"级护卫舰已抵台9艘。另外,自行仿造的7艘美国"佩里"级(台湾的
"成功"级)护卫舰,1998年又交付1艘。总共已交付6艘。从1998年开始,台湾开始执行
"光华6号"造艇计划,建造150吨级的导弹快艇。这种快艇采用隐身外形设计,装备
"雄风-3"反舰导弹以及先进的雷达、光电火控系统和电子战系统。最近又提出向美国购
买4艘"宙斯盾"级军舰的计划。 
    2.加强防空和反导能力又取得新进展 
    加强防空和反导能力是台湾武器装备现代化的重点。近年来,除引进第三代战斗机
外,台湾还引进了"E-2T"预警机、多种防空导弹;自行研制了"天弓"防空导弹和"长白"
相控阵雷达……。1998年又取得以下新进展: 
    ①初步建成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从美国引进的3套"爱国者"PAC-2系统于1997年抵台
后,部署在台北周围的松山天雕、万里金雕、五指山银雕、南港飞雕、新峦神雕和林口等
多处防空导弹阵地和机动阵地,新成立的"爱国者"导弹部队已正式列入台湾陆军编成,目
前已具备一定的反弹道导弹能力。由台湾中科院研制的"天弓-1/-2"型防空导弹,已经部
署了6套,其中台湾本岛4套,外岛2套,并且已将"天弓-1"的发射架全部改为垂直发射系
统,从而增强了火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目前正在加紧改进"天弓-2"系统,主要改进导引系
统,使其具有反导能力,并于1998年7月在屏东九鹏导弹测试基地进行了实弹试射。最近
又提出了购买美国"爱国者"PAC-3的设想。 
    ②研制成功弹炮结合防空系统。在新加坡举办的亚洲航空展上,台湾研制的"羚羊"弹
炮结合防空系统首次露面。这是在"天剑"空空导弹基础上研制的一种分离式弹炮结合系统
,由"羚羊"地空导弹系统和两门高炮组成,分装在3辆机动性轮式车上,1辆装"天剑-1"导
弹发射架(四联装)和目标捕获雷达,另外两辆分别装指挥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其搜索雷
达的最大作用距离达30公里,目标捕获能力优于"西北风"和瑞典的RBS-70防空导弹,还具
有夜战能力。系统经改装也可以发射"西北风"、"毒刺"等导弹。"羚羊"系统现已具备作战
能力。 
    ③研制红外成像制导导弹。鉴于"雷达"波制导导弹不易发现并跟踪隐形飞机,台湾军
方指示台湾中科院积极预研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研究的重点是红外成像系统及三维平面阵
寻的器,以及低阻力红外天线罩等。这项研究工作计划2000年前后获初步成果,2010年完
成导弹研制。 
    ④研制"天剑-2"空空导弹的舰载型。1998年5月台湾中科院完成了"天剑-2"空空导弹
的舰载试射验证工作。该弹的末制导为主动雷达寻的,能全天候作战和自主跟踪、锁定目
标,有效射程达40公里以上,能大大增强海军舰队的防空能力,舰载型"天剑-2"导弹将以
32联装垂直发射方式装备于"拉菲特"级(台湾"康定"级)护卫舰上。 
    ⑤拟研制远程警戒雷达。台湾军方为对抗我导弹攻击,争取早期预警和拦截时间,计
划用3~4年时间研制作用距离上千公里的远程警戒雷达,需耗资30亿元新台币。台湾军方
已将这种雷达列为新式装备优先发展项目。 
    3.拟研制中远程地地弹道导弹 
    据1998年7月12日台湾《中国时报》透露:为对付"中共可能的军事威胁,军方已拟定
未来10年重大新式武器研制方案,主要包括中远程地地弹道导弹……"据悉,"这一研究方
案已获军方决策当局同意,整个方案极为机密,目前仍处于'纸上研拟'阶段"。这是继
1997年台湾拟把"天弓"导弹改成"天戟"近程地地导弹之后 ,在发展弹道导弹方面的又一
重大举措。 


1998年世界防空反导武器装备主要发展动态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防空装备发展缓慢,反导武器发展成为重点;
而我周边国家则重点发展防空装备,近年来也着手发展反导武器。1998年仍然是这样的 
发展态势。 
    一、美国仍然重点发展反导武器 
    海湾战争以来,美国注重发展导弹防御系统和反巡航导弹系统,1998年的主要进展是: 
    1.增加战区导弹防御经费,加快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研究。原计划1998财年为战区导弹
防御研究拨款20亿美元。鉴于远程导弹的威胁不断增大,美国会国家安全委员会提议将
1998财年战区导弹防御经费追加1.47亿美元,以加快"爱国者"PAC-3和海军高层防御系
统的试验进度。 
    2."爱国者"PAC-3导弹又成功地进行了试验。1998年初,美国陆军在白沙导弹靶场进
行了改进型"爱国者"PAC-3导弹的第二次试验并取得成功。此次试验主要演示验证导弹在
飞行中与地面系统的通信联系、导弹与现有"爱国者"系统的结合等问题。陆军计划到2008
财年装备1 200枚"爱国者"PAC-3导弹,估计将耗资46亿美元。 
    3.提出混合防空体系设想。这一设想是部署由"扩大的中程防空系统"(MEADS)、
"爱国者"PAC-3导弹和"战区高空区域防御"(THAAD)系统组成的混合防空体系。它不仅能
防御战术地地弹道导弹,还能防御隐身巡航导弹、旋翼机和无人机。该设想是由弹道导弹
防御局和陆军提出的,其目的是提高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经济可承受性。 
    4.加强对隐身巡航导弹的防御研究。重点是研制一种探测和拦截隐身巡航导弹的系统
。这种系统是以对"E-3"预警飞机、"E-8"飞机和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进行一系列改
进为基础进行的。对前两种飞机的雷达进行改进使它们能发现隐身巡航导弹和其他雷达回
波很小的目标;对AIM-120导弹的传感器灵敏度进行改进,使其能探测到在什么方向上引
爆威力最大。 
    二、欧洲在防空装备发展上进展仍然缓慢 
    由于华约解散,北约欧洲地区冷战时期面临的空中威胁不复存在。因此,这些年来,
北约欧洲地区的防空武器发展进展缓慢。几年前,为替换"霍克"防空导弹系统,美、德、
法、意4国曾签署备忘录,共同发展"扩大的中程防空系统",但进展并不顺利,1996年法
国从中退出,最近,1999财年美国参、众两院预算拨款中,取消了该项3 400万美元的申
请,该项计划前途未卜。 
    欧洲发展防空武器虽然缓慢,但也有所发展,如,德国正在设计面向21世纪的
MK2000新型自动火炮,该火炮口径30~35毫米,射速高达3  000发/秒,炮弹出口速度
1 800米/秒,散布误差仅1.5毫弧度。可用于对付无人机、战斗机、导弹和攻击直升机等
。瑞士厄利空--康特拉夫斯公司正在研制35毫米"空中盾牌"高炮。该炮发射"先进命中效
能与摧毁"(AHEAD)弹药,不仅能反飞机,也可拦截导弹。 
    三、俄罗斯部署具有反飞机和反地地弹道导弹双重能力的系统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一直在滑坡,国防费和国防科研费不断减少。鉴于此,
防空装备发展也处于调整之中。除对现有型号进行改进外,近年来尚未发现俄罗斯研制新
的防空导弹,高炮以及弹炮混合防空系统。不过为加强防空和反导能力,特别是首都莫斯
科的反导能力,俄罗斯决定不久在莫斯科周围部署5个"安泰-2500"(Antey-2500即SA-12)
地空导弹营,以抵御飞机、战术导弹和战区导弹的威胁。该系统由扇形扫描的相控阵雷达
和9M82M(S-300V)和9M83(S-300V1)导弹组成,能同时对付24个飞机目标或16个弹道导弹
目标。拦截飞机的最大有效距离200公里,拦截高度25~30 000米;拦截导弹的最大有效
距离40公里,拦截高度1 010~30 000米。据称,其性能优于美国的"爱国者"PAC-3系统。 
    四、周边国家(地区)仍以发展防空装备为主但也发展反导武器装备 
    1.日本 
    在防空方面,几年前日本就已用"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全部取代了"奈基J"系统,大
量装备了自行研制的91式和93式便携防空导弹……。目前,防空拦截武器的更新已基本完
成,1998年防空装备发展的重点是加强防空预警系统。主要是改进E-2C预警机和装备
E-767预警机。对E-2C的主要改进是用AN/APS-145雷达替换AN/APS-125雷达。从美国引进
的4架E-767预警机,两架已于1998年3月25日交付日本航空自卫队,另两架1999年交付。 
    在反导方面,日本以朝鲜发射导弹(卫星)为借口,决定与美国合作,发展战区高空区
域防御系统(THAAD),并不断增加战区导弹防御研究费用。 
     2.印度 
    印度的防空武器重点是发展防空导弹。"特里舒尔"近程防空导弹于1997年末进行了
定型试验,1998年开始装备。继而又研制了"特里舒尔"导弹的垂直发射装置,用以发射
海军型"特里舒尔"导弹,这种发射方式除能够减少反应时间外,还可以比较容易地对付
高空以及掠海飞行的目标。 
    此外,发展防空截击机也是印度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1996年从俄罗斯订购的40架
苏-30MKI战斗机即将交付完毕,并又增订10架。与以色列和俄罗斯共同改进米格-21战
斗机的工作不久也将实施。 
    3.台湾地区 
    台湾当局像日本一样,既发展防空装备也发展反导武器,企图与祖国大陆相抗衡。 
    ①研制成功"羚羊"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 该系统是由四联装"天剑"空空导弹的
地空型、两门小口径(可能为35毫米)高炮、目标捕获雷达和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组合而成。 
    ②研制"天剑-2"空空导弹的舰载型。 1998年5月,台湾中科院完成了"天剑-2"空空
导弹的舰载试射验证工作。该弹采用垂直发射装置,拟装备在从法国引进的"拉菲特"级
护卫舰上。 
    ③拟研制远程警戒雷达。 为对抗我导弹袭击,争取早期预警和拦截时间,计划用
3~4年时间投资30亿元新台币,研制作用距离上千公里的远程警戒雷达。 
    ④初步建成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从美国引进的3套"爱国者"PAC-2系统1997年抵台
后,已完成在台北周围阵地的部署,新成立的"爱国者"导弹部队已正式列入为台湾陆军
编成。另外,台湾中科院自行研制的"天弓-1/-2"型防空导弹已部署了6套,其中台湾
本岛4套,外岛2套,并且已将"天弓-1"的发射架全部改成了垂直发射系统,从而增强了
火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目前正在改进"天弓-2"系统,使其具有反地地战术弹道导弹的能
力。最近又计划购买美国的"爱国者"PAC-3系统。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
 
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bbs.szptt.net.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