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军事武器>>军事天地>>军事史林>>历史战例>>二战后世界之争>>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入侵黎巴嫩(19

主题: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入侵黎巴嫩(19
发信人: only()
整理人: (1999-11-16 23:47:38), 站内信件
    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入侵黎巴嫩(1982)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而出动陆海空军 
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是死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 
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 
 
    战争背景 
 
    黎以战争的起因,总的说来,仍是巴勒斯坦问题争端的继续。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 
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谋求在黎巴嫩境内建立一个亲以政权,挤走叙利亚 
在黎巴嫩的驻军。  
 
    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于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 
展开了同以色列的战争。巴解游击队的基地设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主要设在叙利亚和黎 
巴嫩等国。1970年,巴解总部和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由约旦进驻黎巴嫩,后来又直接介 
入黎巴嫩国内斗争,扶植和武装伊斯兰势力,打击亲以的基督教势力,逐步控制了黎巴 
嫩南部和首都贝鲁特地区,成为“国中之国”。并构筑军事设施,不时地向以色列北部 
地区出击和炮轰,尤其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巴解游击队协助埃及、叙利亚部队,展 
开游击战,袭击以军基地、仓库和雷达站等军事设施。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1982年,以色列觉得时机以到:首先,英阿马岛战争爆发,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焦点 
;其次,两伊战争继续进行,两国无暇他顾,支持伊朗和支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国家存在 
矛盾,阿拉伯世界内部已四分五裂;第三,战争中可能支持和配合巴解的叙利亚国内形 
势不稳定,且巴、叙间也有矛盾;第四,可以利用黎巴嫩境内的亲以势力——基督教武 
装;第五,归还西奈半岛后,埃、以已达成和解,埃及不会介入战争。 
 
    战前各方军事力量 
 
    一、黎巴嫩境内的武装力量  
 
    1、巴解武装力量  
 
    巴解武装力量主要是巴解游击队,共约2.5万人(其中野战部队6000人),编为50 
个营,坦克300辆,装甲车300 辆及各种火炮1100门。  
 
    主要兵力分布:贝鲁特西区约6000人,南部各据点共约8000人,贝卡谷地约5000人 
,其余部署在黎巴嫩北部。巴解游击队在黎南部有400余座仓库,储备了大量武器、弹 
药和其它军用物资。  
 
    2、驻黎巴嫩的叙利亚军队  
 
    2个装甲旅、2个机械化步兵旅和1个突击营及防空部队,共计30000人。战争爆发后 
,又投入4个旅,使总兵力达到46000人,坦克900辆,装甲车600辆,飞机350架。  
 
    主力部队部属在贝卡谷地、杰津地区和舒夫山区。部分兵力驻在贝鲁特西区、特里 
波利和贝鲁特至大马士革战略公路沿线主要城镇。  
 
    3、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由法国、荷兰、挪威、斐济、尼泊尔的军队组成,共7000人,驻守在黎以共同边界 
。  
 
    4、黎政府军和各武装力量  
 
    黎政府军共23700多人,编有1个机械化步兵旅、1个武装侦察营、9个步兵营、1个 
炮兵营,各种装甲车辆200余辆、火炮230门。此外,还装备有“米兰”、“陶”式反坦 
克导弹。主要驻守在贝鲁特东区和黎西北部的部分地区。  
 
    黎国内除政府军外,还有40余支武装力量,主要有:  
 
    (1)、穆斯林派武装什叶派、德鲁兹派、逊尼派,共有脱产武装人员20000人左右 
,它们与基督教长枪党对立。  
 
    (2)、哈达德民兵一支亲以力量,约有36000人,配置在黎以边界的黎方8—10公 
里地带。  
 
    (3)、基督教长枪党民兵由贝希尔.杰马耶勒领导,有40000余人,驻在贝鲁特东 
区,贝鲁特至大马士革公路以北和黎巴嫩西北部地区。  
 
    二、以色列军队  
 
    参战部队15个旅,10万余人,坦克1500辆,装甲车1500辆,飞机400架,舰船20余 
艘。 
 
    战争经过 
 
    第一阶段(6月4日—13日),以色列发动全面进攻,巴解、叙军遭沉重打击,以军 
包围贝鲁特西区。  
 
    6月4日,以色列出动飞机空袭贝鲁特和黎南部巴解游击队基地。  
 
    6月6日11时,以军出动4个旅约2万余人,经过长达5小时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准备 
后,在武装直升机和海、空军及炮兵火力支援下,在宽达53公里的正面上,分西、中、 
东三路向巴解游击队发动突然进攻。  
 
    1、地面部队的进攻  
 
    西路是以军的主攻方向,先后投入了5个多旅的兵力,第一梯队以两个装甲旅,有 
坦克和装甲车各200辆,从纳哈里亚、鲁什哈尼克拉地区出发,在纳库腊、宾特朱拜勒 
通过哈达德民兵和联合国部队控制区,于6日下午包围了苏尔,在空降兵和登陆部队协 
同下以及黎巴嫩哈达德民兵配合下发起攻城战斗,当夜进行巷战,遭到巴解游击队的顽 
强抵抗。第二梯队两个旅(一个装甲旅和一个机械化旅)于18时进入战斗,其中一个旅 
向东开进,配合中路行动;一个旅向北开进,围剿利塔尼河以南的巴解游击队。8日, 
以军第三梯队进入战斗,继续向北进攻,包围达穆尔,但在该市以南,距离贝鲁特仅19 
公里的萨阿迪亚地区遭到巴解游击队的顽强抵抗,北进受阻。9日,西路以军占领西顿 
、达穆尔,并以一个营的兵力在哈尔达登陆。巴解武装在从达穆尔撤退知炸毁了桥梁。 
10日,以军共6个旅,3.5万人,300余辆坦克,在基督教右翼民兵从北面配合下,对贝 
鲁特实施大包围,并轮番轰炸贝鲁特西区和南郊国际机场,以军的舰艇从海上封锁了贝 
鲁特。巴解大力加强贝鲁特西区的防御,并在国际机场、哈尔达地区击退以军进攻,巴 
解武装在达穆尔附近击毙以军前线总指挥、副总参谋长耶库蒂尔.亚当少将。11日,以 
军主力进抵贝鲁特国际机场附近,另一部分与叙利亚军队战斗,叙利亚为与巴解协商, 
在巴解处于极端困难时,按以色列的条件宣布与以停火,于当地时间12时停火生效。此 
后,叙、以停停打打,12 日,以军继续向贝鲁特南郊巴解阵地进攻,遭到巴解武装的 
顽强抵抗,格林威治时间19时,以、巴停火生效。7 个小时后,双方又开火。13日,以 
军进入贝鲁特东区,随即,以军在长枪党民兵配合下,把巴解游击队约8000 人包围在 
贝鲁特西区和南部。 
 
    中路为助攻方向,以军第一个梯队一个旅于6日上午从谢莫拉地区出发,越过哈尔 
达利,包围了沙吉夫堡,主力纳巴提亚进攻,当日下午,以军开始强攻沙吉夫堡,于7 
日拂晓攻克。第二梯队一个装甲旅进入战斗,在伞兵配合下围攻纳巴提亚,7日9时攻入 
市内,小股兵力与巴解游击队展开巷战,主力继续向北推进,当日前出至杰津地区。在 
东路以军配合下,攻占杰津城后,又兵分两路,一路向西,参加围攻扎赫拉尼和赛伊达 
;一路向北,进攻舒夫地区叙利亚装甲部队,在该地与叙利亚军队展开一场坦克战。叙 
军损失坦克150辆。9日,以军在阿因达拉附近空降。地面部队在空降兵的配合下攻占了 
阿因达拉,进而控制了贝鲁特——大马士革的公路。 
 
    东路为牵制方向,以军第一梯队一个装甲旅,向谢巴发起进攻,尔后,向贝卡谷地 
发展进攻,牵制和监视该方向,并切断巴解游击队和叙军的联系。7日,第一梯队攻占 
谢巴后,第二梯队进入交战,向哈斯亚巴发起进攻,得手后,在拉西亚、考卡巴等地向 
叙利亚防御阵地发起进攻。8日,攻占拉西亚、考卡巴城镇后,沿贝卡谷地西侧北进, 
直指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末段,企图切断叙军退路和阻击增援。10日,以军同叙军 
在卡鲁恩湖以东地区激战,歼灭叙军一个装甲旅。9—11日,叙利亚在战斗中有损失了 
坦克约150辆。 
 
    2、贝卡谷地的空战 
 
    以色列为夺取制空权,决定对叙利亚设在贝卡谷地的导弹基地进行袭击,以消灭其 
防空能力。这也是以军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之一。 
 
    贝卡谷地位于黎巴嫩东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是一块由南向北的狭长地带,谷地 
两侧高山连绵,地势险要,驻黎叙军的地面部队主力部署在这里。为保护这支部队免受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从1981年5月开始,在贝卡谷地部署了以萨姆—6导弹为主要装备的 
防空部队。 
 
    6月9日下午2时左右,以军出动96架F—15、F—16战斗机进行高空掩护,在E—2C预 
警机的指挥下,用F—4、 A—4攻击机对贝卡谷地的导弹基地进行了猛烈轰炸。 
 
    叙军得知以军空袭,从国内各地紧急出动了60余架米格—21和米格—23战斗机,云 
集贝卡,同以军展开空战,由于以军实施了电子干扰,使叙军飞机起飞后与地面失去联 
络,防空导弹发射后也失去控制,以军飞行员素质和装备都比叙利亚空军好,在空中处 
与主动。而叙空军战术呆板,且过分依赖地面指挥所指挥,结果在空中被动挨打。第一 
天空战结果,以军摧毁叙利亚防空导弹连阵地19个,击落叙机29架。10日,以军又出动 
92架各型飞机空袭叙军黎巴嫩指挥所及附近的防空导弹基地,叙军起飞52架飞机迎战, 
结果又被击落25架,7个防空导弹连被毁。使叙利亚在贝卡谷地经营10余年,耗资20亿 
美圆的防空体系毁于一旦,而以色列仅损失飞机10架,其中无人驾驶飞机和直升机6架 
。 
 
    以军仅用了8天时间(6月6日—13日),向前推进了90余公里,占领黎巴嫩领土约 
3000千平方公里,摧毁了巴解游击队在黎南部的全部基地,消灭了巴解大量有生力量, 
缴获了巴解在黎南部的全部仓库,并将巴解总部机关 2000人和武装人员5000人包围在 
贝鲁特西区及南部,同时,给叙军以沉重的打击。 
 
    第二阶段(6月14日—9月15日),巴解撤出贝鲁特西区,以军获胜。 
 
    6月14日,以军经过激战,控制了国际机场的跑道,16日,以军在长枪党民兵配合 
下,攻占了控制机场的重要据点——理学院大楼。17日,以军炮击国际机场和附近地区 
,控制了哈迪勒国际机场,进一步压缩了对巴解总部的包围。18日,以军宣布对被围巴 
解停火,但要求其放下武器,撤出贝鲁特,这一要求遭到巴解的拒绝。22 日,以军又 
对叙军发起进攻,并占领了哈姆敦,迫使叙军后撤,从而严密地控制了贝鲁特西区。 
 
    从6月26日起,以军继续加强包围贝鲁特西区的兵力和对叙军的防御,至7月18日, 
包围贝鲁特西区的兵力增加到7个旅约3.5万人,坦克约700辆,大口径火炮约710门。试 
图以军事压力配合政治谈判,迫使巴解组织撤离贝鲁特西区。 
 
    6月27日,联大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无条件从 
黎巴嫩撤军。这时,巴解组织为保存实力,同意撤离贝鲁特西区。28日,巴解组织向以 
色列提出了撤出黎巴嫩的三个条件:(1)、以军从贝鲁特南部后撤5公里;(2)、在 
黎巴嫩军队中保留一支象征性的巴勒斯坦军事单位;(3)在贝鲁特保留巴解组织的政 
治结构。以色列拒绝了这三个条件,要求巴解组织有关团体必须向黎军缴械,所有巴解 
成员撤出贝鲁特和黎巴嫩。7月6日,巴解组织拒绝由美军护送撤离,要求在贝鲁特部署 
多国和平部队护送巴解武装安全撤离。8 月1日,以军攻占了国际机场,4日进至贝鲁特 
西区博物馆地区,5日,包围了巴解总部大楼,6日空袭了巴解总部大楼,此间,以军还 
空袭了贝卡谷地。 
 
    8月12日,巴解宣布愿意撤出贝鲁特西区,从8月21日——9月1日,巴解总部和游击 
队12000余人,先后由贝鲁特西区撤至约旦、伊拉克、突尼斯、苏丹、叙利亚、阿尔及 
利亚、南也门和北也门8个阿拉伯国家;驻贝鲁特西区的25000名叙军士兵也于8月30日 
和9月1日撤往贝卡谷地。21——25日,多国部队的法、美、意士兵分批抵达贝鲁特,执 
行监护巴解和叙军撤出贝鲁特西区的任务。9月10——13日,多国部队也相继撤离了黎 
巴嫩。 
 
    9月15日,以军以黎总统贝希尔.杰马耶勒遇害为由,进驻贝鲁特西区。在国际舆论 
的压力下,9月29日,以军撤离,有多国和平部队返回贝鲁特西区维持秩序。但大批以 
军仍占据在此。经过长达5个月的谈判后,黎以签定了撤军协议。但叙利亚、巴解都反 
对这一协议,协议被废止。此后,以军单方面分批从黎撤军。 
 
    在这场战争中,巴解盐碱地伤亡3000余人,被击毁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400 
多座秘密仓库被占领。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余人,损失坦克400余辆,飞机58架。 
 
    (摘自〈战后世界重大军事事件始末〉,谢朝晖、罗庆旺主编,Argo输入) 
 
    返回“兵林史话” 
 
    ?nbsp;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
 
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bbs.huizhou.gd.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