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军事武器>>军事天地>>军事史林>>历史战例>>共和国之战>>中国空降兵【广角镜】

主题:中国空降兵【广角镜】
发信人: only()
整理人: only(2000-02-27 02:14:31), 站内信件
中国空降兵【广角镜】

这几年来,中国大力加强跨海进攻和突袭能力,其中包括增强陆军、空降兵和海军的作战
力,确保火力、配备和给养源源不断,形成一整套 周密的跨海进攻战的战略部署。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中国军队正加紧实现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转变,准
备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国军队在 重建了海军陆战队后,也大大加强了空降兵
的现代化水平,一些精选的陆军部队开始具备跨海进攻能力。  


  进行高难度空降训练   
由马殿圣和胡□乾任正副部队长的中国空降兵,是中国军队中最重要的高机动性、快速打
击力量。在将来的大规模跨海登陆作战行动 中,这支空降兵很可能充当先锋。为实现这支
突击力量的现代化,空降兵近年装备了向前苏联定购的先进的伊尔-76大型远程高速运输
机, 一种新型伞兵伞也投入服役。1995年开始,中国空降兵进行了全新的高难度空降训练。 

高难度空降训练当然有很大风险,中国空降兵的两个师中都发生了伞降人亡事故,但为了
尽快形成新的战斗力,中国空降兵继续进行前所未有的,四种机型、七种伞型、三种开伞
方法、三种离机姿势,以及伊尔-76大型运输机上三门四路高密度空降的训练。到去年底
,中国空降兵绝大多数部队都具备了成建制地进行新机新伞高 难度空降的能力,使空降兵
的空降突击能力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为适应跨海作战新任务的需要,中国空降兵近年删除了60多项过时的训练内容,加强了体
现高科技作战特点的306项训练等科目,增加了海岛登陆、山地进攻、城市作战、伞降与机
降结合、夜间空降、多机场、多航线、多机型、多波次、大规模空降的强化训练。中国空
降兵已经做好了跨海作战的准备。   

空降兵要在未来大规模跨海登陆作战中承担重大任务,就必需配备重型武器,空投重装备
的难题必须解决,中国空降兵从1996年开始, 与有关科研单位和军工厂一起进行研究,
今年将通过试验,使中国空降兵部队具备重装备实投能力。    

近年有许多新装备在中国空降兵投入服役,他们为此制作的专用空投装具就有86种,并研
制了装备物资连投装置,大大加快了空投速 度。  

中国空降兵在这两年里装备了“伞兵战斗车”,并已经形成战斗力。伞兵战斗车是一种伞
兵使用的特种装甲车辆(也有人将它归于轻型 坦克一类)。它装甲坚固,重量却很轻,
战斗全重一般在12吨上下,便于空运和空投。它火力强大,远距离上可使用反坦克炸弹,
近距离上 使用大口径火炮和机枪,对坦克和步兵都有极大的杀伤力。它外形低矮,机动
性很好,车速极快,不易被对方击中。伞兵战斗车技术复杂,是一种高科技特种装甲兵器
,世界上原来只有俄罗斯一国伞兵配备,甚至美国伞兵也没有与此相当的可空降装甲兵器。   

中国军队加强跨海进攻能力   
在跨海战争中,空降兵扮演重要的角色,这些年来,中国在空降兵的训练,武器的装备,
作战的演练和补给的供应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研究和革新。    
台湾军队一向认为,将来空降台湾的中国伞兵只是一些容易对付的轻步兵,台湾军队因此
制订了许多轻易消灭中国伞兵的计划。然而, 将来如果台湾军队与它闻所未闻的火力强
大的中国空降装甲兵战斗群遭遇时,它将真正体会到中国空降装甲兵的突击力有多么可怕。    

空降突击目标都是对方的要害。而在那些地方,对方防空火力必须强大,空降兵直接在空
降突击目标上空空降自然会招致损失惨重,甚至会导致整个空降行动的失败。而伞兵战斗
车等重型车辆装备中国空降兵后,中国空降兵的空降方式就会有巨变。中国空降兵再也不
必直接在空降突击目标上空空降,而可以在距离空降突击目标几十、甚至上百公里外,在
对方防御薄弱的地区空降,然后在一个小时内驱车奔击空降突击目标。这不仅极大地减少
了空降时的损失,而且能够达成攻击的突然性,使被袭击目标措手不及。    

空降兵的耐力演习   
西方国家军队习惯于炫耀其军队强劲的体能和熟练的军事技术,受西方影响很深的台湾军
队也不例外。台湾常常向大陆炫耀,台湾的精 锐海军陆战队能全副武装跑1万米,体能强
劲无比等等。而大陆精锐部队的情况长期被列为机密而不为人们所知,以至一些人误以为
台湾海 军陆战队很棒,然而实际上,中国精锐部队的体能和军事技术更出色。    
中国空降兵1996年在皖东山区进行的一次演习中,抽调三个尖子连队和三个普通连队进行
了一场高难度、高强度的近似实战的演练。演 习地形为崎岖起伏的山岳丛林地和泥泞难
行的稻田,演习连队就要在这样的环境下,用3天时间,只带2天的口粮,携带全部武器装
备,徒步 行军150公里。其间还要打三场“硬仗”:夺占和坚守要点、破袭敌机场、长途
奔袭,中间穿插演练防空击、反侦察、构筑工事、阵地伪装、野战生存等22个科目,演习
中不仅是实兵、实装(备),而且全部打实弹。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
 
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演习结果证明:中国空降兵有毅力、有能力在未来高技术高强度战争中连续作战3天以上,
足以完成跨海登陆作战的繁重任务。与中国 空降兵如此高难度、高强度、近似实战的演
习相比,台湾海军陆战队1万米的武装长跑和“汉光演习”中简单而低强度的“营规模山
地进 攻”又算得了什么?    

中国空降兵当然不会只注重体力,为适应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国空降兵特别强化了 C3系
统,其通信保障分队每人都精通多种通信技术, 会使用国内外先进通信装备;每人都有
100次以上跳伞经验,能使用多种机型伞型空降,人人都会驾驶车辆,每人都会使用四种
以上武器, 具备恶劣条件下的野外生存能力。 空降兵在空中飞翔,在反映二战空降作战
的影片中可以看到,许多运送伞兵的运输机在接近目标时就被击落,伞兵损失惨重。现在
这种悲剧已经可以避免。    

中国空降兵的伞兵供氧装置,使他们具备了在5000米以上高度空降的能力。这种装置原来
是用于中国西部高原空降的,但在未来跨海空 降行动中,也具有重大价值。空降兵从高
空跳伞,借用新型滑翔伞就能在空中飞翔十几公里,无声无息地突然给目标以猛烈打击。
采用这种 新的战术,运送伞兵的运输机就可以不再接近目标,从而避免了损失。当前台
湾军队对付旧式空降的办法甚多,也颇为自信,但新的空降战 术将使台湾军队无技可施。    

近两年,中国空降兵进行了作战物资快速补给的理论研究和大规模演练,第一次他们在空
降作战部队的同时,空降了包括弹药、油料、 给养、医药、及其它器材在内的40吨、140
多件作战物资。第二次演练,他们空投了85吨作战物资,这些作战物资可以支撑空降部队
孤军作 战一周以上。    

中国空降兵如今已经能用运输机和直升机协同进行作战物资的快速补给,并在大规模演练
中解决了机上物资装载、快速连投、地面识别、收拢、分发及后勤指挥等难题。    

空降兵和陆战队将在登陆作战中发挥尖刀作用。解放军的确切空投能力不为外界所知,但
一般相信,算进各种运输机和直升机,一次空 投和机降一到二个轻装师应不成问题。除空
运主力如运-7、运-8、伊尔-76运输机和直-8、直-9、米尔-8/米尔-17
和“黑 鹰”直升机以外,较老的如运-5、里-2或较小的如直-11、BO-105等
也可运输空降侦察队和突击队。老式的运-5因为低空性 能好,对跑道要求低,其木质构
造使雷达特征较小,反而对空中渗透有利。空降兵落地后,可相机夺取一两个机场,以接应
带重装备乘运输 机突击著陆的后续部队。或配合突击著陆的装甲部队,夺取机场。    

在96年台湾海峡导弹演习期间,解放军的空降兵曾演练过突击著陆。装甲车从尚未停稳的
运输机尾部飞速冲出,充分发挥火力、机动 和防护的综合优势,横扫“敌” 机场内各种目
标,显示了空降装甲兵的巨大威力。空降部队站稳脚跟后,可为登陆部队作强有力的接应,
或 截击国自进入1994年以来,中国军队进行了一系列战略转换。一方面,中国与俄国、印
度的边境裁军谈判进展顺利,近期内即可签署有关条约(这在亚洲裁军史上尚属首次)。另
一方面,军队的人事方面也展开了大规模调动以适应部队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及专门化的新
要求。其 中最引人注目者,是中国军队正在进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快速反应部队及紧急布
署部队的扩大编制。这可以说是自1986年百万裁军以来最重 大的动向之一。其目的是通过
更加现代化的重新编制来实行「质量建军」。当然,伴随军队重新编制而进行的人事变动也
可以看作是一种左 右后邓小平时代安定局面的权力转让。 

此次扩大编制在五个「重点集团军」及第十五空降军内部进行。其中,第54集团军(济南
军区)属下的第162机械化师、兰州军区第21 集团军第63师、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第149
师编制成为快速反应部队。另外,第15空降军属下的第43、44、45旅也已接近完成向师一
级别的 扩编,作战人员增加到四万五千人之多。    

陆军最精锐的第38、39集团军(均为9.9编制,分属北京军区、沈阳军区)则全部向紧急
布署部队体制进行转换.调整编制具有如下几个 特徵:    

编制活动均在「重点集团军」内部进行。「重点集团军」作为「拳头部队」在24个集团军
中优先装备有最精良的武器并享受追加训练 经费,是一支名其实的特别军种和「重点培养
部队」。例如,最初于1986年6月8日成立的第38重点集团军就配备有自动化指挥作战中心
及防 化学作战部队,这在当时是所有集团军中绝无仅有的待遇。 

1988年,新成立的「陆军航空兵部队」又成为第38、39、54、42集团军的一个组成部份
(又称「直升飞机大队」。按:第38集团军驻扎在北京通县机场,第39集团军驻扎在沈阳
东塔机场,第54集团军驻扎在河南省新乡机场)。此外,除第42集团军不太明朗之外,其
余集团军还各配制一个俄式编制的坦克师(配备有322辆坦克),并集中装备有最新式的
T85II、T69Ⅲ、T8O、T79式坦克。为了进一步加强坦克师的高速机动性能,每个坦克师
中又加编了一个坦克运输团。第13集团军由于擅长山地作战,特地被重点配备在中、印及
中、越国境的最前线。 最近,据说在一部份重点集团军中又编制成了一个战术地对地导
弹旅(或称大队)。    总而言之,从编制及演习的状态来判断,中国部队至少存在著
6个以上的「重点集团军」。此次编制而成的快速反应部队 (Rapid Reaction Force 
"RRF")及紧急布署部队( Emergency Deployment Force "EDF")总计含1个空降军、
3个陆军师及2个集团军,人数估计有 258,OOO人,在23O万陆军人占1O.86%,在「重点
集团军」中(按6个计算)占42.26%,可以说具有相当的规模(法国快速反应部队占陆军
 总数的16%)。这一比率告诉我们,RRF及RDF的设立将成为今后「重点集团军」建设的
主流。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重点集团军」 内部战斗力的差别今后将会因此次的
编制转换而逐渐加大。    

陆军的布署基调已由「区域责任防守体系」转向「区域间机动防守体系」。以往中国陆军
的布署体系一直以区域责任防卫为主要目 的,与前苏联的「军区制」如出一辙。具体而
言,北京、沈阳及兰州军区主要负责对苏联的正面防守,南京、广州军区负责对台湾,
成都军 区负责对越南、印度的防守,济南军区则担任中央战略预备队的角色。1979年中
越战争时,虽然有昆明军区(现名成都军区)及广州军区之 外的部队三加了战斗,但其
主要目的是作为训练的一个部份去体验一下战争经验。然而,此次快速反应及紧急布署部
队的扩大编制却旨在形 成一种与区域责任防守相结合的新型区域间机动防守体系。即是
说,在紧急情况下,各军区的防守范围随之扩大,各军区下属的快速反应部 队通过互相
快速支援来达到区域性机动防守的目的。第38、39军紧急布署部队的设立也是基于同样的
目的。其前提条件显而易见是俄、中关 系的彻底改善。    

另一方面,从成都、兰州、济南军区各成立一个快速反应师这一点上仍然可以看出其对区
域防守的重视程度。换言之,不管中国与外部 世界的关系改善到何种地步,为了防备最
坏的事态发生,军队都将会以区域性防守作为重点对象。这可以说是俄、中等大国防守体
系的共通 之处。在本次编入快速反应部队的3个陆军师中,毫无疑问,第149师、第63师
的首要任务是负责对中越、中印及中国与中亚诸国边境地区的防守。值得特别一提的,倒
是济南军区第162师所担任的中央战略预备队的角色。这一编制的目的,大概是为了应付
朝鲜半岛乃至台湾海峡 方面的突发事件。由于中国大陆已认识到来自台湾方面投资的重
要性,因而不将针对台湾的快速反应部队设置到南京和广州军区,以免在军 事上给台湾
方面太大的刺激。然而,如果一旦有必要对台湾进行军事干涉,第162师将作为□台湾海
峡最近的快速反应部队而最先投入战斗。    

另外,北朝鲜事态的恶化亦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联合国在检查北朝鲜核设施问题上处
理不当,第二次朝鲜战争的爆发也不是一点没 有可能。由于中、韩正式建交,朝、中关
系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北朝鲜中央广播电台已不指名地指责「中国的修正主义势力
正式抬 头」。对于北朝鲜来说,以往其对中国、俄国的外交政策总是优先考虑社会主义
内部共同的「阶级意识」,「国家利益」一般放在次要的位 置上。而现今的外交路线则
一改面目,处处都从纯粹的利害关系出发,连国防战略也随之大幅度地改变。其中最明
显一点,是北朝鲜逐渐减 小对防守南韩及进攻战略的重视程度而转向领土整体防守强化
的策略。最近,北朝鲜在临近中国边境的平北、两江道、慈江一带,成立了第 十军团。
针对俄国的第九军团也以元山为司令部而开始了在满江道一带的布署。中国方面对此早
有准备,可以预想,一旦有紧急情况出现,济南军区第162快速反应师将会在中朝边境迅
速地展开相应的行动。快速反应部队及紧急布署部队乃是俄国「机动军」的中国翻版。    

中国快速反应部及紧急布署部队与俄「机动军」在建设理论及部队的编制方面都有许多
相同之处。首先,俄「机动军」也是由快速反应 部队及紧急布署部队两部份组成。其次
,在部队的武器装备上,中俄双方的快速反应部队与紧急布署部队亦有类似之处。具体
而言,快速反 应部队是由空降兵及轻步兵组成,其装备以轻型武器为 主,行动布署则
几完全依赖空中运输以发挥其「快速」(Rapid)的特长。从中俄两国 相类似的国内局
势来看,快速反应部队的作用除了在必要时对边境冲突作出迅速行动之外,它还可以随
时被用来对付国内的民族叛乱及政治 暴动。 

相比之下,紧急布署部队则配备有陆军的重型装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从快速反应部队
的后方展开布署,达到快速支援的目的.一言以蔽 之,快速反应部队和紧急布署部队在
中俄两国的创立其实质上是对传统上的区域性防守体系的一大超越。更引人注目的一点
是,在一旦有入 侵等紧急情况下,快速反应部队可以立即投入边境地区将敌军尽快地驱
逐出领土之外。这种「进攻型」防守体系的建立,可以说是中俄两国 新式军事指导思想
领域中一致的地方。    

从中国角度来看,进攻型的「积极防御」理论是对以往「诱敌深入」式的消极防守战略的
彻底修正。有了快速反应部队及紧急怖署部队 的投入,中国军队对领土之外特别是朝鲜
半岛、印度支那半岛及南亚大陆方面的「积极防守」作战将会实力大增。另一方面,中国
的快速反 应部队很有可能基本结□偏重于陆军,因为其□成只局限于轻步兵、防空部队
、直升飞机部队及航空运输部队,至少在现阶段,中国的快速反应部队尚不具备如俄军那
样一种由强大的歼击/轰炸航空部队及海军陆战队组合而成的编制。这一切说明,中国版
的「机动军」同俄军的 「机种军」相比,在武器装备及各军种人员的整体作战能力上均
处于劣势。不过,近期中国快速反应部队有二大动向值得注意。其一,军方 大力扩编海
军陆战队,其人数已由原来的一个旅(6OOO人左右)增加到35,OOO人。其二,空军比以
前更加重视远程奇袭作战演习。除了重 点装备JH7,J8II及苏-27等远程、重型战斗机外
,空军从整体上似已逐渐倾向「全纵深、快速、机动」的作战方针。在紧急情况下,空
军作战 有可能超越军区的界限。如果这一步真的实现,那么中国快速反应部队成为俄式
「诸兵种协同机动军」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从装备上看中国快速反应部队及紧急布署部队的作战能力  
战略空运与战术空运的能力毫无疑问,评价快速反应部队及紧急布署部队作战能力的标准
乃是部队「反应」及「紧急布署」的速 度。速度取决于战略、战术空运能力。拿俄国来
说,俄军有大规模的航空运输部队。由于其装备有多种中、重型运输机(大约有67O架左
 右),大大强化了其应急部队的战略空运作战。自6O年代起,俄军就因装备了安─22而
达到了空运全军装备的水平。进入8O年代,安─124 的开发及装备更加强了战略空运能
力。以俄军航空运输部队的现阶段规模来看,在领土以外的大范围内同时进行快速反应部
队三个师或紧急 布署部队2个师的空降作战已绝对不成问题。相比之下,中国军队的战
略空运能力就低得多。最大型的运输机只有运8(安─12)及为数不多 的伊尔76
(约十架),空运作战的实施范围也只限于领土内部及少数邻国。事实上,作为中国军队
中能够进行空降作战的快速反应部队,其 武器装备十分有限。    
据1992-93年版的《军事均衡》报导,中国航空部队的主力装备如下: 

  BAe1E/2E: 18架;运5:3OO架;运7:25架;运8:25架;运11:15架;运12:2架 

自1991年以来,中国为了强化部队的空运能力从俄国进口了少量伊尔76等喷气式运输机。
这使得目前航空运输部队的一次空运总量达到1628吨。即:轻装步兵师1个团(含装备)
的运输规模。根 据公开的有关军事演习的照片来看,中国军队亦在使用各种「民航」飞
机以补充航空运输部队空运能力的不足。例如在199O年往西藏的增兵 行动中,据说就动
员了不少「民航」飞机参加。在紧急情况下,估计可动员使用约四十架「民航」货机
(含波音747-2OOF),从而使一次性 空降能力达到轻装步兵师2或3个团的水平。    

另外,中国方面也在大力开发喷气式运输机。目前已同麦道飞机公司合作生产MD82型客
机,同乌克兰也有合作开发计划。这些合作项 目一旦进入独立生产阶段,则有可能被改
造成军用飞机的生产体制。直升飞机作为战术空运作战的中坚力量,作用不可忽视。中
国陆军及空 军持有直升飞机的总数估计有5OO架左右。快速反应部队及紧急布署部队的
建立使得直升飞机的集中使用成为可能,空军用直升飞机也因此而 大量转让给陆军使用
。在所有服役的直升飞机中,先进的Z9型(法国AS365N许可生产)有1OO架,S7O型24架
,Mi17有24架,AS332、 Bell214及AS342合起来有2O架。另外一种Z8型直升飞机(相
当于SA321)也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估计在近期有可能会得到大量装备。根据 最近公
开的报导及照片来看,中国似又新创立了类似反坦克直升飞机部队或法国空中机动师航
的空降部队,并频繁举行机动演习。当然,中国 的一个快速反应师再怎么加以特别编组
,其所装备的直升飞机数目也根本无法同法国的空中机动师相提并论。不过,同时,也
应该看到中 国有潜力在未来数年内在直升飞机的装备数目上有所突破。为了在地面战中
充份发挥机动性能,快速反应部队 及紧急布署部队除了装备有作为陆战标准武器的
WZ523轮式步兵装甲车之外,还在 开发系列生产类似WZ551的新型轮式IFV及其他指挥
型、侦察型APC。其中,IFV型配有 73mm火炮及25m机关枪。由于其可提供强大的火力
支援,估计今后可会成为快速反应部队的标准装备。    

快速反应部队与紧急布署部队的编制及兵员   
迄今为止,中国方面不仅没有公开有关快速反应部队/紧急布署部队的编制情况,甚至
连对其的存在也没有公开承认过。但是,自1991 年波斯湾战争以后,军事宣传部门却
开始大幅度登载有关「外国快速反应部队」的报导。由中国国防科技情报中心编集的
《现代军事》杂志 上还特别在92年12月号上刊登了「外军快速反应部队」的特集,就
世界各国「快速反应部队」的编制、兵力、训练、实战、通信保障以后勤 补给等做了
全面的介绍。根据对此类报导的角度、结论以及近年来有关中国军事演习的报导、照片
及武器装备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推定中 国快速反应部队及紧急布署部队的编制、兵
力大致如下:    
▲快速反应部队:    

计有空降师3个(第43、44、45师)。其中估计各有一个空中机动师团。装备 方面,
在战术距离的空中移动上使用Z8/Z9/Mi17/ Mi8/Mi4及为数有限的Z9反坦 克直升
飞机(可配备4─8枚,HJ8反坦克导弹)在地面移动上,则配备重型装备,其基本运输
工具仍是BJ1212A 吉普。主要使用武器装备有HJ8反坦克导弹、HY5系列步兵携式地对
空导弹、1O5mm无座力炮、轻迫击炮及23mm四联装对空机关炮。    

计有陆军步兵师3个(第162、63、149师)。其中,估计各存一个团级规模的 机降部队
(空中机动部队)。   
▲紧急布署部队:计有重点集团军2个(第38军、39军)。该部队已将运输团加以扩编
并装备有大量坦克运输车辆以贯彻「高速推进、 集中移动」的作战原则。此外,该部队
似还配备有专用列车。从其多次军事演习的情况分析,估计有能力集中运输一整个坦克师。    
从以上介绍可看出,中国军队由于快速反应部队及紧急布署部队的建立而大大加强了对
国内外各种「危机」的应变能力。最明显的是, 中国军队目前能快速展开于领土之外,
贯彻「积极防守」作战原则。这不仅使部队带有更强烈的「进攻性」色彩,更表明中国已
朝亚洲军事 大国的方向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可以说,快速反应部队与紧急布署部队的大
量扩编乃是继百万大裁军之后中国军队的又一重要战略举动,是建立外向型军队的重要标志。
  
注:原载于香港【广角镜】月刊。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bbs.szptt.net.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