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only()
整理人: only(1999-11-26 02:46:43), 站内信件
|
双石: 台海空战记录
前言
有网友询及1958年金门炮战期间国共空军空战状况,点名求助于我。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在Fido BBS 有过较为详尽的介绍,但仍止不住 有陶醉于31:1 的“辉煌战果”的台湾朋友不断设疑。改革开放之初, 中国大陆已经打开国门面对精彩 纷呈的世界,想不到台湾有关方面仍 然闭塞如斯,真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碰巧的 是,沈卫平先生大 作《八二三金门炮战》最近已由华艺出版社出版,书中,沈生生详考 了当年战况,采访了双方百余人士,收集了丰富的史料,以大跨度、 多视角、全景观的 手法,历时五载成书,考据极为翔实,真实再现了 当年炮战、空战、海战、外交斗争的 场景,详尽记述了中国统一的艰 难历程,是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炮击金门的纪实文学。 双石热诚向两岸网友推荐此书,相信各位爱家一读之余,当会拍案击 节, 满浮一大白! 在此,双石准备先将自己掌握的材料及沈先生书中采访摘要分期奉 上,以解各位网 友之近渴。 另,THISNONAME网友在巨豆的上贴我已看到,但因春节进山度假,未能及 时答复, 祈谅!至于有台湾网友以1954年5.11空战为例诬我军谎报 战果,实属可笑。此事双石曾 在Fido BBS有过介绍,此战我军参战 部队为海军航空兵第二师,该师当时的任务是掩护 陆海军部队攻占东 矶列岛。5月11日空战由海军航空兵副参谋长纪亭榭指挥,参战飞 行员为海军航空兵第二师第六团值班机组中队长保锡明、飞行员董世 荣。当时,登陆部队 指挥舰和南田雷达站发现浙江省温岭县松门以南 30公里处有台湾空军两架F-47活动, 而海航六团所驻的宁波机场距 松门已超过两百公里,按米格机的活动半径计算,战斗时 间很短(当 时规定米格机只能在200公里范围内作战)。为掩护登陆部队,海军 航空兵 副参谋长纪亭榭决心涉险一战,令海航六团值班双机中队长保 锡明、飞行员董世荣起飞 迎敌,接敌后,僚机董世荣率先投入攻击, 两次开炮击中F—47僚机机翼,但敌机扬长 避短,利用活塞式飞机水 平盘旋性能较好的优势,及时进行蛇形机动,而董世荣未能识 破敌机 企图,亦减速与敌缠斗,以至开炮六次,均未命中,使敌机逃脱。我 长机保锡明 在掩护董世荣攻击时,利用米格机优异爬升性能,对敌长 机形成咬尾之势,在300米至 1000米距离上开炮7次,命中3次, 将其击落。保锡明击落敌机作上升转弯脱离时,突遭 已被击伤的敌僚 机射击,中弹3发,保锡明臀部负伤,座舱盖被掀掉,飞临基地上空 时 ,油料灯已亮红灯,保锡明迫降成功。 保锡明因此而被记二等功。 此战,敌一落一伤,我一伤。 当时因军事上的原因,见报时没有公布保锡明负伤消息。台湾空军先 是声称击落共 军米格机一架,飞行员毙命,后来知道保锡明尚在,又 称米格机迫降时坠毁,飞行员被 摔成重残。 其实保锡明后来多次升空作战。 后来战评总结时曾有意见认为保锡明双机远距作战太冒险,保锡明驾 机返回亦属 冒险,应该在油料耗尽时毅然弃机跳伞。但最后统一了认 识,认为远距离作战并非人 机负伤的原因,而是保、董二人恋战所致, 这类掩护性作战,将敌机赶跑掩护了地面 即是胜利,不应过于执着于 战果,以致在战区逗留时间过长,造成燃油危机。 另外,此战是海航战果,《人民空军征战纪实》只记载几十个字,连 飞行员名字 都没提及,倒是《人民海军征战纪实》上有较为详尽的介 绍,并没有掩饰保锡明人机 负伤的事实(战时因军事原因保密除外), 而且80年的官版《当代中国海军》亦有翔 实记述,不知台湾网友为 何避而不见,避而不看,避而不谈。
中国好耶广告网
双石:台海空战双方战损考据(1) 7.29南澳岛空中战斗 1.双方参战部队 国军: 空军第一大队副中队长刘景泉少校、飞行员任祖谋中尉 等F-84G四架。 1号机:刘景泉 2号机:任祖谋 3号机:不详 4号机:不详
共军: 空军歼击航空兵第十八师大队长赵德安所率第五十四团 米格-17四架 一号机:大队长赵德安(空中指挥员) 二号机:飞行员黄振洪 三号机:飞行员高长吉 四号机,飞行员张以林 地面指挥员:空十八师副师长林虎 2.双方对战况的陈述和战损报告 国军: 空战结束当时,台北中央社率先播发如下新闻: 据空军总部宣布:我F-84雷电机四架 29日中午11时 13分前后,在台湾海峡南部上空执行一次例行的巡逻 时,突遭由大陆 飞来的米格-17型机四架攻击,我机一 架当即被击落,飞行员任祖谋中尉跳伞落海, 另一架飞 机受伤后,飞行员刘景泉少校仍图将飞机飞回基地,便 飞抵马公附近时因 机身损坏过甚无法维持飞行,乃弃机 跳伞旋被附近渔船安全救起,截至下午三时止我 空军已 派出飞机两批前往任祖谋中尉坠海处搜寻营救。
共军: 《解放军报》亦于空战次日在头版发表评论《狠打空中 强盗》,简述空战情况。当时 的空十八师副师长林虎后 来在其主编的《当代中国空军》中对战况简述如下: 11时11分,三号机高长吉5000米距离上发现两架 F-84G,地面指挥员林虎及时更正, 通报敌机为4架。 中队长赵德安即令三号机高长吉、四号机张以林投入攻 击,他和 二号机黄振洪掩护。接敌后,高长吉、张以林 咬住敌僚机组(3、4号机),敌长机组 (1、2号机)立 即作右转动作,企图迂回过来绕到高长吉后方咬尾,张 以林正好处 于敌机内侧,迅速开炮拦阻,迫敌1号机(刘 景泉)改向左转,敌2号机尾随其后,正 好给高长吉提 供了良好的射角,高三炮齐发,将敌2号机(任祖谋) 击落,战后判读 胶卷,射中距离169米。与此同时,张 以林亦咬住敌1号机,张从2000米高度穷追至 200米, 在150米距离上开炮,将其左机翼打掉一大块。敌机负 伤后在马公附近跳伞。 在高、张攻击时,担任掩护的赵 德安也盯住企图为敌长机组解围的敌僚机组,将其3 号机击伤。
空战时间3分钟。
共方认为,此战地面与空中指挥俱佳,乃一优秀战例 战后,共方情报部门获悉:刘景泉 右腿中弹,左手受伤, 头擦伤,腰扭伤,弃机跳伞后被台湾渔船大元二号救起, 再由 运输机直送台南空军医院抢救。刘尚能言,恨恨道: 这次被打主要是发现敌机慢了。他 们速度太快。 3.沈先生的采访及评述(略) 因双方对此战战损情况空前绝后地达成一致,故将沈先生对此 次战斗的地面指挥员 林虎、空中指挥员赵德安的采访从略。
中国好耶广告网
双石:台海空战双方战损考据(2) 8.7晋江空中战斗 1.双方参战部队 国军: 空军第五大队副大队长汪梦泉上校率F-86战机四架
共军: 空军歼击航空兵第九师第二十七团米格-17八架 地面指挥员:空九师副师长刘玉堤 2.双方对战况的陈述和战损报告 国军: 战况未见详报,但台湾《国共空战秘史》宣称黄七贤中 尉击落米格-17一架
共军: 8月7日上午7时56分,驻漳州机场的空九师起飞八 架米格-17迎击前来侦察的国民党空军 第五大队4架 F-86,激战6分钟,双方均无击落记录。但飞行时间为 233小时 (飞米格-17仅7小时)的新飞行员岳崇新在 280米至800米距离上射击8次,3次击伤飞 行时数为 3000余小时汪梦泉座机。 3.沈先生的采访及评述(略) 在广东佛山某干休所,我怀着不远千里跑来寻找历史真实的冲 动,轻扣岳崇新的 家门。 门开,已不是什么“年轻后生”,而是一位偏矮偏瘦,头发稀 疏花杂,并无想象中 的英武之气,农民味挺浓的的老大爷,自 报姓名,我就是岳崇新。 …… 一交谈便知,他是那种经过军营熔炉四十余载冶炼,剔除了陋 习杂质,将全部优长 提纯升华了的“农民”,亦是那种克服了 千难万苦,终于展翅腾飞、在万里蓝天获得了 自由,眼光和志 向已高远博大了的“农民”。 农民出身的原空九师副参谋长的话题,是从他那排解不尽的 “窝囊”开始的:
我一想起1958年8月7日那次空战,就感到窝囊,真他妈窝 囊,窝囊了一辈子啦。 那一回,我绝对应该将敌一号机汪梦泉打下来的。头一次参加 空战,没经验,心中 没底,听老同志讲,到了天上要注意节约 炮弹,不然,二百余发大、小炮弹几秒钟就能 打光,打光了你 就成了一只没爪子的老鹰了。于是,我留了一个心眼,耍小聪 明, 编队时大炮(37炮)没上膛,准备先打小炮(23炮),干 光了小炮弹再换大炮打,就 是这么一个天大的失误,没把汪梦 泉揍下来。国民党的F-86火力不强,6挺12.7毫米 机枪(台 湾称0.50吋机枪),打不到要害只能给你敲个洞,有时,敲十 几、几十个 洞飞机照样飞回来。我们的米格-17不同,37炮, 一炸一个汽油桶那么粗的口子,敌 机随便哪里挨上一炮,非“倒 栽葱”不可。 那天,云高9000公尺,能见度30公里,战区天气良好,我飞 四号机。起飞几分钟 后,我第一个发现敌机,在我们右边10 公里的地方,与我机约成90度角飞来,我们高 度10500公尺, 他9000公尺吧,比我略低。我报告:“右边发现敌机。”一、 二、三 号机椤是看不到。说话间敌机就到跟前了,我大喊一声: “在肚子底下!”双手抱杆 俯冲下去,为了看清楚,反扣,倒 着飞。这时候,敌一号机汪梦泉已经把我的二号机 孙凤玉咬上 了,我心说“不好”,翻过身来就开火,800公尺远,又没好 好瞄,打是 打不上,但给孙凤玉解了围。汪梦泉不敢再追,开 始甩我。他不愧是“王牌”,飞得 真棒,动作特别大特别激烈, 而且几乎所有的高难动作都飞出来了,俯冲、翻滚、 半滚、摇 摆、侧滑、盘旋,拼命地甩。那天,我也是豁上了,你飞什么 我飞什么, 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玩命咬,从9000公尺打到 3000公尺,落地后感觉,浑身叫汗 湿透了,水缸里捞出来一 样,骨头也甩散了,几天缓不过劲来,而且,那些动作也不 知 怎么飞的,根本就没有训练过嘛,再让我重复一遍说啥也飞不 上来了。我才明白 ,都说狗急了跳墙,人急了,二层楼也能窜 过去。就这样,我紧紧咬住汪梦泉的尾巴 ,两次进入他的气流, 飞机猛抖,赶快偏出。估计他以为把我甩掉了,动作稍稍缓慢 , 我抓住机会,嗵嗵打了一个连发,看得清楚,有三、四发打在 他的左翼根部,他 带着左坡度冒着烟跑。怎么没打下来?一想, 妈呀,大炮没有上膛!赶快上膛,机会 已经错过,反光镜里, 另一架F-86偷偷摸了上来了,我只能做一个右侧滑,转弯拉 上去摆脱。后来听说,汪梦泉虽然飞机和左手负伤,还是挺到 了台湾。把我窝囊得呀 ,没法形容啦! 你问第一次参加空战的感觉?这么说吧,我参军前一天书都没 念过,一个字不识, 不怕你笑话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学飞 行,那个难呀,遭的那个罪呀,简直没法讲 ,我从来没有晚 12点以前睡过觉,从来没有休过星期天节假日,好歹飞出来 了,想 法简单得很,组织上全力以赴培养你,就得把生死抛在 一边,把一生交给党。但说实 话,上天打仗,你绝对没功夫想 大道理,什么祖国、党、人民、共产主义,连一闪念 都没有, 也不害怕,一星半点畏惧心理都没有,就是憋足了劲儿非把他 打下来不可 ,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当英雄就当烈士,拼 啦!后来看到很多文章,讲烈士临 牺牲前想到这个又想到那个, 最后挺身而出,可能吗?全是扯淡!
“八.七空战”,岳崇新与汪梦泉在空中激烈厮斗达六分钟之 久,虽均未被击落 ,但胜负已自明。 北京,周恩来向毛泽东报告:我们一个飞行员,第一次参战, 打得很英勇,本来完全 可以把敌人一个“王牌”打掉的,因为 缺乏战斗经验,只是击伤,而没有击落。 毛泽东说:不要打下 来,打下来并不好,蒋介石就那么几架飞机,你老是把人家打 下来,他就不敢来了么。 台北,蒋介石大发脾气。空军司令陈嘉尚要求部属,对外不要 多讲,总统对这 件事很讳面子的。 《国共空战秘史》也很“讳面子”,按下汪、岳格斗及其结局 不提,写道: “当MIG-17PF对准汪上校的座机开炮时,黄七 贤中尉立刻以VHF告知长机,并以 六挺机枪对MIG-17PF开 火射击,打下一架,火力管制系统却发生故障,无法再打, 为 第一位台籍空战英雄。” 岳崇新老人读后,爽朗大笑:本来,我们以八对四的优势而未 能击落其一架, 可以说,仗打得并不太好,值得检讨者多多, 但再不好,还没有不好到反被对方 击落一架的地步,做为亲历 者,我想我有资格说明,我们连一架破皮掉毛的都没有。 台湾 如再版此书,能以尊重史实的严肃予以更正为好。 临走,我又想到一个问题:汪梦泉老先生已回过大陆(沈先生 得到消息时 汪先生已登机离开大陆,采访未果——引者注), 假设一次巧合,您和他面对面地 碰了头,将如何应对处置? 岳崇新老人稍稍思忖,道:我肯定会先把手伸出来, 坦率告诉 他,1958年没有把你打下来,我一直感到很窝囊。不过今天 终于见到你, 我也就不再窝囊啦。当初真把你打掉了,我们今 天就不可能站在同一块土地上握手 言和了嘛!今天,如果我们 这边的中国人和你们那边的中国人都把手伸出来,紧紧 握在一 起,可想而知,咱中华民族在这个世界上,将是不可战胜的。 很冒昧,我的 最后一个问题是向汪梦泉老先生提出来的,只有 两个字:您呢?
八.一三闽江口空中战斗 1.双方参战部队 国军: 空军第六大队RF-84侦察机两架,F-86战斗机八架
共军: 海军航空兵第四师第十团大队长马铭贤率米格-17四架 地面指挥员:海军航空兵 第四师师长李文模 2.双方对战况的陈述和战损报告 国军: 低调处理,未见报告
共军: 十团亦无击落纪录,仅将两架RF-84击伤。仅有简短报道:8月13日上午12时许, 国民党空军出动RF-84飞 机两架,在八架F-86飞机掩护下,侦察福州机场。当 天 上午才进驻该机场的海军航空兵某师起飞迎击,在阐 江口上空将两架RF-84击伤。 共军前线观察所听到国军飞行员明语呼救声:“我们已 遭到共军袭击,快派飞机 来接应。” 3.沈先生的采访及评述(略) 因双方均未声称有击落纪录,战果争议不大,沈先生书中未采 访此战参战人员。
8.14平潭岛空中战斗 1.双方参战部队 国军: 空军第五大队二十六中队副中队长李中立少校率F-86 战机八架(其中一架中途返航) 第十一大队F-86四架
共军: 空军歼击航空兵第十六师第四十六团米格-17八架 地面指挥员: 2.双方对战况的陈述和战损报告 国军: 在「八二三」台海戰役爆發之前,台海形勢已顯現緊張 氣氛。空軍第五大隊為 捍衛台海安全,照例於台海巡防。 八月十四日,第五大隊派出F-86 八架;其戰鬥編 組是: 長機副中隊長李忠立少校,二號機尹梁金中座機艙壓故障折回。計出動七架飛抵 馬祖上空偵巡 ,高度三萬五千呎。至平潭上空東北十浬 處,發現中共米格十七型飛機四架,共军: 《当代中国空军》称:8月14日10时39分,航空兵第十六师第四十六团 (驻龙田机场——引者注)出动的八 架米格-17Φ飞机,在平潭岛上空与国民党空军 11架F-86飞机遭遇,在兵力处于劣势,飞行高度又比对方 低的不利条件下,飞行员 周春富猛插敌阵,一举击落 F-86飞机两架,击伤一架。但他自己也被击落,光荣 牺 牲。周春富同志1927年2月出生于河北省昌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7年参军,抗 美援朝立过功,1952 年调空军学飞行,在航校是学习模范,到部队后很快成 为全天 候飞行员。为表彰周春富的英勇事迹,空军为他追记一等功,并号召空军指战员学习 他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 虽然此战有战果,国内各大报亦有妙笔生花之大量报道,但共军在内部总结时仍 认为此战从地面到空中的指挥配合漏洞俱多,乃一不佳战例,有诸多教训值得检讨反省。 3.沈先生的采访及评述(略) 关于“八.一四”空战和周春富的文章,报道已如此完美无缺, 以我秃拙之笔, 还能写出什么高妙的东西来?按说,我只有抄 录其中精华的份。但是,总有一个古怪 的念头象蠢动的春笋一 样要从我的胸膛钻出来:不是一共出动了八架飞机吗?怎么这 仗全让周春富一人包圆了,周春富一会儿去救这个一会儿去救 那个,咋没见另外七 个来救他呀?于是,我怀着考苦学者破译 史前文学般的兴趣,在很强烈的好奇心的趋 动之下,走访专家、 权威、亲历者,查阅最原始的文字记载。有播种就会有收获, 我发现了一个面孔不大相同的“八·一四”空战—— 8月14日,十六师四十六团转入 龙田第二天,我雷达发现敌 机两架从马祖方向来袭,福州指挥所判断为F-84欲对我 新转 场机场实施侦察,根据一般后面会有四架F-86掩护的规律, 下令出动八架打 第一仗。刘亚楼曾在战后报告上红笔批注: “以八架去打判断中的六架,也没有体 现出以多胜少的原则!” 给予了严厉批评。升空后始发现,敌人不是两架F-84,而 是 五大队八架(实为七架——引者注)、十一大队四架共十二架 F-86 (实为十一架——引者注)。雷达情报误差太大,严重影 响了敌情判断和战斗决心。 起飞八架编为两个中队,一中队带队长机为大队长王立荣,二 中队带队长机为 大队长赵俊山。周春富飞二中队8号机。飞临 海岸线,周春富首先报告:“左前方有 两个拉烟的。”赵俊山即 向地面福州指挥所请示投副油箱。福指回答:“距敌还有 30公 里,不投。”而此时,距敌实际只有3~5公里,赵俊山不能再 听地面了,果断 下令投副油箱,已觉太晚。此时我机速度比敌 小,高度10700公尺,比敌低1000公尺 ,态势不利。敌我双 方已对头冲过,赵俊山即令:“左转,打外边的。”左转约45 度角,又见敌机已分成两股,交叉转弯,形成对我夹击之势, 且右边一路已快转至 我机后边,遂又令:“右转”,猛拉杆急向 右转,六、七号机都跟着转过来了, 七号机刘永长在左转时还 看见八号周春富跟定在身后,右转时就看不见八号了。 赵俊山 率六、七号机与敌向左转的一股第二次对头冲过,这时听到了 地面下达的 返航命令,遂复诵命令,打开加速器俯冲返航。七 号机呼叫周春富两次,并作蛇形 机动寻找,赵俊山和地面也叫, 均未听到八号回答。此时七号从反光镜中看到后边 1000公尺 左右,有二、三架F-86在跟踪运动,又听到地面呼叫自己, 遂放弃寻找, 跟上五、六号机返航。远处,王立荣一中队得知 赵俊山中队投入战斗,急忙下令 “右转弯”、“投副油箱”,准 备前往支援,此刻地面已下达了返航令。于是, 王中队未与敌 接触,便返航。 信不信由你,整个作战过程就是这般单调乏味,七架安全返航, 唯独甩下了 八号周春富。 战后检讨,此战不无缺憾,飞行员们反映:“打了一个意图不 十分明确的仗”, 空地协同有待加强。例如,地指本来意图是 寻机歼敌,后发现敌多我少,敌高我低, 并考虑出海作战恐于 我不利又下令返航,全过程只给了空中航向,而敌情、意图, 缺乏交代,空中完全按地面指示飞行,在不利状态下仓促投入 战斗,在与敌缠斗中又 仓促撤出,十分危险;又如,地面对空 中约束过多,统的过死,具体到指示航向,指 挥飞行状态,投 副油箱,开加速器,何时转弯,转弯航向多少等等所有动作, 几乎 都依靠地面指挥示,而地面指挥们依赖的雷达有误差,使 空中动作滞后,导致仓促应 战,丧失战机;另外,空中两个中 队缺少联络,返航不区分掩护,不清点人数等,也 都是不可小 视的问题。产生原因,主客现均有,其中,四十六团甫转龙田, 福州地 指又是一个新近成立的辅助指挥所,空、地两方对敌情、 我情、战场状况均很生疏, 而熟练协同默契配合,不经过一段 勤加演练的磨合确也难达到实战要求。 问题归问题,遗憾归遗憾,福空在给北京的报告中仍然如此评 价:“虽有教训, 还是一次胜利的空战,给了敌人严重打击, 给福建人民鼓舞很大。” 因为,七机返航,战斗并未结束,甩下的孤军仍在作困兽斗,
万里长空,且有忠魂舞。 周春富击落二架,击伤一架,统计是否准确?我就此坦率请教 台海空战史专家 杨国华(原空八军作战处长——引者注)。 老人说,检验空战战果最有说服力的证明是与开炮同步的照相 枪摄下的胶卷 击中否,击落否,判读即知,非常准确。但也 有局限,如,我方飞机向敌开火后又 被击落,飞行员牺牲,两 名飞行员同时向一架敌机开火,敌机负伤逃逸,是返回了 还是 空中坠毁,等等,均会给精确判定带来一定难度。此时,就要 依据发现敌机残 赅,审讯敌俘口供,截获对方情报,听取目击 者叙述,来进行综合分析。 老人说,周春富牺牲,飞机坠海,胶卷丧失,判定此战战果只 能靠收集各方情 况进行互证分析,认定工作有难度,颇费周折, 但审慎认真,对历史负责,最后得 出结论:第一,周春富确与 敌于平潭岛上空激烈空战,这是地面许多人看见,听见了 的。 第二,台湾承认一架F-86坠海,他们说是“机械故障”,我们 认为是“击落” ,机号为0307,飞行员为五大队二十六中队刘 光灿,上尉,29岁,台湾曾派飞机船 只到桃园西五十海里处 搜寻,未发现,作死亡处理。第三,击伤敌机为十一大队 1968 号。第四,我地面观察组和渔民均看到天空有敌降落伞飘落, 又从海中捞出 敌机残骸和轮胎,判定为击落之另一架,机号可 能是敌塔台一直呼叫的0312。 老人又说,自然,这是我方的结论,国民党从未承认,历史的 真实只有一个, 心里最清楚的也只能是国民党。我想,若干年 后,许多材料档案都解秘公开了,大 概有助于此问题的最后解 谜吧! 我对老人的回答表示满意。 其实,时隔三十余年,两岸关系正以过去不敢想不可想的规模 速度如火如荼地 发展着,跃进着,再回过头来精确算计论证双 方一次战斗的战果究竟还有多少实际 意义呢?有,但不大。试 问,退一步,周春富只击落一架,怎样?一架未击落, 又怎样? 只要他与敌人进行过殊死搏杀,并为自己誓言理想而献身,作 为战士, 这就足够了。 …… 周春富跳伞落海,事情惊动了北京,毛泽东还让秘书直接打电 话告福州军区: 想尽一切办法,务要救起这位飞行员。 …… (周春富最后没有找到,定为牺牲——引者注) 是巧合也不是巧合,8月14日,恰是国民党空军的“空军节”。 《国共空战秘史》记叙道(略,与前边战损报告相同,即击落 共机三架, 自己坠毁一架——引者) …… 终于打下了米格机,真正“大喜若狂”的还是台湾,台北许多 报纸出“号外” ,沿街到处鸣放鞭炮,空军总司令陕西省嘉尚 由台湾赶到桃园五大队,召见、勉励 参战飞行员。五大队政战 组向空总政战部给有功人者邀功,李中立得奖金一万元 (台 币),秦秉钧五千,其他二名各得三千。空总副司令徐焕升奖 给每人一块金 表。当晚,王叔铭接见参战人员。16日,蒋介 石亦在台北召见李中立等,“见我空 中键儿少年风流,英姿焕 发,总统甚爱之,紧拉李中立等手,以慈父待子侄般口吻 鼓励 道:望发扬‘八·一四’光荣传统,团结戮力,给毛共以更沉 重之打击。” 杨国华老人说:国民党说击落我们三架,太离谱太夸大。夸大 战果是国民党空军的 习性,一般他们飞行员只要开火都讲自己 打掉了飞机,反正吹牛不上税。事实上, 我方只有周春富一人 牺牲。二中队长赵俊山,在丹东当到师长离休,六号机张远扬, 离休后回了老家四川。七号机刘永长,现在在本溪。王立荣的 一中队,根本没有打 。这七个人七架飞机,根毛都没有掉一根 嘛。另外,很有意思,我们得到一个内部 情报,国民党空军参 战F-86照相枪进行检查判读,李中立的胶卷上连个影子都没 有。空总追查为什么打下飞机没照上,桃园五大队答复大概照 偏了,照相枪齿有故障。 严格讲,空战像没有观众和裁判的球赛,如果双方同时走出场 来宣布自己是 获胜者,你把黑脸包公拽来,有时也难明断,事 情就是如此,1958年8月14日, 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三比 一,在世人心头烙下了老大一个“?”。 我非史学家,没有本事将历史的混沌过滤为澄清,我所能做的 只是将呈多棱状的 历史转着圈拿给世人看,其中的真假虚实 是非曲直玄妙高深只能请有志者有兴者去 探微品评了。 …… 再如,我还发现,五、六十年代两岸空军交锋频频,台湾方面 对战死飞行员几 乎从不公布与张扬,公众有几人知道刘光灿? 死战者进入冥冥世界都得学会忍耐寂 寞甘当“无名英雄”。大 陆方面则不同,牺牲一位立即宣扬,周春富、王自重、 杜凤瑞, 都成了响遍全国的忠烈楷模,你能说反差中不存在相异的微妙 的心态反 应?古人云:既战,骨枯壑盈,尸积江塞,理炽者彰, 气虚者匿。说的便是对伤亡 情形的公布与否同战场态势与战争 性质存有某种关联。战争心理学,古人都懂。
八.二五漳州空中战斗 1.双方参战部队 国军: 空军第五大队、第十一大队F-86战斗机四十八架次, 参加战斗八架
共军: 空军歼击航空兵第九师第二十七团米格-17八架 地面指挥员:空军歼击航空兵第九师 副师长刘玉堤 2.双方对战况的陈述和战损报告 国军: 《国共空战秘史》载:民国四十七年(1958年)8月25 日落日时分(6时20分) 中共MIG-17PF四十八架改向金门上空飞行,准备对我军地面实施炸射。(双石注: 这是胡扯,整个金门对峙期间,共军方面完全无此企 图)。 我“天虎”部队(双石注:即五大队)八架“F-86F”机,由蒋天恩少校担任 领队,飞行员:顾树痒上尉、孙木山中尉、叶传熙中尉、毛节盛上尉、林文礼上尉、 靳文纪上尉、路靖少校当时正在金门上空三万八千英尺执 行巡逻、拦截任务,即予 拦截。 在三万七千英尺下方飞行中之“MIG-17PF”二分队立即垂直钻升,首先对我 “F-86F”开炮。 我领队机蒋天恩少校即率孙木山中尉爬升至四万英尺,抢占高位,制敌机先; 双方仍在四万英尺追逐缠斗,一 直打到四千英尺。蒋天恩少校对“MIG-17PF”机 群领 队机追续开火三次,该机被命中,拖着火舌,发出尖锐的吼叫声,快速地在我 机目击下坠入海中。 孙木山中尉则对另一架“MIG-16PF”开了两次火,该机乃受伤北飞。 此时,在大约一万五千英尺上空,顾树痒上尉咬住一架“MIG-17PF”的尾巴, 并对它发射了两排子弹,全部准确命中。它在受了重伤之后以超音速向低空俯冲至水 平面,并转弯企图向大陆返航。顾树痒上尉亦俯冲而下,进行突击,又发射了一连串 。该机再度命中,乃坠于金 门、围头之间。其他残余的米格战斗机在目击战友或伤 或坠下急飞返航。 《国共空战秘史》轻描淡写道:中共空十五师击落我机一架。 (双石注:其实空十五师不光是没参加这次战斗, 甚至根本就没参加航空兵 入闽作战行动) 也就是说,国方认为,国共战损比为3:1。 共军: 空战翌日,新华社简短报道此战:新华社海防前线26 日电 25日下午五时十七分 ,美制蒋机F-86型喷气战斗机八架,窜入我福建围头、漳州等地上空进行挑衅活动, 我人民解放军歼击机立即起飞予以迎头痛击,击落 其中一架。这架被击落蒋机当即 坠入围头东南八里的大 海中。(双石注:此时只确定一架击落的战果) 《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称:八月二十五日下午, 国民党空军集中第五、 第十一两个大队的F-86型飞机 48架,飞临金门以东海域上空。解放军驻漳州歼击航 空兵九师二十七团一个大队当即起飞迎击,由于没有发 现目标而奉命返航。因技术 故障而落在后面的刘维敏双机,在漳州机场东南上空发现四架国民党军飞机,刘维敏 当即下令攻击。他首先咬住后面的一架,对方发现后 拼命逃窜,刘维敏则紧追不放 。这时,刘维敏的僚机被一架F-86型机咬住,急忙上升转弯摆脱。刘维敏浑身是胆, 在没有僚机掩护的情况下,只身与4架国民党军 飞机展激烈空战,由高度10000米打 到1800米。激战八分钟后,他击落国民党军飞机2架。但当他追击另一架国民党军飞 机时,不幸被解放军地面高炮部队误击而牺牲。 共军最后认定的国共战损比为2:1(自己误击一架)。 3.沈先生的采访及评述(略) 一次小规模空战,究竟是台湾方面以3:1“大获全胜”,还是 大陆方面以2:0 (无被敌方所击落)或2:1(如果被自己人 打下一架也算数)领先超出?撩开 “面纱”,一睹真相的好奇心和还历史本来面目的责任感引导我走近史料的森林, 敦促我不厌其烦一家又一家敲响亲历 者的房门。调查研究一桩公婆各说的空战悬案 ,有一种破译密电码和考证出土文物般的乐趣。我对获致结论颇自信,因为,毕竟这 场战斗已经结束了近四十年,揭去战争状态下的保密铅 封已经不难,所需不过直面 历史的勇气和尊重史实的良心而已。 实事求是,这是一场台湾方面无“牛”可吹却大吹,大陆方面有“牛”可吹而 吹不得的空战。 是日,漳州地区总云量2~4个,云底高4800~9000米,能见度 30公里。 薄云徐风,青空红日,是一个适宜空战的好天侯。下午16时45分至18时,台湾空军 第五、第十一大队共起飞 15批48架次,以11000~12000米高度层次配备,集中活动 于金门以东海域上空。 此刻地面双方炮兵正在互射,对大陆真实意图尚未摸透的台湾,出动大批飞机, 以为掩护,以壮“声威”,是一个正常的出招。 不正常的是其中8架,于17时11分突然从金门东南40公里处,改航向310度,由赤湖 侵入大陆空域。前线空指判断,此 举目的或主动寻衅,或火力侦察,或吸引大陆航 空兵到海上作 战,意在投石问路,诱我上钩。 人投之以“桃”,我报之以“李”, 即令漳州第九师、汕头第十 八师各起飞一个大队巡逻待机,我机不出公海作战, 如敌内窜,则坚决打击之。 九师一个大队8架战机17时06分起飞,以中队跟进队形,航 向60度,逐渐爬高 至同安空域。此时师指通报知敌机正逼近 机场上空,下令回航。带队长机即240度 左转弯改出后升高至 12000米,全速向机场疾飞。正是这个急转、爬升、大速度动 作,使队距一下拉开,前后失去联络。 一中队1、2号机飞行在最前面,通过跑道上空时发现左前方 有双机绕向自己后方, 长机判明系汕头十八师我机,未作处理,双双着陆。 二中队的4架,自出航起队形就保持较好,始终未散队。返回 机场上空时,恰与 十八师两个中队在12000米同一高度上遭遇。开始双方都按敌机处置,转磨似地拉了 两圈,互相接近以 后,才发现是原来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于是 ,十八师大队乃左转弯经跑道西端退出返航。二中队4架依次降落。 一中队3号机(长机)刘维敏、4号机(僚机)马宗仁,起飞 右转出航时,3号机忘了 收襟翼,经4号机提醒方收起,但已同长机组拉开距离。空域接令返航,距离拉得更大 ,不仅跟不 上1、2号机,且已掉在二中队后面。这时长机刘维敏估计大队至机场后可 能左转弯,即调向至210度,向着跑道东南端飞行,打算切半径跟上队。就在调向的瞬 间,刘维敏警觉兴奋地 通报:敌机。 敌机可见的是3架(实为4架),在自己左前方20公里处沿海 岸线由南向北拉烟 飞行。片刻,又一批3架(实际也是4架) 飞入视界,高度10000米。高速喷气机所绘 制的空中动态图瞬 息万变,十数秒后,敌我距离已缩小至10公里,机不可失, 刘维敏决心攻击。 此时敌1、2号机在前,3号机掉后。刘维敏俯冲而下,饿鹰 扑食,抓住敌3号机 开打。敌猛然发现,即以左转弯盘旋下降。刘维敏双机亦以盘旋动作追逐。双方盘旋 数周,高度降至5000 米,马宗仁突然发现左侧下方距离800~1000米处有一敌机 (估 计为敌4号机)咬尾。马宗仁连续报告两次,但得到刘维敏回答,即向右急转上 升拉起,摆脱了敌机,待到马宗仁再度压坡 度下降改平,已看不到长机刘维敏的踪影了。 此刻,刘维敏正陷入单机对敌4机孤军恶斗的险境。空战位置, 先在漳州东南 10公里上空。据地面观察,敌我机在9000米 ~10000米之间的高度,反复拉筋斗盘旋 格斗,并多次听到我 机开炮声。在该处空战约8分钟,然后至机场上空东北6公里上空 继续激战。 地面观察到我机追击一架敌机,做了多次大角度俯冲和急剧上升的动作,高度由 10000米一直打到1000米左右,先是我机在后,并开炮数次,后见我机又由超前,超 过敌机约800~1000 米。 …… 为了捕捉有利战机,高炮部队的战时开火权限已经下放到连。 看到天空鏖战急, 急于建功立业的高炮连长们未等到分辩清楚敌机我机便不管不顾地下令开火了。 17时32分,高炮第六0 七团第三连率先发射,四门炮分工合作得“不错”,两门打前 一架,两门打后一架。刘维敏显然意识到了危险,猛然拉升,同时,发射了绿色信号 弹和援摆机翼,表示“我是自己的飞机”。 可惜打红眼的高炮兵们已顾不上识别, 守卫机场之第十二军第三十四师高炮营、郭坑车站之第一九五师高炮营、角尾车站之 第三十五师高炮营均先后向他们意念中的“敌机”齐射,共计打出85毫米炮弹8发, 37毫米炮弹1062发,12.7毫米高射机枪弹1496发,火力猛烈,弹迹炸点集中,可见 大量炮弹在刘维敏座机四周爆炸。当飞机跃升至1500米左右时,向上的机头突然间歪 沉下来,飞机剧烈晃动飘摇呈失控状,迅速向着大地坠落。 豪壮孤胆的刘维敏死难瞑目! 说起刘维敏的死,当年参战的老空军们全都惋惜不已。 刘玉堤老人说:8月25日空战,我是机场指挥。刘维敏和敌人扭缠在一起, 爬高俯冲,你追我打,几次通场,我们在下面看得很清楚。最后一次,刘维敏飞得很 低,也就是几百米了。 飞机在空中就是一个银白色的小亮点,速度又快,有时确实 很难识别敌我的。我怕高炮误射他,拿着对讲机喊:注意,注意,你的前后有高炮, 尽快脱离机场上空!这时,我们的高炮叮当打开了,炸点还真准。我抓起电话同高 炮指挥所联系:“别打, 别打!是自己的!”已经来不及啦,眼瞅着把我一名优秀 飞行 员给打下来了。我把话筒狠狠地摔下去…… 杨国华老人说:国民党军的F-86总体性能不如我们的米格-17, 但他的中、 低空性能不错,飞行员一般都飞过上千小时,单论 技术水平,确比我们高一些。我 们的优势是飞行员作战比他勇敢,双方一对头,气势上就压住他了。那时的飞机装备 不像现在这样先进,空战中,人的勇猛精神占的比重更大一些。可国民党比较会吹, 他的飞行员只要开枪,都说击落了我们。其实 8月25日我们一架也没被他击中 ,就是自己的高炮把刘维敏打下来了,事后检查,飞机上的弹洞都是我们的37炮击穿的。 岳崇新老人说:当时刘维敏的飞机已经快没油了,所以坠落触 地时没有猛烈爆炸, 破坏不算太厉害,刘维敏的遗体也还比较 完整。清理现场,可以看到,一发37炮弹, 从档风罩右边打 进去,爆炸,击中了刘维敏的头部,弹片有几块卡在座舱上, 要不 怎么就认定是自己人打掉的呢。拿着弹片给高炮看,老炮们没话讲了。 如果能多一点尊重史实少一点自欺欺人,《国共空战秘史》亦 应该是无话再讲的,因为 仅仅依据大陆有一架飞机坠落便放胆创作,将“战果0”有鼻子有眼地夸张成了 “战果3”,故事编 的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过”了。 大陆方面公布的战果是否也“过”?我仍难给出一个肯定、准确的回答,因为 很可惜,此战唯一最仅威的发言人刘维敏已饮恨蓝天,他带走了关于他奋力拼杀的全 部感受和关键性情节。 我只能简要报告大陆所报战果的依据。 空战中,我镇海角观察哨报告:有一架飞机坠落于镇海东南海 面,另漳州机场 有人看到一架重伤飞机向金门方向飞去,随即 围头哨所发现敌起飞救护机并出动舰 艇在围头东南海域搜寻 救护。指挥所初步判断敌有两架飞机坠海。最有意思的是稍后 我侦察部队听到了金门敌人的明语通话。 敌甲:隔壁(指美国人)告诉我们南边(金门南)还有一个, 要尽可能找到一些 东西。 敌乙:新竹(机场)掉一个,桃园(机场)掉一个,是吧? 敌甲:不要讲。又说:没有没有。 敌乙:他们可能也掉了两架。 敌甲:(我们)有一个下去洗澡了(即下海),非常伤脑筋。又说:数目字方面 绝对不能公布,这东西我们不能负责,上边有专人负责。 据此,前线空指向北京报告:“空战击落敌机两架是可以肯定 的。并且根据敌人 积极寻找和各方面情况分析,被击落的敌机中可能还有主要干部。” 大陆方面的“分折”准确否,回答其实并不难,因为,台湾方面的“权威人士” 应该还有人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健康地生活着,只要当年“天虎”的若干“虎将”们敢 于站出指天誓曰:“我 和我的队友绝对不曾被击落”,或“确曾被击落”,即可。 当年的空九师副师长刘玉堤接受沈先生采访时说: 1958年8月25日空战,毫无疑问,是我方一次胜利的空战。 我们打掉他两架,数字 准确。国民党说我们3比1,他乱吹。 1958年,我的空九师没有一架被他击落。当时 ,为了政治需 要和鼓舞士气,他瞎吹一气罢了,但以后再吹就成了笑话了。 我们 击落他两架,都是刘维敏同志打的,别人没有机会开炮。 …… 但严格讲,“八·二五”空战又是一次教训深刻,惨痛铭心镂 骨的胜仗。 首先,空空、空地协同有问题。那天,汕头十八师起飞一个大 队到漳州来支援 我九师作战的。但事先没有协调好,没有人通 知我十八师带队长机的呼叫代号,加上 无线电又乱,致使十八 师大队始终没有和我联络上。当时空中可是乱了套了,九师、 十八师两个大队在漳州机场上空发生误会,已经互相拉圈占位 准备攻击了,我不得 不跑到指挥所外边目视指挥,一边喊九师 的飞机,一边叫十八师大队赶快离场,还有 得联络高炮,注意 力全在防止自己人发生误会上面了,场外刘维敏报告正在空战 压 根就没有听到,要不是十八师大队跑到我的头顶“捣蛋”, 我们的指挥会顺利得多。 …… 第二、是空、炮协同有问题,且问题严重。我空军大规模入闽 后,已发生多次 高炮向自己的飞机开火的险情,而这一仗,自 己的高炮真的把自己的飞机给打下来了 。即便我们打掉了两架 敌机,但我的九师和整个前线也没有一丝喜庆气,一个好好的 战友无谓的牺牲了,谁还能笑出来。 我的战况报上去,北京彭总高度重视,当即要求刘亚楼和炮兵 司令员陈锡联一 起赶到漳州,在空九师师部开了“歼击航空兵 与高射炮协同作战”现场会议。会上, 刘亚楼发了大脾气,几 次拍了桌子,把高炮骂了个灰头土脸,到会的人,包括我在 内, 也情绪激烈地批了一通高炮。但很快,大家脑袋也都冷静下来, 发火归发火 ,关键问题认真总结教训,保证今后不再发生此类 严重事件。 教训在哪里?(太长,略)
九.八南澳岛空中战斗 1.双方参战部队 国军: 空军第五大队F-86战斗机18架
共军: 空军歼击航空兵第十八师第五十四团米格-17八架 地面指挥员:空军歼击航空兵第十八师副师长林虎 2.双方对战况的陈述和战损报告 国军: 说法一:空战当日下午,台北空军总部发布消息称:共军被我机击落七架伤两架后 ,几全军覆没,只有三架狼狈逃逸。刘宪武上尉一人击落匪机两架,梁金中中尉击落一 架,另击伤一架,余仲堤上尉、秦秉钧上尉、朱仲明中尉、朱贻钧上尉各击落一架,此 外,王涛中尉击伤匪机一架。他们是以勇敢机智和优良技术创下了第一次击落击伤匪米 格十七型九架的辉煌战果。 国共战损比7:0或9:0(算击伤)(双石注:按这种说法,共军出战飞机已被打 成负数) 说法二:互联网上台湾国民党空军有一图文并茂的主页 (http://www.mnd.gov.tw/~defence/mil/air/index2.htm)上称: 第五大隊F-86機十二架分成三個編隊,由少校副中隊長李忠立率領上尉戴邁倫、 上尉林宗和、上尉劉憲武、上尉黃永隆、上尉秦秉鈞、上尉李貽鈞、中尉王共军: 《当代中国的军事工作》称:9月8日上午,“国民党 空军2架侦察机,在第五大队 12架F-86型飞机掩护下,企图侦察汕头机场。解放军歼击航空兵十八师五十四团 出动 8架米格-17型飞机进行拦击,在南澳岛上地区上 空展开空战,曾经在七月二十九日空 战中击落国民党军 1架飞机而受到提前晋级奖励的解放军飞行员张以林, 在自己的飞 机被击伤后,机智地突然减速,使一架国民党军飞机冲到了自己前面,然后紧追不舍, 从高度3500米一直打到300米,开炮四次,将这架国民党军飞机击 落。在这次空战中, 还击伤国民党军飞机1架,解放军的飞机也被击落击伤各一架。” 共方统计战果:共国战损比1:1(只算击落)或2:2 (算入击伤)。 另:据空十八师作战日志载,参战八机中,还有一架在空战剧烈机动中进入螺旋 ,未能改出,被迫弃机跳伞。 如果算上这一架,共国战损比当是1:2(坠毁)或 2:3(加上击伤)。 (双石注:共军是否在击落国军飞机一架之外还击伤国军飞机 一架,现尚无有力之证据) 3.沈先生的采访及评述(略) 9月8日,台湾空军一返“8·25”之后近两个星期的谨小慎 微,两架RF-84侦察机 前出开路,4架F-86居中保驾,12架 F-86威力镇后,呼呼拉拉直闯大陆,完全没有先 前窜入侦察 时那般偷偷摸摸,而且拉开了叩门叫阵逼人开打的架式。事后获悉,美国 空军副参谋长李梅将军将于该日赴台造访。因过去数次空战“战果”均不理想,引起美 国人的不满,台湾空军决 心于是日组织其主力第五大队之精干飞行员,寻机一战,无 论如何都要打出个样子,“给美国人看看”。 9时28分,我警戒雷达在金门以东170公里处发现敌机8架, 航向250度,高度 12000米,向我汕头方向飞行。9时33分30秒,汕头雷达发现该批敌机可能不是8架, 而是12架,以 1000公里/小时的速度侵入汕头。此外,还发现有多批敌机在金门上空 及台湾海峡活动。 9时44分40秒,晋江空指命令汕头空十八师五十四团待命之8架起飞迎敌,由师负 责具体指挥。我机群阵容为:一号机团 长王保钧,二号机团领航主任孙辉远,三号 机团射击主任何尔 玉,四号机飞行员董小海,五号机大队长赵德安,六号机飞行员 黄振洪,七号机中队长高长吉,八号机飞行员张以林。稍加留意便会发现,“七·二九” 首创空中3:0的四位人物尽列在 其列,反映了大陆方面力求打把握之仗再创佳绩的 预期。 战后总结分析,既然从雷达上看敌人处于7000~12000米高度,就应该估测到,敌 人可能是多批处在不同高度,总数不止8架。 即使敌机就是8架,我仅以8架对之,也 没有体现战术上应集 中优势兵力、以多胜少的原则。实际上,我机起飞20秒后, 雷 达已判定敌机是12架,但地指仍未令后续梯队继续起飞以争取达成兵力上的优势。究 其原委,竟是担心起飞太多吓跑了 敌人反而打不上的求战心态在作祟,同时不可否认 ,轻视敌人、 认为起飞太多反而难以指挥、掌握部队的想法也占有一定比重。 空中作战确实比不得地面战斗,单纯的数量优势有时并不能百 分之百始终保证达 成歼敌目的,这大概也是每每强调集中优势兵力而优势兵力始终难以集中的根本原因。 但不论对打高技术 现代战争的“集中优势兵力”作何种理解。在敌机准确数目无法判 明的情况下,把其4架当成8架、8架当成16架来进行处置,多起飞一些我机以免处于劣 势总是对的。此役我机劣势 太多,普遍认为是为误算。 我机起飞,向着东山岛方向爬升,其时总云量10,层积云云 底高880米,风向西 ,风速10米/秒,能见度35公里。老天爷把一个适宜空战的天候公平地给予与了交战双 方。 9时51分,带队长机报告在右上方发现敌机。师指令,不要管他,高炮准备打, 你们编好队爬够高度,不要仓促投入战斗! 此时师指的战斗决心是:敌机已经逼近, 我机高度、速度均不够,宜先由地面高炮接待不速之客,我机可在东山岛上空株守, 打回窜之敌。 9时56分,敌我机群在南澳以北遭遇。此时敌机18架,我机 8架;敌高度11000 米,我高度10500米且正处于上升状态; 敌速度900公里/小时以上,我速度 850公里/小时。雷达显示 敌机航迹:9时54分敌汕头东15公里处左转弯改航70度。 56分20秒改航90度,向着台湾方向飞去。原以为敌遭我高 炮射击后准备返航呢,却 于58分40秒突然左转弯180度,调 头重返东山岛空域。敌人的这一举措表明他已发现 自己在数量、高度、速度方向都占尽了优势,定下了打的决心,准备给我一个突袭。 我地面侦听也听到其空中指挥得意的说:这是个好机会,下去! 空战打响,持续了6分钟。26架敌我机在空中你追我咬,拉升俯冲,把好端端一个 天空搅成了一汪浑水,扭成了一团乱麻。 机群混战,像每秒钟都在打散了图形重组的 万花筒,要想把其 中所有构成要素都在高速运动着的整体过程说说清楚,只有采用分 解法,从飞行中的个体入手,去考察它变化中关键典型的细节,去考证伴随它发展前行 的时空。
我一、二号机战斗经过 我机群在南澳北面按地指命令作左转弯动作时,发现前方各有2架拉烟的敌机, 判断距离70~80公里,后发现敌机正在左转,双方距离骤然缩短至20~30公里。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一号机向机群通报:左上方有2个,看到没有? 五号机报告:看到了,注意,后面还有2个。 一号机下令:投副油箱,准备打! 仍在爬升的机群向着居高临下的俯冲而来的敌机迎了上去。 一号机本来已经左转 准备攻击敌长机组,听到五号报告后面还 有,便决心放过敌长机组而攻击僚机组,尔 后,再打敌后续梯 队。即令:“五号机掩护,我和二号攻击!” 现代喷射技术的问世,已使人操纵着一门火炮能以2倍多音速的速度在空间移动运行, 也使得空中决斗时间反比例地成倍缩 短,往往几个回合数秒之间便能得出结论。无数 次的战例表明, 投入战斗的时机和最初的占位态势越来越是决定空战胜负的一个重要 问题。这次空战,我机处于与敌遭遇,不立即投入战 斗就会吃亏的情况下,索性先下 手为强,果敢地先敌投入战斗,以积极寻找同敌人作战的办法来应付不利情况,而决 不在敌前 采取消极的办法来摆脱被动地位,处置是对的。但是,从实战 的最终结局 看,我方在掌握投入战斗的时机上仍有严重的缺 撼,因为,敌第一双机与第二双机之 间距离约在1000米左右, 梯队之间的距离为2000米以上,此种大纵深战斗队形,易 于 实施机动和相互支援,并可造成我搜索、发现敌机的困难,不 易了解其全部兵力 。战斗经过正是这样,我空中指挥员求战心切,过于急躁,刚刚发现敌机第一梯队, 未待继续查明敌情,观察全局,就带队投入战斗,一个左转弯动作,咬住了前边的 敌 人,却把屁股甩给了远远跟进的敌第二、第三梯队,整个机群立刻受到了敌人的咬尾 威胁,处境极为不利和被动。试想,如能洞悉敌人的狡猾,避免仓促插入敌纵深配备 之编队中间,放过敌人施放的“诱饵”,专打其最后梯队,整个局面恐是另 一番 景象了。
我一、二号机紧追敌僚机组不舍,当距敌800米,投影比1/4 左右时,咚咚开炮, 敌机遭到攻击,即以左盘旋动作摆脱。我 一、二号机也猛烈转弯咬住不放。约转至 270度时,二号机突 然发现自己右前方及左侧方各有一架敌机,赶忙报告长机“你 后面有敌机要注意”。为保证长机安全,即压右坡度向右前方之敌机逼近,在投影比 3/4时开火一次,敌知趣乖巧,一压机 头俯冲开溜。此时二号机又发现自己尾后有敌 机跟踪,遂来一个急左转弯,与敌机打了一个对手,再右转弯寻找,视界里,不见敌 机,也没有长机。以后和五号机一起返航。 一号机进入攻击哩的速度较小,当第一次开炮未中继续尾追敌 人转弯时,由于 速度更小,杆舵不一致,飞机失速,进入螺旋下坠。一号机按要领,迅速改出。虽然 掉了一些高度,仍看见 敌机在作“S”转弯,并且作放减速等摆脱攻击的动作。一号 一心想要打落敌机而继续跟踪,在表速280~300公里/小时、 比敌机低300米的情况 下连续开火两次,可惜手气不佳均未命 中。此时,跟在一号机机尾后的敌机也向一号 攻击一次。一号感到机身抖动,并看到有曳光弹在头顶流矢般划过,他意识到座机已 被击中,压杆左右看了一下,操纵依然自如,不见任何 故障,认为无大碍,竟未作 任何规避动作,也不理会后面的敌机,而是继续咬定前面的敌机埋头准备攻击。他 犯了一个绝大 的错误,后面的敌机抢先一步,二度发射,弹如飞雹,劈头砸 来, 一号机机身大抖,升降舵顿时失去操纵,接着座舱后面冒 出黑烟,飞机如天石陨落, 急剧下跌俯冲,速度瞬间达到1000 公里/小时以上。一号清楚,“坐骑”已经伤及 命脉,没救了。 向地面报告的同时弹射离机,忽觉有物体离自己10余米,定睛看, 乃一同弹出的飞机座椅。本能地用手摸一下背后的伞张开没有,手复原时,人体进 入水平旋转,转速越来越快,手枪、 手表、皮靴统统甩掉,五脏六腑和体内血液感 觉也要从上下出入口甩出去似的,人有些昏迷。离地经贸部3000米时伞开, 安全着 陆于诏安附近稻田中。 王保钧沮丧懊恼地坐在田埂上,等待救助。他的失利完全应了“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的典故,教训多多,主要是勇有余而谋不足,尚缺乏打实战的经验。 但毕竟是在进攻之时中箭落马 的,“战不避死”,虽败犹荣”。
我三、四号机战斗经过: 空战开始,三、四号机始终掩护着长机组攻击,突然三号机发 现自己左后侧方 有2架敌机咬尾,即以剧烈机动的左转弯动作反击敌机。敌机见我机攻来,俯冲躲避 。三、四号机重新向长 机组靠拢时,再次发现左后方有两架敌机咬尾,便以同样的 动 作反击,四号机左后转弯相当剧烈,裹挟着翻卷的烟浪,如一条白色蛟龙猛冲敌 机,敌惊骇,急忙分头远遁。 战后,部队上下对三、四号机的反击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战 斗总结认为: “当敌人的队形配置尤其在高度方面占有有利态 势时,敌人就会进行坚决的偷袭。 敌人是狡猾的,不可轻视。 但我对咬尾敌机进行猛烈反击,敢打对头,遂迫使敌机 队形不 能保持,混乱四窜,不敢与我恋战。因此,只要我英勇顽强、 积极作战,以 我之长攻敌所短,就一定可以取得胜利。” 两个回合过后,三、四号机仍旧保持着编队。但接着又发现左后方向约4000米处 有一架敌机跟随。四号机即报告长机:“左后方有一个”。长机过于大意,回答: “没有关系。”但四号看到敌已很快接近射击距离,又急告长机:“快改平坡度!” 三号迅速改平,脱离了危险。 战斗报告对四号倍加赞扬:“董小海同志虽系初次参战,但表 现沉着勇敢、机智 灵活。在敌机已接近有效射击距离时,一面 紧紧掩护长机,一面及时提醒长机改平坡 度。自己并以急急蹬 右舵、压右杆、带大下滑角的急转俯冲动作甩开敌机,使敌无 法击中。” 董小海初试身手,便显示了将注定是一个成大器者,他于六十 年代多次击落击伤敌机, 成为令台湾头痛的人物。据传在台湾空军中有两种说法,一说许多弟兄不原与他接仗 ,嫌他过于棘手。又一说也有不少弟兄希望有机会与他对决,因为, “击落 共军董小海”将是极高的荣誉,方能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超一流”。
我五、六号机战斗经过: 在一号机发现敌第一个双机组时,五号机曾向一号机报告: “后面还有, 不止两个。”并带领本中队压坡度掩护长机中队 攻击敌机。以后曾数次发现侧后有 敌机运动,待调转机头准备 捕捉时,敌似乎用了某种遁术,已于云海中消失了踪影。 听到返航命令后,又看到下方有6架敌机出海回窜。手脚有此痒痒,有一股冲动想越海 空穷追一番。但不敢违背禁令,只好作罢。 在海岸线一带活动片刻,双双飞返。整个 过程相对平淡。
我七、八号机战斗经过: 七、八号机随五、六号机转弯时,发现左前上方有敌机。七号 机即带上升角左转 弯跟上去准备攻击,同时,突然发现八号机 已遭敌咬尾,便以猛烈的左急转弯反击。 由于动作过猛,飞机仰角大于失速仰角,机翼发生了严重的气流分离,翼尖忽然向 右 倾斜失速,进入螺旋。按照改出要领做动作,但蹬满左舵飞 机即向左旋转,蹬满右舵 推杆,又向右旋转,始终改不出来。 飞机附坠落翻滚的速度越来越快,显然达到了每 转一圈小于3 秒的特急螺旋状态。 有过失速感受的某飞行员告诉我:开始,不觉得是人自己在左 转,而是天空白云 大地山川在围绕自己不规则地迅速转动,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到现代游乐园坐“过山车 要强十倍。后来, 人就好象被固定在封闭的球形器物中,从高高的峰巅顺着陡峭的山 坡下滚,十个八个跟斗折过。便没有东南西北上下左右的概念了,只有一个想法,快些 把肚子里所有零件杂碎一口吐个干净。 七号被失去操纵的飞机转得昏天黑地异常难受,知道已不可能 改出,有3000米高 度跳伞,安全降落于黄冈城附近海面,被 捞救。救上来了战友们都为他高兴,他却苦 着脸说:“没打下 敌机,又没把人民的飞机保护好,窝囊透顶……”首长安慰他: “别瞎想,啥金贵也没人金贵,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七号机失速进入螺旋, 八号机并不知晓,以为七号在做下滑横 滚动作呢,心说:老高啥时候练的这套功夫, 飞得恁好。可是又不知道七号为什么做这个动作。即告七号机“改平坡度”。 呼叫达 10次左右不见回应,方知七号可能发生了问题,急忙 推杆跟下去。在3500米高度时 ,突然敌机一架,从左后方开 炮袭击。八号一楞,敏锐聪明地急放减速板。大速度进 入攻击的敌机一下子冲到八号机前方,一场生死追杀高空武打戏的两 方瞬间调换了位 置。八号兴奋地叫了一声“你小子哪跑!”打开加速器紧紧追赶。双方速度逐渐增大 ,高度越来越低,在距地面500米时,飞机由于速度太大而自动产生了很大的左倾 斜 ,不得不放减速板减速,距离顿时拉大,眼看着敌机就要向 海面逃窜了,八号机咬牙 跺脚,再打加速器,加油门,拼出全力死死追赶,在相距600~700米左右开炮4次。敌 机尾部突然 冒出黑白相间的浓烟,歪歪斜斜向着正期待着拥抱它的大海冲 刺,轰然 迸激起硕大的水柱。八号猛拉操纵杆,座机贴海面沿一条弯月弧线向上攀升,瞥一眼 高度表仅指着300米。一霎时 冷汗四溢,方觉出好玄,再不拉起来,数秒之后便将与 敌机一同赴龙宫了!返航着陆后发现飞机折垂直安定面及副翼上各中了一发F-86的 12.7毫米机枪子弹。 …… 9月8日空战,大陆方面公布的统计数字是双方各被击落一架 (双石注:未计入 螺旋自坠一架)。前线给北京的战报评估:“敌人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能利用机会 ,争取对我攻击,但 仍没有占到多少便宜,而是打了一个平手仗,说明敌人所缺乏 的是政治情绪和勇敢战斗的精神。” 8日下午,台北“空军总部”发布消息,称:当 日空战:“共 军被我机击落七架伤两架后,几全军覆没,只有三架狼狈逃逸。 刘宪武上尉一人击落匪机两架,梁金中中尉击落一架,另击伤一架,余仲堤上尉、 秦秉钧上尉、朱仲明中尉、朱贻钧上尉各击落一架,此外,王涛中尉击伤匪机一架 。他们是以勇敢机智 和优良技术创下了第一次击落击伤匪米格十七型九架的辉煌战果。” 台北“中央社”报道:“我英勇空军今天上午在台湾海峡上空 击落匪米格机 七架、另击伤两架的捷报引起热爱自由祖国的同 胞一片欢欣鼓舞的狂潮,报纸号 外几乎人手一纸。军人之友总 社今日代表全国各界以三百元(双石注:原文如此, 疑是三百 万之误)赠予击落米格机的刘宪武等十四位空军英雄,申致慰劳之意。” 台湾空军原定9日在桃园机场举行盛大晚会,以示“庆祝”,后“空军总司令” 陈嘉尚下令取消,究竟何故,本人至今未考证出个原委来。
九·一八漳浦空中战斗 1.双方参战部队 国军: 空军第五大队F-86战斗机四架
共军: 空军第五大队F-86战斗机四架 2.双方对战况的陈述和战损报告 国军: 国军空军主页载: (一) 九月十八日下午四時, 我空軍F-86機四架,由少校中隊長詹承矩率領上尉 董光興、上尉毛箼C上空, 四分隊則向我攻擊,展開激烈空戰。 戰果:董光興上尉與毛宫下午六時零四分在虎頭山正東三浬上空與共軍 米格十七型飛機八架遭遇我機於低油量情況下,奮戰敵機,經過夜簿?BR>共刊《军事史林》宁晨文《炮击金门时的空中大战》记载:9月18日,我空军8架飞机 飞至福建漳浦东海上空时,突然遭到国民党空军第五大队八架F-86战斗机 的袭击,其 中一架被击落。在危急关头,我飞行员沉着 冷静,机智果敢地摆脱被动局面,迅速实 施反击。副大队长朱有才在急上升转弯时,发现一架F-86准备向我偷袭,立即冲了上 去,抵近瞄准射击,一阵怒射将其击落。7号机飞行员韩玉砚在座机中弹后,英勇无畏 地与敌机激战,击伤一架F-863.沈先生的采访及评述(略) 9月15日,空十八师五十二团由惠州转场汕头,加强一线力 量。18日,团按转场 惯例举行编队协同和航法训练,熟悉新区地形及空中暗语使用。确定引导航线为机场 ——丰顺——漳 浦——漳州——饶平——揭阳——机场,飞行高度13000米。 第一批 出航8机。领队长机沈科,二号机张良政,三号机射击主任李满田,四号机飞行员 戴世杰,五号机副大队长朱友才,六号机飞行员李正芳,七号机飞行员韩玉砚,八号 机飞行员赵清洁。师一名副参谋长担任地面指挥引导。 出发前,飞行员列队,团长部署动员,讲解此次演练的计划、 目的,要求地面引导到 那里就飞到那里。然后进行飞行问答,内容是关于、集合到解散/着陆的注意事项和 迷航处置等。该 想的都想到了,该说的都说到了,该问的都问到了,却偏偏忘记了一 件顶顶要紧的事项。 事后,从上到下到处都在问: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想到,如果途 中与敌人遭遇发 生空战,怎么办?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哑口无言,无从回答。要回答也只 有一个结论:过于麻痹大意! 把一次战区、战时、航路上时有敌机出没环境下的演练与平时训等同对待,麻痹 得确实可以。登机前,个别飞行员甚至嫌麻烦累赘,未穿抗荷服,竟也无人纠正。 万幸,所有的飞机都加 满了油,挂足了弹,机炮上膛,否则,此番演练很可能为虎视 眈眈的F-86送去了8架靶机。 16时28分,训练飞机依序起飞,编成左梯队出航。39分到达 第一点丰顺,绕过 一片积雨云后,42分转弯改航向95度,向 着虎头山方向飞行。45分师指假设情况通 报空中:“正前方 150公里有敌机8架,注意警戒。”领队长机遂令全体打瞄准具进 行搜索。 瞄准具里,骄阳绚烂,天棚透蓝,乳白色的、金黄色的云彩, 堆积成万千物象, 幻化出神仙妙境境,浩宇空无主,寂寥鸟飞绝。观察者们不经意地观看着一派和平与 宁静,例行公事地逐 一报告着自己的假设:“发现”、“发现”、“发现”…… 此 刻,4架F-86正借着云层作掩护,游魂般无声无响地从后 面贴上来。很可惜,对这4 个真正危险的小亮点,谁也没有发 现。
地面发现了。 首先,51分,侦听台听到了敌人的空地通话。敌空中报告:“共发现共机4架。 又发现4架。在270度方向,距我48公里。” 侦听台立即向师指报告。谁料,值班副 参谋长将信将疑糊涂到 家,认为敌人属于在海面上的正常活动,竟莫名其妙既未向空 中通报也未作任何处置,而是忠实地执行原这下训练计划,相当负责地询问空中长机 :“你左下方是漳浦,右下方是虎头山, 看到没出息?注意识别地标!” 与此同时,地面雷达荧屏也显示了距我机30公里处有敌机活 动。然而关键时刻 竟又阴错阳差,雷达标图员跑到参谋室去接一个电话,替代者为一生手,业务不太熟 练,标图时对这批敌 情漏标了两点,待标出第三点,才发现敌机距我二中队仅4公里 了,正以低于我机500米的高度向我机接近。急向指挥员报告,指挥所内顿时气氛凝 肃,鸦雀无声,副参谋长抓起对讲机, “注意”二字刚刚出口,便听到3号机喊 :“二中队后面有两 个!” 空中,冤家已然对上了头。
二中队后面有4个!时间,16时57分。地点,漳浦西南20 公里。 此时,机群正在左转,飞行员全都聚精会神注意转弯中的队形保持,并按照地面 指示认真地观察地形地标,完全忽略了警戒和搜索。 转到航向350度,改平坡度,耳机里传来三号报警。一号长机 扭身看,轰然头大。敌 机距我尾机仅三、四百米了。敌人偷袭! 大脑皮层通电般闪现出第一个信号,敌机已 经开炮。嗵嗵的炮声和阵阵弹雨划出的光线,传达着偷袭者的得意和狞笑。 七、八号机当即中弹。八号机机翼冒出一股黑烟。重伤的八号 此时如能采取反转 、侧滑及剧烈的转弯等摆脱动作,本可能给 敌人造成更困难的射击条件,增加脱险的 机率,或将伤机驾回, 或争取时间跳伞,但首次参战缺乏经验的他犯下了一个致命的 错误,却缓慢地向右作90度水平转弯,反而扩大了被弹面。 一旦得手便死死咬住绝不撒嘴的偷袭者再次射击,八号机座舱中弹,瞬间冒烟爆炸。失 控的飞机以很大的角度几乎垂直地冲坠下去。 各机呼机叫,八号不应,也不见弹出跳伞。可以推断,在坠机触地之前,飞行员 赵清洁已经牺牲。 赵清洁被追记一等功。上级颁授的立功证书、证章送达部队,在一双双手中传递 ,所有瞻仰过的人都觉得它们格外沉甸。当至高无上的荣誉证书被郑重摆放在烈士的 遗像前时,政委对大 家说:赵清洁同志,是我们的好兄弟,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个名字 。为了纪念,又不仅仅为了纪念。 此战,在我众敌寡我高敌低的情况下让敌偷袭得手,失误虽与具体人的素质责任 心有直接关系,但把训练与作战机械割裂的 共性思维和轻敌思想才是根本症结所在。 战后复盘表时,地面、 空中的若干个关键性环节中,只要有一个环节想到了敌情想到 了准备作战,赵清洁大概都可惟避免无谓的牺牲。血的教训在 前线空军部队,换来了 一条宝贵的共识:当前的训练在是在靠 近前沿的战区内进行的,敌机活动频繁,因此 ,那种训练与作 战脱节的教条主义的训练思想、方法、内容必须彻底清除,训练要随 时准备转入作战,未打上是训练,打上就是作战。飞行前,不仅要有训练的准备和安全 措施,而且要有作战的准备和措施。飞行中,不仅要掌握我机情况,而且要掌握敌机活 动情况,注意由远而近、由上而下不间断地搜索、警戒,做到有备无患,保证随时可投 入战斗。 当然如果只有沉痛的教训,那么本节便应就此打住,无甚正文可写了,好在偷袭者 得手只不过战斗的开始,米格-17的37 炮也不是吃素的,我机群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置之死地而后 生,临危反击之经验,当与教训一同入史。
敌机开炮。 领队长机大吼一声“投副油箱,右转弯!”一、二、三、四、 五、 六号机齐刷刷猛烈右后转,各寻对手捉对操练。九天之上, 敌我机翼尾喷拉出长长的 烟浪如龙蛇恶斗翻腾纠缠,轰轰隆隆乒乒乓乓时断时续的开炮声又似数把巨凿欲在天 顶破洞,仅数十秒,敌机群作惊雀散,我反成咬尾之势。 一号机于左前下方看到一架敌机,即一个侧翻下去盯牢咬住。 敌知我反击遂向左 以很大的坡度下滑转弯、盘旋,意在将我甩 脱。一号机于内侧把紧方向以同样的动作 咬住敌机作360度 转。敌在第二圈作更急剧的下滑转。一号机跟踪不放,与敌机相距 千米之内,曾有较长瞬间构成良好的射击角。担任掩护的 二号机兴奋地提醒呼叫: “好机会,开炮!”一号机已将敌装进 瞄准具内,食指缓缓地向着发炮电键着力了 ,突然间,眼前一片漆黑,金星四射,眩晕恶心,不知所在,只能放弃操纵,任由座 机脱缰狂奔。过了好一会儿,视力渐渐恢复,世界又现光 明,定睛看,视野里连根敌 机毛都没有啦。事后分析,此种盲视反应为未穿抗荷服且转弯动作过猛所致,很象人 蹲久了猛然站立出现的那种症状。都怪作战准备不足,极有可能到手的鸭子又飞了, 徒令一号扼腕叹息,后悔不迭。 三号也逮到一架,敌机从左前方稍带上升角移动爬升。请求攻击。长机回答: “可以攻击,不要攻错。”三号即左转加速靠上去。敌察觉,以不规律的方向斜筋 斗上下盘旋。从动作可知, 敌人是一心眼鬼头技术老道的家伙,遭致攻击,他并不 急于上天入地一下子将你摆脱,而是象经验丰富的蒙古摔跤手那样,先摇来晃去地 同你兜一会圈子,待抓到破绽,乘你不防,准备着再给你下致命的招法。三号情急 气盛,不想同他打太极拳练磨功,看看差不离,切过半径套上敌机就开炮,结果因 射击距 离较远未中。敌仍不慌不忙继续盘旋,坡度越来越小,半径越来越大,并不 断向海上延伸。三号心里明镜似的:他这是企图诱我入海再招呼同伙反咬我一口哩 。遂又远距离发炮两次,均未中,眼看着条条光束从敌机的左上侧划过。敌人见对 手不傻, 无隙可乘,遂结束游戏,改平坡度,打加力,望台湾落荒而逃。 战后分 析,三号清醒,不中敌之奸谋是对的,但如能把握最佳 时机冷静开炮,则命中概 率可能会高一些。敌机遁海,三号 距离较远,恪守不出海之禁令,乃放下减速板 ,以右上升转弯 脱离。空然发现身后有飞机一架,暗吃一惊,仔细看,才意识四 号僚机始终跟定自己担任警戒,招呼一声,双双返航。 五号机看到三号在下方追击开炮,后推杆跟下去,也不管三号是否听到,连喊了 几声“你攻击我掩护,狠点打”转弯中发现 自己左侧也有两架敌机,靠得很近,即猛 打右方向急跃上升, 摆脱敌人后再作90度左转搜索。突然间眼睛一亮,正前方千余米 处有敌机一架正蹶着屁股顺向傻飞呢,真所谓铁鞋踏破天 赐良机!没得话讲,五号加 大油门,百米冲刺,追尾靠近,不 管三七二十一一顿乱炮夯砸过去。敌惊悸,机头迅 速偏左开始加速。岂知五号马快,座机弹指间已到近前,手起刀落,机炮 再次狂喷火 舌,敌机身迸射出点点火花。五号直感此次确实打中了。那家伙似乎挺经打,就是不 爆炸。不爆炸就再打一次,继续瞄准。谁想求胜心切,追得太快,速度失控,座机冲 前几乎与敌机平行了。赶紧以小坡度向右上方拉起来,接压左坡度监视敌机再看,那 倒霉的家伙既不起火也不冒烟,却歪歪斜斜 挣扎一阵,一头垂直裁下去了。战后判 读照相枪胶片,第一次攻击距离695米,明白无误不曾击中。第二次开火距离302米 , 清哳显示击中敌机发动机左侧和左翼根部,综合我各机目击等 多方面情况,判 断结论为击落。朱友才乐了:“这叫一报还一报,不能让王八蛋们太猖狂!” 上级的战斗总结以欣慰的口吻写道:“此次参战的飞行员,除了三名干部外,其 余都没有参加过战斗,担任国土防空作战任 务时间亦不长,作战经验很缺乏。当我 机遭受偷袭完全处于被 动的情况下,全体飞行员能迅速投入战斗,发挥了我军英勇 顽强的战斗作风,以坚决果敢的行动摆脱了敌人,进行了反击,从而取得了战斗的 主动,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并且获得了一定 战果。” 上下公认,众口一词,最能表现这种“英勇顽强作风”和“坚 决果敢行动”的 ,当属七号机驾驶员韩玉砚。
敌机开炮。 七号即觉机身猛一抖动,看到机翼上已经中弹,迅速检查,还好, 飞机尚可操纵,遂加大速度俯冲,摆脱后稍带机头作右上升转弯。视界里,左前上方 一架F-86突然入画,机会不错。 即在目测约500米距离上,昂起机头对敌射击。弹道 偏离,不中。本来,拉起时已是小速度大仰角了,开炮的后座力又削减 了部分速度 ,发射毕,飞机骤然失速,先是荡秋千似的摇晃摆 动,继而进入螺旋,象一只转圈 的陀螺,从12000米高度跌落 尘埃。 台海数度空战,我机已有多人次失速进入螺旋,说明打瞬时便 定夺生死的空战 ,飞行员的心理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动作极 易过猛,变形。因此,在剧烈残酷的 空中格斗中,如何保证自 然自如操纵掌握好飞行器,实是一个需要认真研讨勤加演 练的重要课题。 此时,从未练习过改螺旋的七号就象不会游泳者跌到在湍急的 漩涡里,人被强大的 惯性旋扭力甩得眼珠图凸突四肢麻木热血 将喷脑颅欲炸,只觉乾坤颠覆山川倒悬, 难受无比,高度表指 针从12000米直线下降至9000米、7000米……幸好,记忆还 没有被甩乱套,还明白必须按照平时教员所讲的方法改出,蹬 满舵,推驾驶杆,但 一遍、两遍,均不成功。最后,索性双手 抱杆,猛推到底,飞机终于停止了不可操 纵的旋转,进入了一种垂直落体状态。心说“有门”,连忙将杆稍稍回拉,飞机猛 一顿,机翼下重新产生了升力,逐渐恢复了正常俯冲,从未练过之课目,居然七弄八 搞地飞出来了,自然惊险无比。 刚刚跳出“漩涡”,脱离险境,机身又突然猛抖,他再度遭致攻击,这回伤的 可是不轻,座舱盖反光玻璃中弹,碎片打在脸上,座舱里充满了机枪子弹崩出的蓝色 烟雾;座椅后防护板被 打坏,冲击气浪横拍过来,脖根象被棍棒猛力抽打了一下, 一阵麻木;机翼上弹洞累累……七号试一下飞机仍可操纵,摸摸脖颈并未受伤,遂打 开加力,以1100公里速度直线下滑至3000 米左右,再向右急升转弯将追机甩脱。 赵德安老人说,F-86只装备了6挺机枪,无炮,优点是射速快,被弹面大,命中率 较高,缺威胁小,中个几发子弹,只要不是打在要害部位,没事。韩玉砚的飞机被打成 了马蜂窝,照样开回来了。 七号在3000~4000米高度寻找战友,右下方一架F-86脸对脸几乎迎头飞来。 七号果断推头压坡度,对着敌机即按炮钮,一串点射打将出去。 敌向我机下方反 扣过来脱离,当时也不知是否击中,飞下来判读照片,射击距离仅230米,击伤了敌机 右翼,以重伤之躯将 对手击伤,人们都称是奇迹,七号说:奇迹谈不上,稀奇倒是有 一点。 …… 经检查,七号机中弹31发,如算上子弹洞穿后的二次伤,则共有百余处,垂直安 定面主梁,襟翼联结梁、高压油导管、冷 气导管、方向舵、右轮胎、座舱盖均被打坏 。人们传递难以置 信的目光,啧啧感叹,惊讶这架千孔百疮的机器何以能安然重归故 里。 七号遂成为了不起的英模人物,肩膀上的少尉金牌提前加了一颗银豆,事迹也上 了军内外报刊,一时传为佳话。 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1958,大陆方面击落击伤敌机的是英雄,被敌机击落 击伤的也是英雄,一样大名鼎鼎名扬天下。 台湾方面,被击落击伤的则一定要隐名埋 姓甘于寂寞,因为你 已经成为了一块不便示人的疮疤。只有那确凿击落击伤了敌机 和没有击落击伤敌机也强说自己击落击伤了敌机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大红大紫风光八 面的“英雄”。为什么?说不来,但我隐约感到这里面似乎有诸如心理承受力和自信 心一类的问题。
“九·二四”三都澳空中战斗 1.双方参战部队 国军: 空军第三、第五、第十一大队F-86战斗机16架
共军: 空军歼击航空兵第十四师第四十二团米格-17十六架 2.双方对战况的陈述和战损报告 国军: 未见报告 :
共军: 《当代中国空军》载:……国民党空军未敢大批深入, 只有2批16架F-86进到德化、 三都澳上空,分别遭到航空兵第十四师和第十六师起飞的机群拦截,16师飞行员击伤 F-86一架,14师被击伤一架。 3.沈先生的采访及评述(略) 下午13时45分至14时14分,7批56架F-86光顾围头、眉州岛、闽江口、三都澳 上空域。航空兵14师42团团长曾光富带队,16架米格-17以大队跟进队形,直插三都 澳方向迎敌。接近海边,未见敌机踪影,机群遂向内陆方向转来体。四中队在切半径 前冲时,发现后边远远地有4架敌机在跟踪。曾光富接报,决心把敌人引进来再打, 命令部队投副油箱打加速器继 续前进。谁料敌人在距离1500米的偏远距离上即集火 滥射,我12号沈正芳的飞机左襟中弹负伤,但于操纵无碍。曾光富急率队掉头欲找 敌算账,如蚊子般叮一口便跑的F-86已经飘遁。
“九·二四”德化空中战斗 1.双方参战部队 国军: 空军第三、第五、第十一大队F-86战斗机16架
共军: 空军歼击航空兵第十六师第四十六团大队长米格-17十二架 2.双方对战况的陈述和战损报告 国军: 未见报告 :
共军: 《当代中国空军》载:……国民党空军未敢大批深入, 只有2批16架F-86进到德化 、三都澳上空,分别遭到航空兵第十四师和第十六师起飞的机群拦截,16师飞行员击 伤F-86一架,14师被击伤一架。 3.沈先生的采访及评述(略)
上午8时47分,F-86机73架,掩护RF-84侦察机4批8架, 撞门而入。我航空兵 第十六师第四十六团即起飞米格-17机12架恭迎。至德化15000米高空,接地面指令 打开加速器作180度转弯。12号机飞行员陈凯发现长机11号加速器不工作而掉 队, 遂关闭自己的加速器在11号后上方作S形飞行,以为掩护。当高度下降至13000米时 ,12号冷眼发现11号后下方约800米有两架F-86正鬼鬼祟祟摸来企图偷袭,陈凯大 叫一声: “11号,注意后边!”按下机头急转攻击敌机。F-86见偷猎无望,下滑开 溜。陈盯牢一架在距离约850米处开炮。事后判读照相为击伤。陈很想穷追一番,又 想起长机机械故障恐其再遭不测,遂克制住内心欲望,忠心耿耿为11号护士航, 双双飞返营地。
“九·二四”温州空中战斗 1.双方参战部队 国军: 空军第三、第五、第十一大队F-86战斗机八架
共军: 海军航空兵第四师米格-15机8架,米格-17八架。 地面指挥员:海军航空兵第二师副师长石瑛 2.双方对战况的陈述和战损报告 国军: 说法一:台湾“空军总部”公告曰:我空军机群24日上午在台湾海峡执行巡逻任 务时,一度遭遇匪米格十七 型飞机多批拦截攻击,参加此一巡逻任务的我空军飞机共 32架,实际参战的仅十多架,而拦截攻击我机的共匪米格十七型机则有百余架之多。 匪以绝对优势兵力使用围攻战术,诱迫我机至大陆决战。经我空军健儿奋勇作战, 终于在众寡悬殊的情势之下,重创来犯匪机,建下辉煌战术果。 在三度空战中,我机共击落匪米格十七型十架,另可能 击落两架,可能击伤三架, 我机无损失,于达成任务后 安全返基地。 说法二:互联网国军空军主页载:四十七年九月廿四日 空軍第六大隊照相偵察 中隊RF-84機一架由作戰官楊 世駒少校駕駛,於九時四十五分自桃園起飛,飛往溫州 等地區上空偵照,并由第十一大隊派F-86機十八架掩 護。 空軍第十一大隊F-86機十八架由中隊長李叔元中校, 飛行官傅純顯中尉,分隊 長錢奕強上尉,飛行官宋宏 焱上尉,分隊長劉賡元上尉,飛行官謝祥龍上尉,中隊 長馬大鵬中校,飛行官夏繼藻中尉,余清長中尉,作戰 官李惟揚上尉,副隊長唐積 敏中校,飛行官李載權中尉, 分隊長王淵博上尉,飛行官張心墉中尉,大隊長冷培澍 上校,飛行官陸渭松上尉,分隊長林希偉上尉,飛行官 龑仲康中尉等十八員分別駕 駛,我掩護機於九時五十八 分由基地起飛,十時零二分與偵照機會合出航,分為兩 編隊群,第一編隊六架在偵照機前,第二編隊十二架在 偵照機後,高度三萬六千呎 ,以三百六十度向目標航進 (我機隊形如附圖一)。其任務編隊如下: 第一編隊六架在偵照機之前,前衛分隊由李叔元中隊長 領六 架F - 86F擔任前 衛掩護。第二編隊:十二架在偵 照機之後。(1)直接掩護分隊:由馬大鵬中校領 F - 86F 四架,隨伴RF-84進行偵照。(2)低層掩護分隊:由大 隊長冷培澍上校率 領F - 86F四架,任低層掩護,至空 中會合。(3)高層掩護:由唐積敏中校領隊, 率F - 86F 四架高空掩護。 第一編隊於十時卅四分到達目標區,右轉至二百廿度, 聞石門告知, 謂我機 四點鐘位置廿浬處有共機,旋見 有凝結尾四條,與我機同方向航行,繼向左轉, 當時我 機未能判斷是否共機,即由第一編隊長機詢問第二編隊 機有無向左轉者,旋 得告知未有左轉,第一編隊遂斷定 該批係為共機,同時又見該機右轉,我第一編隊機 亦右 轉跟蹤轉至約七十度方向,距共機約一萬呎,我第一編 隊機先推機頭得速度後 ,繼拉升至三萬九千呎對準共 機,由一、三號機李叔元、錢奕強各發長槍一枚,當見 共機二架爆炸下墜,其餘共機二架即向左拉升,除我二 號機傅純顯向左追蹤該二 共機,并用長槍擊落,其餘我 機右轉至一百八十度後,第一編隊即與另批共機入混戰 中,共機被我錢奕強、宋宏焱各擊落一架。又劉賡元、 宋宏焱各可能擊落一架 (第一編隊空戰情況如附圖二)。 第二編隊內分三個分隊,每分隊F-86機四架,第一分 隊低層在偵照機左掩護, 第二分隊在中直接掩護,第三 分隊在右高層掩護,十時四十三分 偵照完畢。我第二 分隊掩護返航,至南麂以東卅浬後,繼抵達溫州灣上 空 ,十時五十分我機高度為 三萬七千呎,見我機一架 追蹤共機一架後脫離隊形時,共機高度三萬二千呎,我 長 機馬大鵬當即推頭以零點九馬克跟蹤接近至二千尺 開槍三次,擊中共機起火墜落,隨 發現第二架共機,當 接近三、四千呎時開槍射擊未中,由二號機夏繼藻推頭 攻擊, 目睹該共機墜落 (第二分隊空戰情況如附圖三)。 第一分隊十時四十分在溫州灣上空, 高度四萬呎,航向 三百六十度,發現共機四架,航向一百八十度,與我機 成對頭態勢 ,共機單機跟蹤左轉,冀圖攻擊我機,我即 左轉在圈內,長機冷培澍跟上敵四號機, 乃追擊一圈, 該共機可能被我擊傷,其餘共機逃逸,(第一分隊空戰 情況如附圖四) 第三分隊十時四十二分在溫州灣上空, 高度四萬二千呎,航向一百八十度,返航時發 現我機左 後方有共 機兩架,向我二號機開砲一次未擊中,我長 機唐積敏與二號機 李載權即向左急轉,共機右轉向北逃 逸, 我唐、李二員跟蹤追擊,追至路橋上空, 見該共 機在路橋機場南五浬處墜落,當共機右轉時,我三號機 王淵博在內圈跟上敵 一號機開槍三次,見該共機冒煙下 墜 (第三分隊空戰情況如附圖五)。 空戰結束,米格十七型機被我錢奕強擊落兩架,李叔元、 傅純顯、宋宏焱、 馬大鵬、夏繼藻、王淵博各擊落一架, 唐積敏、李載權合力擊落一架,共計九架。 又劉賡元、 宋宏焱各可能擊落一架,冷培澍可能擊傷一架,此役我 前衛分隊一至四號 機先後使用空對空響尾蛇飛彈命中 敵機,此為全世界首次以響尾蛇飛彈擊 落米格十七 型 飛機之先例。我機均安全飛返基地。
共军: 《当代中国空军》载:进入温州地区的国民党空军机群, 遭到驻路桥海军航空兵部队 的截击,飞行员王自重在击 落F-86飞机2架后,被一架F-86飞机发射的“响尾蛇” 空空导弹击中。
国共方战损比:2:1(未计入螺旋自坠一架) 3.沈先生的采访及评述(略) 晨,驻路桥海军航空兵第二师接上级通报,今日敌侦察机很可能出动,要做好拦 截准备,9时06分,海航二师雷达显示敌 机出巢,且循其侦察机惯常飞行航线而来。 师指便按简单逻辑 推断为:敌侦察机来!未经进一步核实分析,即按照打敌侦察机 之预案,命令8架米格-15(双石注:罗烈达中队、师匡腾 中队)和8架米格-17 (双石注:姜凯大队)分两批出航(双 石注:应该还有一个王万林大队掩护待机)。 实际情况是,敌出动了侦察机不假,但其后面还悄悄跟随着黑 压压一片王牌主 力哩。他的空中布势:第一批两架RF-84侦察 机在前,12架F-86在后,高度13000米 ,时速1100公里/小 时,活动于温州、平阳、乐清、洞头之间陆地上空。另一批 F-86型机8架,以11000~13000米高度,1000公里/小时, 活动于南箕东北海面上 除此尚有2批8架F-86在台山列 岛以南海空进行策应。敌人显系专为空战而来。相形 之下,海 航二师的调度却显示打空战的准备不足,数量上也不占优势,一开始便处 于下风的态势,用飞行员的话讲:“你以为是去捉 麻雀呢,没想到来的确是群大老 鸹。”一个“没想到”,反映出从训练到实战间的不少差距。 9时43分,我8架米格格17(双石注:姜凯大队)在清江渡 上空不期而遇, 敌仍采取老战法:以4机密集编组为单位,共分3个梯队,各梯队间拉开千米左右距 离。第一梯队在高空拉烟层大拉白烟,故意暴露其清哳航迹,当作“诱饵”,逗引 你去“咬钩”,后面两个梯队则躲在拉烟层以下隐蔽蹲守,准备 着乘隙而上聚而围 之撕而啖之。 再好的战术,第一回用是“奇兵”,第二回用便是“愚兵”了, 台湾空军的 “陷阱战法”在历次空战中频频使用,故并不新鲜, 破之不难,带队长机大队长 姜凯于距敌50公里左右发现敌机,见是F-86,便密切注意观察整体敌情,从比敌约 低5000米的高度,用一个果断干脆的大坡度转弯拉升,占据攻击位置,然后,置 “诱饵”拉烟敌机于不顾,向着敌掩护梯队迎头冲去。 此战术灵验,敌精心设计的 “罗网”即刻溃乱。双方操刀拔剑, 捉对操练,空中拼刺,纠缠良久,我机以寡敌 众,全无惧色,愈战愈勇,于生死之斗中占尽主动。但整个空战就象一场压在对手 门前混战,而终未能破门的足球赛,场面扣人心弦精彩纷 呈,结局徒使人摇首浩叹 ,例如:敌被我咬尾,即以分合战术对付我机。是时,飞行员陈柏林先穷追猛撵敌长 机组,航路上 忽见敌僚机组距离更近,遂一偏机头,盯牢新的猎物。陈勇不可当, 单机追敌双机,致敌长达4分多钟时间内,竟只顾逃命, 全然不敢分开来反咬他。 陈在600米距离首次开炮,不中。敌侧滑躲闪,陈也跟之侧滑,在400余米距离上炮 发二度,又不 中。敌向右急转鼠窜,陈亦猛蹬右舵,在更近距离上作第三次打击, 仍不中。三次“射门”,机会均好,角度亦佳,“球”却不是低低地越栏而过,就是 悬乎乎地擦框而出,偏偏不能中的入网,无奈临门一脚的功夫不到家,活活把人气煞 。 九霄云端之上,双方血拼鏖战了数十回合,均无建树,难分伯仲,各自鸣金收兵 。回航路上,姜凯清点人机,单单不见了8 号机。后来获悉,8号王文泉在与敌激烈 地盘旋绞杀中,动作过猛,技术变形,飞机跌下螺旋,4次改出,均未成功,只得弃 机跳伞,人降于瑞安以北10公里处,机坠于瑞安以北3公里飞云江中。战后讲评,此 役指挥得当,战术正确,配合默契, 勇敢顽强,优点可以罗列一大堆,但就是没有 斩获,还自损一架,命运如此,没得咒念。 9时31分,我另一路8架米格-15在洞头上空发现4架F-86。 敌在13000米高空盘 旋,行为蹊跷怪诞,看我飞来,他并不上前迎战,而是一圈一圈往海边挪,待我接近 至10公里左右,他才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右转出海。出了海也不远去,仍在那里拉磨 似地兜圈子,无声地传达着包葳祸心的挑衅:俺在这儿呢,有种的来呀! 戏演得太过难免弄巧成拙,我地指已然洞悉其歼:这批敌人企图诱我出海,等待 沿沙埕海岸北上的一路从我侧后迂回攻击。 …… 我机群返航,温州南30公里处右转弯,刚刚改平,4号机张 崇德看见了3号 王自重的飞机左右摇晃了几下,突然急剧下降了高度,当时空中并无敌情,事后分析 可能发生机械或驾驶故 障,综合判定为“反操纵”。 “反操纵”是人在飞行中所产生的天与地(海)颠倒了方位的错觉现象。这时,飞 机明明处于正飞状态,飞行员的感觉里却是反飞,潜意识固执地命自己必须把飞机倒过 来飞才对头。…… 张崇德按下机头,跟踪莫名其妙跌落天庭的4号机,连连呼叫: “4号,发生了什 么情况?”“4号,注意排除故障!”“4号, 改不出就跳伞!”4号始终不应,张崇德 也无甚救援良策,嘱 咐完毕,拉起来去追赶编队。战后,人们批评张崇德不该轻率丢下 僚机不管,张一脸委屈:我还以为最坏的情况便是跳伞, 王自重总有办法回来的。问题 是,王自重永远地没有回来。 战后,海航二师派员赴温州以南现场调查,捡拾到炸碎了 的4号机和“响尾蛇”空空导弹残骸破片,找到了数枚未炸空空导 弹弹体。 据温州水警区李科长,王参谋、郭溪乡党支部书记余杰,正在 温州疗养的某炮艇许艇长 等人谈:9时45分左右,确有飞机 在天空中穿来穿去数次,有人说看见两架追一架,又 有说七、 八架搅成一团混战,听到多次连续炮声,并见空中有似我37 炮的烟球,惟后 听到两声巨响,类似打雷,空中飞迸起两道浓 烟许久不逝,综合各方面情况,基本上 可以推断:4号王自重 改出“反操纵”,单机与敌遭遇,进行了激烈的空战,时间达5 分钟。最后,中导弹光荣殉国。 …… 是日,台湾飞机共起飞300余架次,大陆起飞240架次,双方都进行了开战以来 最大规模的战斗出动。玉宇瑶台之上,两岸空军列队摆阵,大闹天宫。 大陆方面的仗打得不十分理想,这从公布的仅仅击落敌机两架的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