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军事武器>>军事天地>>军事史林>>历史战例>>古代战争>>动摇欧洲封建制度的拿破仑战争

主题:动摇欧洲封建制度的拿破仑战争
发信人: jjjjjjkkkkkk()
整理人: only(2000-09-26 12:23:19), 站内信件
动摇欧洲封建制度的拿破仑战争

    在世界近代史上,从1799年到1815年,拿破仑·波拿巴(即拿破仑一世)在法
国执政,使欧洲处在一个新的时代,史学家称之为拿破仑时代。这一期间,拿破
仑领导的法国同英、奥、普、俄为主的国家组成的反法联盟,进行了一系列战争
,历史上称之为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战争是在18世纪末期法国实现资产阶级革命、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
而同时遭到欧洲各封建王国及资产阶级英国疯狂反对的历史条件下展开的。新兴
的资产阶级的法国(拿破仑于1804年称帝后为法兰西第一帝国),为巩固资产阶级
革命的成果和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凭借大革命所造成的 


拿破仑战争中博罗季诺会战情景
 先进的政治、军事制度和它所组建的富有革命性及战斗力的军队,同腐朽、落后
的反法联盟军队进行了反复激烈的武装斗争。战争规模之大,使用兵力兵器之多
,其结局所造成的影响,都在近代战争史上首开先河。拿破仑后来虽然当了皇帝
,但他作为新兴的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代表,在前后20年断断续续的战争中,始
终处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地位。他统率法军打败了第二、第 

三、第四、第五次反法联盟(其实,第一次反法联盟于1797年解体,他在意大利的
军事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促使大革命以后的法国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后来,
由于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导致国内矛盾激化;同时,也由于主动出
国作战,使后期的战争带有扩张侵略性质,招致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反对,以致在
入侵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战争中,在进攻俄国的战争中,特别是在对抗欧洲第六次
和第七次反法联盟的战争中,拿破仑相继失败,最后使得他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覆
灭,封建王朝复辟。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拿破仑战争是从一连串的胜利而走向最
后失败的。

    1793年1月,奥、普、英、荷兰、撒丁、西班牙和那不勒斯等国结成第一次反
法联盟,出兵进攻革命后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的雅各宾革命政府,领
导法国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1796年~1797年,拿破仑·波拿巴将军率军进攻意
大利,取得了蒙特诺特、洛迪、里沃利等作战的一系列胜利,迫使奥地利于1707
年10月签订《坎波福米奥和约》,从而促使第一次反法联盟彻底瓦解。

    1798年12月,英国联合俄、奥、葡萄牙、土耳其和那不勒斯等国,结成第二
次反法联盟。在联军进攻下,法军在北意大利、荷兰与多瑙河上游等地区相继失
败。次年10月,远征埃及的波拿巴将军返回法国,于11月9日发动政变,成立以他
为第一执政的执政府。从此,拿破仑·波拿巴掌握了主宰法国的军政大权,并凭
借这份权力导演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战争活剧。1800年5月,拿破仑率军攻入意大
利,于6月取得马伦戈会战的胜利。12月,法军又在霍恩林登击败奥军。于是,法
奥两国于1801年2月签订《吕内维尔和约》,第二次反法联盟随之解体。

    1805年4~8月,英、俄、奥、瑞典、丹麦和西西里王国等结成第三次反法联
盟,商定由奥俄出兵50万,在大陆进攻法国。已经称帝的拿破仑一世,亲率法军
迎击奥俄联军,于10月20日和12月2日先后取得乌尔姆会战和奥斯特利茨会战的特
大胜利,迫使奥地利与他签订《普雷斯堡和约》,俄军撤出奥境,从而使第三次
反法联盟崩溃。可是,在当年10月21日的特拉法尔加角海战中,法国和西班牙联
合舰队,却被英国舰队彻底摧垮,拿破仑从此丧失了海上竞争能力。

    1806年9月,英、俄、普、瑞典和萨克森等国结成第四次反法联盟。普萨联军
首先发动进攻。拿破仑率军反击,于10月14日进行耶拿和奥尔施泰特会战联军惨
败,法军乘胜席卷普鲁士。俄国于11月对法宣战。1807年2月和6月,法俄两军进
行埃劳会战,和弗里德兰会战,俄军失败。随后,法国同俄、普分别签订《蒂尔
西特和约》,第四次反法联盟宣告破灭。

    1807年11月,拿破仑派兵入侵葡萄牙,次年3~4月,法军进而抢占西班牙战
略要地,从此开始了延续6年多的伊比利亚半岛战争。几十万法军被困在半岛人民
和英国远征军的游击战火之中,直到法兰西帝国覆灭为止。

    1809年1月,英国和奥地利结成第五次反法联盟。经过军事改革的奥地利,想
趁法国已陷入半岛战争之机打败法军。拿破仑虽然开始两线作战,并在5月21~2
2日的阿斯璃恩一埃斯灵会战中,遭到了自他统兵作战以来的第一次失败,但到7
月5日~6日进行瓦格拉姆会战时,他又再次将奥军击败,并通过《申布伦和约》
的签订,使第五次反法联盟自行解体。

    1812年6月,拿破仑率大军六十余万人入侵俄国。他虽在战争初期迫使俄军后
撤,并取得斯摩棱斯克会战的胜利,但在9月7日进行的博罗季诺会战中,遭受惨
重伤亡的俄军竟自动撤离了战场,而付出了很大代价的法军,却没有取得决定性
胜利。随后进占莫斯科的法军,很快被迫撤出,在退军路上节节失利,到当年12
月几乎全军覆灭。拿破仑的侵俄战争,以丧失五十多万官兵和全部辎重的惨败告
终。

    1813年2月,俄普结盟。3月,普鲁士对法宣战。随后,俄、普、英、西、葡
和瑞典等国结成第六次反法联盟(奥地利也于8月加入)。拿破仑在抗击这次联盟的
战争中,虽曾取得吕岑和包岑会战的胜利,但却在10月的莱比锡会战中又惨遭失
败,以致联军在1814年1月先后进入法国本土。拿破仑转战法国内地,连获小胜,
但联军多路进逼,终于在3月底攻陷巴黎。4月1日,法国成立临时政府,法兰西帝
国被推翻。拿破仑被迫于6日宣布退位,被放逐到厄尔巴岛。5月3日,路易十八世
回到巴黎,波旁王朝在联军刺刀的保护下得以复辟。

    1815年3月1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秘密逃回法国本土,于20日进入巴黎,重
新掌握政权(史称“百日”王朝)。此时,出席维也纳会议的俄、英、普、奥、瑞
典等国代表,当即奉命结成第七次反法联盟,并决定出兵70万分5路进攻法国。6
月,拿破仑率法军主动出击,虽在16日的利尼会战中小胜普军,但在18日的滑铁
卢会战中,却被英军(随后即有普军赶来配合)彻底击败。拿破仑逃回巴黎,于22
日再次退位,并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

    拿破仑战争贯穿着拿破仑在法国执政的全部历史,曾是他用来维护法国大革
命成果和专制政权的重要手段。这些战争对于向欧洲各国扩展资产阶级革命的影
响,促进旧的封建制度的解体,产生了重大作用。正是这些战争唤起了欧洲的民
族觉醒,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拿破仑虽然在战
争中最后失败了,但他仍然被人们誉为“战争之神”,尊为“欧洲第一名将”和
“伟大的军事家”。拿破仑指导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他的建军思想和灵巧战法
,他多次以积极进攻取得的以少胜多的战法,一直是欧洲各国君主和将领们学习
的榜样,是他们被迫进行军事改革的动力。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在
很大程度上是同总结拿破仑战争的经验和探讨拿破仑的统帅艺术分不开的。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37.182.186]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