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军事武器>>军事天地>>军事史林>>历史战例>>古代战争>>给帝制铺路的罗马内战

主题:给帝制铺路的罗马内战
发信人: jjjjjjkkkkkk()
整理人: only(2000-09-26 12:21:11), 站内信件
给帝制铺路的罗马内战

    古罗马共和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公元前1世纪时,已成为一个强大的殖民
主义帝国,其国外的领土面积实际超过意大利本土面积的5倍。随着土地的扩大和
财富的集中,奴隶主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也相应加剧,以致统治阶级内部的
高级将领,相继发生了彼此兵戎相见的血腥倾轧,并最后导致了权力的绝对集中
,使国家体制由共和国而变成为帝国。在这一过程中,先后进行了三个阶段的内
部战争。

    首先是平民派和贵族派之间的战争。公元前88年,为了争夺对本都国王米特
拉达梯六世的出征权,以马略为首的平民派同以苏拉为首的贵族派展开了一场激
战。当年担任执政官的苏拉,利用大权在握而先发制人,他率军强占了罗马城,
把持元老院宣布马略为“公敌”,并没收其财产。随后,苏拉率军出征,去东方
讨伐叛离罗马的属国本都。被迫亡命非洲的马略,在苏拉离开罗马后,联合他的
同党秦纳等人,于公元前87年举兵反击,乘机夺得罗马城,大肆捕杀苏拉的追随
者,并于公元前86年第7次担任执政官。公元前83年,苏拉在结束米特拉达梯战争
后回师意大利。马略派组织抵抗,遭到惨败。公元前82年,苏拉再次攻占罗马,
不仅成为执政官,而且恢复元老院的特权地位,自任无限期独裁官,成了罗马历
史上第一位大权独揽的终身独裁者。马略与苏拉两派之间的战争,开辟了罗马内
战的先河。

    其次是“前三头同盟”中的两巨头战争。公元前78年,苏拉病故,罗马的政
局再次陷入混乱,各派将领相继拥兵自重。公元前60年,庞培、克拉苏和凯撤实
行秘密结盟,左右罗马政局,史称“前三头同盟”。同盟中,作为苏拉女婿的庞
培拥有最强大的实力,而刚刚从政的凯撤,实际上只是一个配角。公元前58年~
公元前51年,凯撤出征高卢,从此大量聚敛财富,进而拥有重兵。公元前53年,
克拉苏在征讨帕提亚(安息)的战争中战死,“前三头同盟”解体。于是,凯撤与
庞培之间的权势争夺日趋激烈。公元前50年,庞培串通元老院削弱凯撤的权力,
先是命令凯撤在高卢总督任期满后立即交出行省的统辖权和军权,接着又宣布凯
撤为“公敌”。元老院为此授权庞培招募军队,以便惩治凯撤和保卫共和国。凯
撤闻讯,抢先于公元前49年1月10日南渡卢比肯河,进军罗马。庞培准备不足,率
领大批元老仓皇逃往希腊。凯撤迅速占领罗马和意大利本土,随后领兵赴西班牙
,消灭了那里的庞培军队,解除后顾之忧,接着又进军巴尔干。公元前48年8月,
双方进行法萨罗之战,庞培兵败,在逃至埃及时被杀。此后三年,凯撤在北非、
西班牙等地,继续清除庞培的残余势力,最后取得内战的完全胜利。凯旋归来的
凯撤,终于在罗马建立起个人独裁统治,成为终身独裁官、执政官和保民官,兼
领大将军,被尊为“祖国之父”等。这场内战,在军事上以凯撤的胜利告终。

    再次是“后三头同盟”中的另两个巨头战争。凯撤实行个人独裁统治,实际
上破坏了罗马奴隶主阶级的贵族共和制,自然招来了一部分元老贵族的坚决反对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撤在元老院议事厅遇刺身亡。这一事件又一次给罗马的
政局带来了动荡。次年初,凯撤的继承人屋大维(后被尊为“奥古斯都”),与凯
撤部将安东尼和李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随后进军罗马,改组政府,并获得
5年内处理国家事务的全权。他们打着“为凯撤复仇”的旗号,屠杀大批元老和骑
士,并于公元前42年秋率军远征马其顿,在菲利皮之战中打败以布鲁图和喀西约
为首的贵族共和派军队。共同的敌手被消灭后,三巨头之间的争权夺利斗争随之
加剧。公元前36年,屋大维剥夺了李必达的军权。从此,他完全成为罗马西部的
主宰者,而与控制罗马东部的安东尼形成对峙之势。公元前32年,屋大维与安东
尼公开决裂。他利用在元老院中的优势地位,公布安东尼关于分割罗马领土的遗
嘱,通过公民大会剥夺安东尼的一切权力,并宣布他为“公敌”。于是,罗马统
治集团内部的战争再次爆发。公元前31年9月,双方进行了著名的亚克兴海战,安
东尼和埃及女王的联军在海战中被打败。次年,屋大维进军埃及。安东尼和埃及
女王相继自杀,罗马内战结束。

    这次内战使罗马长期分裂的局面得以终止,屋大维成为罗马的唯一统治者。
公元前27年,他被授予“奥古斯都”(意为神圣、伟大)的尊号,享有绝对权力,
名义上称为国家元首,实质上已是隐蔽的皇帝。此后,罗马的共和制宣告结束,
权力世袭继承,罗马进入了奴隶制的帝国时代。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37.182.186]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