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络文集>>个人文集>>一知半解文集>>禅故事(扫描)4(完)

主题:禅故事(扫描)4(完)
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1 00:02:09), 站内信件
禅故事(扫描)4(完)


    晒活经
    传说比睿山是佛祖晒经书的地方,每到
晒经日这天,善男信女们使从四面八方来到
山上礼拜。
    这天,一休和尚也来了。正是盛夏时节,
天气酷热。一休便在一株大树荫下坐下,把上
衣解开,袒胸露臂地歇凉。
    一位僧人见了,便上前说道:“山上香客
众多,师父您这样不大好吧,不是有辱佛门风
气吗?”
    —休听后笑道:“我这是在晒活经,你不
介意吧?”



    茶人与刺客

    大胡是日本德川时代之前的一位武士.
他热心地跟千利休大师学习茶道。大胡的随
从武士加藤则把茶道视为一种始误国事的玩
艺,他决定要宰掉千利休。这天,他去见千利
休,假称是来欣赏茶道的。
    千利休大师一眼就看出了加藤的来意。
他说:“茶道是表现和平的气氛的,请武士把
剑摘下放在门外。”
    加藤不理,说:“我是一名武士,我一向剑
不离身。不管茶道不茶道,我要带剑。”
    “好吧,”干利休同意道,“你就带剑进来
喝些茶吧。”
    茶罐在炭火上发出腾腾的热气。在茶水
煮沸时,千利休突然将它打翻,弄得满屋都是
烟雾。加藤吃了一惊,急忙奔出室外。
    千利休连连道歉说:“过失在我。请回来
喝些茶吧。我把你的剑弄脏了,让我擦干净了
还你。”
    这位武士终于明白了,在这样一种情况
下,他是无法杀掉这位茶师的,因此.他就放
弃了这个念头。


    禅师和摔交手

    大波是日本一位著名的摔交手。他体格
强壮,且精于摔政之道。但他有一个弱点;在
私下较量时,即使他的老师也不是他的对手;
但在公开表演时.他却腼腆得连他的徒弟也
打不败。
    大波觉得他应该去求教一位禅师,当时
的游方禅者白隐恰好在附近的一座小庙中歇
脚.于是他便前去叩见,说出了他的问题。
    “你的名字叫大波,”这位禅师指示说,
“那么.今晚就在这儿庙中过夜吧。想象你就
是那种巨大的波涛,并不是一个怯场的摔跤
手.而是那横扫一切、吞噬一切的狂涛巨浪。
你只要如此去做,不久就会成为全国最伟大
的摔助手了。”
    禅师休息去了。大波开始打坐,尝试将自
己想象成为巨浪。起初。他杂念纷飞,想了许
多别的事物;但不久之后.他对波浪愈来愈有
感应了,夜愈深而波浪愈来愈大。波浪卷走了
瓶中的花卉,甚至连佛堂中的佛像也被淹没
了。黎明尚未来到,只见海潮腾涌,庙也不见

    到了天明,禅师发现大波仍在打坐,微笑
着拍了拍这位摔跤家的肩膀,“现在,什么也
不能烦恼你了,”他说,“你可以横扫一切了。”
    这天大波参加摔跤比赛,大胜而回。自此
以后,全日本没有一个人可以把他打败。


     地狱和天堂
    一位名叫信重的军人问白隐禅师;“真有
天堂地狱吗?”
    “你是做什么的?”白隐问他
    “我是一名武士。”他说。
    “你是一名武士?”白隐叫道。“什么样的
主人会要你做他的保镖?你虽有一把剑,可它
太钝了,连我的脑袋也砍不下。”
    信重听了愤怒异常.他拔出宝剑,正要刺
向白隐的时候,白隐说道:“地狱之门由此打
开。”
    信重听了一愣,心知自己错了,于是收剑
向他鞠了一躬。
    “天堂之门由此敞开,”白隐说道。


      白隐和私生子

    白隐禅师一向受到邻居的称颂,说他是
位生活纯洁的圣者。
    有一对夫妇,是他的邻居,开着一家食品
店,家里有个漂亮女儿。这天,夫妇俩突然发
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大了起来。
    夫妇俩大为震怒.迫问女儿那人是谁。女
儿在一再苦逼之下,说出了“白隐”二字。
    夫伯俩怒冲冲地去找白隐算帐.但白隐
只有一句答话:“是这样吗?”
    孩子生下来.就被送给了白隐。白隐虽巴
名誉扫地,但他并不介意.只是向邻居乞求婴
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非常细心地照料
孩子。
    一年之后,那位没结婚的年轻妈妈终于
吐露真情.孩子的亲生父亲是在鱼市工作的
一名青年。
    她的父母将她带到白隐那里,赔礼道歉,
并要把孩子带回去。
    白隐在交回孩子时只轻声说了一句:“是
这样吗?”    



         一杯茶

    有一天,一位大学者来向南隐问禅。南隐
不说什么,只是请他喝茶。
    他将茶水倒入这位来宾的杯中.杯中水
满了,但南隐仍在继续倒茶。
    大学者望着茶水不断地溢出杯外,他简
直搞糊涂了,便说道:“大师,茶水已经漫出来
了,不要再倒了!”
    甫隐收起茶壶,说道:“你就像这只杯子
“—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
先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不识头衔

    一天,京都总督首次来访。侍者将写有
“京都总督北垣”字样的名片送到契冲面前。
    契冲说;“我与这个家伙没有关系,叫他
出去吧!”
    侍者送回名片,表示歉意。
    总督说:“那是我的错误。”说完
把“京都总督”四字涂掉。
    “噢,是北垣呀。”契冲看了侍者再次呈上
的名片后说道,“我要见见这个家伙。”


 
          坦山与云升

    云升禅师和坦山禅师,二人性格截然相
  反:前者谨守佛戒,丝毫不犯,不但从不饮酒,
  而且过午不食。后者则从不遵守戒规,要吃便
  吃,要睡便睡,而且不分早晚。
    一天,云升访问坦山,坦山正在喝酒。见
  云升来,便举杯邀请,“要不要来上一杯?”
    “我从来不喝!云升严肃地说道。“连洒
  都不喝的人不是人,”坦山说道。
    “你因为我不沉湎于毒液而故意驾我不
是人!云升气愤地叫道。“请问:我不是人是
什么呢?”
  “是一尊佛。”坦山答道。


     

      抱女过河

    一次.坦山与道友赶路来到一条小河旁,
准备过河。河水滚滚,但木桥已坏.看来只能
涉水而过了。
    在河边,还有一位漂亮的姑娘,穿着绸布
衣裳,正为无法跨过那条河而发愁。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抱起那
位姑娘.涉过了小河。然后与姑娘道别。
    道友—直闷声不响。直到天黑寄宿在旅
店.才按捺不住地对坦山说:“我们出家人不
近女色,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
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
    “什么?那个女人吗?”坦山答道,“我当时
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么?”



      临终通知

   坦山临终时写了六十张明信片,让待者
寄出去,然后安详地逝去。
    那六十张明信片上写道:
    拙者即刻临终,特此通知。
              坦山于七月二十七日


     距佛不远

    一位年轻的大学生在拜访峨山的时候问
道:“你读过基督教的圣经吗?”
    “没有,试读给我听听.”峨山答道。
    学生打开圣经,翻到“马太福音”,挑了数
节读道:“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田野里的
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织,
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
他所穿所戴的,还不如这—朵花哩!所以不要
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
    峨山听了说道:“说这话的人,不论他是
谁,我认为他是个已有所悟的人。”    ”
    学生继续读道:“求则得之,寻则见之,叩
则开之。因为,不论何人,皆可求得,寻见,叩
开。”
    峨山听了说道:“很好。说这话的入.不论
是谁,我认为他是一个已距成佛不远的人。”



      禅师和军人

    某次,一队军人从事演习战.他们把队部
设在峨山禅师的庙中。
    峨山对他的厨师说道:“让那些军官吃跟
我们—样简单的饭食。”
    这使军官们颇为愤怒,因为他们一向受
到非常特殊的待遇。其中的一位跑来对峨山
禅师说道:“你把我们当什么人?我们是拼命
保国的战士。为什么不好好对待我们?”
    峨山严肃地答道:“你把我们当什么人?
我们是人类的战士,不惜头颅脑髓要救度一
切有情众生!”



       只管睡去

    滴水弹师死前三日,峨山随侍床侧。他早
选定峨山做为他的衣钵继承人了。
    当时刚有一座庙宇焚毁不久,而峨山正
忙着予以重建。因此滴水问他:“庙宇建好后
你要做什么?”
    “等你病好了请你去说法,”峨山答道。
    “假如我活不到那一天呢7”
    “我们可请别人。”峨山答道。
    “假如你我不到人呢7”滴水问。
    峨山大声答道:“不要问这些无谓的问题
了。只管睡去吧!”


      
         桃水和乞丐

    桃水是名闻遐迩的一位禅师,在他住持
禅院时,许多人投在他的门下。这天,他突然
宣布,他将辞去教席,并劝学徒们散去各奔前
程。此后,谁也没有再发现过他的行踪。
    三年后,他的一位门人发现他在东京的
一座桥下,与一些乞丐生活在一起,这位门人
立即恳求桃水给他开示。
    “如果你能像我一样过上两天的时间,我
也许可以教你,”桃水答道。
    于是,这名学生与桃水一起过起了乞丐
生活。第一天,与乞丐们一样乞讨,一块儿吃
饭.睡觉.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
    第二天,乞丐群中死了一人。桃水在半夜
时分让这位学生和他一道将尸体搬到山边埋
了.事完之后,仍然回到桥下他们的寄身之
处。    ‘
    桃水倒身便睡,一直睡到天亮,但他这位
学生却始终未能入眠。
    天明之后.桃水对他说道;“我们今天不
必出去乞食了。我们那位死了的同伴还剩下
一些吃的。”说完,便自己一边吃,一边招呼学
生吃,然而这位学生却是一口也吞咽不下。
    桃水叹道;“我曾说你无法跟我学习,走
你的路去吧,不要再烦我了!”


    
        桃水敬佛

    桃水渐渐老了,每天奔波乞食有些力不
从心。他便学会了用饭做醋的手艺,以此来谋
生。
    这天,他的一位朋友给了他一张佛像。他
将这张佛像挂在茅屋的墙上,并在它的旁边
贴了一张纸,上面写道:    
    “如来佛:我的茅舍颇窄,就请你这位过
客在此暂居一会儿吧。但不要以为,我是因为
有求于你,要你帮助我来世生于你的天国才
这样做的呀!”


       一滴水

    仪山禅师这天洗澡,因水太热,叫他的一
个年轻弟子担桶冷水,冲凉一些。
    这位弟子奉命提了水来,将热水冲凉了,
便把剩下的水泼在地上。
    仪山见了,便骂道;“笨蛋!你凭什么要浪
费寺里的一滴水?大小事物各有用处,应该善
加利用。即使是一滴水.给树树也喜欢,水也
活着。何不拿去浇浇花草?”
    听到这里.这位年轻的弟于竟然因此开
悟了,于是将他的法号改为“滴水”。老年时他
作谒诗道:“曹源一滴水,济心七十年,受用不
尽,盖地盖天。”



      小偷和月亮

    良宽禅师居住在山脚下的一座小茅棚
中。一天晚上.小偷光顾他的茅庐,结果发现
没有一样东西值得一偷。
    良宽从外面回来,碰见了这位老兄。“你
也许是跋涉长途而来,”他对小偷说道:“不该
空手而回。请把我身上的衣服当礼物拿去
吧。”
    小偷不知所措.大概是太穷了,便拿了衣
服溜走了。
    良宽赤着身子坐在石上看月。“可怜的家
伙,”他在心里沉吟道,“可惜我不能把这美丽
的月亮也送给他。”
    夜色迟去,天渐渐亮了。禅师突然发现昨
夜赠给小偷的那件衣服,竞被折叠得整整齐
齐.放在门外。
    良宽不由欣喜地自语:“我真的送了一轮
明月给他了。”



     良宽劝善

    良宽有一个外甥,经常把钱花在一名妓
女身上。由于这位外甥已经接管家产.亲友唯
恐被他荡尽,就要良宽采取行动,予以制止。
    良宽走很远的一段路去看他的外甥;他
已多年没见过外甥了。这位外甥似乎很高兴
与他的舅父相聚,特地留他过夜。
    良宽坐禅坐了一夜,次晨离去时对外甥
说道:“我想我是老了.两手直发抖,可否帮忙
把草鞋系上?”
    外甥欣然助了他一臀之力。
    “谢谢你了,”良宽说道,“你看,人老了就
一天哀似一天。你要好好保重你自己啊!”他
说完这话掉头就走,对于那位妓女的事一字
末提。但就从那天早晨以后,他的外甥再也不
花天酒地去浪荡了。


      
     洪川写字

    京都黄菇寺的山门上,有“第一义谛”四
个大字。这是洪川禅师当年写就的书法珍品。
    当年洪川写这四个字的时候,他的一位
性格坦率的弟子不知为他磨了多少墨汁,但
也作了不少批评。
    “这幅写的不好,”洪川写了第一幅后,他
批评道。
    “这—幅呢?”
    “比第—幅还差,”这位弟子又说道。
    洪川耐着性子—连写了八十四幅“第一义
谛”,仍然得不到这位弟子的赞许。
    最后,在他这位弟子走出去的片刻之间。
他心想;“这下我可避开他那锐利的眼光了。”
于是,在心无所羁的情况下,自自在在地挥就
了“第一义谛”四个大字。
    他的弟子回来看了说道:“神品!”



      “一切皆空”

    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了相
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
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
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
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他突然举
起烟管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掸
者至为愤怒。
    “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
的脾气?”   



       以剑论禅


    一位僧人来向山冈铁舟禅师请教临济宗
的禅义。山冈铁舟再三推辞,但经不住僧人苦
苦请求,便答应了他。
    他把僧人带到练剑场,与僧人练剑。剑光
闪闪,直练得大汗淋漓。练过剑后,山冈铁舟
给僧人倒茶。
    僧人问:“剑己练完,请禅师讲说禅义
吧。”山冈铁舟说:“我巳讲过了呀.难道你没
领会?”
    看那僧人发楞的样子,山冈铁舟便解释
说:“我是剑客,只会以剑论禅,而不会纸上谈
禅。你如果不能从练剑中领会禅义,那我也就
无能为力了。“

       
          得庵学剑

    这天、—位叫鸟尾得庵的先生来拜访山
冈铁舟,说:“我虽入军籍,但剑术还不行。先
生的剑术天下闻名,请您传授我一点绝招
吧。”
    铁舟说:“要学绝招,你最好到观音像前
去学。”
    过了一段时间,得庵来见铁舟;说:“我听
从您的教诲,参拜了浅草寺观音像,在那里我
接受了天下无敌的剑术,今天特来致谢!”
    ——在浅尊寺大厅的墙上,有“施无畏”
几个大字,得庵正是看到它才豁然大悟的。



         禅师的祝福

    一位富人请仙崖禅师为他的家族永远兴
旺写些祝语,以便作为传家之宝而代代相传
下去。
    仙崖展开一大张纸.写道:“父死,于死,
孙死。。
    那位富人看了不禁发起火来,说道;“我
是请你写些祝福我家世代幸福的话!你怎么
开起这种玩笑来?”
    “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仙崖解释说,“假
如你的儿子在你前面死,你将十分悲痛。假如
你的孙子在你儿子前面死,那你和你的儿于
都悲痛欲绝。假如你家的人一代一代地照我
所写的次序死,那就叫做享尽天年。我认为这
是真正的兴旺。”



            夜游学僧

    仙崖禅师门下有一位年青的学僧,经常
在夜里起身,爬过院墙到外面去游乐。
   一天夜里,仙崖到宿舍去察看,发现那位
学僧不见了,后来又在院子里面看到了他爬
墙所用的高脚凳子。于是他将那个凳子挪开,
他自己则端坐在原来放凳子的地方。
    学僧游罢归来,翻上墙头,伸脚往下踩凳
子,结果一脚踏在了仙崖的脑袋上面。他觉得
有些异常,赶紧跳下地来.定睛一看,不觉大
吃一惊。
    仙崖说道:“清晨气候很冷,小心不要着
了凉。”
    自此以后。这名学僧再也不去夜游了。




     仙崖过关

    —次,仙崖经过箱根关。当时关口的守卫
严守—条禁令:不许女尼入关。
    守卫看仙崖长相清秀,误以为他是女尼,
坚决不让他进入。仙崖便坦然地解开衣服,大
声喝道;“是男是女,看看本物便知。”
    守卫目瞪口呆,仙崖和尚哈哈大笑走入
关内。


      采果敬客


    一天,一位客人来拜访仙崖和尚。仙崖
说;“请稍坐片刻,我去给您弄点美昧来。”
    仙崖走了。客人等啊等啊,直到太阳快落
山时还没回来。客人不知仙崖究竟是什么意
思,想定又不敢走,只好耐心等待。
    天黑了,仙崖才气喘吁吁地回来了。他拿
出十几个野山果,说:“几年前我曾在一座山
上来到过这种山果,味道极好。今天我又去
了,终于来到了,请您品尝品尝吧。”
   说完,便高高兴兴地给客人敬果子,客人
吃了,觉得这果子可真是别有“滋味”啊!



       仙崖劝架


    有一天,仙崖在街上走,看见有一对年轻
夫妇在打架。男的打女的.女的哭喊道:“你杀
了我吧!我不活了!”
    仙崖便接口说:“死了好!死了好!死了我
好为你超度!”
    夫妇二人听了这活.吃了一惊,也不打
了。也不吵了。
仙崖问明打架原因,原来是女的早上做
饭把饭煮糊了,男的—生气,便动了手。
    仙崖听了一笑,便做了一首偈诗给夫妇
二人
   “富山白雪朝日融
    今朝米饭煮即融,
    夫妻吵架睡即融。”



    床头女像

    在安积良斋的床头,无论何时都挂着一
位女人的相片,还随时在相片下供献珍奇果
品。这里面有一段有趣的因缘,
    安积年轻时,娶了—位妻子。安积因幼年
出天花、面貌变得非常丑陋,疤痕满脸,像个
怪物。那女人嫌他面目丑恶,忍受不了,终于
和她离婚了。
    后来他又娶了一位女人,那女人也忍受
不了他的丑陋,离他而去。
    安积对镜长叹,痛苦万分。但有一天,他
突然明白了,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心灵。身
体的缺陷无法改变,但心灵是可以锻炼的。
    于是他奋发努力,琢磨心志。后来拜在当
时大学者佐藤一斋门下.以坚忍的毅力.刻苦
用功,终于成为当时第一流大学者。
    他把这一切.归功于那因嫌恶她而离他
远去的女人。他想;“如果当初女人不嫌弃我,
就不可能促使我奋发,我不能忘记她的大
恩。”
    于是他把女人的画像挂在床头,以表报
答之意。



       宗旦惜花

    一次,一名山僧将一枝白色的山茶花交
给宗旦禅师门下的一位小和尚,让他转交宗
旦。谁知小和尚手脚毛脚,把花儿弄坏了.花
瓣散了一地。小和尚十分惶恐。这时宗旦禅师
看到了,便让小和尚先去忙别的,他自己来处
理这事。
    等到小和尚忙完别的.到禅师房中来给
宗旦倒荼时,就见那光秃秃的花枝插在瓶中,
而在瓶前.整整齐齐地摆着白色的落花。
    这片片落花甚至显得比花在枝上更加生
意盎然。



       悟由敲钟

    一天.奕堂和尚听到寺内晨钟宏亮.令人
心清意爽,便问身边僧人:“谁在敲钟?”
    僧人答;“是新入寺的小和尚悟由。”
    奕堂于是把悟由叫来,问道;“你今天敲
钟时.感觉如何?”
    悟由答:“也没什么特别的.只是用心敲
就是了。”
    奕堂说:“钟声告诉我你感觉不同平常.
钟声清亮,难得一闻呀。”
    悟由便说道:“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
是我敬钟为佛.虔诚谨慎,专心致志,这样来
敲它罢了。”
    奕堂心中称许小和尚悟由的感悟,并训
诫道:“终生处万事,勿忘今朝心。”

        

         没把握

    平日,如有人间悟由禅师什么事,禅师都
只回答:“没把握。”人们总想让他说出另外的
话,但始终得不到。这件事传到明治维新的元
勋伊藤博文耳中,伊藤便也来参拜禅师。
    伊藤说:“禅宗讲‘立生死岩头,方得大自
在’。我也是从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人,不知
您对此有何见教?”
    悟由禅师这次没说“没把握“,而是张开
慧眼,说了一句;“人总讲自己过去的经历是
不成的。”
    伊藤闻之,心中一动,低头惊叹道;“我今
日参到了活禅!”






----
《佛心医术》fxys.126.com以禅为本。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