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军事武器>>军事天地>>军事史林>>历史战例>>古代战争>>1 古代埃及与赫梯战争

主题:1 古代埃及与赫梯战争
发信人: jjjjjjkkkkkk()
整理人: only(2000-09-25 17:07:35), 站内信件

    公元前14世纪末叶至前13世纪中叶,古代埃及与赫梯为争夺叙利亚地区的控
制权展
开了延续数十年的战争。这场战争中的关键性战役卡迭石之战是古代军事史上有
文字记
载的最早的会战之一,战后缔结的和约是历史上保留至今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国
际军事
条约文书。
    古代叙利亚地区位于亚非欧三大洲结,扼古“锡道”要冲,是古代海陆商队
贸易枢
纽,历来为列强必争之地。
    早在公元前第3000纪,埃及就多次发动过对叙利亚地区的征服战争,力图建
立和巩
固在叙利亚地区的霸权。但埃及建立霸权的努力遇到了埃及强邻赫梯的有力挑战
。约公
元前14世纪,当埃及忙于宗教改革无暇他顾时,赫梯迅速崛起,在其雄才大略的
国王苏
皮卢利乌马斯的率领下,积极向叙利亚推进,逐步控制了南至大马士革的整个叙
利亚地
区,沉重打击了埃及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约前1290年,埃及第19王朝法老拉
美西斯
二世即位(约前1290—前1224年在位),决心重整旗鼓,与赫梯一争高低,恢复
埃及在
叙利亚地区的统治地位。为此,拉美西斯厉兵秣马,扩军备战,组建了普塔赫军
团,连
同原有的阿蒙军团、赖军团和塞特军团,加上努比亚人、沙尔丹人等组成的雇佣
军,共
拥有4个军团,2万余人的兵力。公元前1286年(即拉美西斯二世即位后的第4年)
,埃
及首先出兵占领了南叙利亚的别里特(今贝鲁特)和比布鲁斯。次年(前1285年
)4月
末,拉美西斯二世御驾亲征,率4个军团从三角洲东部的嘉鲁要塞出发,沿里达尼
河谷
和奥伦特河谷挥师北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行军,进至卡迭石地区,于卡迭石以南
约15英
里处的高地宿营,位于奥伦特河上游西岸的卡迭石,河水湍急,峭壁耸立,地势
险要,
是联结南北叙利亚的咽喉要道,也是赫梯军队的军事重镇和战略要地。埃军试图
首先攻
克卡迭石,控制北进的咽喉,尔后再向北推进,恢复对整个叙利亚的统治。
    就在埃及举兵北上之际,一场紧锣密鼓的备战活动也在赫梯全面展开。拉美
西斯二
世还未启程,赫梯即从派往埃及的间谍那里获悉了埃及即将出兵远征的秘密情报
。赫梯
王穆瓦塔尔召开王室会议,制定了以卡迭石为中心,扼守要点,以逸待劳,诱敌
深入,
粉碎埃军北进企图的作战计划。为此,赫梯集结了包括2500—3500辆双马战车(
每辆战
车配备驭手1人,士兵2人)在内的2万余人的兵力,隐蔽配置于卡迭石城堡内外,
拟诱
敌进入伏击圈后,将其一举歼灭。
    拉美西斯二世率军在卡迭石附近高地驻宿一夜后,于次日清晨指挥主力部队
向卡迭
石进击,意欲在黄昏之前攻下该堡。拉美西斯二世率阿蒙军团冲锋在前,赖军团
、普塔
赫军团居后跟进,塞特军团由于行动迟缓,尚滞留在阿穆路地区,一时难以到达
战场。
当阿蒙军团进至卡迭石以南8英里的萨布吐纳渡口时,截获两名赫梯军队的“逃亡
者”,
这两名实为赫梯“死间”的贝都因游牧人谎报赫梯主力尚远在卡迭石以北百里之
外的哈
尔帕,并佯称卡迭石守军士气低落,力量薄弱,畏惧埃军,特别是叙利亚王侯久
有归顺
埃及之意。拉美西斯二世信以为真,立即指挥阿蒙军团从萨布吐纳渡口跨过奥伦
特河,
孤军深入,直抵卡迭石城下。穆瓦塔尔闻讯迅即将赫梯主力秘密转移至奥伦特河
东岸,
构成包围圈,将埃军团团围住。拉美西斯二世从刚刚捕获的赫梯俘虏口中始知中
计,立
即派急使催促赖军团和普塔赫军团紧急来援。当赖军团到达卡迭石以南的丛林时
,早已
设伏于此的赫梯战车出其不意地攻其侧翼,赖军团损失惨重,接着,赫梯军队以
2500辆
战车向埃军阿蒙军团发起猛烈攻击,埃军士兵一触即溃,四散逃命,陷入重围之
中的拉
美西斯二世在侍卫的掩护下,左突右挡,奋力抵抗,并祈求阿蒙神的庇佑,还将
护身的
战狮放出来“保驾”。在此危急时刻,埃军北上远征时曾留在阿穆路南部的一支
部队赶
到。这支援军呈三线配置,一线以战车为主,轻步兵掩护,二线为步兵,三线步
兵和战
车各半,突然出现于赫梯军队侧后,对赫梯军猛攻,把拉美西斯二世从危局中解
救了出
来。埃军连续发动6次冲锋,将大量赫军战车赶入河中。赫梯王也增派战车投入战
场,
猛冲埃及中军,并令8000名要塞守军短促出击,予以配合,战斗十分激烈。黄昏
时分,
埃及普塔赫军团先头部队赶到,加入战斗。入夜,赫梯军退守要塞,战斗结束,
双方势
均力敌,胜负未分。
    此后的16年中,战争延绵不断,但规模都比较小。拉美西斯二世吸取卡迭石
之战轻
敌冒进的教训,改取稳进战略,一度回到奥伦特河,但赫梯采取固守城堡,力避
会战的
策略,双方均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长期的战争消耗,使双方无力再战。约于公元前1269年,由继承自己兄长穆
瓦塔尔
王位的赫梯国王哈吐什尔(约前1275—前1250年在位)提议,经拉美西斯二世同
意,双
方缔结和平条约。哈吐什尔把写在银板上的和议草案寄送埃及,拉美西斯二世以
此为基
础拟定了自己的草案,寄给赫梯国王。条约全文以象形文字被铭刻在埃及卡纳克
和拉美
西乌姆(底比斯)寺庙的墙壁上。它是译自原稿的副本。原稿可能是用赫梯语和
当时国
际通用的巴比伦楔形文字书写的,在赫梯首都哈吐沙什的档案库中发现有用巴比
伦楔形
文字书写的泥版复本。条约规定:双方实现永久和平,“永远不再发生敌对”,
永远保
持“美好的和平和美好的兄弟关系”,双方实行军事互助,共同防御任何入侵之
敌,双
方承诺不得接纳对方的逃亡者,并有引渡逃亡者的义务。条约签订后,赫梯王以
长女嫁
给拉美西斯二世为妻,通过政治联姻,进一步巩固双方的同盟关系埃及与赫梯的
争霸战
争,是古代中近东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拉美西斯二世是古代埃及军事帝国最后一
个强有
力的法老,当时的赫梯也处于其鼎盛时期。双方长达数十年的军事较量,使双方
的实力
都受到严重削弱。埃及并未达到恢复亚洲属土的目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后继者日
益面临
内外交困的局面。从爱琴海的小亚细亚一带席卷而来的“海上民族”的迁徙浪潮
,与利
比亚部落的入侵相呼应,日益动摇法老的统治,曾经一度强盛的新王国逐步陷入
瓦解之
中。赫梯虽然占有叙利亚大部,一度雄视西亚。但与埃及战争后,本来就不甚稳
固的经
济基础进一步动摇,不久即开始衰落。到公元前13世纪末,“海上民族”从博斯
普鲁斯
海峡侵入赫梯,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各臣属国家纷起反抗,赫梯国家迅即崩溃。至
公元前
8世纪,完全为亚述所灭。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37.182.186]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