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军事武器>>军事天地>>军事史林>>将帅传奇>>国产名将>>解放军四虎将

主题:解放军四虎将
发信人: yhair()
整理人: only(1999-10-26 23:04:11), 站内信件
看到前面有网友在争论'谁是中国第一军事天才',我想这样的问题很难有确切的答
案吧,
各个时代都有各个时代的背景,每一位名将都有其脱颖而出的独特背景,况且冷热
兵器
时代的战略战术变化很大,难以做统一比较;有时候,即使在同一时代里互相竞争的
将军们,
也很难下出孰优孰劣的定论,我也不做宏观评价,就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军著名将
领做个
感评吧,个人感想,欢迎批评~
大家都知道解放军有且只有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受勋与排名不
乏论资排辈
和各野战军,地方部队名额分配的因素,我认为最值得一提的解放军将领不外乎解
放军四个方面军
的实际统帅:林彪,粟裕,彭德怀,刘伯承.
林彪:东北野战军主将,长征时期为红四军团军团长,似乎喜为毛泽东作为奇兵穿插
使用,
抗日战争期间率领八路军115师打响了共军抗战第一枪,在平型关初战大捷,后因友
军误伤
赴苏联养伤,错过后期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赴东北建立东北野战军,三下江南,四保
临江,
巩固和发展的北满和南满根据地称为毛泽东夺取天下的根本,在末期的战略决战中
,以
百万之军连续指挥辽沈,平津两大战役,计歼国民党军百万以上,为共产党彻底夺取
东北,
华北地区,渡江后大范围迂回歼灭桂系军阀主力,军锋一直横扫海南岛.为解放战争
第一功臣.
可惜建国后思想趋于政治化,保守化,托病不指挥朝鲜战争,在建军指导方针上错误
地将军事
训练过分集中于政治教导和单兵训练,导致军队忽略战术培训,尤其是忽略了军官
的战略战术
素质培养,我认为林应对79年对越反击战初期解放军的混乱和严重伤亡负很大责任
.林彪做事
平稳有序,凡战事皆谋定而后动,号称常胜将军,长于大兵团作战,用兵多多益善,有
韩信之能,
是不可多得得良将.此外,有别于其余诸将,林彪还有小帅之才,麾下猛将如云,共和
国王牌部队
中隶属东野的部队也最多,他们在稍后的朝鲜战争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粟裕,华北野战军的实际总指挥,红军时期为方志敏的助手,一直在国民党心脏地区
作战,
直到新四军成立,任第2支队指挥员在苏北与日军,伪军,顽军作战;解放战争时期,
先后
指挥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仗仗都打得非常精彩,各具特
色.
尤其是淮海战役,从向中央提出战略构想到战役结束,解放军在徐州战场以60万战

国民党军80万,迁敌55.5万,其中华野独自迁灭的国民党军就达40万以上,若非了解
战情,
着实令人费解.解放后粟裕似乎长期未能得到重用,未得以显才,只在80年代初对越
战争后
为我军提出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也算是发挥了一些余热吧.粟裕为将,智勇双全
,其
军旅生涯中充斥着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虾米吃小鱼,小鱼吃大鱼'对粟裕来说居
然是
并不稀奇的'常事',所以说华野中的'功臣部队'也最多,是为解放军阵营中有别于
林彪的
另一类型常胜将军,也是我最钦佩的解放军将领.
彭德怀,西北野战军主将,长征时期为红一军团军团长,长征途中似乎多用于战场突
击和攻坚
任务,抗战期间代替林彪指挥百团大战,一战成名,解放战争初期以陕北边区两万军
队于十倍
敌军辗转周旋,亦颇有斩获;西北野战军长期发展缓慢,只起到了牵制胡宗南战略预
备队的作
用.解放军胜势大定之后,西北野战军向西突击,轻易击破青海两马,也算是报了当
年红军惨败
之仇.建国后受命指挥朝鲜战争,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军威,后任国防部长,但不久因
它事被撤职,
对解放军建军思想没有大的影响,不过我听说彭总曾经反对军队正规化.彭德怀作
战勇猛顽强,
善打大仗恶仗,有东汉贾复之风,不过似乎勇猛有余,应变不足,特别是有时候执行
计划过于坚决,
不体恤将士性命,在彭德怀的战史上有很多战役都是通过自身付出巨大代价得到的
,
彭德怀一生作战接受毛泽东的战术指导最多.
刘伯承,我对此人了解很少,只知道他早年在四川的军阀战争中伤了一只眼睛,解放
战争中任
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执行毛泽东的战略任务,千里跃进大别山,加了淮海战役,后来
领军解放四川.
解放后创建南京军事学院,为解放军的正规化出力不少.
刘伯承运兵如神,中野强渡黄河转战千里,蒋介石抽调几十个旅竟然封堵不住.后来
在淮海战役
前更是拖着黄维的机械化军团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有力配合了华野歼敌任务的完
成.但是刘伯承
似乎与彭恰好相反,虽然部队调度非常灵活,深得鬼神变化之机,但是缺乏彭总那样
有力的最后
一击,中野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战果.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35.50]

[关闭][返回]